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如来必须败 >

第2部分

如来必须败-第2部分

小说: 如来必须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了?”

    两个捕鱼人很生气:“怎么可能放了,不想买就滚一边去。”

    他们抡起两把肉斧,就要听老头的建议把鱼斩碎。

    “等等……”

    石猴叫住他们,然后从口袋掏出一颗珍珠:“我用这个和你们交换。”

    看见珍珠,两个捕鱼人的眼睛都直了。

    “好、好,我们换!”

    捕鱼人把斧头扔开,欣喜若狂的接过了珍珠。

    为了适应人类社会,石猴提前让猴群找了一些珍珠当盘缠,这些珍珠在花果山根本不是稀缺之物。

    石猴又让两个捕鱼人将大鱼放回了海里。

    大鱼碰到海水,尾巴打了一个水花,游出一段距离后,它转过身,充满感激的看向石猴。

    “以后不要随便上岸了。”

    石猴向它挥手,一双纯真的眼睛像星星一样在月光下闪耀。

    大鱼看了石猴一会儿,似乎把他记在心里,随即就潜进海里不见了。

    石猴做了好事,心情舒畅的向城镇走去。

    在他走后不久,一个小沙弥来到海边。

    “奇怪。”

    小沙弥打量着周围:“菩萨让我来救一条鱼,它到哪去了?”

    一阵风吹来,小沙弥忽然心中一动,他摊开手心,手心的碎银变作一把香灰,被风吹得无影无踪。

    “回来吧。”

    观音菩萨的声音传到沙弥耳中。

    “那龙女已经和我无缘了。”

第3章 三星洞拜师() 
石猴不知道斜月三星洞在哪,只能尽量按照书上的路线寻找。

    石猴向西横跨南赡部洲,串长城,游小县,又作了竹筏飘过西洋大海,到了西牛贺洲地界。

    提早两百年,自然见不到指路的樵夫。

    不见樵夫,石猴朝餐夜宿,以书为伴,遍访名山,一心求道,没有丝毫动摇。

    就这样找了多年,一天,石猴在游览一座高山,忽然看见崖头立着一石牌,上有十个大字。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看到这十个大字,石猴感动的要哭了。

    他顺着石碑走去,过了山坡,果然望见一座洞府。

    洞府门口站着一个相貌清奇的仙童。

    看见石猴过来,仙童笑了:“你是来求道的吗?”

    他家师父正在登坛讲道,突然叫他出来开门,说有个求道的来了。

    仙童却没想到,求道的是一只猴子。

    “你跟我进来。”

    仙童带领整石猴进了洞府。

    两人走过层层深阁琼楼,到了瑶台之下。

    石猴抬头一看,看见须眉皆白的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还有三十个小仙侍立不动。

    石猴不敢怠慢,俯身下拜:“师父,弟子志心朝礼!”

    志心朝礼,即是用至诚之心,对菩提祖师表示皈命信服。这是极为诚恳、一心不二的意愿。

    祖师没想到一只猴子竟能说出这种话。

    他抚摸胡须,朝石猴看去,只是几眼,便知道这猴儿天生地养,和自己有一段师徒之缘。

    奇怪的是,这股缘分本不该是现在出现,他怎么早来了?

    祖师不动声色:“你是哪里人?先说出乡贯姓名,再拜也不迟。”

    石猴连忙答道:“弟子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

    祖师佯装发怒:“胡说,这么远你怎么过来的?”

    “弟子一路走过来的。”

    石猴恭敬的回答:“弟子走了两千多个日夜,好不容易才到这里,绝无虚言。”

    祖师掐指一算,心里暗喜。

    这猴儿没有说谎,他在人世间行走七年,身上竟然没有沾染什么因果,可见其一心向道。

    虽然不解他怎么来的这么早,但命运本就不可琢磨,就连佛祖都有失算的时候,横生变化也不足为怪。

    祖师心绪转动,很快就做了决定。

    “既然如此,你就留下来吧。”

    菩提祖师对石猴说道:“你起来走几步,我给你起个名字。”

    石猴于是站起来走了几步,祖师果然就和书上说的一样,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孙悟空。

    名字一起,石猴心里再无疑问。

    他果然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

    起完名字的菩提祖师看着石猴,也是越看越满意。

    这猴儿天真浪漫,资质极好,与一般的弟子有所不同。

    虽然看不清这猴儿将来会做些什么,但祖师依稀可以感觉出他将来的成之大,足以震动三界。

    祖师慈眉善目的看向石猴。

    “悟空,你想从我这里学些什么?”

    “但凭师傅教诲。”

    石猴弯下腰,恭恭敬敬的回答:“只要能揍扁如来就行了。”

    这话一出,石破天惊,众多弟子无一不惊吓。

    “你——”

    祖师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

    “我闯祸了——”

    祖师心里暗叹,石猴说出这句话后,他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无法看透石猴。

    这猴子乃是世间一大变数。

    他是天地产生的异类,所以才会提前来到这里。

    祖师心里颇为后悔,早知如此,自己就不该收下这弟子。

    然而话已出口,他和石猴便结了因果,不教恐怕会被天地惩罚。

    祖师瞪着石猴,思来想后,却不能杀他。

    “罢了罢了,就看看他能做到什么地步。”

    祖师这般想道,于是挥了挥拂尘。

    “要打败如来太难,我也没办法。”

    祖师对石猴说道:“我只能给你一线机会,做到做不到,却得看你的悟性和造化了。”

    石猴连忙跪在地上:“请师父指点!”

    “我有一法,名为无相。”

    祖师说道:“此法无形无相,能使你化作镜花水月,月在长空,水中有影,虽然看见,却无处捞摸。”

    他用深邃的目光看着石猴:“此法修成之后,便无人能掌控你,随心所欲,一举一动皆含天地哲理。”

    “我要学,要学!”

    石猴高兴坏了。

    “你先别急着答应。”

    祖师又摇头,接着说道:“此法名为无相,无相即是本相,本性暴露,成神成魔仅在一念之间。”

    无相之法不约束个性,却是极难修炼,一旦无法坚定道心,石猴便会丧失自我,不可控制。

    “非大智慧大毅力者,死无葬身之地。”

    祖师看向石猴,突然大声喝道:“悟空,你学还是不学?”

    石猴磕了个响头:“弟子愿学。”

    “好。”

    祖师满意的点头。

    石猴没有丝毫迟疑,道心坚定,没有如此坚定的道心,也不可能修炼无相之法。

    祖师挥动拂尘,让其它弟子带领石猴出去了。

    石猴一阵疑惑,祖师不是说要教他法术吗?

    菩提祖师不会说谎,他既然已经答应,石猴就按耐住了好奇心,安心在斜月三星洞呆了下来。

    他拜了各位师兄,在廊庑之间安排了寝室。

    第二天开始,石猴就和师兄们学起了洒扫应对,进退周旋的礼节。每天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日子过得倒也充实。

    他排行最后,经常被师兄们要求扫地锄园,养花修树,挑水运浆,石猴也不恼,做事安安稳稳。

    不知不觉,他在洞里过了一年。

    某一天,在听祖师讲道的时候,石猴突然悟了。

    原来菩提祖师在讲道之中,就暗含了无相之法,果真是无形无相,如果不是他一直记挂这件事,根本就发现不了。

    石猴灵智大开,随即又注意到祖师偶尔的一举一动,似乎都有暗示他的深意。

    石猴开始跟在祖师后面,深刻研究起他来。

    他每天像个跟屁虫一样跟着祖师,惹得其它弟子嘲笑不已,却不知石猴已经逐渐学会了无相之法。

    他的悟性与日俱增。

    祖师在一边看着,心里又惊又喜。

    “这猴儿果真非同凡响!”

    在他教过的所有弟子当中,再也没有比这猴儿还要聪明的了。

第4章 至人传妙诀()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一日,祖师行走在山林间,掐指一算,石猴已经来了七年。

    “悟空。”

    祖师叫了一声,却不见石猴在身边。

    “师父。”

    两个仙童向他行礼:“您又忘了,上回他偷喝您的药酒,被您罚了闭门思过。”

    祖师忆起,不由叹息,那猴儿这些年时常陪伴自己,聪明乖巧,与日俱亲,以至于他都不习惯没他的日子了。

    “闭门七日,时间已到。”

    祖师吩咐仙童:“童儿们,去帮我把他叫来。”

    “是。”

    两个仙童应了是,转身向廊庑走去。

    “师父为何处罚如此之轻?”

    一名仙童问道,祖师向来严苛,弟子犯错,从未有过闭门七日就放过的。

    “我也不解。”

    另一名仙童回答:“要说那悟空,来这里七年,也实在不是大不了的人物。”

    刚入门的时候,石猴说出的壮志吓了所有弟子一跳。

    最初的两年,弟子们时常嘲笑石猴,石猴却不恼怒,表现的有模有样,那会儿,还有一些弟子觉得这石猴深不可测。

    然而七年过去,石猴修行一无所成,跟众多弟子比起来,也是最差的一个,大伙儿都逐渐轻视了他。

    而且那石猴最近这些年猴性流露,反倒不如一开始那般神秘了。

    “果然是因为他会说书吧?”

    “一定是。”

    两个仙童说着话,很快就到达了石猴的寝室。

    还没进门,寝室里就传出阵阵喝彩声。

    仙童们对视一眼。

    “他又在说书了。”

    “赶紧进去听听!”

    两个仙童加快脚步走进寝室。

    寝室里,一群师兄围在石猴周围,噼里啪啦一阵掌声,为石猴的说书喝彩。

    “话说那彩云仙子把戳目珠望天化劈面打来;此珠专伤人目,黄天化不及堤防,被打伤二目……”

    正在说书的石猴声情并茂,很是吸引人。

    这个叫《封神演义》的故事篇幅巨大、想象奇特,情节更是扣人心弦,涉及到的仙魔鬼怪,无一不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就连两位仙童,进到寝室后,也忍不住听了起来。

    要说这石猴有什么过人之处,那就是它的那张嘴巴了——不知怎么的,它总是能说出一些光怪陆离,荒诞幽默的故事。

    石猴一有空,就会跟师兄们言鬼神,谈怪异,他说的故事都是虚构,但其中人间冷暖、因果报应、宿命之说,却说得有门有道,越听越真。

    弟子们听他说书听久了,甚至有人开始怀疑他们原本知道的故事是假的了。

    比如那太上老君,在《封神演义》的故事里,他的地位极其崇高,和他们所知道的却是有很大差异。

    再者,神仙都是历经劫数才得以享受尊位,但在石猴的故事里,却把他们说出了人性,越是琢磨,越是可怕。

    弟子们本能的发现这些故事会动摇道心,却实在停不下来。

    他们都是六根清净的修道之人,对凡间之事没啥兴趣,却无法抵抗那些神仙怪异的传闻故事。

    石猴讲了半小时,口干舌燥,决定不讲了。

    “今儿到此为止。”

    石猴喝了口蜂蜜,说道:“要听下回剧情,还请各位师兄给我找些百年雪莲。”

    “没问题。”

    “我们一定给师弟找来!”

    弟子们连声承诺。

    他们对《封神演义》意犹未尽,百年雪莲并非等闲物品,但弟子们找找也都能找到,自然不会拒绝。

    “悟空。”

    两个仙童走向石猴:“师父要见你。”

    “等我换身衣服。”

    石猴一喜,这些天呆在屋里不能出去,可把他闷坏了。

    石猴换了衣服,跟着两个仙童出了门。

    然而出门一看,石猴却是一惊,只见祖师沉着脸站在门口,刚才听书的十几位师兄排在他前面,一动也不敢动,一副乖乖挨训的样子。

    “师父。”

    石猴反应过来,连忙行了礼。

    “站在后面!”

    祖师喝道。

    石猴立刻在师兄们的尾端站立。

    祖师冷冷的扫视弟子,撇过石猴,石猴圆溜溜的眼睛不停的转动,比起那些心惊胆战的弟子,着实不一样。

    祖师之所以会在这里,是因为仙童未回。

    他见仙童久久不回,前来一看,发现石猴正在说书。

    祖师在门口一听,便知道那故事真真假假,虚中有实,对于道心不坚者,可成致命之毒。

    “你们可都知错?”

    祖师询问众弟子。

    弟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