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王大伦的演艺生涯 >

第27部分

王大伦的演艺生涯-第27部分

小说: 王大伦的演艺生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贾在电话里催的很急,王大伦是放下电话就出发,连出租屋都没回就直接奔他那儿,结果老贾就给他看这个东西,而且都还没完成。

    “那你不打算拍《夜色温柔》了?”

    老贾摇摇头,道:“我本来就不喜欢拍什么偶像剧,当初还是陈越强说他能拉到投资,我才写的。现在既然我想拍啥就怕啥,那我就想拍一部普通人的电影。”

    老贾说这话的时候,目光中闪现着狂热。王大伦知道这一直是他的理想,他要拍出和别人不同的电影,他要拍出真正能反映中国这个时代,真正能反映这个社会的电影。

    老贾接着又道:“你得学汾阳话。我想在电影里用方言,这样更加真实。因为在小县城的日常生活里,大家根本就不会用普通话跟别人交流。我所以急着把你叫来,就是想趁着这几天让你跟我学汾阳话。过几天香港那边的摄影师就要过来了。”

    “行吧。”既然答应了老贾,王大伦也没什么可说的。

    王大伦学习方言的能力让老贾很惊讶,没两天功夫就能像模像样的用汾阳话跟他交流了。其实王大伦上辈子就有一个汾阳的工友跟他住在同一间宿舍里,那家伙就是一口汾阳话,听多了自然也就会说上两句。

    几天后,香港的摄影师到了,他叫余力威,很年轻,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个子不高发迹线很高,据说是毕业于比利时国立电影学院,主修电影摄影专业,听上去很高大上的样子。而且这货居然还在京城电影学院混过,就住在学生宿舍里,还鼓捣出了一部叫《美丽魂魄》的记录片。

    余力威跟老贾就是在香港独立电影节上认识的,老贾凭借《小山回家》获得了独立短片及剧情片金奖,他则凭借在电影学院鼓捣出来的纪录片《美丽魂魄》获得了记录片的金奖。当时两人一交流,相见恨晚,臭味相投,一拍即合。这次老贾特别邀请他过来担任这部电影的摄影师。

    余力威是个自来熟,一见面就很热情的和大家打招呼。实验电影小组里有几位倒是对他有印象,王大伦则毫无记忆,但余力威却很肯定地说见过他,只是相互没有说过话。

    有实验电影小组的存在,老贾很快就拉起了班底,顾正是副导演,王红伟是制片主任,林小玲是录音师,梁靖东担任美术师,还有那位曾帮助过老贾的摄影系香港同学赵哲标担任余力威的副手。

    演员方面王大伦是男一号。演女一号的女演员是《小山回家》里的女演员朱丽琴推荐来的,她是北师大艺术系一个模特班的学员。原来说好让她演《夜色温柔》的,现在《夜色温柔》不拍,改拍《小武》,老贾觉得她就该是胡梅梅。

    至于其他几个演员一直没有落实,不过看老贾一副老神道道的模样,他应该心里有谱。

    准备工作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老贾的剧本却始终没有完成。余力威和顾正打算去汾阳看景,老贾拉上王大伦和林小玲一块儿去。老贾说他要去实地寻找一下灵感,拉上王大伦是让他去听听最正宗的汾阳话,老贾来京城多年,口音总感觉有些不地道了。至于林小玲,纯属陪同。

    第二天一早,一行五人赶到丽泽桥长途汽车站坐大巴。大清早,车站里没几个乘客。老贾叫上四个男的到外面空荡荡的停车场抽烟,谈着老贾还没有完成的剧本。林小玲穿着一身文职军官服一个人在候车室里看行李。这次出来老贾一定要她穿上军装去汾阳,说这样有威慑力。至于想要威慑谁,老贾没有提过,也许是想让林小玲当保镖吧。

    车过了石家。庄,进了太行山。生在魔都的顾正看着窗外的大山很兴奋,王大伦却嗤之以鼻,这种光秃秃的山一点都好看,只有他家乡那种满山都是绿色,有树有竹,山下小溪环绕,这样的景色才美呢!他和同样见惯大山的老贾聊了一会儿后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长途汽车到河。北同山。西的交界处的时候,被交警拦了下来。被拦下的汽车有上百辆,一长串停在收费站口。顾正跑过去问交警什么情况,交警的回答是得到通知,山。西境内的高速公路上有雾。可是放眼望去,初春的天上晴空方里。后来知道是河。北的交警跟山。西的交警在利益分配上有了矛盾,于是拦截车辆相互斗争……

    坐在大巴上等了两个小时左右,因为担心晚上到不了太。原,五个人只好拿上行李下了高速公路,在国道上截了一辆小巴,挤了上去,一路上只能瞪眼看着头上的车顶上下颠簸。

第三十二章 一部温情的电影() 


    除了上辈子老家的小县城,汾阳是王大伦到过的第一个深入中国内陆的小县城。老贾一直说像魔都、京城这样的大城市只是中国的一些盆景。要想看真正的中国就得跟他来他的家乡汾阳。

    不过见着了真正的中国还是很令人失望,街上最时髦的女孩儿穿着五年前京城流行的服装;这里最豪华的建筑就是墙面上贴着白色瓷砖的房子;几条主要街道上车辆倒不少,但很少有四个轮子的……

    可老贾说这里比一年前已经有了很多变化。下午他带我们去参观了汾阳经济的增长点——一条三四百米长的小街。小街两边是整齐划一的两层小楼,统一的设计是用三合板把门前死,再在三合板上开一小门,门上吊着种种和这座小城不相干的名字“维也娜”、“大上海”、“夜来香”……二层的回廊上有姑娘在晒太阳,另有一些打扮入时的姑娘操着川普或东北口音,三三两两地在街上招摇。

    尽管来自中国“盆景”魔都的顾正一直嚷嚷着这里如何如何落后,但王大伦和老贾一样,感觉这里很亲切,因为他上辈子老家的小县城也是这副模样。

    接下来的日子里,五个人天天挤上一辆面包车,由当地的薛师傅拉着在县城里四处转悠。老贾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用汾阳话和薛师傅交谈着,说着他片子里几个角色住处的要求,物色看这几个最重要的景点。余力威、顾正、林小玲他们都听不懂,只有王大伦时不时的插上两句。

    老贾看中了他一个高中同学的新房,他想把歌厅小姐住处的景安排在那里。因为他觉得那个地方和外面公路的视觉关系非常有意思。只是那同学家的围墙太高,从窗口望出去挡住了外面的公路,老贾还想把人家的围墙拆矮一截。

    说实话连老贾自己也感觉这样的要求有点过分,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去跟他那位骑着摩托车的老同学交涉。没想到老同学一口就答应了,反而搞的老贾挺不好意思的。

    汾阳话管拍电影叫“耍”电影,意思大概是把拍电影看作了一种好玩游戏。几天下来,看得出汾阳的老乡很乐意帮他们一起“耍”。

    一天晚上老贾两个童年最要好的难兄难弟来找他“耍”。他给我们介绍:这就是他片子里的男二号和男三号,就这样,省监狱的看守郝鸿建成了《小武》里的暴发户靳小勇,建设银行职员安群雁成了药铺老板更胜。

    事后大家都怀疑老贾是不是太草率了?可老贾却很有把握地说,这是他早有的设计,他的角色本来就是一些日常生活里的普通人。郝鸿建的警察职业是当地人向往的“权力”象证,他身上有一种与暴发户暗合的踌躇满志的自得。安群雁在当地已是殷实的中产阶级,让他演药铺老板更胜也再合适不过了。

    相对于来自祖国“盆景”的顾正对小县城的落后喋喋不休,王大伦对来自香港的余力威很好奇。上辈子他在珠三角打工时见过不少香港人,他们都是高高在上了,对大陆透着一股骨子里的歧视。余力威却不一样,他不但没有任何歧视,而且对小县城里的一切都非常好奇,也许单单说好奇还不太准确,还有喜欢,他喜欢这里的一切。

    “威哥,你好象很喜欢这里?”

    王大伦和余力威住在一间房间,这天临睡前他问余力威。

    “你看出来啦?”余力威总是笑眯眯的。

    “当然啦。”王大伦学着他的语调说话。

    “我不但喜欢这里,我喜欢大陆的每一个地方。”

    “怎么说?”

    很少有这样的香港人,王大伦裹着被子坐起来,一副很好奇的样子。

    “其实我也可以算是个半个大陆人……”

    原来余力威的父母是五十年代回国的外国华侨,最初在广。州念农业,六十年代又回到香港。余力威虽说是土生土长在香港的,但儿时一直住在新界,那时新界就是农村,他对于真正的香港并不了解。当时从新界去市区都要坐一个小时的火车,对于他来说那时火车是很神奇的东西,带着他到一块相对文明和先进的区域。

    他说,从小到大他一直对自己的身份很好奇,香港被英国管辖着,为何不能真正贴近中国?他对大陆一直怀有很深的感情,因为当时他父母一直订阅《人民画报》,上面的图片色彩饱和度很高,各种丰收还有壮观的祖国。

    后来稍微长大一点,他父母经常会带他回广。州看朋友,七十年代的广州却和画报上的祖国不太一样,有很明显的差距,为什么吃饭要买饭票,为什么晚上十一点就要熄灯……

    听到这里王大伦不由撇了撇嘴,这似乎跟北边的大金国是一样一样的。

    余力威还自嘲从小生活在新界农村的他很多时候对香港的观察就像一个外来的移民,生活在那里却无法真正融入,一直以一个香港人的身份旁观这片土地。

    他还告诉王大伦,这次跟着老贾来汾阳,他能看得出老贾对这块土地的感情,而这恰恰是他所缺乏的东西,既向往又不明白。

    说到最后余力威似乎有点伤感,他说也许这就是他的无根****!

    这次谈话之后,王大伦就对余力威很有好感。一个如此热爱祖国的人就不可能是一个坏人,这样的人是可以做朋友的。

    几天后,完成了前期的准备,一行人再次回到了祖国的另一个“盆景”京城。老贾的剧本照例没有完成,只是王大伦的汾阳话说得更溜了。

    又过了几天,老贾的剧本终于完成了,定稿的那天老贾把所有剧组成员叫到安外小关他的家里,让大家发表意见。虽说很多人都看过初稿,但《靳小勇的哥们儿、胡海梅的膀家、梁长有的儿子:小武》这样的片名实在是让人蛋疼,长的都有点离谱了。

    老贾解释说他想把一个小偷的情感放在这一系列的人际关系中来考察当下中国的一种精神现状。这一点大家都没意见,算是勉强接受。

    但在讨论剧本时另一位副导演张曦觉得小武缺少反抗精神,他说小武作为一个小偷本来就是一个社会秩序的颠覆者,但他现在对于友谊、爱情和亲情的一再丧失、逆来顺受、毫无作为……

    张曦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总之就是小武太蔫了,不少人都赞成张曦的意见。但老贾却说他不打算让小武的职业有特定的社会指向;盗亦有道,只是小武恪守的道德观使他在这个从精神到物质都在发生着巨变的社会里成了一个落伍的失败者。

    对于这点王大伦觉得老贾是对的,因为通过小武他看到了上辈子自己的影子。同样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同样骨子里有自己的坚持,不肯妥协;又同样在这个巨变的社会里沦为一个落伍的失败者。

    也许老贾不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但他写的东西非常真实,没有那种什么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矫情,他就是反映了一个社会真实的生存状态。

    大概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王大伦喜欢上了小武,而且非常期待想把老贾笔下的小武表现出来。

    讨论会结束了,最终还是老贾舌战群雄,说服了大家。众人散去,老贾示意王大伦留一下。

    “大伦,这片酬可能……”

    老贾特不好意思,不过他的话一开头王大伦便明白了他的意思,一共才二十万,这片酬怎么给都不合适。何况他早就有心理准备,也压根没想在老贾的身上赚钱。

    “这片酬无所谓,等你的电影赚了钱,你看着给就是了。”王大伦呵呵笑道。

    老贾就是想把这部电影拍出来,至于能不能赚钱这事他想都没想过,所以面对王大伦仗义的回答,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苦笑着拍了拍王大伦的肩膀,“兄弟,啥也不说了。”

    时间尚早,王大伦也不急着走,两人坐着抽烟,聊着剧本。虽然老贾刚才在会上振振有词,其实他的心里也没多少底,尤其是张曦提出来的意见,是很符合电影的一般套路的。

    “你说《小武》是不是太温情了?”

    老贾把这个问题抛给王大伦。老贾毕竟学了四年的电影理论,太知道哪些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