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在一起 >

第3部分

在一起-第3部分

小说: 在一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7
  工作吧,工作,只有工作,只能工作,再难的工作我也要尝试,再与我天性不符的艰深的知识我也要迎头学习,坚决弄懂,我读放弃已久的数学,哲学,逻辑,我用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作为休息与消遣,我做那些希腊时期柏拉图也做不出的难题,我研究高斯的推论,尽管我的数学才能已被懒惰消磨殆尽,但我仍拿起数论书看个没完,我在艰深繁难里转圈圈,故意与自己过不去,我只择那些叫我一看便如坠五里雾中的书看,我一页页地看,反复看,看不懂便找相关书来看,我研究那些天才的思想方法,争取摸清他们的灵感如何升起,我与懒惰做着顽强的斗争,只要是难事,我就兴趣盎然,只要容易,我必嗤之以鼻,每当我绞尽脑汁获得成功后,一股欣喜之情便会油然而生,我尝试世界难题,我把轻松读物全部扔在一边,连我最爱看的传记也不例外,我成天头痛不止,汗流颊背,我不再为告诉别人我知道多少而学习,我只为自己不能越过难关而气愤、而羞愧,我要求自己,必须领略那些天才简洁而精致的思想,这样的人生才算不须此行,我必须为自己创造一种辛劳顽强的情致,以此来同软弱无能、贪图安逸做斗争,我不再为有用而劳动,我只为我的好奇心而拼搏,我要自己向高尚的白人看齐,向希腊精神接近,把懒惰与夸夸其谈看成面对存在的最大的敌人。
  28
  在这种近乎歇斯底里的状态下,我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神经受到了巨大的伤害,我成天晕晕沉沉,为了能够清醒,我每隔两小时冲凉一次,并喝下大量的咖啡,咖啡使我的胃溃疡加剧,我便服食达克扑龙或洛赛克,用以缓解,我拿出禁欲主义者的勇气,来抵抗发自己内心的动物性,为此竟从生理上感到恶心与痛苦,我为了与此作斗争,甚致想用鞭鞑的方法来克服我的软弱,我学会祈祷,每当我不胜艰苦的折磨之时,我便拿起《圣经》,高声朗读,用以获得力量及信念,我试图以此来迎头赶上那些曾经对世界真正有所贡献之人。

  29
  那一时期,我做了不少毫无价值的某些断想,摘出一些浅显易懂的附于下面。
  奇怪,为什么我有一个爱在废纸上胡写乱画的恶习呢?
  30
  焦虑的意思是什么呢?
  我想,是面对明天以及明天的明天,即未来的一种心情,未来的意思是指死亡,而面对死亡的那种焦虑是什么意思呢?我想,它取决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无奈,一种希望与绝望相混的心态,一种对幻灭的预感,一种徒劳的一厢情愿,在精神世界里,未来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但我知道,未来正在逼近,因此,我为此感到不安,那种不安,不是世俗生活中对具体的事情的期盼的不安,而是一种抽象的不安,在那种不安里,我十分茫然,但我有一种"要知道"的急切心情,而要知道什么呢?我想,指的是对死亡的好奇,这种好奇,以焦虑的形式传达给我,叫我从肉体上也感到不适,比如,写下这段文字时,我就感到恶心,感到慌张,感到头晕。
  31
  上帝存在的另一个证据――记忆里的遗忘。
  我想我有记忆,对于以往,想记住些什么,也许是可以控制的,但遗忘些什么,则不受控制,那么谁在控制这件事呢?上帝。
  32
  为什么写作?
  我想关键还是信念问题。
  我并未通过写作获得任何信念,而我写作的动力之一,便是想在人世间寻求一种适合我的信念,当一个虚无主义者十分痛苦。
  33
  我从未解脱,我也不相信任何活人能够从这个世界上解脱,我被一个个接一个的欲望搞得上气不接下气,渴了就喝水,喝多了却撑得慌,病了就难受,没病就空虚,没有姑娘,性欲来临,使我想方设法弄到姑娘,性欲满足,又嫌姑娘多余,因为无法与我交流,而她们的无知琐碎与空洞令人躲之唯恐不及,如果耐心对待她们,则会浪费时间,结果像她们一样生活,就会使生活毫无内容,从而加剧对生活的不满,如果干脆没有姑娘,却会因为没有丝毫的慰藉而陷入孤独,而孤独也令人极不好受――一个欲望满足了,就会出现新的欲望,并且,每一个新到来的欲望如果与前一个欲望毫无关系,那会十分运气,可怕的是,新的欲望与旧的正好相反,这使我觉得人生除了是欲望的奴隶以外,简直就是白折腾一气――况且,很多欲望根本无法满足。
  34
  一切问题的原因,还是缺乏信念,缺乏一种对人生的规定,一种坚定,一种安于自我。
  这个问题不解决,我相信,我永远无法从疲于奔命的无聊中解脱出来,什么也消解不了我的烦恼。
  35
  外在世界对于人的存在,就如同是一根能够松紧的绳索绑住一个人,首先,人根本无法逃掉,其次,人如抗拒,绳索就会勒得你难受,人如松懈下去,难受则变为持续的单调的折磨。因为,人的状态就是一种保持,一种对无所适从的保持,没有毁灭,没有解脱,没有自由,因为人总在这些东西之外,只有死亡才能结束这一切,如果人要活着,就必须忍受活着,也就是说,存在是以忍受存在为代价的。
  36
  性情中人在我眼里也是不幸的,因为性情中人至少能对自己的欲望保持诚实,所以,性情中人所得到的痛苦和欢乐都十分真挚,而真挚的痛苦与欢乐,几乎是人生的大敌,因为那是对存在的一种反应,一种反抗形式,而虚伪则导致麻木不仁,麻木不仁当然更接近于自然状态,因此,麻木不仁的人更易获得平静,麻木不仁登峰造极之时,会产生一种接近快感的虚妄,使人自信而坚强,这种状态在政治家中十分容易被观察到,一般的政治家不需要真正的信念,他只需用一种自圆其说来欺骗自己及周围的人就可以了,而自圆其说在本质上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所有真正的探索都包含着深刻的自相矛盾。
  37
  人在世间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创造力:这是通向道德之路,创造力在本质上是一种神秘的能力,对人类全体是有意义的,如能创造对人类整体的生存活动有利的东西,那么,这个人就可说是好人,创造力在本质上是利他的,无所创造的人生是寄生的人生,毫无价值。
  信念:这是慰藉自我的惟一源泉,信念在本质上是利己的。
  自我慰藉的更高要求是,对信念的沉思,只要拥有信念,总会使人陷入沉思。
  沉思的最高境界是觉悟,觉悟直接通向死亡――这一点对我来讲,完全是一种猜测,我只觉得,在绝对意义上,只有一件事可靠而有效,那就是死亡。
  只有当两个因素都满足时,我才能说这个人的人生有价值。
  38
  美在人生中毫无用处,美是一种低贱想法,它不具理性,属于感叹或感悟类的生活小窍门――证据之一便是,所有的下等人,即使未经训练,根据其精神气质,都具有高低不等的审美能力。
  39
  人之所以反抗理性,是因为人的理性能力不够强,我相信,如果真有某种绝对精神的话,那么它一定是理性的,理性之光能够照亮那些由随机、自由、无序所构成的黑暗,只有理性才称得上是一种认识,一种知道。
  可惜,理性到现在为止从未"知道"过。
  若能知道,那么人生将是多么来劲!
  知道是一种类似逻辑的能力,什么高尚之类的品质性格在这里可用不上。
  理性是人性发展的最高阶段,我的上帝就是理性的。当然,这也是一种信念。
  在我看来,追求高尚,还不如追求创造力,创造力无论如何,从长远看,具有一种利它性,一般人想高尚无非就是想让自己满意外加人人满意而已。
  40
  再一次强调――最艰苦的创造是"逻辑――数学"范围内的创造,那几乎像是神的学问,因为它永远面对的是最基本的东西,艺术创造漫无边际,创造时还经常伴随着一种自我娱悦的快感,其实在本质上仍属于一种娱乐,那是低贱的人喜爱的一种娱乐。
  41
  必须承认,高贵比高尚要难得多,高贵之人必有创造的天赋,以及运用天赋的自觉性。
  42
  艺术的本质是模糊而空洞的,艺术的最高形式――诗歌及音乐可证明这一点。
  43
  艺术的表现力永远对准人的情感,而情感是什么呢?
  情感在本质上是一种人在演化过程中的矫揉造作。
  情感永远要依赖着什么想望着什么,永远以冲动的形式来表现,它的特点是纠缠不清,因此,它不够独立,因此,它不值一提。
  44
  人的演化――善意的理解是,有趣的挣扎。
  45
  有着高超的理性能力而又目空一切,对我来讲,这是最具魅力的人格。
  46
  给自己的任何一种存在找理由,无论是缺点还是美德,这是低贱者的嘴脸。强者无需任何理由,强者、上等人应连上帝也不畏惧,所谓强者,就是有创造力的人。
  对于弱者、低贱的人,谦逊是一种美德,因为谦逊代表着一种恰如其分,强者则无需谦逊,因为对于强者,谦逊就是虚伪。
  47
  人是不怕受罚的,生而为人,本身就是最深刻的惩罚。
  48
  超人是尼采的梦想,这个梦想穷尽了一切关于人的梦想。
  相对尼采,瓦格纳的个人意志虽然专横,但显然要弱于尼采,尼彩以疯狂为代价,最终战胜了瓦格纳对他的沉思的牵制。
  49
  现象――由杂乱无章堆砌出的假象。
  50
  被感动是一种幼稚的情感,因为对于人的理性,是无所谓欣喜与忧愁的。
  51
  有时候,那种视生命为儿戏的某种鲁莽之举居然令我对其有一种触动,因为这种举动经常表现为一种粗心大意的真诚,一种不在乎,甚至是一种如同飞蛾扑火般的愚昧,在我看来,这种漫不经心似乎更加自然――与此相对的是那种斤斤计较,那种对生的毫无理由的贪恋,一种对假象没完没了的奢求,后一种情况叫我十分反感。
  52
  他们说,她是一个任性的姑娘,他们的意思是说,对于人世,她总是拗着劲,想从中找到令自己满意的事物,这样的姑娘如果能力不强,或学不会逆来顺受,一定非常可怜。
  53
  假期的意思是说,人们总算有时间与无聊打交道了。
  54
  "在绝对的意义上",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无意义的基础上。
  55
  我们看到的宇宙,实际上是宇宙的一部分对自己的审视,而"我们"则是一种强调自我的说法罢了――必须记住,"我们"不是主体,"我们"是宇宙所派生,这是讨论所有主体问题的前提。
  56
  人们以为春夏秋冬是时间之矢划过存在的表现,人们错了,时间之矢只从虚无之空间中划过,毫无踪迹可寻,春夏秋冬只是人们对自己存在的一种惦记,一种使之趋于合理的说法。
  57
  人有一种十分奇怪的秉性,当他们做了什么以后,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最终都要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一种合乎情理的说法,这就是所谓文化的起源,但是,有必要吗?
  58
  当问及人们真正最终想要什么的时候,人们就迷茫了,只有这种迷茫,才是真正的迷茫。
  59
  有关所谓合理性、合法性等等言论,在本质上是一种对人生存在的质疑,站在这个角度上给人生的行动找借口是再荒唐不过了,因为除了同类,还有谁关心这件事呢?
  60
  在死亡之前,存在经常表现为一种苦苦的追寻,追寻的中心为:死亡会不会认为这种存在是有意义的?
  61
  死亡不是人生的终结,而是对人生解释的终结。
  62
  智慧的意思是――与虚无认同。
  63
  形而上是有关存在最有趣最精致的沉思,所有批判形而上的言论,不仅比之形而上更加粗陋,而且绝不比形而上更可信。
  64
  纯粹――应该从字典里删除的一个词。
  65
  理想主义的重点是――狂妄加非理性,人类必将为这种奇怪的热情再次受难。
  66
  悲观总是有道理的,最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也应承认这一点。
  积极的人生比之消极的人生,它的侧重面在于,面对存在,与其茫然地束手就擒,不如自取其辱。
  67
  沉思的对象如果不是存在,那么就不是沉思。
  68
  只有死亡是真诚的。
  69
  明天――另一个烦恼。
  70
  虚荣心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它旨在表现出人们对此在的强调,除此以外,并无更深的意味,因为死亡是没有虚荣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