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霸王孙策 >

第115部分

三国之霸王孙策-第115部分

小说: 三国之霸王孙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另一边,宛陵郡的情况却不是很妙。

    由于宛陵郡的情况比较紧急,郡内西南部的陵阳、黟县、歙县均被山越人攻破,所以平山越左都督周瑜接到命令之后便立即兵分三路前往三县。

    平山越左都督周瑜,自领陪戎营攻打黟县。

    宛陵郡都尉董袭,领4000郡兵奔袭歙县。

    而侍卫司校尉孙辅,领本部2000兵马攻打陵阳县。

    周瑜之所以这样分配兵马,是有原因的。

    整个宛陵郡的地形是中部多山,后世著名的景点黄山,恰好就位于陵阳县、黟县、歙县三县的中心位置。

    换句话说,攻破这三县的山越人便来自黄山之中。

    黄山之中的山越势力极为庞大,仅部落便有三个。而且这三个部落全都是人口五万人以上的大部落。

    每个部落都至少能拉出去3000士卒,且都是配有竹甲和铁枪的精锐士卒。当然,这种精锐对于江东军来说,只不过是个笑话。

    然而,这些江东军眼中的笑话,竟然不可思议的攻破了宛陵郡的三座县城。

    这三座县城位于黄山附近,从建城之日起,就十分注意防御,城池修建的高大坚固,各种守城物资也向来准备充足。

    宛陵郡都尉董袭领兵西去参战之时,专门将留守的1000精兵分散在了这三县之中。三县各自留守300精锐郡兵,连郡治宛陵县也只有100士卒。

    可见董袭对这三县的重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谁能料到这三县竟然被攻破了!

    从理论上讲,300精锐江东士卒外加随时能够组织起来的2000青壮,守城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起码也能够支撑到江东军回援。

    这其中当然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问题。

    准确的说,这三座城池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坚固的堡垒总是先从内部攻破,这句话并非虚言。

    山越人的叛乱,起因在于荆州的挑动。

    而挑动这件事的实际操作者就是于吉。于吉向来是能说会道,巧舌如簧,当了这么多年道士,糊弄几个土豪还是不成问题的。

    在于吉的诱惑加威胁之下,这三县每一县里都有一家土豪做了内应,打开了城门。

    里应外合之下,宛陵郡兵根本猝不及防,有的被全歼,有的则好不容易逃走了一部分。

    好在宛陵郡的山越人汉化程度较高,再加上内应的关系以及于吉的约束,屠城这等血腥暴力的事件倒是没有发生。不过,抢劫是避免不了的。

    山越人辛辛苦苦下山打仗,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粮食、布匹和金银!

    (第一更,17k首发,不求打赏,只求申请一个账号收藏,点击,送花。)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64、平山越 六() 
三县之中,陵阳县距离彭泽县最远。

    不过最先到达作战地点的,却是目标直指陵阳县的孙辅及其麾下兵马。

    原来,孙辅并不是一路步行而来。

    孙辅在征得孙策同意之后,在水军的保护下,沿长江水路,直接到达了陵阳县治下的贵池镇。

    这个小镇算是长江水道上的一处港口,不过并不算繁忙,主要是给过往的商船进行补给。

    从贵池镇再往陵阳县城去,距离就要近很多了。

    此时的陵阳县城,丝毫看不出来像是经过大战的样子。城墙看起来依旧高大坚固,不过城内却是另一番景象了。

    整个县城内,犹如鬼蜮空城一般,空荡荡的。

    大街上只有拿着武器的山越人在走动,他们已经连续抢劫了好几天,此时已经抢的差不多了。

    既然是抢劫,那就少不了杀人和强奸。

    街道上,有不少的尸体,男人女人都有,那画面看起来极为血腥,惨不忍睹。

    城内的山越人说实话并不算多,约莫只有2000人。

    放在往常,这2000人想要攻打陵阳县,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可是,话说回来了,再坚固的城池,可架不住有带路党啊!

    陵阳县中的山越人内应叫做张波,也算是陵阳县内的一大豪强。不算田地,仅其家中仆从便有千余人。

    说起来张波叛乱的原因倒也简单,无非是于吉给了他一些不切实际的封官许愿。

    什么荆州大军来了,就会怎样怎样!

    可是,荆州大军已然大败而回,再也不会来了。

    张波得到荆州军撤退的消息时,简直欲哭无泪啊!

    就这么被于吉的花言巧语给害惨了。

    好在张波虽然贪婪,却也不是笨蛋。他知道自己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既然反了,那就要反得彻底。

    心存侥幸,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张波知道,自己这次与山越人合作,算是触碰了城中百姓的底限。

    再加上连续多日的抢劫,张波明白,自己日后已经决计无法再在城中立足。若是荆州大军来了,那还好说。

    可如今已经没了希望,张波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张波完全无法相信城中的百姓,更不敢在城中强拉壮丁。他能够相信的只有他自己家里的千余僮仆。

    这千余僮仆就是他张波活命的资本。

    为了增加这千余人的忠心,或者说张波为了自己的小命,他直接将万贯家财全部散出,就是想要用钱来收买他们。

    然而,这世间最不可测的便是人心。

    张波并不明白,有些东西是无法用钱来收买的。

    张波更不清楚,民族大义是什么?

    可是,有的人懂。

    即使他们只是几个僮仆,可是他们的形象在孙策眼中却要比张波伟岸不少。

    城墙上每隔几米,就有一个士卒,西门和北门由山越人负责,而南门和东门由张波带人负责。

    陵阳县中指挥山越人的,并不是这个部落的族长,而是族长的弟弟王飞。

    这个部落原本对出山反叛并不是很感兴趣。可是耐不住于吉的游说,再加上黄山三大部落向来是同进同退,于是也派兵出战。

    只是族长王直还是留了一手,他并没有亲自领兵下山,也没有派出部落里的全部兵力。王直命令自己的弟弟率领2000士卒出山。

    若是大事可期,王直的好处自然不会少。

    可若是败了,王直也不会全盘皆输。到时候封锁山路,江东军也上不来。

    王飞也算是个人才,武艺也算不错,只不过他麾下的山越人毕竟不是正规军,纪律性要差很多。

    更别说,破城之后的大抢劫,早已经让山越士卒们放下了应有的警惕。

    别说是士卒了,连王飞自己不也整天抱着张波送来的那两个小娘?

    与山越人的松懈不同,张波心中充满了警惕。

    对于那位年轻的讨逆将军,张波不敢有丝毫的轻视。

    那是何等英雄的大人物?数年之间平定江东数郡,岂是常人?

    每每深夜里回想叛乱之事,张波都想抽自己几个耳光。真是鬼迷了心窍,要和英明神武的讨逆将军作对!

    张波不敢松懈,于是乎,自然是洒出大把的银钱,只为了让手下僮仆打起精神,严密把守城墙。

    陵阳县位于舒溪边上,地理环境不错。

    张波亲自率领800僮仆把守南门,东门的700僮仆则由一个叫做史法的人带领。

    史法此人乃是张波昔年招揽的一个练武之人,武艺端是极为高强,往日里三五条好汉近不得身。

    张波表面上看重此人,可惜心里犹自把他当做仆从一般。

    史法对此自然也是明白的很,虽然心中愤恨,却也没有什么好的出路。

    有才华的人,一般都自视甚高,他们最忍受不了的便是被人轻视。史法就是这样。

    不过这一次,显然机会来了。

    自叛乱之初起,史法就不看好。

    一来,与山越勾结祸害自家百姓,史法对此不耻。

    二来,讨逆将军那是何等英雄豪杰,而你张波又是什么猪狗一般的蠢物?

    所以,史法表面恭顺,实则暗暗蛰伏,联络僮仆中忠心于自己的部下。史法往日里也算豪爽义气,所以不少人都服他。

    说实话,虽然这些僮仆大多不识文断字,可起码知道好坏。他们也都明白,自家老爷这次叛乱不得人心。

    既然清楚,大家心里也都没有底。

    史法愿意牵头,那大家就跟着他干。于是乎,如今东门的700僮仆里,倒是有一半都忠于他。

    叛乱刚起之时,史法趁着混乱救下了几个宛陵郡兵,其中就包括了率领300郡兵驻扎在陵阳县的军侯。

    这军侯姓霍,被救之后,一直被严密的监视着。虽然吃喝不虞,可却没有多少活动自由。不过他倒是能够理解。

    毕竟城中叛乱,此时他这个在陵阳县的江东军最高长官必然是被追查的对象。若是出去乱跑,那不是自己找死吗!

    这霍军侯原以为,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他才有机会重见天日。

    却没料到,机会终于来了。

    (第二更,求收藏,求支持!)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65、平山越 七() 
陵阳县东门处的一座小院,被史法征用了。

    史法日常起居就在这里,忠于他的僮仆也都被调到了院中。正因为小院内外都是自己人,史法才敢放心的将霍军侯藏在这里。

    时间已经过去了快一个月,史法认为,江东军应该快要到了。

    史法相信,到时候自己打开东门城门,放江东军入城,自然可以大获全胜。这做法与当初张波的行径如出一辙。

    张波绝对不会想到,自己委以重任的史法竟然会背叛他。

    如何将自己消息传到江东军处,却是一个问题。

    而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就要落在霍军侯的身上了。

    说起来,这霍军侯也不算简单。

    年纪轻轻就能做到军侯,要么是有关系,要么是有能力。

    这霍军侯恰好就是宛陵郡都尉董袭的表弟,再加上其武艺还算不错,是以被董袭安排在了陵阳县驻守。

    可谁能料到城里竟然会有内应呢?

    董袭知道陵阳县被攻破之后,大吃一惊。

    一是,董袭没想到,以自己表弟的水平,竟然让陵阳县被攻破了。以董袭对表弟的了解,确实有点难以置信。

    二是,董袭害怕难以对自己的姑妈交代。要知道,姑妈可就表弟这一个儿子啊!

    不过,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董袭也是无可奈何。

    于是,董袭只能请求孙辅在陵阳县附近搜寻一下,起码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这些先按下不表,却说霍军侯与史法一番交谈,心中顿时明白了过来。

    原来这史法是要反正啊!

    不过霍军侯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芥蒂的,尼玛的二五仔啊!当初你要是早些给老子通风报信,会有今天这种事?

    不过霍军侯可不会在脸上表现出来。

    怎么着如今都是人在屋檐下,想办法出城在做计较。

    面上依旧满是春光,可是心里,霍军侯已经对史法厌恶到了极点。不过是想要把自己卖个好价钱罢了,从某种角度上还不如人家张波一条道走到黑呢。

    跟着史法干的那些僮仆或许不知道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话,可是他们起码明是非,知善恶。

    而史法这种人,他们的脑子里只有自己。如果对自己有利,他可不会去管什么其他。不外乎是一张嘴罢了,高尚和无耻从来只在一线之间。

    史法当然不知道霍军侯对他的看法早已经天翻地覆。

    不过,即便知道了,他也不在乎。

    史法相信,虽然自己稍微有那么一些无耻,不过孙策不会在意,因为孙策需要立个牌坊,而自己就是那个牌坊。

    当天夜里,月黑风高,一个大竹筐子从东门城墙上吊了下来。

    没错,里面坐着的正是霍军侯。

    霍军侯平安落地之后,紧接着又是几个大竹筐子落下,那是霍军侯的几个属下。

    连霍军侯,总共五人,携带了三天的干粮,不外乎是每人六张大饼,一斤肉干。当然,每人一壶清水也是少不了的。

    陵阳县往西南走,有一条秋澹河,河边有一个镇子,叫做石台镇。

    走了三天之后,霍军侯几人终于到了石台镇。

    在距离石台镇十里远的地方,霍军侯就被斥候发现了。

    五人很快被带到了石台镇中,孙辅的临时居所。

    “你就是霍连?”孙辅看着霍军侯问道。

    霍军侯点点头,拿出腰间的身份军牌,说道:“宛陵郡军侯霍连拜见大人!”

    孙辅挥了挥手,说道:“不必多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