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超星空文明 >

第99部分

超星空文明-第99部分

小说: 超星空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先期撤离的学生,叶红文他们的去所并不是居住舰内常规的居住区,而是位于整舰最上层的学园区。

    六十艘居住舰,其中有二十五艘居住舰的最上层设置有学园区,这些学园区以后将作为地球舰队高等教育的集中地,华夏大学、美利坚大学等等高等学府,都被安置在了二十五艘居住舰的学园区中,它将是整个文明最为精髓,同时保护力度最为彻底的区域。

    万一出现紧急事态,学园区边上便是紧急逃生飞船,可以确保文明菁英存有最后一线生机。

    此刻,学园区已经做好了迎接入住者的准备,一条条街道,由清洁机器人打扫得干干净净,布局样式也与地球上没什么分别,硬要说有什么不同,可能就是街道相对来说要狭窄一些。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居住舰毕竟只有这么大,更高效的利用,有些能压缩的地方都被压缩了。

    “快看,好漂亮的天空!”

    居住舰后,学生们没有感受到预料中那种舱室拥挤的感觉,恰恰相反,他们抬头一望,看到的却是一幕蓝天白云之景。

    叶红文微微张了张嘴,感到了一丝意外,他看到距离地面五百米的上方,有蓝天,有白云,阳光斜射过来,照射的角度与给人的温暖程度,竟然与他里显示的时间一模一样。

    要知道最大限度的模拟地球上的环境居住舰真正成为一艘适宜文明长期居住的舰体,而非一口移动的活棺材,或者一艘并不怎么舒适的长途旅游巴士,周晨他们在这方面下的工夫可谓非常用心。

    居住舰的十四个层级,每层的顶部都装有热源发散装置和影像呈现装置,所投放出来的光照基本模拟了大自然日光的各种色谱波长,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很难发现这些只是投影,甚至在地面上种植瓜果蔬菜,这些作物也能按照时令正常的生长、发芽、成熟!

    这一切的一切,离不开能源的,当然居住舰在能源方面是有些富余的,真正航行的时候,也还有补给舰可以为它补充需要的物资。

    另外,一旦舱室封闭,整个居住舰内部的有机循环也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维持,这个时候,哪怕种植蔬菜、饲养一定程度的小动物,它们所产生的废物可直接落地再利用,而废气,则居住舰的生命维持系统,进行多种处理后返回。

    唯一需要担忧的就是搭载人口过多,所导致的物资循环跟不上消耗,而补给舰那边的物资产出又无法填补居住舰这边的亏空这种情况,这才是限制搭载人数的最大障碍。

    1

第一百四十九章 社会结构() 
“撤离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周晨向身边一个挂着上校军衔的参谋问道。

    这个参谋是地球舰队实施撤离前,专门设立的配属于舰长团队的参谋,平时工作是配合舰长下达各种指令,为舰长决策脑力方面的。

    其实当初在组建参谋团队的时候,社会院、科学院,甚至军队那边,有无数人削尖了脑袋想要加入进来,但最终周晨只从中挑选了不到两百人。

    “华夏大学等学生已经于今天全部撤离完毕,这次一共撤离了全国将近五百万人口,撤离效果经评估还算令人满意。”参谋如实回答道。

    周晨微微点头,思忖了下道:“接下来几个月是撤离的高峰期,其它学校和社会上的百姓也会纳入到撤离队伍中,驻地这边一定要注意临时居住地的!”

    不同于优先撤离名单,普通撤离名单上的百姓还要征求其本人的意愿,并且最终通过筛选后才能入住居住舰。这才是最耗时最费力的工作,丝毫不亚于将他们从地球撤离到地球驻地这一过程!

    而且这个过程极易发生各种乱象,所以经过商议,这个过程最终采取了一个片区一个片区的撤离方式。

    通过层层分化,化整为零的手段,最大限度的减少规模**件发生的可能。

    信用积分达到撤离要求,并且本人也愿意撤离的,那么一到驻地之后就开始分配,先到先走,而且由于有积分方面的限制,从一开始就牢牢锁定了10亿人的目标,所以并不会造成后续人员没有名额的情况。

    积分不够,或者本人不愿意撤离的,由系统另外做登记,归入待定名单。

    事前周晨及地球舰队的团队曾测算过,按照现有方案执行的话,剔除掉一些本身不愿意撤离的,以及一些罪孽在身,不够资格撤离的,10亿的名额,完全能够保证全国不到13亿人的撤离。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倒不能将话说得太满了,万一周晨和他的团队估计错误,后续的麻烦还是不少。

    因此小心谨慎对待,总不会有错。

    “是的舰长,我明白了!”那个参谋表情一凛,挺立身子,转身传达周晨的指示。

    周晨望着他的背影,淡淡地点了下头。

    如今随着撤离工作的展开,舰队的各项组织机构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松松垮垮。经过社会院的讨论,并且征求了各国领导人的意见之后,舰队的组织框架也渐渐清晰了起来。

    在舰队层面,地球舰队设有最高指挥官一名,即舰长,由周晨担任,握有全舰最高的零级权限,拥有对舰队主脑的控制权!

    舰长下设立舰长团队,包括情报、军事、民事、科学、立法等多个参谋小组。

    这些参谋小组并无决策权,只是作为舰长办公的补充力量,归舰长调配与任命,但拥有对口监督、掌握所辖领域各项舆情的权力。其中情报参谋小组拥有调取二级权限以下的资料的权力。军事、民事、科学、立法等,拥有调取对口领域二级权限以下的资料的权力。

    虽然从权限配置来看,情报参谋小组有着更加广阔的调查权,但几个小组侧重有所不同,情报参谋小组主要负责反叛性质的舆情监管,对军事、民事、科学、立法等具体事物并无干涉之权;而其它几个参谋小组,他们主要针对的是对口领域的政策制定方面的监督,为舰长决策参谋。

    简单来说,情报参谋小组负责的是监控舰队内有没有反叛的情况,类似于明朝的锦衣卫,但又不具有锦衣卫的审讯、押捕之权;而其它几个参谋小组,是分析舰队各类政策是否可行、是否执行到位的机构。

    而在舰长之下,设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军事力量委员会、民事行政委员会三个“一级委员会”。

    这三个一级委员会,以委员会名义拥有各自领域内“一级权限”,比如科学技术委员会,前身就是曹江峰他们为首的科学院临时委员会,现在终于转正了。

    科学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全舰科学家与科学技术方面的,是保障文明在宇宙中进步的关键机构。

    委员会成员拥有科学领域的二级权限,全体成员开会后可发布全舰有效的一级指令,可制定地球舰队的科技发展计划,并拥有调配地球舰队划拨的用于科研的物资的权力。

    简单来说,是科学方面的最高机构。

    军事力量委员会,顾名思义,是用于统帅全舰军事力量的机构,由周晨担任主帅,各军选拔将领委员会担任委员,负责军队及军事力量的建设和日常。

    以后,地球舰队的士兵,都要统一归入军事力量委员会的之下!

    当然,于舰长的机器人大军,却是没有归入的,机器人大军仍旧属于舰长的私人武装,不过在军队组建后,机器人大军便了休眠状态,多达一千两百万台的机器人,悄无声息地伫立在各大居住舰的街头巷尾,乍一看便如一尊尊罩在玻璃罩子内的雕塑,没有舰长的指令下达,它们就是雕塑。

    军事力量委员会也是“一级权限”,委员会成员拥有“二级权限”,但主帅拥有与委员会等同的“一级权限”。

    换句话说,主帅本质上等同于委员会本身。但在平时周晨还是要做到尊重委员会的决定,不会行使自己的“一级权限”加以干预,否则又何必设立军事力量委员会呢?

    至于身为舰长的“零级权限”,这是在万不得已情况下才使用的,甚至除了极少数最早追随周晨的一批人,其他舰队成员压根就不知道有零级权限的存在!

    最后还有民事行政委员会,这其实就是地球舰队内通俗来说的“国家概念”了,在民事行政委员会下,设立行政、司法、立法、监督等多个平行部门,对内做到平权分化。

    正如当初斯坦利他们商谈的那样,周晨确实不屑于,也懒得插手容易陷入矛盾漩涡的民事这一块,这些麻烦事,还是留给喜欢干这一行的政客去办吧。

    民事行政委员会的委员主要由地球上各个大国的往届或者现届领导构成,人数也较多,足足有五十多名,算是把联合国安理会的框架搬到了地球舰队,并且将它实质化了。

    委员会下面,行政、司法、立法、监督做到了分立,最大限度让行政变得公正化。成员由原先的社会院临时委员会选派,等于将社会院临时委员会悉数纳入到了民事行政委员会麾下。

    当然立法这一层面中,它仅仅拥有审批法律的权力,是由法律方面的专家构成的,却不是类似美国的国会制度,事实上在舰队的航行过程中,周晨以及其他各国的领导人,都不希望出现国会这种严重制约行政力的机构!

    说是集权也好,不尊重民意也罢,周晨相信,只要制度设计合理,民众的权力不是只能通过国会来保障的。

    至于选票,那更是第一时间被否决的贪婪设计,不过在否决选票的同时,周晨在委员会下面设立了一个与行政、司法、立法这平行的“监督”这一机构,这个监督机构将严格监视权力的运行,由舰队主脑希雅直接参与运作,一切非机密性的操作,全部都会向民众公开。

    相信只有完全化的机器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否则再好的制度设计,哪怕它设计得再天衣无缝,只要有人的参与,就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公正。

    所以,监督这一权力,相当于给官员上了一个铁箍,这个铁箍每年会考察官员的作为,最后将成绩单上报民事行政委员会,由民事行政委员会进行官员的嘉奖、提拔、任命与公示。

    最后,既然民事行政委员会是全舰的最高政府,那么无论是已经在其它两个委员会下的军人还是科学家,统统也要作为地球舰队的社会成员,接受它的。)。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您的,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到。)

    1

第一百五十章 搞不清楚形势的人() 
拥有了一个合理的制度,对舰队的整体稳定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

    周晨的这套制度框架还属于草创,起码在军事方面还需要更多的磨砺与消化,反倒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民事行政委员会这两者实施起来最为顺利。

    科学技术委员会得益于曹江峰等人的原班人马,新设立的科学技术委员会虽然人数从原来的十人增加到了二十五人,但由于周晨从一开始就打着科学家的主意,是以这二十五人也是当初最早地球舰队的成员。

    有原来的框架作为铺垫,新的委员会一旦设立,也不过是改了改名字,扩大了一下规模罢了。

    各项衔接工作自然水到渠成。

    至于民事行政委员会,虽然这个委员会的职责最为复杂,看似是最难磨合的,然而因为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先期撤离,而且先期撤离人员总数还不少,算上科学院与社会院的成员以及他们的家属,足足达到了一千余万。

    自那时起,民事行政委员会的前身“社会院临时委员会”便已经担起了社会治理的纲,经过十几年的磨合,民事行政委员会已经拥有了较为成熟的舰队治理体系和理论。

    当然,随着人员增多,总撤离阶段上舰的百姓可不像先期撤离人员那么温顺懂得配合,压在民事行政委员会身上的担子还是很重的。

    鉴于此,周晨特地让民事行政委员会暂时与军事力量委员会联席办公,必要时出动军力进行弹劾。

    不过这种联席方式属于临时性质的,属于特殊时期的变通之法,开会虽然在一起开,但各自的指令下达渠道还要各走各的。

    军权与民权最终必须剥离,长久让它们合并,对社会的稳定以及舰队的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弊端。

    政治家手里绝对不能握有军权,这一来是防止野心家的出现,避免造成舰队内部层的畸形团伙化,从而避免造成舰队秩序的不稳;二来也是保护这些卓有能力的政治家。

    东汉光武帝时期,光武帝刘秀之所以能在一片乱世中光复汉朝,是因为那时他身边猛将云集,拥有一大批扈从,这其中便有赫赫威名的“云台二十八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