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超星空文明 >

第16部分

超星空文明-第16部分

小说: 超星空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农历的每月初一,月亮都会运行到地球与太阳的中间,这时月亮背面朝着地球,人们就只能看到一个月牙,这时候的月亮就是新月。

    新月是一个月牙,所以也叫月缺,而月缺是月圆的开始,那一天便被我们称为一个月的开始,即月初,有着非常美好的寓意。

    甚至周晨连它的品牌LOGO都想好了,就用一轮弯月,再加上两颗小星星,简约,而且大方。

    “新月……”

    “新月。”

    梁飞学、徐峰两人心中默念,觉得朗朗上口,再一听周晨对LOGO的描述,心下更是满意。

    “看样子大家都没有意见,那么新的名字就定下来了,叫新月。”

    周晨一锤定音,定下了名字。

    转尔他又看向梁飞学,询问道:“梁总,公司这边,预计需要多久才能生产新月?”

    “巧了,秘书之前拿来的两部,正好就是我们这边正在试生产的新机型,如果以它作为蓝本的话,生产线这边只需要对外壳稍作修饰,刻上新的LOGO就行了,预计两个星期后就可以开始新的生产。”

    “算上库存的时间,最晚两个月后可以向市场推出新月,而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理顺公司内部的脉络。”梁飞学笑着道。

    “具体的事情,梁总你来安排就可以了。”周晨笑着点了点头。

    之前那两部他也看了,硬件配置方面还算不错,外观造型也比较漂亮。

    “那就交给我吧!到时新月会搭载我们的ssOS系统,上市后肯定会给用户带去全新的,我想到时候,一定能取得开门红!”

    “我已经迫不及待盼望新月上市的那一天了!”徐峰语气激动地说道。

    周晨想了想,说道:“既然上市没有问题,那就剩下了,我们不需要做到像那样的封闭,但在属于我们的领域中,应该尽可能的发展我们的优势。”

    梁飞学了解周晨说这些话的意思,点点头认可道:“只要有ssOS系统的开发平台,我可以找一些熟悉的厂商他们专门为我们开发ssOS应用程序,力争早日完成应用的ssOS化。”

    “开发平台我可以!”周晨肯定地回答。

    “那就好办了。”

    梁飞学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相信以新月的强大,说服那些厂商开发ssOS程序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在这个行业内混的,哪个不是长了狗一样的鼻子?稍有些铜臭的味道,又有几个不感兴趣?

    硬件生产和开发,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共赢模式,只要和系统足够优秀,生态系统的推广便不是问题。

第二十六章 退稿() 
从新锐回来,天色已经不早了。

    周晨早上进的公司大门,直到晚上时才出来,拗不过梁飞学和徐峰的热情,几个人又到附近餐馆搓了一顿,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八点钟了。

    客厅中,只剩妹妹周洛和老妈杨希莺还在看电视,老爸周初明多半在书房准备教学工作。

    “哥,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啊?”

    听到门口传来响动,正趴在客厅沙发上边看电视边玩,顺便还荡漾着两条腿的周洛回头瞄了一眼。

    见是周晨回来了,连忙将一丢,套上拖鞋跑过来围着周晨打转,看他有没有带什么好吃的回来。

    “别找了,没有好吃的。”

    周晨深知妹妹的脾性,跟个馋猫似的,最喜欢小零食。

    见妹妹失望地露出一脸郁闷的表情,他笑了笑,从口袋中掏出一部准“新月”交到她手中。

    这就是在梁飞学那里刷的两部样机之一,周晨回来的时候顺便问梁飞学要了一部。

    “咦!”周洛一看是部新,眼睛顿时瞪大了半圈,旋即眉开眼笑起来,“没有零食有也不错啊……”然后欣然笑纳了。

    “小晨,你怎么买新给洛洛,这丫头马上就要高三了,玩耽误学习!”

    老妈杨希莺有些责怪地看向周晨。

    周晨笑了笑:“妈,没事的,学习其实主要还是看自觉,自觉的孩子其实有没有都是一样的,不自觉,再怎么严厉管教也不顶用。”

    这句话当然正中周洛的下怀,她在一旁猛地点头,好像在申诉自己是乖宝宝一样。

    杨希莺不禁笑了起来:“你看她这副样子,哪有半点自觉的样子?”

    “妈,你不能戴有色的眼镜这么看我,我可是一向很有自觉的!”

    有了周晨这个靠山,周洛胆子也壮了不少,敢直接与老妈顶嘴了。

    周晨看了她一眼,也是非常无语,这丫头倒是狐假虎威了起来,费了好大劲说服老妈同意周洛收下新,周晨很快就回了自己房间。

    打开笔记本电脑,他先登录了自己的QQ。

    只见好友栏中一个叫“小巫妖”的头像正在闪动。

    小巫妖,就是他在火车上认识的杨曦的QQ昵称。

    两人在现实中只认识了几个小时,但这几天一直通过QQ联系着。

    有时是杨曦向他分享自己的见闻,比如今天去了哪里,逛了哪个商场,遇到哪些有趣的事,有时杨曦也会问周晨一些课本上的知识。

    自从发现周晨能够很好的解答她的疑惑之后,她就经常请教周晨,简直将他当成了自己的私人教师。

    不过今天晚上,杨曦却没有向周晨请教问题。

    小巫妖:在吗?

    消息是半个小时前发的,只有两个字,没像往常那样附带需要求解的问题。

    周晨觉得奇怪,正准备给她回消息,这时,“叮咚!”一声响,邮箱的提示窗口显示有一封邮件抵达了。透过窗口标题可知,这是一封《Nature》期刊的回复邮件。

    《Nature》这么快就有回复了?周晨微微感到一丝惊讶。

    一般来说《Nature》的审稿期都不会太短,快则一两周,慢则个把月,甚至更长的都有。具体需要多少时间,与稿件的难易程度,还有与审稿专家的个人因素都有很大关系。

    周晨的稿件是一个星期前投的,当时没有被立即退稿,可以认为稿件已经过了初审编辑那一关,到了专家审稿的阶段。

    一个星期就完成了专家审稿,《Nature》的办事效率还是蛮高的嘛!周晨笑了笑,随手点开了邮箱链接。

    不过当邮件打开的时候,他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只见邮件写得中规中矩,先是一副极尽夸赞和勉励的话语,然后说明他的稿件没有通过编辑部的最后审定,希望他再接再厉,欢迎以后给《Nature》投稿等等。

    不管用词是多么的花团锦簇,邮件的一言以蔽之,就是他被退稿了!

    周晨脸上不可思议的表情,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是什么原因导致《Nature》退回了他的稿件?

    周晨皱起了眉头,这篇《关于一种特殊黑洞状态及“极端克尔黑洞”与“宇宙监督假设”的联系》的论文,经过杨河信和梁致远的校验,在质量上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所以在向《Nature》投稿的时候,他就没有考虑过会出现退稿的情况。

    然而实际情况是现在被退稿了,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篇论文凝结了周晨非常大的心血,可想而知他此时有多么郁闷,周晨摇了摇头,拉动鼠标开始浏览邮件的全文。

    一般来说,退稿时编辑部的回信都会说得非常委婉,并对的投稿表示感谢,其中也会附加稿件为什么没有通过审核的原因,这是表达对的尊重,同时也可以被用来作为修改的参考。

    当然了,这是标准模板式的东西,邮件中述说的退稿原因也不可完全当真。

    “审稿人认为这篇论文虽然具有比较高的质量,并且未见明显漏洞的地方,但由于学术方面存在较大争议,缺乏较为切实的证据作为佐证,因此不予通过审核。”

    周晨看着编辑部的回信,邮件中并未对论文进行否定,而是建议重新修改后再进行发表。

    这算是相当委婉了,如果论文质量确实不行的话,被拒稿同时往往会说明不接受同一稿件修改后重投。

    当然周晨也看出了其中的问题,看样子,还是因为他名声不显的缘故!

    如果他是一个科学界名人,可能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期刊,对名人的来稿总是异常审慎看重的,因为这些名人,有可能提出一些影响历史走向的新理论。

    《Nature》上的文章不一定要高深莫测,它也非常讲究报道性,一些新的发现往往具有报道性,所以《Nature》也比较偏好那些新发现。

    反倒是那些中规中矩讨论学术问题的文章,比较不易被发表。

    向《Nature》上投稿的文章,一般都要满足质量与性两个判断。文章质量的衡量较为客观,可以从研究的深度广度,研究方法,资料数据的完整与可信程度,论文的逻辑推理与结论等方面来判断。

    这点,周晨的论文是满足要求的。

    性则是一个很主观的,没有固定衡量标准的概念,不同领域的研究其性基本上不能相比,也没有比的意义。

    要说周晨这篇文章吧,对专业领域研究来说那确实非常,可说不吧,又确实不,黑洞的事,离我们太遥远了。

第二十七章 《Science》() 
周晨知道自己的论文确实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不是指学术正确性,而是指论文被理解接受的难易程度。他的这篇论文写得太深奥了,本身能够读懂的群体就是少数,这与《Nature》要求尽量写得浅显易懂的标准格格不入,如果这是退稿理由的话,周晨倒是能够理解。

    好吧,既然现在已经被退稿了,周晨便没打算按照邮件中说的那样,对论文进行重新修改然后再投给《Nature》。

    因为一次被拒稿,再投几次的结果基本上也是一样的,问题不是出在文章的质量上,而是《Nature》的选稿取向无法接受他的论文。

    思忖片刻,周晨拿出拨通了导师杨河信的电话,将这边的情况跟导师反映了一下。

    “被拒稿了?”

    杨河信此时正在家中陪小孙女看电视,听到这个消息后愣了一下,然后笑着对周晨道:“拒稿就拒稿吧,《Nature》看起来大名鼎鼎的,其实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他们不收你的论文是他们的损失,我看你还是转投其它期刊杂志吧。”

    “可我苦恼的是,到底该转投哪些期刊杂志啊?”

    周晨无奈说道:“我倒是想投《Sce》,好歹是与《Nature》齐名的综合性科学杂志,也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可《Nature》已经拒稿了,要是再被《Sce》拒稿,那可就彻底没面子了。”

    “原来你小子担心的是这个啊!”

    杨河信哈哈大笑起来,正色道:“搞学术研究的,哪个没被拒稿过?区区一时半会儿的失利,怎么能就此畏惧了呢……”

    “那不一样,别人失利是因为论文水平不行,被拒稿是应该的,而我被拒稿,纯粹是选择错误。”

    杨河信哑然失笑,道:“行行行,算你讲的有理。”

    “杨教授,你看我投什么期刊比较好呢?”周晨笑着问道。

    杨河信想了想道:“现在有两个方向的选择,第一个方向,就是瞄向影响力大的期刊,比如《Sce》,它可以让你的文章被更多人看到,效果完全不亚于《Nature》;第二个方向,则是向物理学类杂志投稿,比如《现代物理评论》、《物理报道》、《物理评论快报》等,这些都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学术期刊,而且更具学科专业性。”

    “当然具体投哪个期刊杂志,要由你自己来做选择。”

    “好吧,看来我还得再仔细想一想了。”

    结束了与杨河信的通话后,周晨仔细凝思了起来。

    单纯论期刊本身的影响力的话,《Sce》和《Nature》这两家国际性的综合性期刊,当然是科研工们首选的投稿目标。不过正因为它们的招牌太大,投稿者众多,通过审核的概率反而要小很多。而其它诸如《现代物理评论》等期刊,在业界的权威性毫无疑问是要高过《Sce》和《Nature》的,可缺陷是它们没有《Sce》和《Nature》那样的广度。

    到底是投稿更有广度的《Sce》,还是投稿更具权威性的物理界期刊呢?

    周晨反思了下自己为什么会被《Nature》退稿的原因,毫无疑问,这与他的论文质量没有直接联系,主要原因还是出在《Nature》本身的选择上。

    《Nature》是隶属于英国自然出版集团的学术期刊,由于是一家出版社底下的期刊,身世令它更注重效应,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各家刊物都有各自的政策,有的刊物倾向于少登或不登有争议的东西,而《Nature》似乎更鼓励某些带有争议性的研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