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诺亚的旅途 >

第49部分

诺亚的旅途-第49部分

小说: 诺亚的旅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维德认真且充满攻击性的提问,看着诺亚的眼睛中充满了坚定,他已经做好反驳诺亚任何理论上问题的准备了,毕竟无论是虫洞还是平行宇宙,都是现在的文明无法确认的东西,既然在理论上无法反驳,那就只有逻辑上出了问题,但维德并不认为哪里有逻辑问题。

    诺亚嘴角勾起了一丝弧度,缓缓道。

    “以今天为时间准轴,假设明天的a回到了昨天遇见了昨天的自己,我们把昨天的a记作a1,a和a1在昨天进行了一个小时的谈话,在你的世界线理论中,就相当于a从他原本的宇宙去到了另一个平行宇宙,遇见了那个宇宙中的自己a1对吧?”

    “是的,原本宇宙的a此刻已经消失,出现在了a1的宇宙中。”

    “我们把a原本的宇宙记作a宇宙,a1在的宇宙记作β宇宙,a宇宙中已经没有了a,a和a1都在β宇宙中对吧?”

    “是的。”

    “a和a1在“昨天”进行了一个小时的谈话然后分开,β宇宙的时间运行到了“今天”,若是a在今天第二次时间旅行回到“昨天”,他是不是就能看见昨天进行第一次时间旅行从a宇宙到来的自己a和β宇宙原本的a1,由于时间旅行只是平行宇宙的跳跃,这样一来,第二次时间旅行的a就去到了同时有着“昨天”和“明天”自己的宇宙,再加上“今天”的自己,在那一个平行宇宙中是否就出现了三个a?”

    “是的。”

    “我们可以把a进行第二次时间旅行去到的宇宙记作γ宇宙,a在这个宇宙同时遇见了两个自己,那问题就来了,这个γ宇宙的时间线是“昨天”,而a来自于β宇宙的“今天”,那γ宇宙中“明天”的a,来自于从a,β,γ中这三个时间旅行所影响到的宇宙中的哪一个呢?”

    “来自”

    维德正想回答,但突然发现自己说不出话来了,这里出现了一个逻辑冲突,时间旅行只涉及了三个宇宙,但第三个宇宙中同时出现了三个a,除了第三个宇宙中原本的a和经过“时间旅行”跳跃过去的a,多出来的那一个a,来自于哪一个宇宙?

    a宇宙?本身就只有一个a在“昨天”,经时间旅行去到了β宇宙,β宇宙?本身也就只有两个a在“昨天”,有一个来自于a宇宙的“明天”。而γ宇宙的“昨天”,除了原本拥有的a和从β宇宙的“今天”跳跃过去的a,来自“明天”的a是从哪个宇宙来的?

    在进行时间旅行的只有原本来自于a宇宙的a,而他只进行了两次时间旅行,被时间旅行所改变的只有三个宇宙,不会有其他宇宙介入这一场时间旅行中。

    这在根本上,就存在着不合理性。

    多出来了一个不该存在的a,而且若是这个过程重复下去,还可以多出无数个来自“明天”但在平行宇宙中并不应该存在的a!

    维德现在知道了,所谓的世界线理论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它在根本上就存在着逻辑冲突,这个逻辑问题的存在只证明了一件事。

    要么没有平行宇宙的存在,要么平行宇宙理论就不能用来解释时间旅行,而没有平行宇宙理论作为支撑,外祖母悖论的存在也证明时间旅行的不可行。

    无论是平行宇宙不存在还是时间旅行不存在,都宣告维德理想的破灭。

    站在台上的维德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理想的破灭比任何东西都能给他造成更巨大的打击。

    “你很有天赋,但你还太年轻了,科学的道路是没有尽头的,不要因为有一点小成果就小看了科学这一只怪兽。”

    诺亚淡淡道。

    “以往的地球文明中有一位物理学家名叫牛顿,他这样说过——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维德抬起头,苍白的脸色,看着台下静静注视着他的诺亚,有点颤动的嘴唇。

    “浩瀚的真理海洋”

    诺亚眼睑低垂,很是空灵的声音。

    “我并不相信时间旅行,我也不会去幻想我是否可以回到过去改变些什么,所以我永远只会看向未来,即使未来无比残酷,至少我在经历它之前并不知道。”

    今天诺亚对维德说过的话,和来自于地球的名言,将成为维德永远的警示,为地球文明未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铺平了很多的道路。

第七十一章 谁毁灭了恒星?() 
曲率引擎诞生五年后,诺亚除了超光速航行技术外也已经掌握了引力波通讯技术。

    在曲率引擎的研发过程中发现的“时空海面”效应大大增进了诺亚对于引力波的理解,诺亚知道,凭借引力波通讯和时空海面效应,自己将可以在引力领域走得更远,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引力武器。

    在这一段时间中,最高外交官洛丽塔一直在和卡拉正统政府虚与委蛇,但不得不说,诺亚这边只有一位外交官,对面有着整个最高议会作为支持,洛丽塔的谈判能力毋庸置疑,但对方也是这方面的老手,而且正如以往的一句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谈判暂时陷入僵局中。

    虽然洛丽塔利用了正统政府的危机意识,但正统政府也不傻,他们也在思考是不是诺亚故意给他们“装弱”,在没有得出结论前,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但谈判过程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虽然依旧没能得到那一枚传承舱,但正统政府又给诺亚提供了一些常规科技方面的技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诺亚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段时间,反叛政府依旧没有追来,这让诺亚相当疑惑,对于他们来说,正统政府和百亿民众真的是没有价值的东西吗?而虽然这可以给予诺亚更多的发展时间,但却也让少女感到不安。

    而加重诺亚不安的,是在一个月前,少女观测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事。

    半人马a星中的c星,也就是比邻星,它的视星等突然变大很多,就像是从一颗小小的红矮星摇身一变成为超级恒星一样,完全超越了太阳的绝对星等,但这个过程只持续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比邻星就快速的黯淡下去了。

    而之后,比邻星就再也没有闪耀过了。

    诺亚对那个自己曾经逗留过的三体系统进行了观测,得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

    比邻星,不见了,原本它存在的地方只剩下一片如同烟雾般的残骸星云,剩下的a星和b星终于从三体系统中解脱了出来,从残骸星云透过来的恒星光,就像是已经逝去的三体系统的泪滴。

    诺亚知道,比邻星正处于和太阳一样的稳定期,而且它的质量比太阳小很多,也就证明它的寿命甚至会超过太阳,在这个时期,它是绝对不可能自己发生新星爆发或者太阳氦闪的。

    发生了些什么?诺亚看见那残骸星云上的“泪滴”,一种莫名的恐惧瞬间侵占了诺亚的逻辑思考。

    为什么比邻星会突然毁灭?三体系统的未知效应?对于比邻星观测数据的不准确?又或者是某些诺亚不太想知道的答案。

    是谁,毁灭了恒星?

    虽然诺亚目前的能力也可以毁灭一般行星,但恒星和行星可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恒星无论在质量,寿命,稳定性上都要远远超过行星,那种差距,就像是一块石头和一座山脉一样,诺亚可以举起石头,但根本无法撼动山脉一丝一毫。

    诺亚知道,目前自己氦闪武器的最大输出功率,根本就是在给恒星挠痒痒,最多让恒星打个喷嚏释放出横扫星系的恒星风,但绝对没可能毁灭一颗恒星的。

    即使是像比邻星那种质量比较小的红矮星,诺亚估计,若是自己的输出能够再放大1000倍,或许才勉强有撼动这颗小红矮星的力量。

    而诺亚知道,自己目前的文明程度应该已经在1。80型以上,以每增加0。1个型代表通讯能量利用的10倍,若是换作单纯的能量输出计算,制作出能瞬间毁灭一颗恒星的武器,那将是2型文明的领域。

    诺亚很不安,虽然她并不相信这是人为的结果,但还是接通了卡拉正统政府的领袖告知了这件事。

    正统政府的领袖很坚定地否认了这是卡拉文明造成的,他很确信自己的文明没有那种武器,而且毁灭一颗恒星,对于卡拉来说并没有什么益处。

    诺亚同样也不想相信这个结论,得到正统政府领袖的确认后,内心稍微也安定了一点。

    如果卡拉真的已经强大到可以肆意决定恒星的生死,那诺亚绝对不会再有和他们对抗的念头,带着地球,能逃多远就逃多远!

    面对绝对无法反抗的暴力,人类的本能就只剩下逃离。

    而在之后几个月的观测中,诺亚着重注意了一百光年内是否还有恒星发生不正常演化,但让诺亚稍稍感到安心的是,除了那颗仿佛昙花一现然后枯萎的比邻星,所有恒星都维持着它们原本的活动,依旧永远在那里静静地释放着光和热。

    看来比邻星真的很有可能只是一个个例,或许有某种自己不知道的天文现象在那个三星系统中发生了吧。

    诺亚对比邻星的毁灭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后,又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研究上。

    但诺亚也不是彻底放心了下来,有几枚探测器向太阳系和半人马星系飞了过去。

    或许它们能给诺亚带来一些情报。

    另一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格利泽581星系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这让诺亚修改了文明发展日程表,因为在漫长的时间里,地球,终于再度演化出完整的大气圈!

    虽然这基本来自于诺亚在大气圈各处建立的臭氧发生仪,但当完整的大气圈在地球表面出现时,诺亚还是感慨万千。

    地表现在都还没有诞生什么生命,大气圈就已经出现了。

    在21世纪中,有人曾经做过一个模拟实验,用超级计算机模拟地球的演化,但是去掉了生命选项的存在,探究若是没有生命诞生地球将会走上怎样的演化道路。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一颗没有大气没有海洋甚至连山脉都会稀缺的荒芜且死寂的尘埃星球。

    没有原始微生物和植物的诞生,地球上没有光合作用,大气成分会出现很大的不同,无法阻挡紫外线和太阳风,海洋会蒸发,使地球大气圈变成金星那样的蒸笼,水汽从大气层顶部向太空泄露,地表的海洋就将逐渐枯竭。

    而没有了海洋,地质运动也会被极大的改变,板块运动将会完全成另一幅样子,山脉可以成型,但由于没有植被的土壤固定,高耸的山脉很容易风化夷平,最后导致地表大多数都是平原或者高度差不多的山丘

    最终,变成一颗和水星差不多的荒芜且干燥的星球。

    那将是一个完全和生命所存在的地球扯不上关系的星球,实验者得出了一个结论。

    地球的环境是生命自己给自己创造的家园,和星球本身,和上帝,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但是诺亚这一次对于地球演化的促进,无疑就是在执行神的权柄。

    大气圈已经被诺亚修改得相当完好,完全按照人类生存时的78%氮气21%氧气1%二氧化碳等稀有气体组成,若是一个人类现在就站在地球表面的话,也不会感到呼吸不适。

    但由于没有植物的出现,大气圈的更新速率会很慢,而虽然经过了近百年,地表的板块运动依旧没有停下来,在这个时候,并不适合在地球表面上播种植物。

    地球由于在太阳系时被恒星风掠夺了很多的水分,当冰川再度形成时,海平面被降得相当低,诺亚唯有从格利泽581星系中采集液态水和氢氧,让它们成为地球海洋的一部分,代替那些已经被夺走的液态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海底火山的大规模喷发,海洋底部目前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地心元素,这对于原始生命来说是天然的培养基,由于环境的完善,生命的出现也被加快了许多,在某些生存条件非常适宜的海洋环境里,已经有很小一部分原始生命开始诞生。

    这让诺亚感到很惊讶,她原本以为即使自己建造好了生态,第一批原始生命的出现应该也在很久很久以后,至于有多久,诺亚也不知道。

    诺亚一直很好奇地球第一个原始细胞是怎样诞生的,地球文明历史中一位名叫魏尔肖的生物学家发现了细胞,成为了打破动物与植物两个以往分隔的生命领域的生物界里程碑,他说出了一个定论——所有细胞都来自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这个定论直到人类灭绝都没有被推翻,明知道它是错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