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超星空文明 >

第89部分

超星空文明-第89部分

小说: 超星空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海神星系的宜居带中有三十六颗类地行星,其中有两颗更是各项条件都与地球相近,但进行铀铅衰变测定之后发现,这些行星的年龄都不高,大约形成于距今12亿年前,目前星球上只发展出蓝藻等简单的单细胞生物!

    也就是说海神星系存在智慧生命的可能性已经被排除了,这个星系将完全成为地球舰队的独家牧场。

    因为海神星系的重大发现,地球舰队的战略方向也要跟着发生彻底转变,这个转变不仅是搭载人数的变化,整个舰队的舰只组成也要相应的作出变化。

    在原定舰队编组中,地球舰队采取的是“5:5:5:5:5”的混编模式,即一支编队除了需要五艘大型居住舰外,还要对应配备五艘文明级战舰、五艘补给舰、五艘各类型工程舰以及五艘科学实验舰,这是维系一个文明在宇宙中生存的最佳配比模式!

    周晨原定的目标是在撤退时建成九支这样的编队,即到撤离时,地球舰队将拥有大型居住舰、文明级战舰、补给舰、各类型工程舰、科学实验舰各四十五艘,合计二百二十五艘舰只。

    先前的舰只建造都是按照这个计划进行的,截止到当前,地球舰队已经建成了各种类型舰只各十五艘,合计七十五艘,已开工的各有十艘,合计在建各种类型舰只为五十艘!

    虽然计划发生了改变,但由于已开工的舰只工期均已过半,肯定不能中途砍掉,所以目前规划中的各类型舰只已经各有二十五艘,合计一百二十五艘。

    换句话说,地球舰队在剩余时间的产能还可以再建一百艘各类型舰只!

    这一百艘的产能该如何分配,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为此,周晨专门召集科学院和社会院的成员进行一番推算大家各抒己见。

    “既然目的地是14光年之外的海神星系,而不是原先预计的搭载3亿人在宇宙中流浪,那么我觉得原定的各类型工程舰和科学实验舰的建造计划可以砍掉。”会议一开始,曹江峰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的话一出,与会成员不禁点头。

    现在海神星系那边也开始了相应的建造,工程舰和科学实验舰什么的,确实没有原先那么了。

    这是一个没有分歧的议题,周晨见大家都赞同,略微思忖后,微笑着说道:“事急从权,更优质的安排各类舰只的建造,对于舰队的撤离十分,既然大家都赞同,那么等已开工的十艘工程舰、科学实验舰完工之后,剩下的就不再建造了。”

    “大家还有什么意见?有建议的都可以提出来。”

    这时一名社会院的成员站起来说道:“14光年的距离虽然不远,但也算不上近,宇宙中的事情很难估量,更别说还是十几年后,所以我觉得舰队的安全必须得到保障。”

    周晨微微点头,却听那个人说道:“文明级战舰是舰队的核心战斗力量,我们面对的是奥多文明和费罗文明这两个巨大威胁,万一路途中碰见他们,难免要发生大战,所以原定的四十五艘文明级战舰应该如期完工,绝不能减少!”

    周晨听他说得有道理,轻轻颔首地说道:“关于奥多文明和费罗文明,我这里有一些情报要公布。”

    “舰长请讲。”人一听,不禁竖起耳朵来。

    在地球舰队,军事这一块向来是舰长亲自抓在手里的,科学院和社会院的成员虽然有资格参与政策的讨论,但军事上这条红线却是不能触碰,因而除了少数几个人外,他们对两大文明的状况都还不是特别清楚。

    周晨轻轻点头,微笑说道:“我在这里给大家透个底,其实在十五年前,情报处就已经开始通过量子雷达对周边进行监视了,现在已经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三维球状数据库,大致覆盖了太阳系周边10光年的范围!”

    “哇!”会议室里不禁交头接耳起来,对于科学家们来说,能实现对周边10光年范围的监视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要是没有地球舰队的先进科技,恐怕就是过一百年也实现不了。

    周晨看着他们一个个脸上惊喜的样子,不禁笑了起来。

    事实上10光年的监视范围在五年前就已经达到了,要不是受限于纠缠量子随着距离增大而变得稀疏的影响,监视范围应该会更广。

    不过10光年的监测范围,已经可以给地球舰队非常多的保护了。

    “从量子雷达的信息来看,费罗文明目前还没有雷达的三维球体范围,也就是说它至少在距离我们10光年之外的地方!不过借助量子雷达定向扫描,我们最终确定费罗文明在位于我们12。5光年远的地方,并且正以0。5倍的速度向我们靠近!”

    周晨此话一出,人心中便开始盘算起来,很容易得出费罗文明大概会在二十五年后抵达地球。

    所以保持安全的距离,地球必须在十五年内完成撤离!这与原来的计划是相符的,因而没有人为这感到担忧。

    “舰长,能透露一下费罗文明的规模吗?”这时,一个社会院成员突然站起来问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敌人的实力如何,相信这是人都希望知道的。

    周晨皱了皱眉头,如实说道:“由于距离太远,我们还无法估计费罗文明的具体战舰数量,但应该不下于二十万艘!”

    哗的一声,周晨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发出了一声惊呼,二十万艘啊,还是最低二十万艘!哪怕是到了撤离阶段的地球舰队,都还不够给它塞牙缝的,这中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直到这一刻,这些地球舰队的骨干成员,对宇宙文明总算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认识,地球舰队跟他们比起来,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弱者!

    “敌人太强大,不可与之为敌,还好!还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时间上正好可以与他们错开,这时候人心里由衷地感到了一阵庆幸。这倒不是怯战,而是不想做无谓的牺牲。

    周晨压了压手,示意大家保持安静,然后说道:“至于奥多文明,目前我们还没能找到关于它的线索,不过这应该也算是好消息,至少它离我们更远!”

    “嗯,是这个道理。”人心里赞同了这个说法。

    当清楚地球舰队将要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之后,在场成员对战舰的渴望已经无以伦比了,这时候谁要是敢说出砍掉文明级战舰的建造计划,那不是跟自己的身家性命过不去吗?

    最后会议一致通过,文明级战舰建造计划不变,仍旧按原计划建造四十五艘!

    这样一来,一百艘产能中去除文明级战舰所需的二十艘,还剩下八十艘产能。这八十艘产能,不必说,自然是全额分配给居住舰和补给舰了。

    (。)

    1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人口数量() 
“接下来我们要确定撤离人员的数量!”周晨环顾众人一眼,神情严肃地说道。

    提到这个话题,与会人员都非常上心,精神一下子打了起来。

    在宇宙中,一个文明的底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明族群的数量,只有人数达到一定的规模,各种科技成果才能不断涌现,某种意义上,科技的发展与族群数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这时科学院的古斯塔夫站了起来,说道:“根据居住舰的承载能力,我们原先预计搭载10亿人可维持三十六年,现在既然是前往海神星系,那么极限搭载量将是原先的2。5倍,也就是25亿,我认为可以适当留出一些余量,撤离23亿是比较合适的数字。”

    23亿!听到这个数字后,人的眼睛忽然亮了一下,脸上由衷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要知道3亿,抑或者10亿,与23亿这个数字比起来却是没有可比性的。如果真的能够撤离23亿人,未来大有可为啊!

    这时候他们脑海中闪过了很多个念头,不仅考虑到了未来地球舰队在宇宙中的底蕴问题,同时也很自然地联想到了一个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那便是自己在地球舰队的地位。

    就目前来说,地球舰队的领导层基本上已经确立了,那就是舰长之下的两个临时委员会制度,与会的各成员既然有资格参与整个舰队的政策讨论,那么“临时委员会成员”的“临时”两字也就只是一个形式而已,相信等到舰队撤离的时候,这两个字一定可以抹去。

    试想一下,是愿意做3亿人的领导者,还是愿意做23亿人的领导者?这个问题毋庸作答,毫无疑问是选择后者!

    人心利己,哪怕是到了族群最艰难的时刻,利己依旧是个无法磨灭的“顽疾”。

    周晨从他们眼中看到了兴奋,也看到了**。作为领导者,合适的情况下诱之以利并非坏事,他淡淡一笑,心想:有野心就好,就怕自己的队友是一群没有野心的人!

    没有野心就没有战斗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团队也是涣散的。

    周晨最担心的就是,自己亲手扶持起来的队友,在各种利诱面前抵御不住外部的冲击。若是核心团队容易被外部势力攻破,甚至让沙子掺入到核心团队中来,造成不必要的内部对抗,那么对周晨控制舰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现在问题是我们还剩下八十艘舰只的产能,如何才能运走23亿人?”周晨皱着眉头问道。

    目前,已建成的居住舰有十五艘,保障舰也有十五艘,并且各有十艘在建。按照原来的安排,这些舰是按照运载3亿人的标准建造的,每艘居住舰额定运载人数为700万,四十五艘共计运载3亿人。

    如今情况有变,运载人数从3亿变成了23亿,整整多了20个亿!由于已建成的居住舰,内部居住设施都已完成,可增加的承载量有限,那么多出来的人员势必要叠加到还未开建的居住舰中。

    “舰长,扩建居住舰和补给舰势在必行,八十艘额外的产能可完全用于这两类舰的建造!”说话的是尹希,这位弦理论出身的科学家向来不多话,今天倒是破例开口了。

    只听他接着说道:“多出来20亿的人,其实倒不是说运不走他们,空间虽然不会增加,但挤挤还是可以塞下的,”

    “你是说每艘居住舰多搭载一些人?”周晨当然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没错!”

    周晨点了点头道:“四十五艘居住舰运载3亿人确实显得宽松,极限搭载10亿人在不计后果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勉强执行的。”

    “现在我们还有八十艘舰的建造产能,如果我们把这八十艘产能优先拨给居住舰居住舰从原计划四十五艘增加到六十五艘,并且已建成的十五艘居住舰在原有设施基础上多运载两倍的人员,即3亿,那么已经在建及后续将要开工建造的居住舰,只需要每艘增加四倍多一点运力,即每艘运载4000万人,那么便可解决运载23亿人的问题了。”

    “关键在于!”古斯塔夫忽然插了一句。

    补给舰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用于堆放生活物资的舰只,确切地说,补给舰更像是一个移动的生活农场,它是用于生产与存放各种生活物资的,是居住舰自身循环产出之外的一个强力补充!因而补给舰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舰队的生活水平。

    周晨思考了一会儿,赞同说道:“如果做出这样的话,最终建造的补给舰数量也可以达到六十五艘……”

    尹希在本子上经过了一番测算,然后叹了口气说道:“从消耗的绝对值上,这样的也可以维持23亿人顺利抵达海神星系。但是相比于运载3亿人的宽松条件,多运载20亿势必造成最后几年舰队内部的供给呈现非常紧张的状态,恐怕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情。”

    周晨一听,也很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眉头不由拧了起来。

    前面说了那么多,无论是最早的四十五艘居住舰极限运载10亿人,还是现在六十五艘运载23亿人,其实都预制了一个理想条件,那便是忽略了人类的利益性,完完全全将人当作机器人进行计算了。

    比如蛋蛋预计极限搭载10亿人时,会在三十六年内消耗完,那么地球舰队真的可以撑到第三十六年吗?

    答案当然不是,或许在第二十个年头的时候,便会呈现出循环不足的状况,到第三十个年头,循环已经极度紧张,到第三十六个年头,彻底循坏殆尽!

    那么作为生命的承载体,地球舰队非常有可能在第二十个年头就开始陷入人道灾难!这对于一个航行于枯寂宇宙中的舰队来说,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虽然现在的计划变为六十五艘运载23亿人,居住舰的数量增加了,而且持续时间也只有短短的十四年。但通过计算可以发现,它的人道灾难开始时间却是第十一个年头!

    换句话说,如果以六十五艘居住舰、六十五艘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