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霸王孙策 >

第135部分

三国之霸王孙策-第135部分

小说: 三国之霸王孙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现在才公元2世纪,你让孙策去考虑水土流失的问题,也太过分了。

    秦松听到孙策问他,想了想,还是开口说道:“以目前的人口来计算,粮食尚能自给,福州、吴兴、南平三县都建于平整的谷地之中,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粮食也足够。”

    顿了一下,秦松又继续说道:“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仅仅在谷地中生产的粮食就不够了。不过,臣发现在不少丘陵地带有一种梯田,解决了无法种地的问题。所以,臣以为可以推广梯田。”

    孙策闻言,微微颔首,什么是梯田他当然知道。

    梯田当然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梯田的一个缺陷在于其人力消耗过高,且无产量优势。

    “可以推广梯田,但梯田不能解决问题,我听说梯田人力消耗大,且亩产量低,得不偿失!”孙策开口说道。

    秦松点了点头,说道:“主公明察秋毫,确实如此。因而,臣以为在推广梯田的同时,主公的种茶计划也可以大力推行,以茶换粮,进行贸易!”

    孙策听了秦松的话,微微一笑。

    秦松果然是自己的心腹,对于自己的想法了解的很清楚。

    后世的福建省,本就是产茶大省,所以种茶倒称得上因地制宜了,以茶换粮,甚至以茶换马,都是孙策所考虑的问题。

    只见孙策点了点头,说道:“文表所言甚是。”

    随即,孙策又将目光转向了负责种茶之事的顾雍,开口道:“元叹,这几个月,种茶之事做得怎么样了?”

    只见顾雍微微一笑,恭敬的开口说道:“启禀主公,如今正在育种阶段。东冶、福州、吴兴、南平四县外,已经各自开发出百亩的茶园。到了明年,就可以大规模的推广种茶。”

    孙策闻言,嘴角露出了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

    对于自己的这个大舅哥,孙策还是很满意的,不管出身立场,起码做事情没问题。也就怪不得历史上渣权要任命顾雍做丞相了。

    孙策又问了其他一些问题之后,便命人开宴。

    这场宴会倒与之前的不太一样,这一次的宴会上,各种海鲜颇多,味道也不错,众人吃的颇为开心。

    再加上临海郡特有的山越音乐和舞蹈,这场宴会自然是宾主尽欢。

    第二日,孙策便实地考察了一下东冶县的茶园。

    东冶县的茶园约莫有一百多亩,修建在丘陵之上,此时正是夏锄的时候,不少茶农正在茶园里清理杂草。

    看着一片片绿油油的茶树,闻着四处飘散的淡淡清香,孙策置身于这大自然中,心情格外的舒畅。

    赵夫人和赵灵儿持剑跟在孙策身后,原本苍白的俏脸都已经恢复了正常,两人在茶园中,似乎显得颇为高兴,也许是女人天生就喜欢美好的东西吧。

    视察过东冶县之后,孙策领众人一路西行,溯闽江而上,相继视察了沙溪与闽江交汇处的吴兴县、建溪与闽江交汇处的南平县,还有闽江源头金溪边的福州县。

    这三县里,山越降民众多。

    好在虽然是汉越杂居,民族融合的发展倒也顺利。不少汉人已经娶了山越女子为妻,而不少山越人则加入了江东军队,贺齐等人麾下的侍卫司兵马中,就有不少的山越人,他们悍勇善战,乃是最优秀的兵源。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103、豫章与庐陵() 
看‘最‘新‘章‘节‘请‘访‘问·нéiУāпgê·СΟм黑ㄍ岩ㄍ阁或百ㄍ度ㄍ一ァㄍ下:黑+Уап岩+阁同1步1首1发1无1延1迟1就1在1黑∠⌒岩∠⌒阁1ΗéiУАпgê黑∠⌒岩∠⌒阁最新下一章节已经更新啦

    豫章郡是如今孙策治下九郡中人口最多的一郡达91万之巨户数约莫有16万多境内辖下14县

    面积这么大人口这多的一个郡孙策交给谁也不放心

    而且如今的豫章郡已经是被分割走了鄱阳郡之后的豫章郡人口足足减少了78万可见当初豫章郡人口之盛

    孙策吞并豫章郡之后之所以维持现状是因为不想引起豫章动荡

    而如今已经过去了半年多豫章归入孙策治下之后整体还算平稳豫章郡太守华歆毕竟曾经是刘繇的部下而刘芸已经怀孕为了预防万一孙策绝不可能再让华歆掌控如此庞大的豫章郡

    因此豫章郡的再一次分割是势在必行的

    好在孙策对此早就有了计划和预案一切都不算麻烦

    孙策打算以吉水为界以北是豫章郡以南为庐陵郡

    分割后的豫章郡有人口约莫62万下辖南昌、艾县、建城、新淦、宜春、南城、建昌、临汝共八县

    而新置的庐陵郡人口则只有29万下辖庐陵、雩都、赣县、南野、平都、石阳共六县

    9月3日孙策一行终于到达了庐陵县нéiУāпgê最新章节已更新

    早已经得到飞鸽传信的豫章郡文武已经在庐陵县外恭迎孙策了

    为首三人正是豫章郡太守华歆、郡丞梁源、都尉陈剑

    华歆和梁源二人都一丝不苟的穿着整齐的官袍都尉陈剑则是一身戎装

    “属下(末将)拜见主公”三人齐声拜道

    孙策微笑着扶起三人开口说道:“三位辛苦了无需行此大礼”

    众人寒暄了几句很快便來到了庐陵县衙中

    孙策高坐堂中看着堂中众臣开口说道:“豫章郡面积广大人口众多管理不便我打算从豫章郡中析庐陵及其南部五县置庐陵郡诸位以为如何”

    孙策此话一出众人尽皆一愣

    尤其是华歆三人更是诧异万分这事情之前竟然洠в兴亢料⒋

    而孙邵和是仪二人相视了一眼心中也都明白了此事为何

    一來正如孙策所说的那样豫章郡确实不太好管理分割开來从行政控制角度讲的确应该如此

    二來就是因为华歆的身份问睿肆豸砭刹坑胁簧俣荚谒锊喵庀挛偎锊卟幌M堑氖屏μ哟笥绕涫窃フ驴ふ飧隽豸碓て诳刂频牡胤剿锊吒豢赡苋没Сて谡瓶

    华歆也是心思通透之辈一听就明白了问睿鲈谀睦

    只见华歆立即高声回应道:“主公所言大善臣自任豫章太守以來时常感到掌控郡县有些力不从心主公将豫章故郡划分为鄱阳、豫章、庐陵三郡实乃上策”

    孙策闻言心中暗笑这华歆果然深得曲意逢迎之三味这马屁拍的着实不错

    只见孙策端起茶杯微微抿了一口眼神炯炯的看着华歆仿佛是不经意的问道:“子鱼对庐陵太守的人选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华歆闻言微微抬头看了孙策一眼才缓缓开口说道:“参军孙邵、主簿严畯均可为之”

    这句话就体现出了华歆的高明之处

    华歆明白孙策八成就是想要让严畯做这个庐陵太守可是又怕他资历不够所以借自己的嘴说出來

    为了不着痕迹不显得刻意为之华歆又说出了孙邵的名字华歆当然知道孙邵是决计不可能有机会当这个庐陵太守的不过把孙邵一起说出來听起來大家就会觉得华歆的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因为孙邵大家都知道啊久在豫章对于庐陵也算熟悉如果孙邵任庐陵太守大家肯定洠в幸煲

    可是孙策有异议啊刘繇旧部一个豫章太守一个庐陵太守那这两个郡还是他孙策的嘛

    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孙策手里果然不出众人所料孙策还是选择了严畯出任庐陵

    只见孙策微微颔首心中暗赞华歆的老道嘴上说道:“子鱼的建议中肯不过孙参军还有其他重任便让曼才出任庐陵吧”

    只见孙策将目光转向主簿严畯开口说道:“曼才”

    “属下在”严畯闻言恭声出列

    “我任命你为庐陵郡郡丞暂摄太守事”孙策微笑着命令道

    “属下遵命”严畯朗声答道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怎么样有把握治理好庐陵郡嘛”孙策开口问道

    严畯肃然说道:“必不负主公所托”

    孙策听了微微点头对于严畯的能力他还是很认可的

    当然严畯不曾历任郡县资历有所欠缺不过这都不是问睿锊咚邓心撬托兄劣谝钥へ┬刑厥乱仓皇且桓龉扇嗡伎吹那宄锹昕ぬ氐奈恢镁褪茄袭彽

    随即孙策又开口说道:“王撼”

    只见大堂壁角处的两排亲卫中走出一人來到堂前拱手说道:“末将在”

    这人一身精良的皮甲脚蹬皮靴腰挂长剑头戴铁盔是典型的屯长装扮他就是王撼孙策500亲卫中的一名屯长

    王撼出身寒门如今年龄只有二十出头当初孙策起兵之初便前來投奔积功升任军侯后來被孙策看重调入500亲卫中担任屯长

    可以说孙策身边的500护卫随便一人拉出去在普通军队中都能担任什长、队率之类的底层军官而像王撼这样在亲卫中担任屯长的更是重点培养对象日常里都受到孙策的悉心**

    孙策的目的就在于把自己的500亲卫变成东吴的黄埔军校以此來进一步加强他对地方的控制

    比如说毗陵郡司马冯极、吴郡司马李航、会稽郡司马崔冰都是出身500亲卫中的队率

    显然王撼即将要出任庐陵郡都尉了

    不出所料孙策看着器宇轩昂的王撼点了点头说道:“任命你为庐陵郡都尉就地募兵5000”

    王撼闻言面色一肃拱手拜道:“末将遵命”

    庐陵之事安排妥当之后孙策又任命新任不久的参军是仪转任主簿一职

    随即孙策命人开宴又是宾主尽欢好不快活

    跪求百度一下:mobixs

    观看一下章复制本地址到浏览器看最新章节%77%77%77%2e%68%65%69%79%61%6e%67%65%2e%63%6f%6d

    请百度/一下Н黑!岩!阁您也可以手动打开网站·нéiУāпgê·СΟм全网最快更新ШШШ。НéiУАпgê。СОm看完整无错章节请百〃度〃一〃下黑Уап阁

104、铜矿和铸钱() 
离开庐陵县,孙策一行人又往南昌县而去。

    一路之上,华歆说不郁闷是假的。去了一趟庐陵县,回来之后,结果半个豫章郡就不归自己管了。

    可华歆还不敢露出丝毫不满之意,不仅不敢,还要高高兴兴的接受。

    不过官场之人也都是做戏做惯了的,华歆如此表现,反而让孙策更加高看一番。

    豫章郡即使被析置鄱阳郡和庐陵郡之后,依旧是孙策治下数一数二的大郡,而且农业发达,矿产丰富。

    尤其是豫章郡内的铜矿山,更是对孙策至关重要。

    前面说过,孙策扩编禁军,就需要大笔的钱财,因而开发铜矿铸钱就是唯一的选择。

    好在豫章郡内,南昌县附近的绿铜矿山是已经开发过很多年的地方,有熟练的工人、完备的设施,孙策接手后,很快便恢复了生产,而且矿石的产量很快便超过了铜陵镇。

    《汉书》中曾经记载:“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辄予平贾。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闾里,它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颂共禁不与。如此者三十余年,以故能使其众。”

    这说的是吴王刘濞之所以能够发动叛乱,其原因在于吴国丰富的铜盐资源,以至于吴王刘濞极为富裕,得郡国民心极甚。

    9月20日,孙策一行,终于到达了南昌县。

    南昌县附近,便是军山湖和抚河,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人口密集,农业极为发达。

    这一带,孙策推广的并不是一麦一稻的种植制度,而是一年两稻,一年两收。也就是说,这里种植的是双季稻。

    双季稻在中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

    最早见于公元前3世纪,《山海经》中的记载。

    水稻亩产本就高于小麦,种植双季稻要比一麦一稻的产量更大,当然这也和豫章郡相对偏南的地理位置有关,气候条件更适合种植双季稻。

    孙策视察过南昌县附近的稻田之后,便在华歆等人的引领下,前往绿铜矿山视察。

    豫章郡也就是后世的江西省,江西铜矿资源之富,居全国之首。

    南昌县城以东,武夷山脉以西,也就是广义上的绿铜矿山区。整个地区分布着大量的铜矿。

    有了产量不低的铜矿,想要将铜矿转化为可以实际的财富,就要铸钱。

    光武帝建武初年,官府下达了禁止私铸铜钱的禁令,东汉时期的文献中基本也上不见有关于私铸货币的记载。建武十六年,东汉朝廷恢复铸行五铢钱,一直到今天,百姓之中通用的也是传承了数百年的五铢钱、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坏五铢钱,更铸小钱”。

    然而,董卓的这道命令,实际上对于天下的影响并不大,主要影响的是洛阳一代。其时天下已乱,在董卓的控制范围之外,已经没有多少人听从其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