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超星空文明 >

第86部分

超星空文明-第86部分

小说: 超星空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听邢彬这么一说,改造岩质星球的办法显然是行不通的。

    整个指挥大厅不由陷入一片冷场当中,这时另一名临时委员会成员亚伯拉罕突然说道:“如果我们绕道格利泽786恒星呢?”

    绕道格利泽786恒星?

    曹江峰闻言,眼睛不由亮了一下。

    周晨则有些意外。

    见在场众人有许多还有迷惑,主修地球物理和行星观测的曹江峰便开始给大家介绍:

    “格利泽786恒星是一颗距离地球15。3光年的红矮星,它的不稳定,所以是一颗变星,质量远低于我们的太阳,铁的丰度约为太阳的75%,年龄约65亿到99亿年之间,迄今已经发现它有三颗行星,其中一颗或许存在生命的可能,比较适宜进行改造。”

    “那么绕道格利泽786恒星,这个计划可不可行?”

    周晨望向曹江峰,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

    这是一个决定舰队命运的回答,饶是曹江峰经历过风风雨雨,这一刻也不得不慎重起来。

    这个回答一点都不能出错,在宇宙的大尺度上,一个细小的误差都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被无限地放大,而他需要为这个回答负责!

    半晌过后,曹江峰咬了咬牙,回答道:“绝对可行!”

    “是吗?”周晨心里非常高兴。

    他相信曹江峰的判断,不过保险起见他还是严肃地道:“此次选择事关重大,诸位千万不可大意,这件事就由曹江峰带领科学院负责,允许动用舰队的超级计算机,务必将每一个细节计算进去!”

    接下来科学院的几个人开始计算因为绕道而要多走的路途,很快结果出来了。

    曹江峰兴奋地说道:“如果绕道的话,前往红星的旅途会增加6光年左右,不过因为得到了补给,所以物资方面可以得到保证!如果现在让探索七立刻飞往格利泽786,应该还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可以对其进行改造!”

    “既然这样,那就按照这套方案执行吧,回去之后你们再细致计算一下!”

    周晨想了想,暂时也没有其它的选择。而且随着撤离时间的日益临近,这个决定还是要早些作出。

    “对了,神秘人的这个坐标地点也要观察,我总有一种感觉,这里应该没那么简单才对!”

    周晨还是没有死心,总觉得会有奇迹发生似的。(。)

第一百二十九章 神秘的光幕() 
之所以对神秘坐标念念不忘,是因为如果这个地方存在人类生存下去的希望,那么无疑是选择中最佳的。

    它距离太阳系只有14光年,即使超负荷运载,地球舰队也可以尽可能多的搭载撤离人员。

    之前希雅的前身“蛋蛋”做过测算,如果地球舰队只运载3亿人,那么内部的供给系统完全可以保证永久性循环,只需沿途简单的补充相应能源,便可以十分惬意地航行于宇宙当中。

    但是如果超负荷运载10亿人离开,内部循环系统将会跟不上那么多人的消耗,会在三十六个地球年后耗尽,这就要求中间必须要找到宜居星球,直接补充现成的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物资。

    否则航行将难以持续下去。

    在宇宙中航行,速度的规划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航行速度快,意味着加速与减速阶段需要消耗的能源也会越多,但是相对的,旅途中需要的时间也会相应缩短。

    根据现有的物理规则,由于质量随着速度上升而增加,所以越是到高阶段,所需的能源将会成倍提升,这又表明速度过快也是不可取的。

    最终,周晨通过计算机复杂的模拟后,确定0。7倍是适应当下科技水平的最佳巡航速度。

    如果以0。7倍的前往14光年外的坐标地点,需要消耗的时间为二十年,换算成相对论时间,以0。7倍前进的地球舰队,舰队内部时间只过去了差不多十四年。

    十四年与三十六年,两者相差2。5倍还多。

    换句话说,如果地球舰队以豁出去的心态开启星际旅程,不计后果的话,一共可以运载将近25亿人抵达14光年之外的坐标地点。

    3亿与25亿,这中间的差距何其巨大,如果真可以运25亿人离开,基本不用造成太大的动乱,就可以顺利展开撤离行动了。

    哪怕保守一点,运20亿人离开,过程也是相当宽裕的。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14光年外有适宜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生存的条件,还需要消耗时间去改造的话,其效能就需要打一个折扣了。

    反观其它方位的恒星系,由于宇宙的尺度太大,哪怕只运载10亿人离开,想要找到一个中途补给的中转站都是十分不容易的。就拿周晨他们已经选定的红星来说,这个恒星系距离地球40光年,恰恰在三十六个地球年的范围之外,若只带8亿或9亿人过去,或许勉强可以一次性抵达,但须知还要考虑改造星球的时间。

    所以无论如何,抵达红星的过程中必须经过一次补给。

    既然要补给一次,那么带8亿或者10亿,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甚至如果真的找到一个距离合适的中转恒星,大家再节衣缩食一点,未必不能多带2亿人过去。

    一边轻轻松松便是二十多亿,另一边机关算尽才勉强十亿出头。

    两者优劣对比放在眼前,所以周晨不到万不得已,他真的不愿意放弃对神秘坐标的探索。

    交待完相关事宜后,周晨先行离开了指挥大厅。

    身为舰队的舰长,又亲自担任着华夏大学的校长,周晨的日程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很难有空下来的时间。

    不是他不愿意从琐碎杂事当中解脱出来,而是华夏大学的校长之位,对他来说有着非常的作用。

    古代讲究天子门生,在宋朝以前,科考制度没有殿试这一说法,主考官拥有钦定新进士的权限,因而成功中举的进士常把自己的及第,看作是主考官对自己的一种恩情而感恩戴德,于是科举考试就成了主考官结党营私,建立和培植自己势力的一种渠道,这对皇帝的集权是不利的,唐末牛李党争就是明证。

    到了宋时,赵匡胤有鉴于此,于是又增加了殿试这一环节,最终将决定考生能否被录取的大权移到了自己手上,皇帝成了最终的主考官,这样一来,的新进士都成了皇帝的学生,是为天子门生,他们感恩戴德的对象只能是皇帝,从而避免了朝堂大臣借科举之事做大的风险。

    虽然未来的地球舰队肯定不是古代的皇权****,但人情世故无论何时都在影响着人心,尤其在周晨看来,舰队的初建时期是人心最为躁动的时刻,若此时不能收归人心,建立起一支团结听命的队伍,单单以舰队的强权力量去约束的话,效果不但不会好,反而会离心离德。

    周晨十几年埋身在华夏大学深耕,甚至无数次前往美利坚大学、英联邦大学等另外几所大学去授课,目的就是挖掘属于自己的队伍。

    这些从几所大学出来的学生,无一不是优中选优,将来势必会在地球舰队中起到作用。他们就好像减震装置,是舰队稳定的基石。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便过去了两个星期的时间。

    地球舰队这边,对神秘坐标的监测一直都没有停下。科学院和社会院开始针对撤离路线的规划以及如何展开具体撤离,制定了相应的步骤。

    2037年2月26日,这一天很普通。

    地球迎着初升的旭日,在地平线被照亮的刹那,又开始了崭新的一天。

    远在木星轨道的地球舰队,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在闹钟的提醒下,也意识到新一天的到来。

    海神仍旧犹如一名暮色浓浓的老者,挺着它那坑坑洼洼的身躯,独钓寒江,停留在茫茫宇宙之际。周围不时有几架转动三|角翼的探测器闪烁着信灯一闪而过,一切都看起来那么的按部就班。

    此时海神内部的数据库,通过量子雷达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半径为3000个天文单位的巨大三维球体。

    硕大的球体当中,除了少许星际气体和小陨石存在外,再无个头稍大一点的东西,似乎周晨对神秘坐标点的期盼,已经犹如掉进了深渊般,再也没有回转的余地。

    曹江峰他们也死心了,在看了几次监测结果后,终于摇摇头不再抱希望,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对红星的规划当中。

    可是宇宙的莫测就像跟他们开了一个玩笑一样,宇宙中一定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就像小孩玩积木一样,左手抓起世上的一些事物,右手抓起世上的另外一些事物,一个偶然,这些原本毫无关联的东西拼合到一起,构成了一些新的事物,这正是偶然的力量!

    在距离海神280千米的地方,也就是神秘坐标点的位置,原本静谧无波的宇宙空间忽然毫无征兆地起了一丝微妙的波动。

    这丝波动极不起眼,可能只是一个原子级别的空间跳动,但却恰好被几道路过的纠缠量子捕获到了,于是在量子雷达构筑的三维球体当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红点标记。

    “班长,班长,快过来看,有奇怪信反应!”负责监视的工作人员看到红点标记后猛地打了一个激灵,连忙呼唤值班班长。

    等值班班长走过来的时候,这个红点标点已经扩大成了乒乓球大小的宏观空间波动,而且还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扩增。

    值班班长一惊,哪敢怠慢,立刻通知了科学院。

    等曹江峰、蔡笑西等一干科学院临时委员会成员,以及闻讯也赶了过来的社会院成员来至现场的时候,那个宏观空间波动已经扩大至直径100千米的球体。

    “让海神立刻后撤!速度要快!”

    曹江峰当机立断,下达了指令!

    此时巨大的三维扭曲已经靠近海神所在区域,如果再不及时后撤,海神将有被吞没的危险。

    伴随蓝白色尾焰,海神开始远离扭曲区域。不过让曹江峰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三维扭曲似乎也在加快,海神虽然在加速撤离,但始终都贴在扭曲空间的边缘。

    “再快点,再快点!”曹江峰心里急切地呼唤着。

    有好几次海神差点被扭曲吞没,曹江峰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终于,在紧张的二十分钟过后,三维区域终于停止了扩张,海神安全了。

    此时指挥大厅中,人们的脸上露出了又惊又喜的表情,随着海神脱险,他们将注意力投到了那个扩张的三维区域上。

    “让海神再后退一段距离,然后对那个区域进行观测!”这时接到通知的周晨也赶到了现场,他进来时正好看到三维区域停止扩张的一幕。

    半晌后,海神抵达到最佳观测位置,然后再次聚焦量子雷达,纠缠量子被释放了出去,一团色泽苍白的球状区域很快出现在了大屏幕中。

    “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人心中闪过了各种猜测。

    就好像一团光幕将什么东西笼罩了起来,那么光幕的后面到底隐藏着什么?

    “你们看,这片区域好像在变化,光幕……正在消散?”曹江峰惊讶地说道。

    周晨点点头,目光一眨不眨地盯着越来越稀淡的光幕。

    终于,半个小时后,光幕彻底散去,它背后的东西终于呈现了出来。

    “天啊,这是怎么回事!!”

    当背后的东西彻底暴露在人们的眼前,人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呼。

    就连周晨也不例外,他看着眼前这个熟悉的东西,两只手轻轻地开始颤抖。(。)

第一百三十章 另一个木星() 
这个世界上最令人震撼的事情是什么,不是看到陌生的事物无从招架,而是看到自己熟悉的东西,出现在了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地方。

    那种荒谬、诡异、怪诞的思想波动,正像一只只小小的蚂蚁在躯体上慢慢爬行,不痛,但奇痒难止。

    此时,在周晨他们的眼前,便发生了这样一个奇异的现象。

    一个他们无比熟悉的东西,跨越14光年的距离,出现在了遥远的星宇彼方。

    周晨在人的脸上看到惊骇的表情,但他并不意外,因为面对这一幕匪夷所思的画面,连他自己都觉得是如此的不真实。

    画面中出现的是一个天体,一个天文爱好者都十分熟悉的天体!这个天体是太阳系中仅次于中央恒星的庞然大物,它是如此庞大,就如一个憨厚的大胖子,牢牢霸占着行星老大的位置。

    是的,这个天体就是木星!

    在大屏幕中,周晨他们看到的,赫然是那个漂亮的气态巨行星,胖胖的身躯依据纬度不同划分出了一条条色泽鲜艳的区带,或黄或褐,配合其圆滚滚的体态,远远望着美轮美奂。中央偏下的位置,那一轮巨大的大红斑如同硕大的天眼,显得如此清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