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巾帼欢 >

第38部分

巾帼欢-第38部分

小说: 巾帼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是这乱世讨媳妇太难,恐怕邢家的这个小姑子都嫁不出去了。

    就是邢家的老儿子,今年也都十七了,竟没人愿意应了亲事。然,这都是邢老婆子自己作出来的,能怪谁。

    “分出去?现在?”一听要将邢家老大分出去,邢老婆子的声调突的飙升。“他们想分出去?想得倒美,可我不同意!他们现在手头有了银子,就不认亲爹娘啦?”

    邢老婆子的反应太过激烈突然,邢老爷子跟里正都来不急阻止。那尖利的声音,将家中的孩子全都招了过来。

    “娘,大哥他们说要分出去?现在?”邢二急慌慌的凑到邢老婆子跟前问道。

    邢家的小儿子不出声,他一贯这样,总是跟个透明人似的。

    邢家的小姑子却气鼓鼓的,瞪着才进门的邢家大儿媳,恨不能直接将她给吞了。

    “大嫂,这就是你们不孝了。有了银子就分家,说破了天,那也是你们的错。”邢家的二儿媳妇挺着还没怎么显怀的肚子,一屁股坐到炕沿边上,嘴角含笑道。

    里正在炕上,冷眼看着这一家子人的反应,心下却觉得孟戈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第七十四章 村里() 
“大嫂,是你撺掇着我大哥分家的?”邢家小姑子语气很是不好的质问道。

    “大嫂,你怎么能是这种人呢?我们家待你可是没的说了。想想你那命硬的,也就我们这样的人家,才会容得下你。你现在有了点银子,就闹起分家来啦?”邢家老二语气倒没有多冲,只是那话非常难听就是了。

    邢老爷子坐在炕上,耷拉着脑袋不出声,连眼皮都没撩一下。

    邢老婆子瞪着刻薄的双目,斜眼看着邢家大儿媳直哼气。

    邢家大儿媳被这些人说得有些头晕,根本就不知道他们为何要这般指责她。

    “爹,娘,他二叔二婶,小姑子,我没有说过要分家呀?”邢家大儿媳委屈极了。

    这算不算是无妄之灾。身为长子长媳,她跟邢家老大有赡养公婆,为弟妹操办婚嫁的职责。

    即便要分家,也得等下头的两个弟妹的婚事给办妥后才成。这一直都是邢家老大两口子坚守的。

    如今,这些个人怎么都指责她闹分家呢?

    “行啦行啦,你们也别怪老大媳妇。这件事,是你们家老大亲口跟我提的,也是他求的我。我也觉着你们这个家,现在就该分了,免得今后五儿六儿还得摸进山。”里正很是不满的瞪了邢家反应激烈的几人道。

    才这么说着,邢家老大就让族中一个兄弟给背了过来。他的身后,还跟了族中比较说得上话的族老。

    这一下,就连始终都没有动静的邢老爷子都惊诧了。

    这一日,终归是个不平静的日子。且不说邢家的分家大战。

    林子边上,少年们沿着那一夜路上纷乱的痕迹,很轻易就找对了方向。由于马儿不能进林子,三少年就留下了较为体弱的王冉在外头看着。

    这一次,三少年的随行人员当中,除了他们自己,还有两家府上的护院。

    孟戟命人在路口燃了一个火堆,让王衍坐在边上烤火。他,则背了自己的弓箭跟大刀,随着提了长枪的王冉,进了林子。

    终究是到了冬季,又经过一场冻雨,跟一场白霜的洗礼,林子里的落叶跟衰草什么的,倒是倒伏了不少,无需人刻意的开路。

    “看这痕迹,那一晚野猪们跑得很急很乱,但最后却都汇聚到这个方向来了。”行了一路之后,孟戟指着密集的猪蹄印子道。

    王冉也发现了这一点,便点头示意大家伙继续沿着痕迹行进。

    直到这一会,王冉心中仍旧浮现那种怪异的感觉。那种当初被那个少年上下其手,然后自觉受辱的感觉。

    今日他之所以会跟着孟戟他们来,不过是怀疑孟戈便是当初打劫他的少年罢了。

    他一直在纠结,倘若真再遇上那个少年,他要不要剁了他的手。

    孟戟知道当初王冉被人打劫那件事。当时,他跟王衍听说后差点没笑死。此时再看王冉面上的凝重,孟戟不禁叹息一声。

    “王冉,你就别再纠结了。我还挺敬佩那个少年的。在那样的环境下,还能分析出哪一方该救。若换成我,我还真不敢出手。”孟戟劝道。

    “那人心术不正,就是个小山匪,你敬佩什么?我要是再遇上他,非削了他那两只爪子不可。”王冉这话说得,颇有些咬牙切齿。

    孟戟摇头,道:“说不定人家有不得已的苦衷呢?你还是别再介怀了。这乱世当中,像他那样敢于救人的人不多了。”

    此时,正被王冉跟孟戟提到的孟戈,在马车上狠狠的打了几个喷嚏。

    “这天儿实在是凉的很,这样赶路也遭罪。虞小哥你还是再多添一件衣裳吧。”车夫听得孟戈打喷嚏,就说了一句。

    “兴是有什么人骂我呢。”孟戈笑笑道。

    孟戈并未觉得冷。知道这冷天赶路受罪,孟戈在村里买了不少的碳。此时车上还烧了两个炭盆呢。

    车夫的座位下方,让孟戈动手改良了一下,给点了一个炭盆。此时,车夫身上的那件孟戈特质的油布大雨披,将炭盆盖在了里边,车夫身上一点儿也不见冷。

    就是孟戈他们自己,也是如此的装扮。唯一不同的是,他们三人是披着同一快油布。

    马车赶得并不快,怕颠了炭盆。这一次,他们在路上比往时多花了一天,才回到的小洛镇。

    自然,在邢家村住的那几日没算在内。

    回到小洛镇的孟戈几人,惊悚的在镇口看到了招兵启示。上头加盖的是官府的印鉴,还有朝廷兵部的印章。

    可见,这一次的招兵,不是镇守这里的赵家军所为,而是那个名存实亡的傀儡朝廷在招兵。

    只不知,这兵若是招到了,要被安置到哪里去。

    “哥,这上头说,当了兵,就能全家免税,每月还有军饷一百钱,是这样么?”虞扬瞪着溜圆的大眼睛问道。

    孟戈点头,算是作了回应。虽然招兵启示写的条件很吸引人,但孟戈知道真正得到实惠的人家,几乎没有。

    乱世了,谁还去管你税免了没有。即便是朝廷安定繁盛的时候,军中吃空饷的事情依然严重。

    这时候,怎可能还有发放军饷的队伍。可想而知,这样是告示,不过是在欺骗无知的小老百姓罢了。

    许是针对最近各路义军强抢壮丁的事件,朝廷不得不出的对策罢了。

    孟戈等人在镇上采买了许多的东西,油盐酱醋、菜肉米粮等,直把身上的二十两银子都花光,才收了手。

    天气突变,孟戈心想着年前最好少出门为好。于是,她买了好些过年用得到的东西备着。

    其中,就有孟矛很喜欢的一对大灯笼。只可惜,他们都还在孝期,不能买大红色的。

    这一日,他们没在飞升客栈再住一晚,而是趁着天还早,让车夫将他们送到了落山村外的山脚下。

    东西太多,孟戈就去砍了一根大长竹回来,一把全给挑上了。

    竹子太长,走山路很不方便,一路磕磕碰碰的,可算在黄昏时分进了村。

    冬日的日头很短,黄昏也不如夏日亮堂。才进村,天色就迅速暗了下来。

    许是孟戈他们这一行人太过于招摇,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尤其是唐小妹一家。

    只因孟戈他们每次回家,都得经过唐四妹家的后院。

    唐四妹跟她婆婆就站在院门口大着嗓门问道:“虞兄弟,你们那猎物全给换成这些东西啦?哟,这还真不少呢。”

    孟戈挑着东西,肩膀被磨得很疼,就没回答唐小妹。

    倒是虞扬应了一句:“外边有人抢壮丁去当兵,我哥害怕以后会遇上那样的人,就多买些东西,以后少出山。”

    虞扬还没进入变声期,这一嗓门清清脆脆的,在昏暗的傍晚传得尤其之远。

第七十五章 闹心的大年() 
孟戈他们回来了,还带回了外头征兵的消息,以及义军强抢壮丁的事情。

    这两件事,当晚就在落山村炸开了锅。里正一家子坐在大炕上,很是唉声叹气一阵。

    尤其是唐四妹。她招赘在家,有二子,大的那个,今年刚刚好十六,完全符合招兵的年限。

    “爹,这朝廷招兵没招到,得分派名额的吧。到时候咱家谁去当兵?”梁庆龙揣着双手问老丈人唐里正。

    唐里正双手交叠着放在盘起的腿上,低垂着脑袋,看不到表情。

    里正娘子是个护短且自私的老妇人,这时就用很不善的眼神瞟梁庆龙。

    在唐家,只有这个上门的女婿是外人,要真到了分派名额的时候,她肯定是要让梁庆龙去的。

    似乎唐里正也赞同老婆子的观点,久久都不出声。

    里正的大孙子唐炳福就直接站出来,说到时候他去顶了那个缺。

    唐炳福的话一出,不仅唐四妹吓到了,就是唐里正夫妇都呵斥他胡说。

    “家里还有别的人呢,哪里轮得到你去当兵。你爷爷我老了,去当兵也没啥损失。”唐里正说着,双目余光就盯着女婿梁庆龙瞧。

    梁庆龙的个乖觉的人,做事圆滑且很会看人眼色。这时候,他就拍着胸脯道:“哪能让爹你老人家去呢。到时候,你女婿我直接就去报名了,也免得他们上门讨人。哈哈哈……”

    唐四妹对丈夫的这番话,倒是感动不已,便柔声道:“你有这份孝心就成。现如今外边也只是贴了告示,不会这么快分派名额的。”

    里正的傻儿子,唐世光就讷讷的说到:“我去当兵。我去挣个功名,好讨媳妇。”

    里正夫妇对这个傻儿子宠爱有加,包括他的几个姐姐。如今听得他要去那个危机四伏的军营,就不得了了。

    唐里正就最先呵斥唐世光:“你瞎掺和什么。就你这迟缓的脑袋瓜子,是想去战场上当靶子呢。”

    “哎哟我的儿哟,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你娘我都这么大岁数了,不经吓的。乖,咱好好儿的在家待着,娘给你物色媳妇去。”里正娘子一把将唐世光拉进怀里哄道。

    唐四妹也哄了唐世光一阵,直把梁庆龙嫉妒得双目泛红。在这个家里面,除了几个孩子,还真没人将他当做一家人看待的。

    同一时间,唐里正隔壁的另一户唐家人,也在忧心忡忡的。原因自然是他们家儿子多,还个个结实硬朗。

    除了两个小的孙子没上岁数,剩下的三个孙子,都达到了征兵的年龄了。

    “这要是真分派了名额,咱家至少得出两人。这可得咋办好咯。”唐世光的堂兄,唐世金苦巴着脸道。

    他婆娘蓝氏,搂着老儿子,同样忧愁叹息,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大儿子唐炳洪倒是个真汉子,直接说道:“怕啥,到时候就我去好了。咱家就算儿子多,也有年幼的,不该多派名额。”

    二儿子唐炳云是个暴性子,直接捋了袖子,一脸正气道:“要朝廷真是征咱去赶元狗,打叛军,我倒是第一个上场的。”

    老三唐炳超沉默着看向两位有担当的兄长,心下暗暗决定,到时候他私下里去报名,占个名额再说。

    村里,还有许多户人家,都跟唐家似的,担忧犯愁,聚在一起商量不出个结果来。

    孟戈姐弟三人回到了家中,好不容易将屋子烧暖,胡乱吃了点东西,好好的泡了个澡后,完全不受影响的睡了过去。

    此后一个多月,孟戈他们都没有再进山,或是出山去买东西。孟戈家里的地,也在出太阳化冻后,请了朱王两位大哥,及他们家中分派得出的人手,一起都开完了。

    包括孟戈他们门前的那一片稍稍贫瘠一些的地。那是孟戈打算用来种植药草的。

    日子过得挺快的,转眼就要到腊八节了。孟戈看着下了两天的大雪,有停下来的趋势,就打算进山一趟。

    “戈儿姐,这一次也让我跟小矛儿一起去吧。我们帮你逮鸭子。我还能打袍子呢。”虞扬耐不住孟矛的乞求眼神,说到。

    孟戈是真不愿再带着俩小东西进山的。如今,外边冻得能死人。比起往年,今年比任何时候都要冷,雪也厚得很。

    短短的一个多月,就已经下了三场大雪了。那北风呼呼的刮着,要是出门忘记带了耳帽,耳朵准得被吹掉。

    “你们俩都听话一些。姐姐自己进山,能走得快,一抓了猎物就往回拖,都不带在山里过夜的。只需两天一夜,姐就能回来。”孟戈下定了决心,就是孟矛卖萌,她也没改变主意。

    “戈儿姐,我们也能走得很快的,不在山里过夜。”再次受到孟矛的眼神请托,虞扬硬着头皮道。

    “好啦,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