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巾帼欢 >

第39部分

巾帼欢-第39部分

小说: 巾帼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戈儿姐,我们也能走得很快的,不在山里过夜。”再次受到孟矛的眼神请托,虞扬硬着头皮道。

    “好啦,你们要是还想跟我进城卖猎物,就给我乖乖的在家等着。要不然,我去县城也不带你们去。”孟戈一点儿都不含糊。

    虞扬跟孟矛死心,一个垂着头,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一个将小嘴撅得高高的,委屈的看着孟戈。

    孟戈不去看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兀自收拾着该带进山的东西。

    腊月初五,孟戈带好行头,凌晨时就进了山。大雪地里,即便是凌晨时分,也敞亮得很。

    待孟戈从山里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是腊月初七的傍晚了。孟戈家的院子里,孟矛跟虞扬裹得严严实实的,正焦急的期盼着孟戈回来。

    这一次,孟戈借着雪地之便,愣是拖回来了六只狍子,跟两头雄鹿。野鸭子也挂了不少。其中,还有一头健壮的青羊,以及两只猪獾。

    见到孟戈平安归来,虞扬跟孟矛才放下了心。当晚,他们烤了鸭子吃,还炖了一只,留待明日带了上路吃。

    临睡之前,孟戈将腊八粥熬上,温在了锅里。

    次日腊八,孟戈他们吃了腊八粥,收拾好行囊,就又带着猎物出山了。

    这一次,孟戈给里正,几个族老,以及唐小妹家,都送了一只野鸭,当做节礼。

    至于那些个孤寡人家,孟戈也送了些熬腊八粥的材料,让他们自己熬着吃。

    再次去县城卖猎物,就顺利了不少。这一次,孟戈他们总共收获了一百来两银子。

    借住在邢家的时候,孟戈才知道邢家分了家。只是,老房跟邢家大房闹得很不快便是了。

    看着已经能坐起来的五儿,孟矛很是高兴,特意拿出了孟戈给他买的几盒点心,都分了一半出来给五儿兄弟俩。

    这一次,孟戈没再帮邢家老大什么。

    回到村里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过大年。村里的猪养得少,杀年猪的人家就更少了。

    小年夜,孟戈去杀猪的那户人家买了三十几斤猪肉。除了给村里送礼用去了将近二十斤,剩下的孟戈都打算用来包饺子。

    原本,怎么说这都应该是个平淡的大年。然,年二十六的时候,朝廷的人来到了村里,当真给每户人家都摊牌了名额。

    就这么着,整个落山村都过了一个相当闹心的大年。

第七十六章 形势不明() 
原定的是年后二十六,家家户户就得把参军的人选定下来的。

    定下来的人,到时候直接到镇上的衙行集合,直接从衙行派往该驻守的地界。

    年二十三,有前去探查的村民回来,说朝廷内部闹了点事情,征兵的事情暂且被搁下。

    至于这件事能搁到什么时候,衙行里的人没给个确切的答复。

    转眼,二月便到了。然而应该开始回暖的春月,愣是下了整整三天两夜的大雪。

    雪过后,气温不但没有回升,反而更冷了一些。尤其是阴沉沉的天空,看起来仿佛每时每刻都要再下一场雪似的。

    看着这样的情景,那有经验的老人就说了,今年的倒春寒来得诡异,只怕春耕得耽误了。

    也正如那老人所说的,覆盖大地的雪,直到三月初,才陆陆续续的化掉。

    待能耕种的时候,已然到了四月底。孟戈他们家的地都是生地,便只能变着法的沤肥。

    化雪的时候,孟戈便带着两个弟弟,去那树林子里边搂回来不少的腐叶跟浮土。挖几个坑,随着从村里买来的很少的粪肥沤上。

    到了能耕种的时候,那些肥,也就刚刚好能沤出来。

    由于村里的人家种田,都是采用的撒种式。这样的种植方法,在南边早就被淘汰了。

    孟戈看着天气已经暖和,不会冻死小苗,便开始在一角地里,育上了秧苗。

    之后,孟戈便带着两个弟弟,把麦种跟高粱撒上。就是那些个大豆小豆什么的,他们也种了不少。

    将近三十亩的地,除去不能用来种粮食的七八亩,以及开成水田的十三亩,剩下都被孟戈种上了那些高粱麦子等物。

    孟戈他们种地的时候,村里的人也都相继在耕种,因此并没请人帮忙。

    好在孟戈跟虞扬在南边的时候,多少都有接触过耕种。因此种这一点地对他们来说,还真不算什么。

    等孟戈跟虞扬将旱地都种上的时候,村里的农耕也接近了尾声。主要是他们稻田采用的撒种种植方法,很是省时省力。

    跟以往一样,王朱两家的人全都上来帮孟戈插秧。

    看着孟戈他们的新式种植方法,王朱两家的人都稀奇不已。在孟戈跟虞扬的手把手教导之下,两家的人插秧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然,村里的人都说孟戈他们是在瞎折腾。那样种出来的稻子,产量肯定低。首先他们植株不够密。其次秧苗被拔起来再插下去,又伤了根。

    所幸,孟戈姐弟仨完全不管人的劝,愣是用这样的方法,将十三亩田都插上了。此后半个月,村里不少长辈都关注着孟戈家的稻子成长情况。

    直到见得孟戈家的稻子回了青,并且长势很不错的时候,那些长辈们的不满才消减了些。

    地种完了,孟戈就张罗着将自家的大房子给建起来。砖瓦早在年前的时候,村中的匠人就烧好了。

    至于木材,村中也有人帮着寻摸到了。这一会,只怕已经晾干了。

    孟戈家要起大房子的消息一传出来,村中许多的人就上门要求帮份工。

    孟戈着急着住新房,就没精细的挑人。只说按完成的工作量拿工钱。

    出年的时候,孟戈又进了山三次。几乎每次都能挣个三四十两银子。

    村中之人见孟戈他们仨都很能打猎,就知道他们家不差钱。尤其是唐小妹。她看着那些被人背上山的砖砖瓦瓦,简直嫉妒得不行。

    在孟戈家加紧建房的时候,衙门的人又来了。他们说这一次,朝廷真的已经重整好了,八月正式来征兵,让各家各户做好准备。

    此时,才六月出头,大家伙都已经淡定了不少。类似的事情,衙门来说了不下五次。

    真要动手建房了,孟戈在村中一个长辈那里看好了日子,就抓紧时间进了山一趟,带回来两只活狍子,跟一只还没成年的雄鹿。

    至于那野鸭子,更是抓了不下三十只。

    除此之外,孟戈还请村里的人在河里下网,捞了不少的河鱼养在了一处小山塘里边。

    肉类是不成问题了。毕竟孟戈还在村里订了一口猪。

    新鲜蔬菜,孟戈家自己就种有。因为预料到要建房,孟戈就种了一亩多的菜蔬。

    小白菜,春菜什么的,早就已经能吃了。至于那些瓜类豆类,都还没搭架子,暂时还吃不上。

    解决了肉菜问题,目前唯一该担心的,便是粮食问题了。

    孟戈他们三人胃口都不错,尤其是孟戈。所以,年后就进镇里采买了不少的粮食。

    然而,剩下的粮食远远不够供应那么多的人使用一月半月了。

    为了能省去那许多的麻烦,孟戈便趁着镇上大集,去赶了一次集,买回来两千多斤的粮食。

    其中好的米面就有五百斤。白面三百斤,大米两百斤。剩下的,就是一些粗粮。

    比如小米、高粱跟粗面。大豆孟戈也买了几十斤,打算发点豆芽,磨点豆腐吃。

    见得孟戈从山外买来这许多的粮食,唐小妹就说孟戈不会过日子。

    “咱村里,还拿不出那两千斤粮食啦?要我说,你就该跟村里人说一声,大家凑合凑合,就能给你凑出五千斤粮食来。”唐小妹的话中,怨怪的成分不小。

    孟戈就傻呵呵的笑,也不吱声,看得唐小妹气得直想骂人。

    终于,好日子到来。村中一个长老在吉时用公鸡血给开了盘,村中的各青壮年,就挥动了手中的家伙,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在孟戈家做饭食的,是王朱两家的女人,还有唐小妹跟唐四妹。

    按说,孟戈是不打算请唐小妹的,只是她厚着脸皮上来,说是义务帮忙来了。

    唐四妹,真就是要义务帮忙的。毕竟,孟戈姐弟仨对他们一家的疏离,早让世故的唐里正跟梁庆龙察觉到了。

    既然孟戈没将事情嚷出去,就足以证明孟戈还给他们留着面子,不打算闹僵。

    为此,里正那个老滑头,便打算通过唐四妹,再跟孟家搞好关系。

    孟戈家的房子开始动工了,地里种下去的庄稼也该薅头遍草了。

    虞扬每日里,带着孟矛,以及村中几个孤寡家的孩子,在地里头薅草。

    这倒是省了孟戈许多事情了。孟戈每日只需要在家统筹规划,当起了监工来。

第七十七章 人心惶惶() 
在孟戈他们建新房的时候,镇上出了点小骚乱。好像是混进镇上的义军,当街抢人引起的。

    当然,那些个义军所抢的,都是那些在城中游走的流民。

    除此之外,小洛镇城外的那些个流民汉子们,好像在一夜之间,全都人间蒸发了一般。

    那些被遗弃在原地的孤弱老幼,以及妇人们,整天在衙行门口放声大哭。

    尤其是受了这么久的灾,又没得到朝廷的赈济,许多的流民早就坑不住,就差没倒下了。

    如今,再出得这样的事来,许多老人跟孩子就熬不住了。缺少家中的顶梁柱去寻食物,他们便相继死去。

    一时间,小洛镇外边的尸体就堆积了一片。那些个失去依靠的人们,就坐在尸体边上哭闹。

    衙行里的人,被那些个哭闹不止的灾民们搅得烦恼不已,便联合了镇上的大户、富户以及商家们,把所有的流民都清出了城。

    这一招恨的举动,自然会引起各方百姓的不满。一夜之间,许多百姓竞相聚集到了一处,开始对小洛镇进行打砸抢。

    被赶出去的流民,让那些百姓再次放进城。这一次,那些个流民,全都冲进了衙行,将那些衙差全都往死里打。

    要不是有官兵驻守在镇子不远处,那二十几个衙差,包括不少的商家,很可能就全命丧王泉了。

    暴动被官兵暂时镇压着,倒是没闹出什么大事。只是,那些死在镇口外边的尸体得不到处理,很快就恶臭满天飘了。

    待到落山村的人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镇上已经闹了不下十场了。

    先是那些流民们,要求官兵去帮他们寻找无辜失踪的亲人被拒后,狠狠的闹了几场。

    之后,是在处理尸体的事情上,官兵跟家属们的意见相悖,又闹上了。

    最后,便是得不到基础温饱的流民们,跟官兵们耗上,以死相逼,在镇上闹得可凶了。

    孟戈听说这件事的时候,便隐隐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先是那些没了踪影的流民壮丁们的去向,就可疑得很。

    再就是,那些堂而皇之的在镇上抢壮丁的人,当真是临州的义军所为么?

    还有,那些个暴动的镇上百姓,当真是出于正义与不满,才会干下那些可怕的事情的么?

    最后就是,那些百姓跟灾民们,要都是无组织自发的对抗朝廷,为何他们能那样的齐心。

    从种种的迹象上看来,那些个灾民或是百姓当中,一定有某个组织或是某些人在背后操控着。

    只不知,这些事情的背后,是个什么样的大阴谋。

    “戈儿姐,你说再这样下去,咱在村里还能安生不?在镇上,还能有官兵护着。咱在这里,就只能任人宰割了。”晚上,虞扬在忧心忡忡的对孟戈道。

    孟戈双手撑着下巴,看着桌上那简易的地形图犯愁。

    “那也没有办法呢。我对这一带山不是很熟,咱进了山能不能安生,我心里没底呀。”孟戈咬着笔杆,含糊的回道。

    孟矛在边上,睁大圆咕噜的双眼,一时看看孟戈,一时又望着愁眉不展的虞扬。

    他已经八岁了,孟戈他们所说的事情,他大概能懂一些。只可惜了,他现在无法表达自己的看法罢了。

    孟戈看着孟矛那副呆萌样,就忍不住伸手捏了捏他的小脸,道:“没关系,咱之前不也什么都没了解,就在深山里过了两年嘛。”

    虞扬听了这话,叹息一声,道:“戈儿姐,你说过,这一片山里,有一股神秘的人,非常的危险。”

    这也正是孟戈烦恼的原因。要不是因为那些身份不明,又神秘非常的人,孟戈哪里会踌躇不前呢。

    这山里头再可怕,再危险,他们也不是没有进去过。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猛兽毒蛇,而是那些人。

    身为食物链最顶端的人类,可谓是这世上最为凶残的生物了。要不是亲身经历过,孟戈也不会有这样的觉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