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王大伦的演艺生涯 >

第229部分

王大伦的演艺生涯-第229部分

小说: 王大伦的演艺生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王大伦很清楚原来赵微在全国一片喊打声中,那么被动的情况下都没有被封杀,更何况她明天还要召开新闻发布会主动道歉、澄清,这种事更不可能发生了。

    “还不至于。你想啊,你是官方认可的四小花旦之一,有关部门如果要封杀你,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嘛。放心吧,他们是最看重面子的,封杀这种事不太可能发生。再说了,你明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主动道歉,主动把事情说清楚,至少这种态度是好的。态度决定一切,明白吗?”王大伦安慰道。

    王大伦的话很有道理,其实有关部门到后来就是柿子捡软的捏。比如后来的《色戒》,有关部门以影片过于色。情,为汉奸唱赞歌啥的的理由把汤维封杀了。按照这种理由,导演李桉和男主角梁朝韦是不是更应该被封杀?为啥他们屁事都也没有,单单封杀一个小姑娘呢?还不是因为人家小姑娘刚刚出道,没啥背景,没啥干爹什么的。

    而且在国内这种情况不单单只是有关部门,国情就是这样。比如足球圈,各种黑哨、各种干儿子干爹啥的,那就更热闹了!

    扯远了,言归正传!

    赵微细细品味王大伦的话,别说还真有道理,至少又让她的心放宽不少。她点点头,充满感激地看着王大伦,道:“大伦哥,这次要不是没有你,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嫂子,她……唉,不说了。”

    赵微在王大伦的告诫下得知事态的严重性,对自己嫂子这个经纪人不免有些埋怨。这种事情一开始就是由经纪人把关,而且还能及时发现问题,而不是靠别人来提醒,还被挖坑的人牵着鼻子走。

    这次要不是王大伦及时提醒,赵微想想都后怕,那个姓周的女人提出的那五点推卸责任、欲盖弥彰的声明昨天要是真的发了,会是什么样一个结果?恐怕正如王大伦所说的这就是火上浇油。可笑的是,当时自己和嫂子居然还非常感激那个给她们挖坑的坏女人。

    “这事吧,你也不能怪你嫂子,毕竟她进这个行当的时间不长,而且她也是为你着急,才被人钻了空子。再说了,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相信很多人也能把这事看明白。”

    王大伦知道赵微的嫂子陈容是一个很有能力的经纪人,只不过现在刚刚出道没有经验罢了,再说她们原本就是自己人,这个旁人不太好发表意见。

    “既然很多人能看明白,那为什么只有你能提醒我?”赵微歪头看着他道。

    “呃,咱俩不是熟吗?我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往坑里跳。”他笑笑到你。

    赵微拿着调羹拨弄着碗里的西红柿,小声嘟囔道:“跟我熟的人多着呢!”

    “你说啥?”他没听清。

    赵微抬起头,朝他展颜笑道:“我就知道只有你对我好!”

    …………

    吃过饭,赵微抢着收拾,还振振有词说这是老传统,当初她到他那儿蹭饭就是她负责收拾残局的。

    “那我把床给你重新铺一下。”

    “大伦哥,不用麻烦了。”赵微忙拦住他。

    卧室里的床很干净,刚才她坐在床边打电话的时候,似乎能感觉到床单和被套上散发着的王大伦的气息。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气息让她很安心,她很想拥抱这种气息。

    王大伦当然以为赵微的这种举动只是客气,他一向不太擅长跟别人客气来客气去的。再说赵微也不算是外人,便抓抓头皮道:“那行,反正床单和被套我昨天回来的时候刚换的,你不嫌弃就好。”

    赵微收拾完,帮他泡了杯茶端过来。

    “哟,谢谢!”

    王大伦有些受宠若惊,平时在家他可是没这种待遇。

    “那你呢,喝点什么?”他又道。

    “我喝白水就行。”赵微给自己倒了一杯白开水。

    两人坐在沙发上聊了一会儿,又看了会电视。他平时一向早睡早起,加上他昨天刚从法国回来,时差一时半会还没有调回来,十点一过就忍不住打哈欠犯困。

    “你奔波了一天一夜不困吗?我困了。”

    赵微窝在沙发上原本有些发呆,听到他说话,忙缓过神来道:“哦,你困啦,那你……”

    王大伦也不跟她客气,没等她说完就自顾自地走进卧室。

    他的这个举动,又让赵微的神情变的很精彩,正当她不知所措的时候,却看见王大伦抱了一床被子从卧室走出来,打着哈欠道:“要不你上卧室看电视吧。”

    “啊?哦,行!”赵微慌张地站起来。

    王大伦感觉她有些古怪,把被子放到沙发上,摆摆手,道:“那我睡了,你也早点睡,明天还要开发布会呢。”

    “知道了,那……那,晚安。”

    赵微颇恋恋不舍地看了他一眼,这才慢慢走进卧室。

    他把被子展开,舒舒服服地躺下,把电视调到央视十点档的夜新闻,调了半个小时的定时。闭上眼睛,电视里吹牛皮的声音是最好的催眠曲,没几分钟就沉沉地睡去。

    一墙之隔,赵微如小猫似的缩在被窝里,刚才进门的时候她有意识的没有把门关严实,隐隐能听到客厅里电视机的声音,此时她的心情很复杂,害怕和期盼掺杂,但闻着被套上散发的若有若无的,一直深藏在她记忆深处的那种熟悉的味道,又让她很放松。

    也许一天一夜的奔波,她真的累了;也许是这种熟悉的味道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安全感;又或许客厅里传来的隐隐约约的电视机的声音真的是最好的催眠曲。

    总之,这天夜里没有发生爬床或者自荐枕席的狗血情节,当赵微迷迷糊糊醒来的时候已经天色大亮。

    今天上午九点半还要开新闻发布会呢,把她吓了一跳,赶紧抓过床头的手机看看时间,哦,还好,刚刚才七点半。

    她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竖起耳朵听听,外面很安静。又看看床和自己身上的睡衣,一切如常,身体也没有任何不适的地方。

    “唉!”她不知道是庆幸还是失落,总之不由自主地长叹了一声。

    正当她起床换衣服的时候,外面传来开门的声音,以及王大伦小声呵斥萝丝的声音。

    “他起的倒早!”

    赵微小声嘀咕,换好衣服,深深吸了一口气,收拾好心情,开门走了出去。

    “大伦哥!”

    王大伦穿着一身运动服,正在把买来的早饭摆在桌子上。

    看到赵微出来,抬头笑道:“你起来啦,我原本还打算叫你呢。哦,卫生间里那个红柄的牙刷和白色的毛巾都是新的,你用吧。”

    赵微应了一声,但想起自己昨晚脑子里七想八想的种种,又感到很不好意思,赶紧钻进了卫生间。

    刷牙,洗脸,蓬乱的头发梳了梳,简单扎了条马尾,素面朝天地走出来。

    王大伦坐在餐桌前已经开吃了,招呼道:“来来来,也不知道你爱吃啥,反正豆浆、豆花、油条、馒头,煎饼都有,你自己挑。”

    已经调整放松了心情的赵微也不再羞涩拘谨,大大方方地坐下来,笑道:“无所谓,反正我都吃。”

    说着她拿过豆腐花,拌了拌上面的调料,迫不及待地尝了口道:“这几个月在那边拍戏,早饭除了鸡蛋、牛奶、白粥之外就是馕和面条,这豆花豆浆好久没吃了。”

    “那你就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跟他们斗!”王大伦笑道。

    说起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对于赵微来说绝对是场硬仗,肯定会面对记者们各种的问题,甚至是炮轰。不过赵微如今也不算是初出茅庐,她能有勇气站出来开这个新闻发布会自然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

    她握紧拳头做了个加油的动作,道:“没错,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跟他们斗!”

    王大伦一边啃着白馒头夹牛肉,一边一直盯着她看。开始赵微还挺淡定的,但一直这么看着,她哪还吃得下,抬头羞嗔道:“你一直看着我干嘛?”

    “不是,你待会出门画不画妆?”王大伦突然问道。

    “画啊,就画点淡妆,怎么了?”赵微有些莫名其妙,摸摸自己的脸,刚才洗脸的时候,她仔细照过镜子,没啥不对的地方呀。

    “你最好别画妆,头发也别扎了,嗯……这么说吧,你把自己弄得稍微惨点,这样别人才会更加同情你。”

第二百六十七章 李阳() 
赵微上午开完新闻发布会,下午就走了。

    临走给王大伦打了个电话,说是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把自己弄的特惨,看上去特可怜。道歉非常诚恳,几次站起来对准摄像机的镜头向全国人民道歉,还极其深刻地剖析了自己在历史知识方面的不足,表示今后一定加强学习,争取做一名德艺双馨的演员。

    当然她也不傻,虽然未指名道姓,但还是隐晦地指出了杂志社方面的猫腻,给到场的记者留足了浮想联翩的空间。

    开完新闻发布会,用她的话来说,自己能做的都做了,至于事情后期发酵成什么样子,只能听天由命了,与其在这里被记者到处追,还不如回新。疆继续拍戏呢。

    果然,当天的晚报、京城电视台的娱乐新闻以及第二天的报纸都纷纷报道了新闻发布会的情况。媒体的态度较之前转变了很多,大部分都对赵微的道歉表示了肯定,同时把矛头指向了杂志社。但还有少部分依旧揪着赵微穷追猛打,当然这里面的猫腻不言而喻。

    网上也基本上分两拨,一拨和大部分媒体一样,把矛头指向杂志社,但另一拨在水军的煽动下,变本加厉地攻击赵微。

    尽管这种结果还不算理想,但较之前全国上下一片的声讨,情况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王大伦给她出的这个主意算是成功了,当然也离不开赵微的“演技”。

    其实这种道歉也不能说赵微作假,毕竟作为公众人物穿错了衣服,受到批判,那绝对是活该,道歉是必须的,加强学习也是为了今后能多长个心眼,少给别人使绊的机会。但同时为了平息公众的愤怒,适当的表演也是必须的。哪怕是那些被官方认定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在面对镜头时的那些豪言壮语,你敢说他这不是表演吗?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第二天杂志社不得不出面向公众道歉。两天后,有关部门这时也适时介入,约谈了这家杂志社的负责人。

    不知道是慑于有关部门的压力,还是做贼心虚,杂志社负责人被有关部门约谈后的第二天,负责这个栏目的策划人,也就是给赵微挖坑的那个姓周的女人被迫引咎辞职。

    作为这次帮赵微渡过危机的狗头军师,王大伦自然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按部就班的继续拍着《井盖儿》,而且拍摄进程非常顺利,他算着大概到这个月中基本上就能杀青了。

    他算了算,算上年初拍的《海鲜》,他今年足足拍了四部电影外加一部电视剧,这是他自从影以来最辛苦也是最高产的一年。即使不算《海鲜》,片酬收入加起来一盒突破了八十万。是时候该歇歇了,到时候就陪女朋友一起去香港旅游血拼,岂不美哉!

    …………

    “我是个穷学生,实在没有多少钱。”

    这是李阳和刘青邦在一家小酒馆里第一次见面说的第一句话。

    那时他刚从德国回来,确实没有多少积蓄。

    作为一名1985至1987年攻读京城广播学院电视系导演专业;1988至1990年就读于西柏林自由大学艺术史系;1990至1992年就读于慕尼黑大学戏剧系;1992至1995年就读于科隆影视传媒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导演系,获视听传媒学硕士学位,差点成为一名职业学生,又在德国电视台拍了三部纪录片,理论和实践知识都相当丰富的导演来说,当他第一次看到刘青邦发表的中篇《神木》,就认为这是一部能改编成电影的极好的作品。

    他托人千方百计地把刘青邦约出来,大谈自己的感想和打算。刘青邦终于被他的真诚和执着打动了,用刘青邦的话来说:“现在还有多少知识分子在承担责任?太少了,李阳非常不容易。”

    于是便把自己这部的改编权和电影版权交给了他。

    为了改编剧本,李阳到宁夏和河南等地的煤矿实地生活,矿主以为他是记者,掏出枪顶着他。

    矿工们这样描述矿难,“两块石头中间夹了一块肉。”他们对于自己的命运,很淡然,生活就是如此,吃饭要钱,孩子上学要钱,没别的活路。死了,就死了。

    这种生活震撼了他,他发誓一定要把电影拍出来。

    “我没有钱,拍电影的钱几乎全是借的。”

    这是李阳和副导演鲍震江见面时说的话,同时奉上自己刚刚改编完成的剧本。

    看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