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盛唐秘事 >

第53部分

盛唐秘事-第53部分

小说: 盛唐秘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春四娘自己也觉得很扫兴。

    熟知历史又怎样?年纪轻轻活得象个看破世事的老僧,真是无趣得紧。

    还好自己是身穿,虽然凶险,好在未来还有无限可能,还能打起精神支撑下去。

    相比之下,魂穿者真是悲催,未来一眼可以看到头,无论是艰苦奋斗,还是坐吃等吃,都逃不过这结局,有什么意思?

    更没意思的是,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似乎每一桩大事都值得写进史书。而她却只能困在春宅,终日无所事事,关键是日复一日,一个月与一天,看上去根本没什么区别。

    听说长安近日不止多出了数千人口。

    这世界上,无论哪朝哪代,最不缺的就是人。有的人死去,更多的人生下来。有的人离开,更多的人到来。

    只看这春宅,哪日不是暮迎朝送络绎不绝?可是这么多人中,她只想找一个愿意带她离开平康十方的人,却怎么样都找不到。

    真是无语得让人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穿越人士了!

    还好,有杨炯陪着她说话解闷。

    韩国夫人病逝的消息,便是杨炯带来的。

    杨炯是一更来的。在长安,一更表示白昼已经结束。但在平康坊,则是一天的开始。

    杨炯来的时候,春四娘刚刚梳洗完毕,脸上带着宿醉后的苍白,还不是很清醒。听说韩国夫人殁了,她怔怔地望着杨炯,似乎不太明白。

    “三日前卯时殁的。”杨炯叹息了一声。

    “这几日长安城一定很热闹吧,想来都在忙着庆祝平定高句丽。”春四娘默然半日,幽幽地叹道,“韩国夫人死得真不是时候。”

    杨炯愕然道:“四娘何出此言?都说阎王让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这大限既至,一时半会儿也耽误不得,岂是可以任由你选择时辰的?”

    犹豫一瞬,他到底没忍住,凑近春四娘,压低了声音道:“听说,圣人原本想要停灵七七四十九日,再风光大葬的。谁知浑仪监看了天象,算了日子,若真要如圣大所言,一则韩国夫人留下了遗言,她的身后事,务必要从简从迅。二则,天气渐寒,浑仪监已测算出,十日后便有初雪,届时出殡,只怕路滑难行。若要等到冰雪消融,却要来年二三月,时辰太长,耽搁不得。三则,荣国夫人尚在,白发人送黑发人,停灵过久,只会引发荣国夫人悲伤;四则,的确怕误了昭陵献俘”

    故而韩国夫人的丧事,虽然隆重,停灵却不过短短七日。

    春四娘原本以为,韩国夫人死了,自己应该很开心的。老实说,这两日她一直在盼着这个消息。

    可现在消息来了,也不知怎么了,也许是醉酒后遗症吧,她不但没有想象中的开心,反而觉得心里堵得慌。

    她默然了半日,冷笑道:“你说的我自然知道。只是,她运气不好,偏偏死在这个时候。只看这春宅,为了庆祝平定高句丽之事,尚且忙得人仰马翻,可想这长安城必定也是如此,宫里更不用说了。谁还有暇,去在意一个女人的生死?只怕一声叹息都懒得给。”

    杨炯的脸色僵了僵,好一会儿才道:“平定高句丽是何等大事,韩国夫人”

    春四娘打断了他:“我知道,与国事相比,人原本便是微不足道的,更何况是个妇人。”

    她的边泛起一抹嘲讽的笑:“只不知,在李治心里,会不会有一点点不同?这两日,想必他是得意至极的。你说,夜阑人静的时候,他会不会偶然想起,这个多年来无名无份陪在他身边的女人?会不会”

    杨炯唬得脸色都变了,他竖起食指放在唇边,截断了春四娘后面的话。

    他起身行至门边,探头四处张望了一番,回身坐下,望了春四娘好一会儿,才低声道:“四娘这话,可是随便说得的?幸好是我,若换了别人,焉知不是一场祸事?”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105、送别() 
春四娘望了杨炯一眼,又将目光投向了门外。

    秋风瑟瑟,落叶在风中打着卷儿。那丛黄菊,偏偏开得正艳。可惜,再艳的菊花,也难让人心生愉悦。

    “黄菊开时伤聚散,常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春四娘握着酒盏,笑了笑,又深深地叹了口气。

    李治会思念韩国夫人吗?

    与其他帝王比,李治算是有情有义了。

    单看对武后,当年武后本是太宗文皇帝的才人,太宗文皇帝驾崩后,被驱逐至感业寺修行。最后不但回了宫,还助她一步一步登上了后位。

    李治子嗣并不多,子女共计十二人。其中,独与武后的孩子最多,弘,贤,显,旦,太平,加上早夭的大公主,四子两女,整整一半。

    若不是爱武后爱得深沉,怎么可能做得到这一点?

    可惜,李治到底是帝王。

    身为帝王,后宫三千,最不缺的,就是女人。雨露均沾,是帝王的权利,也是义务。

    对于帝王的爱情,喜新不厌旧,大概便算得上用情至深上了吧?

    就这一点来说,李治可算得上是情圣了。

    帝王中的情圣。

    春四娘不由又想起了李隆基。

    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因一曲长恨歌成了千古绝唱。可若不是李隆基被幽居西宫南内,而是继续做他的皇帝,他是否还能想得起杨贵妃?

    之前的赵丽妃,武惠妃,当日何等受宠,最后不一样被他抛在了脑后?

    情圣?呵呵。

    李治也算不得情圣。

    王皇后,萧淑妃,魏国夫人,谁有好的结局?

    甚至武后,他也数次动过废她的念头。

    春四娘想起那些前辈们自传中的帝王,个个都是不要江山要美人的种,个个都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没有你,这江山朕要来何用!”

    呵呵,呵呵,真是呵呵。

    也许,身为帝王,爱的,从来只是自己,还有这大好江山。

    杨炯被春四娘这番话骇得呆了半日,回过神来后,勉强道:“四娘这话差矣,二圣对夫人,可真是皇恩浩荡。”

    韩国夫人的丧事,何等风光隆重自不必说了。对了,韩国夫人已经被追封为郑国夫人。治丧委员会的人员更是个个来头不小:撰写悼词的是李安期,书写碑文的则是殷仲容

    李安期曾位居相位,而殷仲容的书法,则深受皇后喜爱。

    “这等待遇,四娘你说说,真是生死哀荣,莫过如此!”看杨炯的样子,若有此待遇,让他即刻去死,也是心甘情愿的。

    春四娘想起院中姊妹,谈起韩国夫人的死,也是这般表情。连绿珠这小丫头都羡慕得口水直流,认定李治对韩国夫人一定是真爱。她不由笑了一声。

    她倒是反应平平。

    她所知道的历史名臣,是长孙无忌裴行俭之类,相较之下,李安期与殷仲容名气实在小了点。况且,人死如灯灭,丧事再隆重,与死去的人有何关系?

    不过是给活着的人看的。说到底,心中有愧,想求个心安而已,跟真爱有毛关系。

    “四娘这番话,幸而常住兄未曾听见。”杨炯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春四娘心里蓦地一紧。她刚要张口询问,又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便轻咳了一声,端起茶盏,不紧不慢地轻啜了两口,待心跳平复了些,才抬眸望向杨炯。

    杨炯苦笑道:“不瞒四娘,常住兄因丧母之痛,近日真是”他拧着眉头,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才好,想了半天,才道,“这几日他看着倒好,面色很是平静。我等只能往好处想,觉得他与夫人虽同在京中,却分隔两处,原本便感情淡薄,不悲不恼也属正常。只是,他却又不言不语,四娘你不知道,真正一个字儿没有。我等想着,或许是他太过悲痛,失了魂也未可知。“

    杨炯叹气连连:”若果然如此,他听了四娘这番话,只怕更会勾起他的满腹心事,难免生出事端来。”

    春四娘沉吟了半日,越想越心惊,却故作轻松地扬眉笑道:“这不过是我身为女人的小心思罢了。至于他,依我看,倒是七郎多虑了。我虽与他交往不多,不过,想他为官多年,怎会如我一般,是那不明事理之人?况且,他与圣人是什么有关系,他有今日,对圣人自然是感激的。你我还是莫要揣测的好。”

    杨炯待要反驳,春四娘止住了他:“七郎年少,少年心性,故而有这般心思。待他日你入朝为官,经过了历练,兴许看法便不一样了。”

    “入朝为官”几个字,刺痛了杨炯心事。他当下变了脸色,也没心思讨论武敏之了,连啜了好几口茶,才勉强笑道:“四娘说得是,我的确是差了历练,故而想离开长安,到各地走走看看。忘了告诉四娘,我这次前来,其实是与四娘辞行的。”

    春四娘吃了一惊:“你要离开长安?”

    杨炯黯然道:“如今看来,我留在这里,于仕途无益。倒不如出去游历一番,也好长些见识。”

    春四娘沉默了好一会儿,也黯然道:“我在这里,无亲无故,难得你不嫌弃,时常来陪我说说话。你这一走,我”她是真的很失落,“我定会想你的。不知你要去哪里?”

    春四娘不舍的神情让杨炯好受了些,他笑道:“我要去的地方,四娘再熟悉不过。”

    “四”春四娘及时改了口,“是巴蜀?”她心里直打鼓。也不知道,杨炯的巫峡,是不是此次游历所作。

    “正是四娘的故里巴蜀。”杨炯道,“不知四娘家乡可还有人,可要我捎句话或者”

    不待他说完,春四娘忙摇头道:“罢了,七郎有心,我心存感激。只是,我若家里有人,怎会流落至此?不知七郎何日动身?”

    杨炯道:“明日一早。我还未准备妥当,趁宵禁之前务必要赶回去,还有一番收拾哩。”他沉默了一会儿,起身拱手,“四娘珍重,我这便告辞了。”

    春四娘送了他到门外,顺手折了枝杨柳递给他:“明日我却不能送你了。蜀道艰难,七郎一路保重。”

    杨炯却是满脸神往:“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都说四娘的蜀道难极佳,我却更喜这首巫峡。若我能在途中,如四娘般,写出这样的诗作,也算不枉此行了。”

    春四娘皮笑肉不笑地道:“七郎才思敏捷,文采风流,远在我之上,缺的不过是阅历。相信这一路上,必定佳作不断。”

    心里止不住想,若杨炯知道了真相,会不会吐血三升?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106、轻重() 
位于朱雀大街上的周国公府,原是老国公府与新国公府并列的两处大宅。后为了方便照顾荣国夫人,两处宅子打通成了一处,因而显得特别的宽绰气派。

    此时,往日气派非凡的国公府,却一片素白。

    郑国夫人已经发了丧,因二圣重视,达官贵人们自然也不敢怠慢。这几日前来吊唁的人可说是络绎不绝。挂着白色帘障的车马从早到晚川流不息。来的人都一身素衣,脸上挂着失去了亲娘般的哀切之色。

    国公府人丁不旺,郑国夫人只一子一女,魏国夫人早逝,独留下了武敏之一人。武敏之又只得一个名唤琬儿的独子,如今不过五六岁。

    因而,国公府虽看着显赫,孝子贤孙的数量实在差了些。好在武后将宫中从前侍候郑国夫人多年的人放了几个出来,加上府中的几个舞姬,分成两排跪在郑国夫人灵前,倒也勉强看得过去。

    到后两日,该来的人都来了,国公府门前终于是冷落下来。于一片素白中,更显得凄凉万分。

    武敏之率着妻儿及冒充孝子贤孙的仆从长跪在郑国夫人的灵案前。

    昏暗的烛光,映着他苍白憔悴的脸。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连眼神似乎也有些恍惚。

    自从郑国夫人走后,他便一直是这般模样。

    坐在一边的荣国夫人看在眼里,心里不由一阵阵发紧。

    所幸他虽然跟木头人似的,倒是礼仪周到,跪拜答谢丝毫没有出错。

    荣国夫人在心里长长地叹了口气,握着绢帕不停地揾眼睛。脑子里苦苦想着,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得寻个与敏之素日交好的,劝劝他才好。

    司卫少卿杨思俭夫人携着女儿杨瑜娘,就在这时由管事领着,进了灵堂。

    这杨思俭因与荣国夫人同姓杨,攀了同宗,妻女与荣国夫人一向走得很近。特别是瑜娘,生得貌美如花,端庄贤淑,又温柔大方,聪明伶俐,荣国夫人很是喜欢。

    连武后,探望母亲的时候,在国公府见过瑜娘几次,也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