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时间还早,我们还小 >

第26部分

时间还早,我们还小-第26部分

小说: 时间还早,我们还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悲剧又发生在她的身上,生病住院,无人报销,导致,一夜之间,他们家由中等家庭,变为贫困户了。因病返农返贫的现实,早已司空见惯。对我而言,没什么意外的。

    只是,这一次,我心里开始有点不得劲了。说到底,我们的恶作剧是导火索,如果没有我们的恶作剧,可能她家还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我把电话打到我哥那里,简单的把事情的经过跟他汇报一下。

    我哥听完后,在电话那头沉默了许久。

    “小浩,要不是这,事已至此,我们也没有弥补的余地了,还是我们当时做的太绝了。”我哥开始有了些许恻隐之心。

    “其实,就算你不那样整他们,以他们家的秉性,迟早会在村子里招致祸乱。你也不要自责。”我一边宽慰我哥,一边想着如何解决。

    “你先买点营养品什么的,去他家看看吧。我先联系一下我省城的朋友,联系一家医院给她做个检查,看看术后恢复以及如何调节巩固。费用我们出。”我哥一咬牙,从自己身上开始开刀了。

    “你们还有房贷,怎么出?要我说,算了吧买点营养品看看,进行一下人道主义关怀。”

    我跟我哥一起说了很多,看的出来,我哥对于此事,还是有点愧疚之心。毕竟以闹剧的形式对自己的亲人开刀,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实在不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有的作为。

    迫于形势,我哥最后还是默认了,我的做法。他特意让我不要给霁霁姐说。怕就怕她的一个恻隐之心,让我们又陷入一个无底深渊。

    有些事情,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牵扯到人性的问题,总会有不可逾越的灰色地带,让我们残忍、无视和自私。

    我记得,历史课本里就曾讲过诸子百家中关于“孔子的人性本善说”和孟子的“人性本恶说。”

    这两种都是片面唯心的说辞。所谓“善';';和“恶';';,本身就有片面性和极端性。都某种程度的有意无意的否定了人类客观上的心理和生理,所以说是唯心的。况且人性复杂,岂能单以善或恶来概括和衡量。

    “美之为美,斯不美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老子很早就论述美丑善恶之间的辨正关系。

    美丽的事物之所以能被称之为美丽或让我们认为美丽是因为有不美的东西存在,或者说,没有不美的东西我们就没法知道美是什么。所以美是来源于不美的。同样善是来源于恶的。我们所有人都长成绝对的美人,那世界就变得苍白无聊。当然我们同样没法做到树立一个善得标准,让所有人都成为这个绝对的善人,首先,你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其次,即使你作到了,那就无所谓善了,因为没有恶的衬托,善也不存在了。

第八十一章:网络水军() 
伯母的病情,还是依旧。在农村,老人是最招人烦的那一类人,因为在子女眼里,他们是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人,只会花钱,不会挣钱,更何况是个病秧子老太婆。

    没有了以前的锐气,只剩下苟延残喘的在儿媳妇的眼底下,畏畏缩缩的生活,敢怒不敢言。

    有的人经常以善良、淳朴来形容农村的风貌,一提起农村,似乎落后并不是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淳朴民风和良好的环境。

    可真实状态下的农村,原汁原味的还原了原始生活中的丛林法则。没有经过任何装饰和丑化。他甚至比城市中凸显的某些问题更加的尖锐和残暴。

    饿死、病死在床上的老人不胜枚举。极少有善终的老人安享晚年。

    在他们眼里,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所以,自己苦点累点,哪怕瘫痪在床,也绝不增添儿女的负担,找一个旧房子,自生自灭。

    亦或者,强行被儿女请到柴房去住的老人大有人在。

    我曾亲眼见过,兄弟俩为了赡养老人的问题而大打出手,逼死老人;因为兄弟多,无人愿意赡养老人,导致老人独居饿死家中数日而不知的场景。

    养儿防老的悲剧一次次的发生,却有一批批的年轻人逐渐变老,沦为下一个牺牲品。

    “伯母家现在怎么样了。”我在吃饭的间隙问我母亲。

    她叹了一口气,往嘴里扒了几口饭,欲言又止。

    “你伯母家儿子和你伯父去打工了,留下你伯母和她儿媳妇还有孙子。因为有病,照顾不了孙子,儿媳妇现在回娘家了。她一个人守着房子,因为没钱,没粮食,现在连做饭都成问题。白天串门,晚上睡觉。饿了吃百家饭,渴了喝百家水。父子俩挣的钱,全部在儿媳妇手里。”

    说完,又往嘴里扒饭。

    我正准备放下碗筷,起身离开。我母亲一把拉住我。

    “别管她,她现在是个病秧子,正愁找不到好的借口赖上人家,替她把医药费掏了,你要再碰上她,保不齐她赖上你,我们还得给她看病。”

    “不至于吧。”我有点不太相信。

    “你知道她手里没钱,每个月的生活费哪里来?”我母亲反问我。

    “不是有我伯父啊。”

    “他们一家子钱都在儿媳妇手里。你伯母现在拿上病例,有事没事就往路上走。见着外地的轿车,拦车就倒。外地车一见是心脏病,惹都不敢惹,纷纷破财免灾。”

    “职业碰瓷?”我脑海里冒出了一个词汇。

    结束了对话,我重新又坐回了桌子前,拿起碗筷,默默的吃起饭来。

    遇到职业碰瓷的,我也只有远远观望的份了。

    此后的日子,波澜无惊。直到伯母碰瓷失策,遇上了硬茬,蹭着外地车没找准时机,外加司机是个新手,活生生压断一条腿。

    按理说,外地车应该惧怕本地人,但巧就巧在。车牌是外地车牌,人却是本地人。一个电话打来,车是被交警队扣下了,伯母也被送医院了。

    所谓的肇事者垫了一千急诊费,就死活不再掏钱治病了。

    家里人上交警队闹,让交警队出面,让所谓的肇事者交钱、抓人,可交警队也为难,他们只有扣车的权利,没有抓人的权利。要抓人找公安局。

    跑到公安局,公安局需要走程序,立案侦查,调查取证,调取监控时发现是碰瓷专业户失策后出的车祸。怒斥他的家人,并警告他们说到:“人家没报案找你们敲诈勒索,就是烧高香了,你反倒让人家赔医药费。”

    他们面面相觑,然后回到家里,掏空家底,一边维持心脏病,一边花钱治疗腿伤。至于肇事者,他们私下找过人家。

    人家也是个明白人。一句话:“车已经被交警队扣了,有什么事上法院告我,我随时等待法院的传票。”

    他们又是瞎子两眼一抹黑,山穷水尽这回真的是疑无路了。

    也不知是谁,不明事理的,给出了个馊主意,让他们找网络水军,加之找娱乐生活的媒体记者,添油加醋的将这事越描越黑。

    本来一件简简单单的碰瓷案件,最后演变成了,权贵勾结,草菅人命。车祸逃逸,各政府部门来回推诿,肇事者逍遥法外,受害者奄奄一息。顺带手在微博上@各大微博娱乐热门运营号。

    一时间,就像臭鸡蛋被盯开了一个缝,将臭气散播出来了一样,无数个臭苍蝇,纷纷涌来。网络上瞬间就炸开了锅。他们花钱找了一帮水军,将事态的局势逐渐往政府的不作为上引。

    那些炒作的人知道,底层的人最仇富、仇权。抓住这两点,就抓住了事件舆论导向的命门。

第八十二章:理直气壮的声讨()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介入,这个事件越传越离谱,就像是瘟疫一般,传遍了网络世界的各个犄角旮旯。

    事态正向着他们不可控制的局面发展。

    当地网警多次辟谣,被不明事理的网络喷子,喷的狗血淋头,谁让网络骂战不犯法呢?当地公安局的人,上门要求他们一家人作为当事人站出来辟谣,说明事件真相,制止谣言。

    被最初那位出馊主意的得知,偷偷用手机拍下警察上门的视频,转手以高价卖给网络造谣者,声称掌握了事态进展的一手资源,警察开始上门给封口费,试图让当事人颠倒黑白,并强行让他们签字,认定,此事是他们碰瓷失利,导致的车祸,而非是政府的不作为。

    不曾想,人民的卫士,这一次,反倒被诬陷,就像是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狗,到最后发现是一头狼,羽翼丰满以后,翻脸不认人,咬住主人不放,要治他们于死地。

    当地警方也是无可奈何,在群情激奋之下,他们不敢做任何的举动,怕被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而此时,又不能用暴力镇压,只会适得其反。

    其实说到底,要真是政府的不作为,那这事儿就好办了。

    但麻烦就麻烦在,这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被恶意的移花接木,断章取义。根本无从下手,证明自己是无辜的。

    反倒辩解的越厉害,就说明自己心里有鬼。

    我真是不明白,什么时候连碰个瓷都敢这么理直气壮的了。

    看了网上风起云涌,谣言四起。

    我叹了口气放下了手机。看到一边默默擦桌子的母亲。我内心不知何时涌起一股无名的怒火。

    “妈,为什么有时候人们愿意相信谣言,也不关注真相?”

    “因为一旦真相被戳破,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自尊被践踏,宁愿一次次的找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来捍卫自己的尊严。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就像你小时候每次做错事,总是找一大堆理由来掩盖,其实你就是粗心。”

    我放下了心中的怒火,在言论自由的时代,这就是我们要付出的代价。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很多人还没有学会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如何筛选,就像是呱呱坠地的婴儿离开了父母的教育,分不清是非,辨不明善恶一般。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就要学会对抗那些利益熏心的人的无良挑拨,这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太难。

    毕竟,在刻板印象中,媒体作为公正、公平、公开的媒介,深受广大群众的信任,只要是被报道出的事情,就一定是真实存在的。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入行门槛也来越低,自媒体的时代,已经把如何吸引人眼球的重要性放在事件的真实性之上。

    不能说,这一类人是败类,只是多少有点在利益熏洗的刺激下,丧失了道德和底线。

    如果无节制的消耗着人们的道德和底线,将社会媒体凌驾于社会秩序之上,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我不敢想象。

    不得不说,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我也无心关注网上的骂战,只在一旁隔岸观火。因为我怕殃及池鱼。

    事件的进展,没几天我哥和霁霁姐就知道了。

    霁霁姐也是个性情中人,知道就我伯母那个脾气,不用猜也知道是碰瓷。

    “小浩啊,伯母那个事情,有没有波及到我们家里。”霁霁姐首先是对我们的关怀。

    “姐,你放心吧,我们是局外人,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就是你们在外面注意着点,现在心理变态的人时时刻刻都潜藏在你们的身边,时刻得提防着点呢。”

    “就是这几天,我公司的人都在讨论这个事情,我生怕他们知道我们家和他们的关系,到时候引火烧身。你们也得注意点。我跟你哥现在出门都觉得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我们。”

    “那要不你们回家避避风头,保不齐被谁再抖搂出来,你们将永无宁日。”

    “那行吧,我跟你哥商量一下。”

    挂了电话,我才感觉到,这个事情,似乎永远都说不明白了,一件简简单单的碰瓷时间,竟然殃及了这么多人。

    传播的速度和破坏程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第八十三章:以讹传讹,蚂蚁变大象() 
后来此时惊动了市政府,不由分说的派出了专案组,要求彻查此事,涉及越界的一干领导,发现有违规操作的一律严惩,

    谁也没有料想到,一桩小小的碰瓷案,竟然闹得这么动荡。

    专案组彻查此事,当地警方也是叫苦不迭,明明什么都没干,被谣言传的是沸沸扬扬。丝毫没有了一丝政府的公信力。

    专案组的人看完监控,也没想到,此事这么清楚明了,竟然被下层这帮子饭桶搞得是乌烟瘴气。

    会议室里,每个人都不敢抬头,气氛到达了冰点。

    “事情闹得这么大,为什么不及时将监控视频公之于众,摆脱谣言?”专案组的领导开始发飙了。

    “主。。。。主要是,我们放过,但是很快就被那帮子人将视频淹没在了无尽的骂战中,我们能够调动的资源有限,顶不过广大网民的力量,没有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