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 >

第51部分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第51部分

小说: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县令的脑袋便被干净利落的砍了下来,几个灵活的白莲教徒拴着这位一县之尊的脑袋,高高地挂在了县衙门边的杆子上

    血淋淋的脑袋滴溜溜地转

    让跪在地上的其他人只觉得心脏不断下沉似乎在一处冰冷的无底深渊中一般浑身轻飘飘的使不上半点力气。

    “饶命啊我有钱!放了我!求求你们了!”当这种恐惧蔓延到了极致时,跪在郑雄身边不远处的另一位千户突然哭嚎着不断磕起头来!

    郑雄心中一颤。

    不是他鄙视这位贪生怕死的同僚。

    而是自小喜读兵书,每每看到那些被敌军俘虏后求饶归降的将领时他便是心生厌恶、鄙夷的情绪。

    他一直以为当自己真的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会放声大骂,痛斥这些不忠的软骨头!然后英雄非凡的拔刀再战!最后杀出重围甚至是英勇战死。

    然而

    当无数次幻想中的这一幕真的发生在他眼前时。

    他却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没有丝毫放声大骂,痛斥对方的想法!甚至连厌恶、鄙夷的情绪都没有?!

    这让郑雄觉得十分难受。

    而更让他心中没底发虚的是他甚至似乎还在期待着这帮白莲逆匪放过自己这位同僚?将他们收编重用?!

    尽管他知道这帮白莲教的逆匪放过他们的可能xing近乎于无,但他仍然有些期待——心中原本的热血在这一刻似乎突然凉了。

    这让一直以来认为自己卓尔不群,在这昏昏暗暗的大明官场中属于一颗等待发掘的明珠的郑雄有些不舒服。

    几名白莲教高层裂开嘴,露出一口大黄牙笑了起来。

    常年在田间地头劳作的他们都有着一脸晒的漆黑粗糙的皮肤和一脸不符合真是年纪的皱纹褶子。

    配合上那不好看的五官和小人得志的神情笑的十分难看。

    然而,郑雄知道他们有资格笑。

    因为他们才是胜利者,站在这里决定自己这些所谓的大人物的命运!

    “这是个千户?”白莲教高层中一名面容奇丑的青年询问道。

    一旁的小兵赶紧回话将这人介绍了一下,顺带着还将郑雄千户的身份也点了出来。

    “哦”这名丑陋的军官拉了个长音,突然说道:“我说,你让俺们放了你你有啥用?”。

    这位不断磕头求饶的千户愣了愣。

    面容丑陋的军官等了几秒,发现对方还在愣着,脸上露出一副不耐烦的神sè,将腰间挂着的腰刀抽了出来。

    这一下可吓坏了对方,这位千户赶紧磕头大叫道:“我有钱!有钱!给你!”。

    本来要劈下来的腰刀一顿,刀锋一转搭在了这位千户的下巴上,止住了他继续磕头的动作。

    丑陋的年轻人一直用腰刀将他下巴挑起到仰视自己的角度,似乎是知道自己已经逃了一劫的千户脸上露出一丝劫后余生般的笑意。

    噗嗤——!

    就在连所有人都以为他打动了这个白莲教的高层时,这名丑陋的青年刀锋一杵,却是生生的刺穿了他大半喉管。

    赫赫赫

    漏气的气管发出古怪的声音,深红sè的鲜血呼呼的向着伤口外面涌出,不一会便染红了他胸前一大片的衣服,并且滴落到了地上形成了一滩难看的血迹。

    郑雄心脏骤然紧缩。

    赫哼啐——!丑陋的青年醒了一口黄绿sè的浓痰狠狠的啐在了这位千户的脸上。一张丑脸上露出鄙夷的表情:“你这狗官!死到临头还想着拿钱买命?!不想想这钱是咋来地?还不是她妈从老子们的身上刮来地?cāoxing!”。

    此言一出,尽管这位丑陋的青年刚刚杀了一个人,但不知怎地,人群中突然响起一声叫好声!

    众人顿时悚然,生怕触怒了这位丑陋但心狠手辣的青年。

    不想,这丑陋青年却没有生气,反而露出了一个难看的笑容,蹙着嗓子张罗道:“各位乡亲父老都放心啊!俺们白莲就杀贪官恶绅!那些地主恶霸!只要大家伙别做出那勾结狗官,出卖咱们白莲的事情保证没事啊!”。

    这句话别管真假,原本战战兢兢的百姓们顿时松了一口气。

    眼睁睁的看着一出戏,跪在地上的郑雄不禁联想到许多兵书故事中那些威名赫赫的枭雄大将每到一地必然贴安民告示的描述。

    眼前这丑陋青年的作为虽然粗鄙残忍,个人形象更是极端不佳。

    但这先是杀人再安抚民心的举动岂不正是应和了那“软硬兼施”的手段?既摆明了威严,又安抚了民心。

    如果是无意之举,尚还好说。

    可要是有意为之郑雄不禁心中一凉:白莲逆匪当中竟然有如此人物,看来自己输的不冤!

    就算是今ri不因敌众我寡而失城,将来搞不好也迟早要完蛋!

    正想着,只见白莲教一众高层中一位年纪较大的香主似乎有些乏了,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说道:“都杀了!把这些狗官的脑袋都拴在城门楼子上让他们晒晒!”。

    郑雄这才一个激灵回过神来。

    可就此时,身后那群如狼似虎的白莲士兵已经霸道上前,纷纷按住被捆跪在地的众人,手起便要刀落!

    哭嚎叫骂声顿时响成一片!

    “慢着!”郑雄也不知道自己突然哪里来的力气,整个人向前猛地一蹿!竟是靠着腰腹膝盖生生的蹿出了半米多远!

    后面那士兵匆忙跟进的一刀也只是切到了他的后背。

    顾不上后背的伤势,郑雄双膝跪地,双手抱拳急声大喝道:“诸位!大明千户郑雄!愿意弃暗投明,投身白莲!”。

第101章:国至如此,岂能不亡?!() 
白莲教在节前所掀起的攻势就如同一瓢泼入滚沸油锅中的凉水一般,迅速激起了巨大的反应。。

    整个山东,乃至于附近诸省的白莲军队、明军都被调动起来,战成一片!

    如果白莲教只是分散开来攻击城池,那么明军尚且可以以逸待劳,借助城池的优势消耗白莲教的兵力。

    但白莲教也并不是傻子,会去白白消耗兵力。

    在整体战局中,那些香以下的白莲教军队并不主动攻击城池,只有两三个甚至更多的香集合在一起时才会攻城。

    并且他们将目标不是选择在临清这种要害之地,便是一些城池低矮破损的弱小县城,或者那些人数较少的军事堡垒。

    数万人规模的军队袭击要害、弱小的县城。

    万人到几千规模的军队则盘踞人口密集的乡镇,以逸待劳,维持生产。

    一千甚至只有几百人的小部队则四处巡视,要么袭击驿站、截杀驿卒,要么便在乡村之间征兵宣传,增加白莲教的影响力,并且顺带揪出那些没有在第一波洗劫中清理干净的心向朝廷的人。

    在这种与田忌赛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分配并不高明。

    但对于明军来说却是极为好用!

    首先,明军编制人数僵死——与一个至少统兵上万,甚至更多的香主比较。也只有指挥使一级的明军能够与之抗衡,其下的千户即便是几个一通上去也未必见得能赢的过。所以,两者一旦单独相遇,多半是白莲教占据着人数上风,明军完全是被几倍于自身的敌人攻击。

    其次,明军长期**,兵员不满,吃空饷、老弱病残以及从士兵到将领各级都训练不勤,军事制度败坏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若是开国之处,朱元璋手下的那支打败蒙古、灭天下各路义军的无敌之师的话人数少可能并不会是太的问题。

    但经历了将近三百年的蜕变发展,自宋之后文官地位和掌兵的制度让军队腐朽的更加迅速。

    毕竟,若是武将贪腐,多少还是要顾忌一些军队内部的问题。至少还是要考虑各级军官和士兵的想法。反到是文官——老子大袍长袖,躲在城内享福,管你下面兵丁丘八想什么?就算战败又如何?果断推给下面那些武官便好了!

    随着建国后天下安靖,刀柄入库,马放南山文官集团的重要xing在建设和ri常管理中自然会逐步提升。

    这也是在除了军国主义国家外所有体制下都有的通病。

    本身这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因为往往这也意味着久经战乱的天下安靖,经济复苏,社会秩序的逐步恢复和完善。人们逐渐不再用武力解决问题,而是讲道理、**律。

    百姓的生活这才更有保障,更zi you,更加富足。

    然而

    所有从创立理念上都是好的体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发生一定的变形。

    毕竟,就算是极高明的智者、政客也不是全能的神明,能预知一个国家——特别是像大明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在未来发展中的所有变数。

    往往,人便是最大的变数。

    最初这样大肆建立文官统兵,弱化武官体制的是宋太祖赵匡胤。

    作为本身就是武将,并且在皇帝死后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戏码篡权登顶的宋太祖十分忌惮武将。

    可能他本身还念及旧部之间的感情,用了“杯酒释兵权”这样请人吃饭,暗示众人交出兵权的怀柔戏码。

    但像他这般一个心机深沉之人又岂会没有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些治国、坐天下的“经验”?

    于是,终宋一朝。

    天子对于武将甚至整个武官系统的不信任也一直贯穿其中。

    以至于在空前的繁荣经济和生产力下竟然被回鹘、辽、金、蒙古压着打了那么多年。中间好不容易出了几个能力挽狂澜的武将却不是像杨家将一般死的“中了埋伏”便是如同岳飞一般死于“莫须有”的罪名。

    而经历了金人的羞辱践踏,蒙人的屠戮压迫短暂爆发出血xing,吼出了那一声“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华夏在短暂的血xing爆发之后便又重新在统治者的私心下进入了厌弃武力军事,柔弱盲从的轮回当中。

    可笑当年那些立下汗马功劳的士兵如果知道自己的后代被世世代代禁锢为“军户”,受到文官、武将重重压榨,生活的还不如贫农一般的话该是如何作想?

    就说这大明,到了最后几年,朝中文武竟然尽无英雄!

    其中武将士兵尚可理解。

    武将世袭罔替,没有了能者上位、功者上位的良好机制,加上文官地位极高,往往高品级的武将还要跪低品级的文官这等僵固、羞辱之中武将岂能再出现昔ri三国之时群星璀璨的荣光?

    士兵们更是升斗小民,连年在文官太监的贪污和坑爹指挥下早已经jing锐丧尽。平时连饭都吃不饱,谁给你卖命?

    但文官作为一直享受着最高社会地位、一直口口声声喊着大道理、大忠义的文官书生们却是毫无理由!

    作为一个庞大国家的高知群体,掌握着一个国家民族传承、骨气、脸面甚至是部分灵魂的群体。

    无耻的投降了。

    所谓大叫忠君,最终崇祯敲钟召集群臣,却无一人前往。

    所谓宣称爱民,最终出卖国家、出卖民族,做了那满清鞑子的马前卒。

    所谓民族骨气,最终不敢面对屠刀也罢,但竟然做起了那包衣阿哈,帮鞑子皇帝借着修书之名,实际上行着毁典灭籍之事!看似铁骨铮铮,实际上奴颜媚骨!

    华夏大地被这样一群说的好听,内心却不如一个最平凡朴实之人民的文臣儒生掌握,哪里还有一丝希望?

    就算不覆灭在满清铁蹄之下,也绝不会像后世一些明粉希望的那般走上世界强国之巅。

    终究说来

    这强国崛起之路不是一个人能背的起的。

    这华夏腾飞之梦,也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从**到心灵向着好的方向共同用力才能做到的。

    明朝之末,文官爱财怕死,武将腐朽贪生,百姓遭到三百年桎梏洗脑,昏昏噩噩不复秋秦汉之风也岂能不亡?!

第102章:村庄大发展之军队() 
白莲教和明军将在山东打的如同滚沸的油锅遇到冰水一般。。唐业等人所处之地虽然偏远,但毕竟也只有几座山峰之隔,不可避免的还是遭到了波及

    在连续激烈的战斗中,时不时的便有被击溃的明军,或者被击溃的白莲教徒流窜进山中。

    原本的目的本是逃生,但当他们在大山中既不敢出去,也没有食物住所的时候许多人便将村庄当成了目标,几十上百的纠结起来攻击村庄,寄希望于攻破村庄后作威作福。

    当然这种妄想的结果往往便是被强盛的大军一击而溃后俘虏下来,作为劳作的苦力。

    接近一个半月的时间下来,竟然也积累了上千俘虏!

    若是以往,多了这一千张嘴,需要一千张床的话村庄还真的有些承担不起。可在如今,在击溃蔡姓白莲之后,赢得了宝贵发展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