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巾帼欢 >

第166部分

巾帼欢-第166部分

小说: 巾帼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终,还是孟矛那个臭小子将那破布上写的内容给破译了出来。

    “真就是孩子才能理解孩子心中想的什么。谁能想到这不过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写的,还有不正确的字。”石通判看着孟矛解释的最合理的内容,笑得很是开心。

    孟戈欢喜的伸手揉了揉孟矛的小脑袋,道:“熊孩子长大了,还真有点用处。”

    熊孩子这个词,这些日子,孟戈没少在王冉跟前用,他早就了解是个什么意思。

    就是石青峰祖孙不知情,就多嘴问了一句。

    就是这么一句,孟矛便有些不开心,嘟着嘴怪孟戈用词不当。

    王冉见状就笑,解释了熊孩子的意思,之后几人都笑开了。

    孟矛更是不开心,转头到一边生闷气,还很小汉子气的说到:“我长大了,不是熊孩子。”

    且不说孟戈等人这一天都商量出了什么,就说这一边,付离母女回到了家,就吵开了。

    “娘,我说了,我不要跟石二公子定亲。你今后少去石府说这件事。再说了,爹就要进京了,我们跟石府就分开了,也帮不上什么大忙。”付离直接挑明道。

    唐氏看着犯了倔脾气的闺女,无奈道:“是我跟你爹太纵着你了,你才这么跟长辈说话。石二公子有何不好?石家的人,也快进京了,咱两家还真就隔不远,也能相辅相成。”

    付离咬唇跺跺脚,跟上去抱着唐氏胳膊道:“我不管,我就是不喜欢石二公子。我、我…娘若真疼爱女儿,就去王家替女儿订了王大公子。”

    付离说完这话,就掩面跑回房去了。

    王家的长孙是王冉,王冉上边,有大房两个闺女。王冉王衍兄弟年纪相差不大,王冉也就大了一个多月罢了。

    上边两个姐姐,是对双生女,姐妹花。

    早在乱世之前,王家的两个大姨子就嫁了出去。当时王家的公子们都没到年纪,这么一来,王家的公子们的亲事就被拖到了现在。

    这个时代有一种非常怪异的现象,那就是文武相悖。官场之上,文职官员,很是瞧不上那些粗莽的武夫。

    同样,那些豪爽的武将们,同样看不上那些个指挥之乎者也的酸腐书生,他们认为国之所以陷入困境,都是那些光靠嘴巴,啥事多不懂的文官害的。

    就这样,文武之争竟维持了上千年,到了文武不通婚的程度。

    文武不通婚,也就是大多数人而已。事实上,这并非硬性规定,不过是一种潜在的规则罢了,遵不遵守,都不会有人说什么。

    至多不过说是那家人的孩子不懂事罢了。

    说到王冉,唐氏也是心动不已。与石青峰不同,王冉已经是个四品都尉,前程无量,正是联姻的好时候。

    虽说他们付家也算是个世家,不必通过联姻巩固地位。但有王冉这样的助力,付家的小辈门今后怕也能得到发展的好机会。

    谁家都有几个上不得台面的纨绔,既然文治上没出息,那还不如直接扔到军中去好了。

    据说新皇可不是个重文轻武之人。他在文治武功上,那是同等对待的。

    既然这样,那么文武之争便没多大的意义了。

    然而两家联姻,并不是说成就能成的。王冉本人,还真不是任由长辈摆布之人。

    听说这两年,王家没少给他们兄弟俩说亲,他们愣是没点头。

    若是王冉不点头,倒也说得过去。毕竟他真有那个能力抗衡长辈。

    王衍那个据说没什么主见的孩子,听说也是一再的拒绝亲事,想来那兄弟二人,必是有什么想法了吧。

    被想起的王衍此时,正在京城作妖呢。他跟几个管家子弟,正在锦绣大街上晃悠着,做着纨绔们所做的事情。

    不远处,赵霁儿正缠着刚刚从兵部衙门出来的赵磊,让他带着她四处走走。

    “当初不是你,我也不能出了狼牙堡。现在可好了,我解散了狼牙堡,你竟然就把我扔在一边不管不问。”赵霁儿发挥了自己的缠功,不管赵磊怎么个冷脸发,不论赵磊怎么躲着她,她都有办法找到他。

    除却赵磊前去出任务的时候,大多数时间,他都会被赵霁儿缠得无可奈何。

    比如现在,他们俩人正经过一个算命摊子跟前,赵霁儿就被摊子上五花八门的平安符给吸引了目光。

    “嗳,我说那谁,你不是经常要做些危险的事情嘛,我给你买个平安符怎么样?”赵霁儿嘴上虽然问着,手却已经挑拣了起来。

    不多时,她手上就有了几块各有千秋的平安符。其中有两个是可在桃木牌子上的。

    赵霁儿不管赵磊接不接受,一步上前就绑在了他的腰间,闹得赵磊差点没当街暴走。

    不远处,王衍心不在焉应付纨绔们,那不自觉捏紧的双拳,暴露了他此刻的心情。

    待得见到赵霁儿缠着赵磊给她买把木梳子,赵磊那是半点不情愿之时,王衍再也顾不得许多,直接上前一把将梳子抢到手上,付了银子,笑意盈盈的递给赵霁儿。

    赵霁儿没接梳子,反倒是拿了一根桃木簪子,继续闹着赵磊给她买。

    “我说你这人怎么这么呆,就给我买一根作为回礼怎么啦?你买是不买?你要是不买,我就天天上那么衙门守着。”赵霁儿嗔道。

    赵磊被缠得烦了,也想着早点摆脱这个不可理喻的女孩,当真就付了银子,转身就走。

    赵霁儿拿了簪子,也没在跟上去。她虽然缠人,却也知道保持恰当的距离。

    只要确定他一切安好,那就足够了。

    王衍在一边看得伤神不已,见赵磊一走,就拉了赵霁儿回去。

    “一个女子不好好的待在家里边,整天往外走干嘛。你若真想去哪里,只管跟我说,我给你安排。”这是来了京城之后,几乎每隔几天都会上演一次的戏码。

    王衍跟赵霁儿都没当这样的亲密牵手当回事,但在外人看来却不是这样。

    尤其是那些想要跟王家联姻的人家。他们并不攻击王衍,而是将赵霁儿说成了那种不知廉耻的女子。

第三百四十三章 解救将军府() 
孟戈姐弟自那一日去了石府之后,就留在的石府里边。他们的东西,最后是被石府的人从客栈取走的。

    第三日一早,王冉堂而皇之的带着人去了将军府,言明是要带两个小主子去京城。

    将军府的管家等人亲自出来迎接。而将军府的两个小主子,就坐在正厅里边等着王冉一行人。

    见到两个小家伙的一刻,王冉便知晓了那破不上所言不假。

    但王冉并未表现出差异,还是依照计划,在将军府里边住了下来,三日后带两个小主子启程返京。

    对于王冉的识相,将军府里边的人甚是满意。满意的同时,他们也忐忑不已,深怕王冉还有什么后招,将他们的计划全盘打破。

    就在这样的不安之中,将军府终于迎来了两位主子的京城之行。

    此次一同上京的,还有府中大半的人。这样一来,王冉的队伍就有些壮大,使得围观的百姓们叹为观止。

    直到这时候,他们才真正相信,跟他们同在一个城里生活了许久,曾还跟他们有所接触的那个赵大将军,真当上了皇上。

    王冉一行人走了半个月,这才遇到第一波前来捣乱的人。那些人的目标非常的明确,就是直冲男主而去的。

    也不知小家伙出发之前,那些人跟他说了什么,就是面对刺中他肩头的箭,他也半点不惊不怕。

    加上他真有三四分像新皇,王冉也不敢懈怠,真就将他当成了小主子护着。

    那之后,又相继来了三趟人,都是直冲小家伙而去。

    好在王冉等人护卫得极其妥当,小家伙再没受伤,倒是跟姐姐玩鳞甲牌玩了一路。

    就在王冉等人还有十日就要到达京城的时候,远在大梁城的将军府却被人给攻陷了。

    攻陷将军府的人来历不明,据传是一群想要找新皇报仇的土匪。

    那些人,在将军府的暗室里边找到了一个痴傻的孩子,竟长得跟将军府的小主子长得一模一样。

    除了那个孩子,她们还找到了一个被毁了半边脸的女子。

    至于将军府上的人,多半被那些土匪杀了,剩下的一些人,许是构不成威胁,就留下了性命。

    就在那些人攻占了将军府,让知府大人往京城传信的时候,将军府又被另一股神秘之人给掏了。

    那两个被从暗室里边挖出来的人,被那伙人带走,从此不知影踪。

    与此同时,王冉等人顺利的到达了京城,宰相高房亲自带着众官员到城门迎接。

    当日,京城皇宫就多了两个主子。一个是长公子赵婧,赐号婧月长公主。

    另一个,是新皇唯一的儿子,祁宋皇朝的大皇子赵临。由于赵临年纪尚有,并非有封号。

    且等大皇子十二岁后,或是封王什么的,届时自会提上日程。

    两人到达了京城的第二日,皇帝就派了一批人回程,说是要去将军府找什么人。

    加上前一晚,那些从大梁城将军府跟随进京的人,全都被控制了起来,知情人都纷纷猜测究竟是什么原因。

    然不论如何,主子们到了,加冕仪式就得照常进行。皇宫里边没有女主人,这样的事情自然得礼部跟丞相全权负责。

    之所以没给大皇子封号,却又要他参加加冕仪式,这是皇帝的私心。

    他要在加冕当日,追封前皇后,也就是大公主跟大皇子的生母。作为一个跟他经历过生死,甚至为了他殚精竭虑而死的女子,皇帝自然要给予最好的封赏。

    然,对一个已经逝去的人,最好的封赏就是护好她所生的子女,照顾好她的家人。

    世人也都表示理解新皇的这种想法。大臣们甚至都还上书让新皇直接封大皇子为太子。

    新皇却驳回了全部的折子,直说孩子太小,还看不出能力什么的。

    这样的决定,让不少的人暗松了一口气,也给不少人带来了希望。

    十日之后,加冕仪式照常进行,顺利得连让世人都觉得跟做梦似的。

    加冕仪式次日,将军府所遭遇的一切,才传到了京城。京城各阶官员都震惊不已。

    这时候他们便产生了怀疑,不知身在皇宫里边的大皇子,是否就是正主子,也不知将军府的事是怎么回事。

    当然,这一切都是不知情之人的想法。那些知情人士,这时候或是气恼,或是惊惧,或是计划铤而走险的。

    总之,整个京城都躁动不已。只有皇帝,依然跟以前一般上朝办事,每天抽空去后宫探望大公子大皇子,还陪他们吃饭聊天,半点没受大梁城将军府的事影响。

    皇帝这样的表现,又让大部分人产生了新的怀疑。

    这样的怀疑跟猜忌,在二十日之后,让策马奔腾而来的一行人给解了祸。

    这些人的目标直指皇宫,一进了城门就朝皇宫而去。

    当时还在朝堂之上,跟一帮大臣因为兴修水利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的丞相,得了消息之后便什么也不管的告罪出了宫。

    身在高位兴致缺钱的皇帝,也在得知消息的当刻,激动的从龙椅之上站了起来。

    若不是高丞相再三阻拦,怕新皇早就按耐不住亲自出宫迎接来人去了。

    等到孟戈跟孟戟将人带到皇宫之时,众臣子才知道,真正的大皇子成功被解救了出来,还顺利带到了京城。

    至于早就在皇宫的那个大皇子,实际上是二皇子,是当时大将军的通房所生。

    遗憾的是,那个通房在怀孕初期,就被人给控制了起来,一直都关在将军府的暗室里边。

    那个控制了大将军府的人,其实就是大将军的庶弟,一个当时追随宋皇逃往海外的人之一。

    那时,宋皇为了能指挥得动赵大将军,甚至还派人绑架他的妻儿。

    先后就是在那时候伤了身子,没多久就病逝了。

    如今朝堂之上,跟大将军那个庶弟有所联系的人,还真有那么几个。

    至于是哪几个,在次日上朝的时候,全京城的人就都知晓了。其中最让人大跌眼镜的,便是那个在民间声望颇高的户部尚书。

    他在接手了户部才没几个月,就已经转移了国库里边本就少得可怜的资产。

    至于那些资产的去向,无意就是大将军那个庶弟口袋。

第三百四十四章 殿下有请() 
对于那些丢失的财产,新皇并未想着找回来,他对那个庶弟以及其党羽发起了通缉令,那些人被称为窃国贼。

    那些党羽绝大部分都被收押到案,除却逃匿在外的正主,就只有两个将军没被抓捕。

    到此,新朝算是站稳了脚跟。一切都走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