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 >

第6部分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第6部分

小说: 明末之帝国与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其中一人喝道:“杀!”。

    哗——!!!一排草叉同时向前刺出!同时这二十多村民的齐声大喝也骤然爆开:“杀——!!!”。

    本就是二三十岁强壮的农家汉子,嗓门自然不小。

    二十几人一同迈步刺出草叉时的大喝顿时响彻整个村子!同时,也惊的沉思犹豫中的王胡一哆嗦,直接抄起了手中的阔首大刀。

    可还不等他暴起,这一排村民又向前迈出一步,手中草叉齐刷刷的刺出。口中又是一声大喝:“杀!”。

    虽然双方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可这二十几人同时推进,声音齐喝的场面还是骇的一些胆小山贼不由自主的退了半步。

    若是百人当中只有两三人后退,这尚且不算明显。

    可惜,这群山贼显然素质不高,竟有过半的山贼不由自主的后退了半步。连带着,那些胆大和反应慢的也不得不跟着退了一步!

    就这一下,这一百多山贼‘哗’地便朝后面退了一大截。

    落在眼里,每个人都觉得是自家兄弟胆怯退缩了,从而后退。

    所有山贼都这么想,胆气顿时丧了大半!

    眼看着自己带来的人如此无用,这下就算王胡觉得自己颇有些功夫和一膀子力气,可他也明白要是这班兄弟人人畏缩。就自己一个绝对不是对方的对手。

    脸上一丝尴尬和恼怒之sè闪过,王胡心里却是早已经做出了选择:“兄弟好手段!今ri粮食俺带走了!我虎王寨ri后必有回报!”。

    说完,驱赶出几名山贼灰溜溜的过来抬起粮食小心翼翼的退回队伍后,王胡带人扭头离开。

    看着最终在山岗尽头没入下山道路处的众多山贼的背影,唐业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回过神来,这才发现自己有些心慌发憷,口舌也颇为干燥。

    不过,他却是知道,这一关终归是暂时熬过去了。

    只要再过一阵子,移民越来越多,这村庄也就越来越安全。到那时就是山贼人少了!

第11章:村公所,迫在眉睫的私有化() 
(大家国庆快乐!昨天太忙,累睡了。今ri补上,最后,祝中华国运昌隆!人民幸福!)

    ri子一天天的过,不说是兔走乌飞般夸张,也是过的飞快。

    在第一茬水稻收获后被填满的整整三个简陋草棚让唐业有了全力建设草棚的底气。一座座由手臂粗细的少量木材和大量晒干烘干的野草组成的简陋草棚频频出炉。很快便将被稻田围绕的村庄内的空地全部占满。

    充足的粮食,大量空闲的住房——哪怕这样的生活条件还简陋的很,但也足以吸引来大量移民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业的村庄急速扩增。

    在人口猛增到265/300的同时,在收集木材、石料等工作上的速度也是因为人手的增加而猛增不少。

    在这个基础上,唐业原本的很多想法也终于可以执行了。

    收集金币。

    与原本游戏中有居民便可以定时收取税金,并且可以同过拉好友、与其他玩家贸易的方式获取金币的渠道不同。

    在穿越后,唐业所掌握的帝国与文明系统中,获取金币的方法需要建设‘税收’部门,挨家挨户的上门讨要,而不能“点击”每一栋房屋顶部的标志就收取了。那种在游戏中才有的便捷设定转换到了现实中,也只能建设复杂的税收系统才可执行。

    为了得到金币去建设那些拥有税收功能的建筑。

    打开列表一查看,唐业这才知道原来税收建筑竟然有如此多的种类名目!

    光是基础建筑就分别为收取田亩粮税、人丁人头税、工商税、海陆关卡税、以及各项杂税徭役组成的庞大各式机构。

    这十几种为了收税而创造的基础建筑看的唐业是脸皮直抽虽然他自己就是这税收系统的终极受益者,但是如此名目繁多的税收还是让唐业看的目瞪口呆,心中暗叹:“不愧是剥削阶级!花花肠子十八道弯啊!”。

    而在仔细查看之后,唐业这才明白,名目如此繁多的税收机构并非是必须存在的建筑。

    在现实化的帝国与文明中,如此庞杂的税收机构实际上也只是为了更加灵活的调整政策,以适应各种情况的辅助型建筑而已。

    其实想要收税,最简单的办法便是直接设立‘县衙’。

    有了这个中国古代封建机构之集合体的存在,什么财政、税务、公检法简直就是一县之地所有权利集中一体的终极存在啊!

    也正是因为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封建制度和三权不分的模糊情况,甚至还造成了后世在如此大的改革进步幅度下仍然难以形成真正如同发达国家一般权利分开,基层政治、司法清明的格局。

    往往是zhong yāng一个好政策,下面一堆瞎对策。

    在行政中,往往是报表与文件齐飞,实际工作真的就全落在了“纸面”上成了一组组数据和一套套没完没了上下传送的文件。

    再更深层次的地方高层官员越级越权插手各部门事务,甚至是干预权利公正的问题和部分实权部门形成一个个“土皇帝”也是根本难以解决的一团乱麻。

    收回思绪,唐业知道自己要考虑的不是已经远离他的后世社会问题——那些事情还是交给地球上那些希望这个国家好的人去解决吧!

    像他这等屁民,别说此时已经和家乡远隔时空万里,就是还在地球21世纪的时候,他也更关心的是本周新番更新了没有!或者工资能不能小小的多一点点

    而在穿越后,唐业虽然一跃成为这村内手掌大权的存在。

    但实际上也只是面上风光,里子里还不是他丫的只能管理265人的小村长?

    不要说比起后世那些买卖村里土地矿产,在承包本村资产上有着巨大权势的“土豪村长”们,就是比起如今这个明末时代中一个稍微好点的村庄,自己也是弱爆了啊!

    将这些暂时抛诸脑后,唐业在一番仔细挑选后最终选择了税收机构的种类。

    “建设——村公所!”唐业在村子入口处的空地上将一个绿sè的建筑虚影放在了那里。

    一松手,一团白sè的雾气升腾而起。

    其中无数叮叮当当的建设声传来,白雾中,村公所逐渐成型。

    “叮——!村公所已建设完毕,需要人员6名。”。

    唐业立刻安排了四名村民进行了转职。

    村公所运转了起来,唐业点开其页面,看了看这村公所的属xing。

    名称:村公所

    成员:里正、村长、乡绅、乡绅、乡绅、乡绅

    简介:里正与村长共同负责一里范围内的治安、粮税等工作,乡绅作为辅助如果乡邻之间发生纠纷则由村长与众多乡绅共同商议,按照

    村公所的功能并不算强大。

    无非就是任命了一个辖区管理的里正和一个村长,两人共同负责治安、粮税等工作。当然责任也是均摊。

    除此之外的补充则是4位本地较有名望的乡绅——而这一点因为小村初建的关系,也还没有什么乡绅,所以只是唐业随便找的4个村民罢了。

    可不管怎么简陋,有了这村级管理的机构,这人丁税可是可以开始收取了。

    只见这里正和村长两人敲响村公所门口挂着的小铜钟,不一会儿村民们便拿着移民时便带在身上的银两财物出来了。

    系统似乎也考虑到了开始时唐业所建设的村庄里没有钱财流通的情况。所以这些移民身上都存有银两。

    又因为如今整个村里还实行的是公有制的种田分配制度,所以这些村民手里的钱也一直没有地方花销。

    不多久,村公所门口的人头税便收取完毕了。

    在两人将收来的散碎银两交给唐业后,唐业将银两收入系统,系统中原本已经空了的金钱一项上很快多出了26两的数字。

    一整个村子265人,竟然才收了26两银子!

    真他丫的穷啊!

    直到村长和里正两人向唐业解释后他才知道,一来是这人丁税是按照人口每年收入的三十分之一缴纳,税收较低造成的。

    二来,也是因为如今村庄还未发展起来,这些村民根本没有私有财产,所以才会没有多少税金。

    而且两人还提到每次收成后的粮税——如果村民们以后还没有私人田地、店铺等谋生财产的话,以后的粮税也是没有的。

    唐业这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经济畸形所造成的。

    本以为游戏中所有田地、矿产、店铺都是玩家的,民宅只是提供劳动人口和税收的工具罢了。

    可这一点到了现实化以后,显然已经被改变了。

    否则一个庞大的城市里所有资产竟然都是玩家一个人的?所有人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位置工作都是为了玩家工作?这样的社会岂不是畸形的很?

    显然,私有财产改革的事情迫在眉睫。

第12章:一大波贫民和流民正在接近!() 
有了这份提示之后,唐业在系统之中果然找到了关于私有化的信息——原来村民真的可以通过向官府购买的方式获得土地,并且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建设农田或者其他产业。

    在此项目上还有着一个详细的价目表。

    一亩水田,村民需要支付10两银子。

    对于这个价格,唐业大致有个想法,其源头就来源于曾经看过的九章算术中的一句话:“今有善天一亩,价三百;恶田七亩,价五百。”。

    当然,这所谓的善田不过三百钱,即便是放在汉代也实在是太过便宜了。很可能是极为恶劣的土质。

    按照粮价每石数百铜钱来算,这一亩田就算每次可产两石,约合240斤粮食。就算买了一亩地,以500铜钱一石粮食的价格来算,要抵上购买一亩地的价钱也需要不吃不喝的种上十年地!

    而且,根据现实情况来看,一石粮食还未必能卖上500钱的高价。

    就此算来,就算是无灾无难,不吃不喝十来年也是要做得的。

    不过,对于唐业以系统之力开辟出的水田和稻种来说,七天便能收获一次的速度让这个过程快了何止百倍?!

    以目前的经验来看,系统制造的每亩稻田七天一季可产粮食120斤,合一石。

    以这个速度来看,村民不吃不喝的种田也只需要140天就可以赚到大概10两银子!

    以十年为期计算,系统稻田的收益率要快过普通大明水田26倍左右!

    就算是明朝农民的水田每次产量比系统水田要高一些,但整个数字仍然完全无法与那7天一季的超级水稻相比较!

    算到这里,唐业几乎立刻便开展了大建设计划!

    大批大批的水田在弥漫了大半个山岗的雾气中自动深耕、去石、除草、深层翻松后灌入泥水形成了一片片一直蔓延到视线尽头的水田。

    然后,唐业自然不会死板的跟村民要他们根本支付不出的10两银子。而是以契约的方式将这些水田“租卖”给这些村民。

    以一年为期,村民每次收获需上缴一半粮食,也就是一亩地收获120斤粮食,则需要上缴60斤。

    以这个方式来偿还本金1年。

    一年之后,欠款的10两银子还清,则水田归属村民,成为村民的个人财产。

    而从此开始,则以收粮税的方式进行税收。不过这个比例可就要低的多的多了,最多十分之一,最少甚至可以三十税一。

    120斤也才需要缴纳12斤,甚至是4斤粮食!

    事实证明,村民虽然文化水平近乎于无,但却丝毫不傻!如此好的政策之下村民们蜂拥而至!

    契约签订了整整265张!

    也就是说,所有村民——包括村公所的里正、村长,还有捕快房的捕快。以及所有干着现有的几亩公田和伐木、采石、打猎等工作的村民全部来贷款购买水田了!

    一些大胆的村民更是提出要一下购买两亩,甚至更多的水田!

    如果不是唐业担心这些村民全部跑去种田,一个伐木、采石的劳力都没有了,所以限定每人只能购买一亩地的话显然这一下便要陷入劳动力全部丢失的惨状!

    而事实证明。

    即便是唐业的“限购举措”,但村民们的jing力也几乎全部都扑在了自家的田里。

    村公所整天没人。

    捕快们也松松垮垮。

    那些本来承担着伐木、采石、打猎等工作的村民们也无心工作,整天扑在自家田里!

    公产和私产的矛盾骤然显现!

    可唐业也没办法!

    如果他不想民心尽失的话,也就不能执行粗暴强制的措施。毕竟这已经不是游戏,村民们都是有血有肉的存在。

    唐业可不想尝试一下民心下降到底后会发生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