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 >

第34部分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第34部分

小说: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就算是ri后建造了三个文明的弓箭兵营,落后的工艺水平下的武器铺也只能制造出勉强达到战争需要的弓箭。

    与女真人,特别是女真jing锐所使用的弓箭比起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在shè手水平方面,无论是希腊弓箭手、波斯弓箭兵还是中国的连弩校尉都远远无法与那些真正的jing锐好手相比。

    虽然在大兵团作战下,这一点点的差距可以用人数等其他因素弥补。

    但这终归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弱点。

    唐业也不得不考虑到敌众我寡、或者人数差不多的情况——毕竟,自己之前苦心经营的势力就是因为明军的兵力超过己方太多而寡不敌众被覆灭的。

    而且,无论是明军还是女真人,其远程武器的装备率是相当高的。

    尽管在冷兵器时代最终解决战斗的多半还是要靠近战厮杀。但远程武器却是绝对不能或缺的制胜要素!

    轩辕以弓箭部队出奇制胜,大败蚩尤。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shè,强赵国百年。

    大秦横扫**,夷平诸国,虽然主要原因是其军国主义化的耕战制度,但军事方面的胜利绝对也离不开大秦那著名的强弩战阵!

    就算是到了汉朝,无论是汉朝前期靠着“三十万控弦之士”力压刘邦,使其以和亲策略维持帝国的匈奴,还是在汉武帝时期因民生复苏而有了决战资本而大造强弩,最终战胜匈奴一直将其追杀到狼居胥山的鼎盛时期的汉军不都是在远程力量上有着极大的优势,或者至少有对抗的本钱才能胜利吗?

    战争发展到了今天,特别是经历了宋、辽、金、蒙古诸多势力的崛起混战。战争中弓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了!

    没有强大的远程部队,就基本不可能成为一支顶尖强军的共识早已经深入人心!

    敌人是弓骑兵,没有强有力的弓弩大炮,对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远远的抛shè箭矢都能将任何一种铁皮罐头生生拖死!

    敌人若是混编部队,就算不考虑轻重骑兵,那两军对垒中远程对shè若是不如敌人,岂不是任由对方蹂躏?

    一千名弓箭手就意味着瞬间倾泻一千支利箭,一万弓箭手就意味着一场战斗中也许会输出几十万支箭!

    就算是瞎蒙也能shè中几千上万人了?

    更何况,弓箭的威力也是极大!

    许多刀砍斧剁未必伤得着的高手在弓箭下反而没有了还击的能力。

    二三十步的距离内,经过一两年训练的弓箭手不说百发百中,但七八支箭shè出去,总有一半能中?

    锋利的箭矢无论是shè中躯干要害还是四肢,只要是对方没穿重甲,多半还是会透甲穿身的!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普通没有练过的人对付那些身手矫健的职业士兵是相当吃力的。

    若是后世那种刚刚习惯了部队生活,打了几次靶便熬到了退役的士兵还好说。

    可若是遇到六七年,甚至时间更长,训练也十分严格的士兵,便相当难以对付了。

    而如果使用武器,如果不是出其不意也通常难以奏效。

    但如果同样的人数同时将物品丢掷向士兵呢?

    能躲开拳头铁锹的好手未必能躲得开飞来的砖头。

    同样的道理,速度比砖头更快了不知道多少倍比一些低shè速的子弹也仅仅慢上一些的箭矢呢?

    唐业就清楚的记得,当年在穿越前他还曾看过一期名叫走进科学。阻击利箭的节目。

    其中武术高手穿着防护服以各种武器试图格挡箭矢,但却几乎没有任何把握挡住箭矢。

    且不说这位高手与那些职业拳手、拳王和国术高手之间的差距。

    但至少这人身手体能都比普通人好得多。

    但即便是这样,阻拦一根小小的箭矢却是那么的困难!

第67章:平民武器——腹弩() 
虽然这种只找一个人去匆匆试验的方式有些不够严谨——毕竟你不能拿一个第一次面对弓箭的人的数据去衡量所有人。

    但有一点是可以证明的——那就是普通人至少是无法阻击箭矢的。

    更何况,这次试验中使用的弓箭也只是20磅左右的比赛用弓,其箭速、威力与古代达到上百磅的战弓完全不同!

    弓箭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无疑是十分巨大的。

    但在如今,唐业在弓箭上却没有什么像样的优势!

    火器化程度很高的明军且不比较,就说蒙古、女真或者其他善用弓箭的敌人!哪个不是长年、甚至从小就玩着弓箭长大的?

    族里随便一找,十个男人里九个都是善shè的好手!最后一个就算是天生体弱、没有天分,最起码也是能shè个野鸡兔子?

    那些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更远不是系统标准化的弓箭兵、弓箭手所能比拟的。

    如果唐业拥有几千个村庄,随时能征召训练出几万几十万弓箭手自然还可以用数量胜过敌人。

    但在如今己方实力薄弱的情况下,纯粹的模仿显然是无法战胜这些强敌的。

    于是,唐业想到了一种武器——腹弩。

    腹弩或称腹弓,据后世考证来说,至少是希腊人在公元420年以前便已经发明出来的弩机类武器。

    根据希罗的弓弩武器制造法对腹弩有相当仔细的文字描述和图解,他的资料来自前三世纪的工程师泰西比乌斯。腹弩是将一张力强大的复合弓置于弩座上,弓床尾端有一道弧形的弓托,张弦时可以利用弓托将弩身安稳于自己腹部,并透过可移动滑管倾全身之力下推把弦扣上。相比单只手臂拉弦的普通弓,腹弩透过这种方法可以储存更多的能量。

    这种利用自身体重的特殊上弦方式也让腹弩这种古老且在后世被替代消失的武器具有了相当强的特sè。

    比起需要强大的力量和长期训练才能玩转的弓箭和同样需要强大的力量才能上弦的弩机,腹弩利用体重的特xing赋予了它相当广泛的受用人群。

    理论上来说,只有经历了两三年弓箭训练的青壮年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弓箭手。

    弩机消耗的时间短了不少,但想要拉开具有足够强度的弩机并且在相当远的距离上有效的shè击,也至少需要几个月到一年半载的时间。

    但腹弩这种发明却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利用自身体重拉弦的方式让力量上的要求降低,如果不考虑到jing准度,甚至随便一个人看别人演示两边后便可以cāo作使用!

    即便是算上shè击训练、基础的维修训练一个少年甚至是妇女学习腹弩也不过是几天的时间!

    这是多么巨大的一个优势啊!

    这种在城邦时代,人口与战争规模都较小的希腊作用并不算太大。

    毕竟当军队战败之后,你不能指望一座只有几千上万人口的城市中所有市民都抱着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想法去战斗。

    但腹弩这类门槛极低的武器偏偏最为适合人口极多、战争失败的结果就意味着屠杀、掠夺、凌辱和死亡的地方。

    换句话说,这东西很适合即将生灵涂炭的大明。

    唐业在想起腹弩这东西之后很快便将自己的想法提到了武器铺和木匠工坊那边

    虽然没有现成的图纸,但好在这东西本就是希腊人的发明。尽管不是系统直接制作的制式武器,但希腊移民中许多曾经做过木匠或者类似工种的人还是凑在一起将这种武器摸索着造了出来。

    腹弩主体由木材制造,即使是往复拉弦的机械机构也因为金属的缺乏和希腊工匠们的习惯而实用硬木制造。

    好在这躲在山中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木材,实用硬度极高的硬木制造这些简单的机械部件还不至于缩减太多的xing能。

    因为制造弩臂的工艺水平较为落后的关系,所以腹弩的弩臂做的极长,几乎达到了四人的宽度。

    加上为了方便竖在地上时正好能顶住腹部的长长的弩身整个腹弩看上去比普通弩机大了至少三倍。

    细长的只有两指宽的弩臂和将近到人胸口长度的弩弦

    整个腹弩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竹片搭成的空架子!

    在几番试验后,腹弩比寻常弩箭长上几倍的超长箭矢也被定型制造了出来。

    长长的箭杆故意被修的很细,以保持较轻的重量。

    箭头被定为两种。

    一款是如同铁钉般尖细的长箭头,另一种则是菱形开有血槽的重箭头。

    装有两种箭头的箭矢可以交替使用,远战则使用轻快的铁钉箭,无论抛shè还是平shè都能shè的极远。

    经过仔细测量和比较,抛shè下的距离甚至不比羽林将军所使用的弓箭差了。遇上女真兵或者明军也有了较量一下的本钱。

    而重型箭头则是为了近距离上兼顾足够的杀伤力而打造。

    二十米内的杀伤力十分惊人,能轻易穿透厚木板或者普通铠甲。这样一来,配合着足够多的近战士兵,就算是碰上穿着全身铠甲的敌人也有了一拼之力。

    在唐业的考虑中,再加上山中的地势,只要全民装备上这种腹弩至少对付一两倍的敌人是有了些把握!

    于是,唐业立刻拍板,武器铺在不断生产士兵的制式武器的同时也加班加点的开始制造腹弩。

    所谓痛定思痛——见识过明军、女真远程力量的唐业当然不打算将来在这方面吃亏。

    除了打算建立比之前更多的军队外,腹弩这种让每一个村民,包括老人、妇女、儿童都有反抗能力的武器自然也是发展的重点之一!

    如果将来再次战败,当敌人攻到家门口时,至少也还有无数能反抗的平民作为最后的资本,而不是像之前那样村民没有发挥出多大作用便被明军用火枪长矛屠灭一空。

    腹弩是唐业第一个大规模制造推广给平民使用的武器但在这个注定征战不休的世界中注定不会是最后一个!

第68章:两个历史岔路() 
天启三年,冬。

    入冬之后,天气ri渐寒冷起来。在异国境内辗转作战的女真人显然不想在面对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出现的明军的同时,还要面对另外一个更为可怕的敌人——寒冬。

    于是,随着女真各路大军最后几次大规模的劫掠行动的结束,女真各旗迅速脱离战场,迅速汇集成一路押送着无数金银物资、奴隶牛羊的巨大队伍向着关外缓缓退去

    面对这种大好时机,明军却显示出了一个暮气沉沉的帝国的僵硬与迟钝。不但没有全力以赴寻求战机,甚至连拦截sāo扰的部队也不曾派去一支!

    似乎所有明军都在高兴的等待这些**掳掠够了的敌人在吃饱喝足后退回老家!

    在这种情况下,女真人安然押送着无数物资、牛羊和奴隶大摇大摆的撤出了大明境内,穿过根本没有出击意思的山海关和宁远,轻轻松松的上演了一把完美的大胜利!

    而另一方面。

    大明的乱局却没有因**哈赤的撤退而发生太多的好转——走上历史岔路的白莲教趁着女真人牵制大部分明军主力的天赐良机,早已经趁机发展成了一个能正面与大明朝廷对抗的庞然大物!

    白莲教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壮大,在原本历史中,白莲教因为遭人举报而在天启二年在打量骨干被抓被杀的情况下仓促起义。从而导致力量严重不足,许多jing锐甚至连召集教徒的时间都没有就被早有准备的明军剿灭。

    因此,徐鸿儒也仅仅是掀起了数十万人规模的起义,最终也因准备不足、人员武器严重缺乏,没能在初期打下一片稳定的后方而最终被淹没在了明廷从各省调集来的大军当中

    而天下各省白莲教徒看到教主徐鸿儒起义失败的惨状后,显然受到了震慑惊吓。加上内部群龙无首,互相间争斗不休这才沉寂下去。

    最终竟是一直到二三十年后明朝灭亡也再未有什么大的动作。

    而当清军入关时,这本应是白莲教这等始终意图造反的一个大好良机。但在清军祭出的屠刀和无数汉jiān竞相卖国的大cháo中,显然白莲教的主体已经没有了敢于和清军一争的心思和胆量。

    于是,直到明朝覆灭,这白莲教在徐鸿儒败亡后鞑子、明军、流民闯王们的乱战中也再未有什么大的作为。

    但在如今这可以说早已经走上历史岔路时代中,可能只是最初一点小小的变化白莲教并未遭到出卖,或者说出卖者在出卖之前露了马脚被内部“清理”掉了。

    总之,这小小的变化却导致了如今整个局势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本应在天启二年仓促而行的起义推迟到了天启三年。

    小小的时间变化背后却意味着白莲教参与起义的高层及各地骨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