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梦回当年 >

第44部分

梦回当年-第44部分

小说: 梦回当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没劝眼前的曹铭,再老实忠厚的人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毕竟还指着曹铭贡献房租呢,万一真被自己劝走了,这个月的三百块额外收入不就飞了?

    良心良知是重要,但那是可以保证自己吃饱饭之后再考虑的事情。

    曹铭将对方的反应看在眼里,也不生气,难得糊涂嘛。

    曹铭演技不错,甚至兴致勃勃地招呼男子帮着自己把炉碳装车。

    做完这些,曹铭又把明天要用的食材清洗一遍,动作娴熟,手法老道,把米淘得跟玩戏法一样,引得房东女儿在边上拍掌夸好。

    房东看得也是眼睛一跳,心里嘀咕:“莫非、、、、

    这小娃子肚子里真有货?”

书评的统一回复() 
书评一直没办法回复,显示积分不足无法回复,我就在这回复好了。

    首先要感谢在书评区留言的读者们,暂且抛开评论内容不提,只要你们发表了评论,我都是打心底高兴,作者十分喜欢这种交互方式,尤其像我这样的一个新人作者,我急切地渴望读者们的反响,这样能让我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真心感谢。

    话归正题。

    鉴于最近几个哥们提出来的问题,我也认真总结反思了,大体上可以归结成两点第一,主线不明,行文目的性不强。第二,主角花心,爱勾搭,爱撩妹。当然,可能还有其他很多毛病,只是大家没点出来,我十分欢迎大家继续批评。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请允许我说说我对这本书的设计构想。

    在选择重生文这个题材之后,我几乎把市面上能有口碑的重生文都认认真真看了一遍,佩服他们作品同时,我也认真总结了一番。发现现在的重生文基本上是路化,抄歌,抄书,中彩票,提前收购潜力股。即便有一些其他方式,也都是类似的老树新花。

    而我就想,当读者们已经读多了类似的文,必定会产生审美疲劳,我能不能换种行文思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去描写一个创业失败的角色在经历戏剧性重生后会怎样生活。

    每次码字之前,我都想着假如我就是曹铭,他的经历附加给我,我会如何做?

    首先“我”“死”过一次,对名利比常人看得会更加超脱,这样想富比石崇,想权倾天下的心思也就淡了,所享受的更倾向于活在当下,享受上天给他的再活一次的馈赠,找回他之前所不在乎所忽视的平淡生活里的乐趣。

    所以这种心境下的曹铭更愿意享受初中生活的悠闲和漫无目的,有些情节和人物的添加,作者只是想让书中构想的世界更为丰满,那样曹铭的世界里不仅有他自己的悲欢喜乐,说夸张点,还有众生相。

    可以说,初中卷,基本上是种田文风格,在琐碎里悠然而行,就像这卷的卷名那时年少,花开正好,享受校园和青春,仅此而已。

    当然,既然读者提出了这第一卷的问题,以后三卷我会加强主线情节。

    再就是“花心”问题,在我最初构思设计曹铭这个角色的时候,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花心,这是他最大的缺陷,也是造成他上辈子落魄的致命缺陷,在情感方面,他就像贾宝玉,看到漂亮女生就琢磨着吃人家嘴上的胭脂,他对美色虽然保有基本的克制,但缺乏抵抗力,而我们知道多情在某种意义上和无情一个意思,多情人讨一个女性欢喜可能意味着把其余剩下的有瓜葛女性都得罪,所以在他的感情线上就会因此有波折,有矛盾,有冲突,这样就能自然衍生推进以后的情节,而不是靠我生硬地换地图继续生硬地套故事框架。

    当然,既然有读者提出了反感胡乱勾搭的问题,那么必然是有我码字的毛病在里面,以后作者吸取教训,尽量减少男主和其他女配的交流勾搭篇幅。

    最后点名谢谢书评区会跳的提莫君,也欢迎大家继续踊跃在书评区留言

079:开业() 
睡觉之前,曹铭给爷爷打了个电话,家里没有座机,曹铭得打到丁香家才行。

    接电话的是丁香老妈。

    尽管不甚愿意,曹铭还是很礼貌地问候了一声,不过这老娘们嗯嗯啊啊的,装作没认出曹铭的声音,等曹铭喊了三声“大娘”,她才心满意足,恍然道“是曹铭啊”

    话刚说完。

    曹铭听见话筒抢夺的嘈杂,再次清晰之后,变成了丁香的声音

    “哥,你放假怎没回来?”

    曹铭长话短说,告诉妮子自己是在这边兼职打工。没说两句,曹铭就听见话筒另一边丁香老妈摔摔打打碗筷的声音,曹铭识趣,赶紧说正事

    “你去叫一下我爷,我给他报个平安。”

    丁香没理一边脸色不是很好的妈妈,爽快答应一声,立马出去喊人了。

    曹爷爷来得也快,拿起话筒,呵呵一笑“铭娃?”

    曹铭报喜不报忧,知道老人听力不是很好,尽量大声。

    聊了一些家常,老人主动要求结束通话。

    曹铭了然,知道电话另一端丁香妈肯定又阴着脸,指桑骂槐地嘀嘀咕咕什么了。

    他没办法,谁让自己是麻烦人家呢。

    挂断,曹铭揉揉脸,下定决心赶紧抓紧时间赚钱,首先给家里安个座机。

    曹铭回去把自己的积蓄清点一下,这才发现最近貌似宽裕的手头其实暗藏经济危机,仔细估算,抛去接下里这段时间要用去的成本,发现自己还能够支配的根本没多少!

    这么一捋,曹铭恨不得马上开工,能赚一块是一块,早点登上小康。

    曹铭左思右想,临时起了个主意:明天早起,卖早餐!

    说做就做,先是考虑了一下做什么早餐,苦思冥想好一会,把脑海中知道的各种设想考虑了个遍,最终选定了“白饼加酸辣汤”的组合。

    这个想法综合了本地的口味以及现在的气温,曹铭自认很科学。

    清水县人喜欢浓油赤酱,口味普遍比较重,酸辣汤绝对能胜任。而且大冬天的,一碗够味的酸辣汤既能够果腹,还能开胃出汗,最适合不过。

    曹铭唯一担心的是,这汤并非当地人的小吃,会不会有“审美代沟?”

    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是它了。

    说干就干,先是和面揉面,一个人在屋里忙的热火朝天,大冬天的,出了一身汗,等把面揉好放在收纳箱醒着,又马不停蹄地准备酸辣汤的材料:

    香菜,芹菜,卷心菜,粉条,冬笋、、、、

    曹铭将明天早上要用得到的食材一一清洗切剁,不过没敢准备太多,毕竟是第一次尝试,怕销量跟不上会浪费多余食材。

    这一忙活,很快就到十二点,曹铭不敢再撑,强迫自己上床睡觉,剩下的东西明天起床再说。

    这一夜,曹铭睡得很浅,没有闹钟,但是很精准地在五点就从床上一跃而起。

    凉水洗脸,睡意一扫二净,将昨天准备的东西一一搬上三轮车,在晨曦未起之刻便出了院子。

    街上枯木静立,风声可闻,整个城市还在睡梦当中。

    工地的一处十字路口,曹铭停车,就地扎营,小巧的身影在昏暗里坚定而沉稳。

    这个城市还处于未苏醒的状态,寒气浮荡在空荡的街头,衬得出曹铭孤毅非常。

    街道上唯一一个行人注意到曹铭,迷惑地走近。

    曹铭看清,是一个扛着扫帚的保洁大爷。

    来者打量曹铭的身姿,脸上露出一丝同情:

    “娃子?大冷天的不在家里待着,跑街上受这份罪?”

    曹铭报以微笑,将炉子搬下,加碳,碳上加点引火酒精,不慌不忙回答:

    “这不放假了嘛,寻思着卖点定西,赚点零花钱。”

    老大爷仔细瞅了瞅曹铭车上的东西,眉头依然没舒展:“娃子,你家里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

    曹铭知道这好心老人想歪了,只得半真不假道:

    “家里经济条件确实不怎么样,这不出来尽量给家里分担点吗?大爷,看在我这么懂事的份上,你可得捧捧场啊。”

    炉子生好,燃烧的碳火给两人带来暖意,老人笑呵呵地说着没问题。说到做到,他将扫帚往边上一放,烤了烤手,道:

    “你卖得啥早餐?给大爷来一份,要是味道不错,大爷我天天过来捧场。”

    曹铭先谢了一声,解释

    “我这东西都是现做的,您可能要等点时间,要不您先坐会儿?车上有凳子,我给您去取。”

    “你忙你的,我正好还有段路没扫完,你做好了之后招呼我一声。”说着重新拿着自己工具,准备继续工作。

    “好嘞,慢走啊您。”曹铭不怯场,大方地唱了个大喏,惹得老人哈哈一笑。

    酸辣汤还差最后一个辅材:油炸花生。

    先前曹铭为了尽量降低成本,买了生花生准备自己油炸,这样虽然麻烦了一点,但是会省下不小一笔钱。

    先炸花生。

    上锅,倒油,等油花翻锅,将花生慢慢加进去。

    打开炉子通风口,急火加热,很快,一股浓郁香味飘散开来。

    这股浓香充溢街道,老人在远处也闻道,遥遥问了一声:“娃子?你忙活什么?恁香!”

    曹铭笑着解释:“炸花生,留着待会做汤用的。”

    “你娃麻利点,被香气这么一撩,还真饿了。”

    曹铭哈哈答应。

    等花生入油充足,曹铭将其捞出,放在一边晾干。

    经验告诉他,这种天气是天然的降温工具,自然风冷的花生会更加爽脆可口。

    将油撇出收着,曹铭开始正式做酸辣汤。

    第一次和乐清两人吃酸辣汤的时候,曹铭就彻底爱上了它,不仅是因为它的口味够足,更是因为它喝起来味道丰富而颇有层次感。

    好的酸辣汤能让你清晰的尝出汤中每个食材的独有风味:芹菜的脆,冬笋的韧,卷心菜的嫩、、、、像层林尽染,重重叠叠。

    曹铭按照记忆,小心控制各个食材的入锅时间,聚精会神地时时调制中和汤水的咸淡,熬了大半小时,终于结束。

    保洁的老大爷不知道何时已经站在了锅旁,比曹铭还迫不及待,征得曹铭同意后,一下掀开锅盖。

    红艳艳的辣椒,翠汪汪的芹菜,煮的白生生菜茎,还有穿行其中的晶莹粉条,不得不说,曹铭的这锅汤卖相真不错。

    老人忙不迭地拿过汤勺,从大锅中盛了一碗,颇为期待地坐在折叠小桌边上享受美味。

    曹铭见老人急急忙忙地喝了一口,嘴被烫了还不愿离开碗沿,心里一下放心。

    看来味道还不错。

    “大爷,别急着喝汤,我这还要做饼呢,待会搭配着吃更好。”

    老人低着头答应着,不过喝汤的速度并没有放缓,也不知听没听进这个小老板的建议。

    这时候天已经微亮,道上的行人已经慢慢多了起来,其间有几个人过来看了几眼,但是终究没坐下来。

    曹铭安慰自己这事不能急,换位思考,很少有人会在一家刚冒出来的摊点上吃早餐。

    将烧汤的炉子调了下封口,让火头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同时将锅盖掀开,让香气自然而然释放。

    曹铭知道这样做会降低顾客食用时的味感,但有失才有得,这样自泄食香,才能最直接地吸引行人们驻足。

    曹铭又引燃了第二个炉子,同时将擀面的桌板取出,把发好的面团放上,准备再来个宣传手段花式擀面。

    曹铭这个灵感来自于曾经经常泡吧经历,确切的说,应该是酒吧中的调酒师。

    一杯鸡尾酒的调制如果采用花式调制法的话,味道未必比普通调制好,但是观赏程度上绝对甩后者十条街。

    一些比较老牌的酒吧,很多顾客可能就是看了驻场酒保眼花缭乱的调酒动作,才更有兴趣喝上几杯。

    “这拿着酒杯耍酷和那些擀面杖耍酷,好像差不多吧”曹铭自己嘀咕一声。

    拿起擀面杖,曹铭开始大声造势“哎!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现做现卖的薄饼,大家过来看啊,如假包换的现做现卖喽!”

    还带着些许童声的叫喊声里,曹铭一心二用,利落地从面团上切除一个个均匀小面团,手上的擀面杖挽了个漂亮的剑花,在切好的小面团上迅速擀匀,另一只手捏住椭圆面体一角,不断迅速小角度旋转,配和着擀面杖的灵巧碾压。

    就这样,一个完美的圆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呈现出来。

    “好厉害!”

    “高手啊!”

    “这得练多长时间?”

    被吸引过来几个路人面露惊讶,小声赞叹。

    有一个小姑娘,两眼发亮地盯着曹铭像机器一样高速而精准运动着的双手,看着不到十秒就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