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超星空文明 >

第103部分

超星空文明-第103部分

小说: 超星空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因为没有人想要撤离,而是因为那么距离撤离点太远的人,根本很难抵达这里。

    撤离点附近的居民区能撤的都已经撤空,而不能撤的,却也已经死了上舰的心了。

    截止到2050年10月15日,短短两个多月时间,九十九个撤离点一共撤离人员9。2亿,基本上搬空了撤离点附近的人。

    此时。

    终于有些闲下来的地球舰队,正在召开一场会议。

    与会人员包括舰长周晨,以及民事行政委员会、军事力量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全体成员,一共一百二十一人。

    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推选产生舰队的顾问团,这个顾问团将设置在舰队层面,由舰长提名,专门为舰队的整体决策顾问服务。

    如果说民事行政委员会、军事力量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这三个委员会都是设置在舰队之下的内部机构的话,那么这个顾问团便与舰长周晨一起组成了裁决舰队一切事物的最高决策机构。

    这个机构的职责是与舰长周晨一起制定舰队的大方针,比如整个舰队要往哪里走,该怎么布局等等等等,这种层级的事情显然不应该交给负责舰队内部事务的民事行政委员会,同样,军事力量委员会只需要制定对外作战方案就行了,也不该参与到舰队的方向性决策中来,科学技术委员会自然更是如此。

    因此,在舰队层级设立一个决策机构便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个顾问团同样也是最高仲裁机构,用于协调舰队内三个委员会之间的政策性矛盾。

    毕竟三个委员会都是“一级委员会”,本身的权力是同等的,有时候也会出现政策发生对立的情况,比如民事行政委员会想要休养生息,尽心进行内部梳理,这时可能会制定一系列安民、促就业的政策,而伴随的是要消耗的物资,这样便可能与军事力量委员会和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方案产生出入。

    遇到这种矛盾时,那么最合理的就是把问题上缴顾问团,由顾问团作出最后的仲裁。

    顾问团的设立本质上是一个仲裁性质的常设机构,之所以又叫顾问团,是因为它与舰长联席开会时,所讨论出来的结论是舰队的最高决策。

    这个过程中,它为舰长决策了顾问的作用。

    自然,这个顾问团是没有舰队权限的,因为它完全是依托舰长职权而派生出来的产物。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它有些像明朝早期设立的内阁,这个“内阁”并无具体的职权,只是一个兼具仲裁性质的秘书部门。

    最终经过一百二十一人的推选,产生了规模为十五人的顾问团。顾问团成员自动获得舰队二级权限,而顾问团本身没有权限。

    这里面,斯坦利是成员当中唯一一个早期参与了地球舰队撤离计划的领导人,其他十四人,莫不是在他之后加入地球舰队的。而诸如唐安松、帕夫利克、阿尔贝等与斯坦利同时代的领导人,因为年龄的缘故,已在多年前去世。

    即便是斯坦利,今年也已经是八十岁高龄了。

    除了斯坦利之外,来自中国的顾秋实、武仲平以及继任的陆明,还有来自英国的特丽萨、俄罗斯的梅普拉夫,也顺利了顾问团。

    这些都是年事已高之人,原本已经赋闲在家,颐养天年,但最终还是被周晨请出了山,因为周晨想来想去,发现如果成立顾问团的话,也只有这几个曾经做过大国领导人的人,才能镇得住下面的三个委员会。

    须知,即使是现任的美国总统,到了地球舰队后也只能担任民事行政委员会里的一名委员而已。要是没有点分量,还真镇不住他们。

    顾问团产生后,其它三个委员会的人就开始退场了,因为从这一刻开始,舰队的决策框架已经彻底确立,不再有三个委员会的事情了。

    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分化他们权力的一种方式。

    待三个委员会成员退场,周晨与顾问团的十五人开始讨论具体事项。

    “现在我们主要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周晨扫了眼在场的十五人,他们中有六个年龄都超过八十,属于上一代的元老,超过七十岁的也有五个,剩下还有四个,则是周晨特地塞进去的年青人。

    分别是来自社会院已解散的名人王朗、来自军队的干将袁功言,以及来自华夏大学的实测天教授,周晨曾经的好友李开岩和安峰胜!

    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顾问团队,不仅需要有清晰的头脑、专业知识,用得舒服也是非常的一点。

    斯坦利等人自不必说,资历足、政策头脑好,可算是身经百战,而王朗虽然年轻,但胜在点子多、服从性强,是周晨比较看好的行政型人才;袁功言则在军事上非常有建树,此刻已经是地球舰队军事学院的院长,而李开岩和安峰胜,不仅在私底下与周晨有着良好的关系,在天文实测方面也具有极高造诣,可为舰队远航恰当意见。

    这样的顾问团组成,是最让周晨满意的组合了。

    开始正经会议议题了,人不禁正襟危坐起来。

    周晨道:“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舰队起航的事情。”

    “目前舰队起航的时间初步安排在2051年的元旦当日,民事行政委员会那边提出意见,建议将2051年作为新历元年,元旦日作为新历的元旦!大家有什么意见?”

    人对此事早有耳闻,倒是没有反对的意见。

    斯坦利点点头道:“人类自离开那一刻起,就不再是地球上的人类了,我们应该铭记我们的起点,因此我赞同使用新历。”

    李开岩原本想提议使用黄帝历,那样的话2051年就是黄帝历4748年,但是想到地球舰队中还有非华夏族人,他这个建议就直接没有说。此时一想,用新历也不错,正如斯坦利所说,铭记人类为什么离开地球的耻辱!

    其他人思考过后也都纷纷表示了赞同,用新历,代表一种新气象,国际社会之所以用公历,那是因为西方社会的强势,因为他们的强势而把他们的宗教纪年带到了全世界。

    但此刻经历外星人这一巨大的威胁,人类走上了逃亡之路,此事造成的直接结果便是,哪怕是斯坦利这样的传统西方人,心中对宗教的敬仰也已不再像从前那么浓烈了。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您的,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到。)

    1

第一百五十五章 冷冻技术() 
若上帝真的存在,那他该祈求我的原谅。

    没有了敬仰,又何必再去谈救赎的话题?

    连带着,这种颇具宗教色彩的纪年方式,也遭到了地球舰队内部少许极端者的敌视。

    周晨接到民事行政委员会的报告后,略微一想,心里其实也赞同使用新历这一事,不过他也有保留,以后教科书上,谈及撤离以前的事,仍然会使用公元几几年,而不是新历前几几年。

    毕竟虽然是新的开始,但人还是不能忘本。

    关于历法的,无疑顺利得到了顾问团的理解与。

    周晨很快将它形成为舰长指令,并将顾问团的讨论结果下发给了民事行政委员会他们参照新历法制定全舰使用新历的法规。

    “接下来还有第二个问题,如何处理地球遗留的问题!”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当周晨抛出这个问题后,顾问团的成员全都皱起了眉头。

    所谓的地球遗留问题,指的是地球舰队离开后,地球这边的处境!

    虽然在地球上的人看来,地球舰队的离去等同于抛弃了地球。但周晨他们却不能完全赞同这种说法,他们的撤离是迫不得已,但撤退的同时绝不会一点遗产都不给地球留下。

    事实上地球驻地将是周晨他们留下的最丰厚的财产,这个财产足足可以容纳11亿人避难。

    此时驻地内的物资已经储备妥当,只要将地球驻地隐藏到木星大气层内,通过消耗内部储备的物资,再一边摄取木星大气层的氢和氦作为能源,那么地球驻地足以保证11亿人长久的生活。

    “在移交地球驻地之前,我觉得有必要整合地球上的国家!”斯坦利皱了皱眉,思考后回答。

    周晨微微点头:“确实,地球上现在乱成了一锅粥,各地都处在紧张的状态中,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善,外星人来的时候,地球将完全没有一丁点的组织能力。”

    “目前驻地里还有多少人没有撤入居住舰?”顾秋实忽然问了一句。

    周晨回答道:“目前驻地里还有13。2亿人,目前正在做遴选工作,计划还要向居住舰内撤离6。2亿人,这个工作会在2051年元旦来临前完成,到时候驻地还会剩下7亿人!”

    顾秋实点点头,道:“我有一个想法,现在驻地里除了来自各国的撤离人员外,主要还是以中美两国留下的人居多,我们何走之前组建一个地球联邦政府?”

    “你是说……”

    与会人员正在消化着顾秋实的提议,诚如顾秋实所说,在地球驻地逐渐一个联邦政府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方案。

    现在驻地完全在舰队的控制之下,为他们遴选出一个联邦政府,完全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或者说,只要周晨他们愿意,分分钟就可以组建出一个联邦政府来!

    而且只要统一了驻地的权,那么在外星人来临前,驻地这边的地球联邦政府完全有机会插手地球上的乱局,届时重新整合地球,再把地球驻地的人口缺额不足,留下来的人未必没有躲过灾难的机会。

    “我觉得这个计划可行,我们就应该这么办!”梅普拉夫一拍自己的手掌,显得非常兴奋。

    周晨也点点头,表示赞同:“到时我们可以选定一个继承人,由他接管地球驻地的最高权限!”

    “对了,我还有一件事情要说一下!”周晨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

    “请讲!”

    “是关于冷冻技术方面的。”

    周晨娓娓叙述道:“生命科学院那边近期上报了他们的研究进度,预计五年内就可完成成熟的生命冷冻装置,如果赶得及的话,或许可以通过这一方法让更多的人躲过这次灾难。”

    “你是说生命冷冻技术?”斯坦利喃喃细语道。

    “是的,这个技术五年内就能进行成熟的应用!”

    “真的?”顾秋实惊喜地问。

    周晨严肃点头:“技术上已经攻克,现在的难点在于如何批量化。”

    其实在这之前,地球舰队内便有人不止一次的提到这个技术,认为如果采用冷冻技术的话,舰队内部完全可以带走更多的人。

    周晨清楚他们的愿景是好的,但这个技术想要实践起来,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这里主要遇到几个技术难题,首先,所谓的冷冻技术,实际上就是将人体冷冻到零度以下的…196度,在这一温度下,人体组织内的一切化学反应都处于停滞的状态,这时组织本身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相当于是暂停了人体的生命周期,可以让人体永远的沉睡下去。

    它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比如某些现在不能治愈的病症,可以将病人先冰冻起来,等到将来出现了相关的治疗手段之后再解冻进行治疗,虽然看起来很科幻,但在理论上是可以达到的。所以,一直以来有无数的科学家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正因为它在理论上可以达到,所以在很多科幻中,总是会超前的利用这个技术进行长途的星际旅行。

    以至于们一提到科幻,脑海中很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冷冻技术,惯性地认为,只要科学水平稍稍一发展,这个技术是很容易实现的。

    其实这里面有些误区,为什么科幻提到冷冻技术比较多?并不是说它容易实现,而是因为它在理论上被证明是可以实现的,这么好用而又不存在错误的技术,天然就像是为星际旅行准备的,科幻自然要采用。

    就好比相对论从理论上证明到黑洞边上绕一圈回来,回来后可以看到几百年后的地球一样,这在未来确实可以实现啊,但真的有人会用这种方法去见识一下“未来”吗?

    况且“冷冻休眠”概念的提出,是基于“组织细胞在超低温环境下会休眠”这一客观事实的发现,这是一种低温环境弱化化学反应的体现。

    但发现低温能弱化化学反应,可以使组织细胞休眠,就等同于可以很轻易地实现“冷冻休眠”吗?

    答案当然不是!

    冷冻技术目前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能源,用什么能源零下一百九十六度的环境,维持这么低的环境温度所消耗的能源,与一个人正常生活所消耗的能源,投入产出是否划算?别到最后还不如不冷冻节约能源。

    另一方面,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