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农家内掌柜 >

第459部分

农家内掌柜-第459部分

小说: 农家内掌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首歌是以海外游子直抒胸臆的语气切入,把一个壮阔的题材写得自然而然,从而征服了所有人。

    演唱者张明敏一身中山装用醇厚而又带有金属质感的磁性嗓音成功演绎了这首《我的中国心》,不仅让80年代思想刚刚开放的中国内地观众认识到香江不是只有“靡靡之音”,更唱出了天下炎黄子孙对祖国的挚爱深情。

    语言类节目第一次在春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马季表演的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讽刺了当时的新生事物虚假广告,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吃面条》用滑稽、夸张的表现形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场的人笑前仰后合的,晚会一直到结束大家还意犹未尽的,还在谈论着刚才表演的节目。

    至于孩子们早就熬不住睡觉去了。

    此后国人过年在除夕夜看春晚守岁的习惯,春晚已经成了中国老百姓必不可少的年夜大餐。许多歌曲许多新人也因为在春晚上的出色表现而一夜红遍大江南北,从开始的一个人唱好几首歌,到现在的好几个人唱一首歌,能够上春晚,也成了一些新人实力的证明。

    春晚也渐渐的从红红火火,发展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年年被吐槽,年年办,却是年夜饭不可或缺一道娱乐大餐,真要没有它就觉得这年少了些什么?

    送走了大家华珺瑶开始打扫家里,满地的瓜子皮在零点钟声敲响以前一定要把垃圾全部扫出去。

    春节期间的垃圾也不能倒在门外,否则也是“扫财出门”。一直要等到初六,才能将垃圾清理掉。

    虽然华珺瑶不信这个,但风俗吗?还是要随俗的。

    大年初一,一大早,华珺瑶一起来,挨个的打拜年电话。

    拨通了师父的电话,赶紧又放下了,她忘了师父跟着邓大人南巡去了。

    在改革开放的这部史书里,注定今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大人亲自行走在珠江两岸,首次观看了自己设计的作品,并作出判断:“鹏城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这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结束了一直以来对“是否办特区”的争论,坚定了特区人改革开放的信心,同时也加快了特区对外开放的步伐,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最终的评价,使得持续了四年之久的要不要办特区,办特区是否正确的争论有了旗帜鲜明的结论。特区人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吃完饺子,小乖跑出去拜年,留守在家属院里的人互相拜年。

    这一天就这么热热闹闹的过去了。

    大年初二走娘家,长辈们都在老家,所以大家就聚在华珺瑶的家。

    华珺瑶和嫂子、静姝姐,还有珺瑜她们整了一桌子菜,荤菜、素菜也不少。

    甘良生看着菜色道,“生活日子好了,天天大鱼大肉的,终于换换口味。”

    “我还是喜欢肉菜,什么时候我都吃不腻。”萧邵恒夹了块排骨啃起来道。

    “所以啊!有荤有素。”夏静姝笑道,“知道你们年轻人身体好,不怕胖。”

    大家边吃边聊,话题围绕着邓大人南巡。

    “我们也应该去南边看看,那发展的真快。听靖恒说的,当年的小渔村,未来的大都市。”萧邵恒向往道。

    “我们不行,不自由,你去看看,转转。”夏静姝笑道。

    “嗯!自由之身,特区离香江那么近,去香江转转,国庆在那儿,开阔一下眼界。对你以后有帮助。”华珺瑶说道。

    “那我就出去资本主义花花世界看看。”萧邵恒意动道,“省的坐井观天。”

    “这姓资姓社的问题也该尘埃落定了。”荣启瑄突然说道。

    “姐夫消息灵通,你的话一定有准头。”华公社笑道,“哎!姐夫怎么没跟着去啊!多好的露脸机会。”

    “你小子,这是他自己能决定的吗?乱说话。”华鹤年数落他道。

    “姐夫,别……我有口无心的。”华公社赶紧赔不是道。

    “没关系。”华珺瑜摆摆手道。

    放下碗筷,华鹤年赶紧转移话题说道,“咱们的胆子可以在大一点,步子迈的再大一些。”

    “不得了啊?大哥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华珺瑶微微一笑调侃道。

    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点,但由于中国长期施行计划经济,许多人的思想观念一时间还转变不过来。当“经济特区”这一新名词出现时,一些人开始质疑:经济特区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它是不是等于新租界?种种杂音的出现。

    这次南巡的缘由就在这里。这次南巡,是一场思想的大解放运动,它不仅消除了人们对试办特区的疑虑,也给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带来了一次大发展。

    “我这叫听党的话,跟党走。”华鹤年一本正经地说道。

    “你大哥现在这思想觉悟高。”何秀娥笑道。

    “呵呵……”

    “好了吃完了,你们要聊天移驾客厅去,我们收拾一下。”何秀娥起身道。

    “我们来,我们来。”华公社很自觉地说道。

    华珺瑶他们移驾客厅继续聊,华公社和萧邵恒他们麻溜的收拾餐桌。

第859章 挖墙脚() 
华珺瑶泡了茶,端进了客厅,大家继续聊,聊下海的问题。

    洗好碗筷的华公社甩着湿漉漉的手进来,坐下来道,“我们单位有的同事停薪留职的,都打算下海经商。”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说道,“他们可是有天然的优势的。”

    “这倒是,懂法律,又调解了那么多经济纠纷,可以规避很多风险。”萧邵恒贼笑道。

    新中国成立后共有3次下海经商浪潮,第一次就是1984年,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职业排序依次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最后才是科学家、医生、教师。“

    “现如今,修大脑的不如剃头的,搞导弹地不如卖茶叶蛋的,也难怪人心浮动,纷纷下海了了。”华珺瑶感慨道,“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等开张。”这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从此开启了全民经商的序幕,天子脚下,政治嗅觉敏锐的人多的是,刮起了下海经商的潮。

    “幸好我们先行一步,开创品牌,以后竞争会越来你越厉害。”萧邵恒警觉道。

    “我们是早一步,可现在也是什么都缺,人力、物力和金钱。”甘良生食指轻扣着圈椅的扶手道,“金钱倒不棘手,关键是缺人啊!”

    “公开招聘啊!”萧邵恒立马说道。

    “杯水车薪。”甘良生叹息道。

    “挖墙脚啊!”华珺瑶很干脆地说道,“国企。”轻轻吐出两个字道。

    “你这是让我挖社会主义的墙角。”甘良生摇头道,“恐怕不行,在国营或集体企业里工作,捧着铁饭碗,对我还不怎么信任。”

    “姐夫,你又不是没有挖过墙角。”华珺瑶轻笑道,“虽然你说的很对,许多人不想改变现在的生活,但是总会是有人不甘寂寞与平淡,敢于做第一个吃镑蟹的人,有人会跳糟到外资企业工作,涌入南方。”

    “嗯!”甘良生点点头,“这得寻机会,人才难得,尤其是合适的人才。不过呢?人事、户口、粮油关系、子女教育及退休制度,这些都是现实的问题。”

    “这倒是,年轻时拼命攒钱,不就是为了安享晚年,不用凄惨度日。”华鹤年理解道。

    “姐夫说不定到时候人家巴不得跟你走,人家工厂不在乎,人家更是想发挥余光余热,感谢你提供平台呢!”华珺瑶娇笑道。

    “我靖恒哥在电话里说,鹏城正在酝酿取消票证制度,在特区范围内,粮油敞开供应,取消一切票证。据说很有可能在明年变成现实,那就意味着,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一切生话必需品。”萧邵恒说道。

    华珺瑶随即就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就不相信你开他一月的工资顶他一年的工资,让他没有后顾之忧,我就不信他不心动!钱越来越不值钱,不为自己也得为儿女们多攒些钱。”

    “这也说的通。”华鹤年点头道。

    “你到底哪儿头的。”甘良生哭笑不得道。

    “我哪儿头也不是,你找的都是高技术人才,不像我,工人、农民都可以。自从农村改革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广让许多农民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富余了大量的劳动力,开始涌入京城。我做的是服务行业,洗碗、端盘子,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想要雇佣工人,多的是。”华鹤年洋洋自得道。

    那样子很欠扁。

    “大哥也要小心,别被人给挖了墙角。”华珺瑶提醒道,“尤其是主厨,给人打工,哪有自己做老板来的好。无论工人还是农民,以后啊!人人都想自己当老板。”

    “呵呵……前两年政策不明朗,现如今政策明确了,你看看路边的饭馆,纷纷冒出来了。”甘良生微微一笑,露出一口白牙道,收敛起笑容叹声道,“除了人力,这设备也是难。”

    “你咋不早说,国庆在日本,虽然不太喜欢日本这个国家,但人家的设备还是很好的。”华珺瑶说道。

    “国庆在日本,我咋不知道呢?我一直以为他在香江。”华鹤年放下茶杯道。

    “那我还咋去香江啊?”萧邵恒傻眼道。

    “到香江也有人接待你。”华珺瑶轻笑道,“国庆的生意香江有,日本也有。香江池子太小。”

    “瑶瑶,这口气有些大。”华鹤年瞅着她道,香江在他们眼里那是资本主义花花世界,更是遍地黄金,富得流油。

    “在香江好歹是炎黄子孙,在小鬼子哪里?语言不通啊?”华鹤年为国庆担心道。

    “在香江语言也不通。”华珺瑶笑道,“生意哪里都能做,国庆寄来的包裹、给你们的东西,你们不都看到了,这能作假啊?你们也知道小堂哥当时走的时候有多少身家。”

    “这钱也太好赚了吧!”华卫东咂舌道。

    “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单单就是融入当地生活,你小叔肯定废了不少的心思。”华鹤年看着他道,“别光看你小叔现在风光,看不到他背后的努力。”

    “嘻嘻……我就这么一说。”华卫东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道。

    “日本经济战后恢复的最快,投资的领域也多。”华珺瑶说道。

    “恢复的快,那是因为毁灭的彻底。”萧邵恒撇撇嘴道,“从近代甲午海战,中国赔付了两亿两白银,在对外侵略战争中大肆掠夺了别国的财产和资源,其中我国遭受的损失最为严重。这为日本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基础。二战中的日本本国国土没有沦为战场,美国佬喂它吃两颗原子弹,也只能算是皮外伤。美国为了达到利用日本来牵制中国的目的,在各个方面都给予了日本很大程度上的扶持。”

    “所以啊?赚小鬼子的钱不好吗?”华珺瑶蜜汁微笑道。

    “行了,设备方面解决了。”甘良生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至于人才方面骑驴看唱本,走走看看。

    栽下梧桐树,引的凤凰来,如果平台好的话,他不相信引不来人才。

    现在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大家又聊了一会儿时间差不多了,各回各家。

第860章 冰与火() 
漫步在回家的路上,华珺瑜虽然不想问,但是却又不得不问道,“你不去南方,是因为我吗?”

    荣启瑄停下脚步惊讶地看了她一眼,随即笑了笑道,“你怎么会这么想,我不是公私不分之人,一切调度都要服从上面的安排。”微笑着又道,“别胡思乱想了。”

    华珺瑜漫不经心地走着,荣启瑄犹豫了下道,“珺瑜,待会儿我要出去和朋友见面,一起去吧!”

    “一起去?你不怕被我发现见不得人的东西。”华珺瑜想也不想地就说道,话落又非常的后悔。

    荣启瑄看着她这般折磨自己真是比她还难受,故作轻松道,“所以才让你跟着去,过年了几个朋友小聚一下。”

    华珺瑜自我厌弃,她也不想这样,可是话说出来就那么刺耳,“我可不想看你们狐朋狗友聚会。现在风声很紧,希望你自律一点儿,别在整出个孩子。把他们藏好,不要让我看到。”

    荣启瑄无奈地长出一口气,华珺瑜接着说道,“你以为我不会想,你是不是还有孩子吗?”

    “没有!”荣启瑄苦笑一声道,“你不要那么想。”

    华珺瑜别过脸,不去被他那张英俊的脸,可怜兮兮的样子所以诱惑。

    “啊,真是……”荣启瑄一副无力的样子。

    “你是:啊,真是。但是我……我的人生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