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霸王孙策 >

第188部分

三国之霸王孙策-第188部分

小说: 三国之霸王孙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9、庞氏叔侄() 
霍峻的夫人王氏,自然也不是什么小门小户出身。

    王家在南郡也算是不小的豪强,所以王氏也不是没什么见识的人。王氏从一进入这大宅子开始,就感到了一股子逼人的贵气。

    这绝对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四个字能够概括得了的。

    像这样的顶级世族,整个荆州也就是那么几家。王氏虽然搞不清楚究竟会是哪家,但不外乎就是蒯、蔡、庞、黄、王之一。

    王氏已经相信了,这些人是要救自己去吴军那边。然而,让王氏惊叹的是,荆州内部的顶级世族竟然会和荆州大敌东吴串通一气。

    正如王氏所料的那样一般,这宅子是庞家的宅子。

    庞家乃是荆州的顶级豪门,虽不如蒯蔡两家一般深受刘表重用,却也不容小觑。

    庞德公虽然于鹿门书院中教书,避世不出。可庞季身为襄阳郡都尉,执掌郡内军事,那权力可不是一般的小。

    正如当初孙坚在襄阳城外战死时,庞季和王粲暗示的那样。

    他日孙策若能鞭指荆州,二人未必不能效犬马之劳。

    自大战开始之后,荆州不断失利,在密碟司的连番接触之下,庞季和王粲两人都反水了。

    而几乎没有人知道,此时的密碟司主事孙江,就在庞季府上。

    府内花厅,烛火依旧亮着。

    透过窗子,可以依稀看到两个模糊的身影。

    厅中,正是孙江和庞季二人。

    庞季在面对孙江的时候,并没有丝毫的不满和傲慢。

    如孙策所料的一般,吴军在荆州有间谍网络,荆州在孙策治下同样也有。只是不同之处在于,孙策有前世的经验可以借用,能够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组织严密的间谍系统。

    密碟司在孙策麾下的地位,那是相当重要。

    孙策派出密碟司主事孙江来见自己,已经很是给面子了。况且孙江乃是孙策的家奴出身,是极受孙策宠信之人。

    庞季当然不会觉得孙策慢待了自己。

    “今日之事,多亏了庞公相助!”一身玄衣的孙江笑嘻嘻的拱手说道。

    庞季摆了摆手,朗声笑道:“这点小事,不值一提。孙将军实在是太客气了。”

    顿了一下,庞季又开口道:“孙将军放心,明日城门一开,我便派人送其出城。到时候从港口上船,沿汉水直下。到了鄀国县,可改走陆路。”

    孙江闻言,轻轻颔首,表示了认可。

    这确实是最快捷的方式。鄀国县,本属南郡,如今被编入了襄阳郡中,位于汉水东侧,过了鄀国县,便是江夏郡。

    “时候不早了,在下便先去歇息了。庞公也早些歇息!”孙江拱了拱手,告辞退出。

    庞季看着孙江离去的背影,缓缓沉思着。

    孙江走了没多久,一个身影推开厅门,走了进来。

    “叔父!”那人开口说道。

    原来这人乃是庞季的侄子庞统。

    庞统乃是鹿门书院的学生,天资聪慧,名声在荆襄之地传播极广,人称“凤雏”是也。庞季更是在不少事情上,对其言听计从。

    “士元,为叔心里总有些不踏实啊!”庞季抚了抚颌下的长须,皱着眉头,缓缓说道。

    原来,庞季之所以能够下定决心反水,就是因为庞统的劝说。

    “叔父何必心急?”庞统淡淡的说着。

    “为叔怎能不急啊?这可是事关我庞氏一族数百口性命,数百年兴旺的大事!”庞季焦虑的说着。

    “如今江夏郡和长沙郡已经被吴侯攻克,全据荆州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庞统不厌其烦的对叔父耐心的说道。

    顿了一下,庞统见叔父仍就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只得又继续说道:“刘表年老昏聩,为定立继承人之事,整个荆州文武已经是闹得不可开交。内忧外患之下,怎能长久?”

    庞季听到这里,微微点了点头。

    对于荆州面临的内忧外患,庞季很是认同。瞧瞧前几日为了分配新军这块大蛋糕,刘琦和刘琮,这两派人抢成了什么样子?

    反正庞季是没有资格加入进去,所以也就冷眼旁观。

    夺嫡这种事,可不是一般人玩得转的。

    君不见以蒯氏兄弟之地位,也不曾加入进去,更没有任何站队的倾向。

    “只希望吴侯能够尽早夺取荆州!”庞季喃喃说着。

    庞统笑了笑,又说道:“叔父,你就放宽心吧!袁绍虎踞河北,曹操扎根中原。两虎相争,一两年之内分不出胜负来。这段时间,吴侯足以荡平整个荆州。待吴侯入主荆州之时,我们庞氏一族,就是大功臣。”

    听到这里,庞季总算是微微放宽了心。

    大功臣的诱惑力,还是很强的。毕竟孙策可不是什么小诸侯,在整个天下间,除了袁绍和曹操,也就是孙策势力最大了!

    过了一会儿,庞季想了想,还是开口问道:“士元,你既然如此看好吴侯,什么时候打算出仕为吴侯效力?”

    对于庞季这一问,庞统是早有预料。

    从某种程度上讲,庞统已经成为了庞氏家族未来崛起的最大希望。

    那“凤雏”的名声,之所以能够在荆襄之地广为流传,若说没有庞氏家族的助力,肯定是骗人的!

    庞统微微一笑,朗声说道:“荆州迟早为吴侯拿下。到那时我自然会出仕,为吴侯效力!”

    庞季皱了皱眉头,却没有多说什么。

    在他看来,投靠就得要趁早。

    可是庞季也明白,自己改变不了侄子的决定。既然侄子这么说,那么肯定就有他的原因。

    而正如庞季所想的那样,庞统确实有自己的原因。

    在庞统看来,若想要在孙策麾下站稳脚跟,非有大功不可。

    如徐庶的几把大火,如陈宫的围魏救赵。

    而庞统已经把自己的目标,放在了益州刘璋身上,攻蜀之战,他庞统势必要为吴侯立下大功!

    正如历史上一样,庞统对于东吴颇有好感。

    否则他也不会出仕与周瑜麾下,做周瑜的功曹。当然,因为容貌不佳,而被孙权所轻慢,就是另一回事了。

    事实上,庞统的相貌并不是很难看。只是因为身材不高,加之有些瘦弱,所以显得略微猥琐一些。

    可容貌什么的,在满腹才华面前,算个屁?

40、出城() 
庞季仍旧是在忧虑中缓缓入睡,而庞统却睡的特别香,他在梦中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帮助孙策,将红底黑字的“吴”字大旗,插在了成都城头上!

    第二日一早,习惯晚睡的庞季仍没有醒。

    作为庞氏族长,送王氏和儿子出城这种小事,当然不会劳动他出手。

    庞统早早起来,就是负责办这件事。

    无奈庞季自己的儿子还年幼,如今庞氏一族,除了庞季自己之外,挑大梁的就是庞统了。当然,也少不了著名隐士庞德公的舆论影响力。

    庞统对于能为东吴效劳,也很是荣幸。

    吃过早饭之后,几辆马车缓缓的驶出了庞家大院。

    霍峻的妻子王氏,昨夜睡的并不安稳,神经一直紧绷着,早上也醒的很早。也许是太紧张的缘故,王氏竟然没有困的感觉。

    出远门时,马车上的窗布微微荡起,王氏透过窗布的缝隙,看到了高大的门楼上,刻着两个隽永的大字,庞府!

    原来是庞家,王氏在心中想到。

    如此一来,也就不奇怪了。

    而王氏的内心,也突然变得轻松起来。以庞氏在荆州的力量,将自己悄然送往江夏郡,确实不成问题。

    一想至此,王氏轻轻打了个哈欠,斜倚着靠枕,在平稳的马车里小憩起来。

    马车有好几辆,打头的马车里,坐着的是庞季的母亲,而庞季的长女庞玥则坐在第二辆马车里。当然,马车里也有庞氏的其他女眷。

    庞统骑着一匹黑斑马,给车队开道,往北门而去。

    此时虽然是清晨,但是城中街道上,行人已经颇多。不少生意人,忙着进城。也有不少生意人忙着出城进货。街道两旁的小摊贩很多,大多是卖早点的。

    庞家的车队边,有很多侍从护卫着。密碟司的密探们也混杂在其中。

    从庞家往北门走,路程不算近。

    当到了北门处时,马车突然停下,王氏被震了一下,缓缓睁开眼。她知道,应该是到了城门口,该出城了。

    就在这时,哒哒的马蹄声突然响了起来。

    听声音,少说也有数十骑的样子,后面紧接着还有整齐的步伐声响起,似乎是大队官兵的样子。

    王氏闻声,眉头微皱。

    她微微掀开了窗布,往后看去,却正好看到那大队官兵已然将自己家里给围了起来。恰见此景,王氏顿时面目苍白。

    庞统骑在马上,做出一副趾高气扬的神情,不屑的扬着马鞭。

    只见庞统扭过头去,也看到了那一幕,不禁在心中暗暗庆幸,多亏是早了一步。

    轻哼一身,庞统扬起马鞭,指着城门司马,开口骂道:“老刘,让前面的人让一让,本公子还忙着去鹿门寺上香呢!”

    那刘司马乃是城门司马,正好是襄阳郡都尉庞季的手下。

    刘司马当然认得这位人称“凤雏”的庞家大公子。只见刘司马赔笑道:“大公子稍待,马上就好!”

    说着,刘司马已经指挥着手下的士卒挥动鞭子赶人。

    不一会儿,前面的路便被清了个干净。

    庞统哼了一声,随意说道:“老刘,谢了!”

    随即,扬起马鞭,往城外而去。

    后面的几辆马车,也紧跟着出了城。

    当车队出城之后,去霍峻家里捉拿王氏和霍峻之子的军官,却是怒气冲冲。***,竟然跑了!

    很快,襄阳四门封锁,开始搜捕王氏和其子。

    城外也有大队士卒出动起来。

    照理说,霍峻投降孙策,也并不算什么特别大不了的事情。霍峻的家眷没抓到,也就罢了。可此时的刘表正在气头上,自然就搞得大张旗鼓起来。

    只是,这样的大张旗鼓,只能是适得其反,搞得襄阳城里人人自危。

    却说车队出城之后,很快便沿着大路,往鹿门寺而去。

    鹿门寺,始建于东汉初年。

    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习郁奉令于鹿门山上立神祠,又刻二石头鹿夹神祠语于道口。

    据《襄阳县志》载:“汉建武中,帝与习郁俱梦见苏岭山神。命郁立祠于山上,刻二石鹿夹道口,百姓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

    鹿门寺的香火很是兴旺,每年都有不少人家前往寺中上香。

    以蒯氏、蔡氏、黄氏、庞氏、王氏为首的荆州世家,更是鹿门寺的常客。这鹿门寺的主持,行一大师对各家香客更是礼遇备至。

    却说过了约莫小半个时辰之后,庞家的车队,终于到了鹿门山下。

    鹿门山乃是襄阳城外赫赫有名的地方,大名鼎鼎的鹿门书院就在山上。鹿门书院可不简单,庞统曾经求学于其中,孙策的军师徐庶也曾求学于其中。孙策的两个姐夫也是鹿门书院的学生。而诸葛亮此时也正在鹿门书院学习。

    相比于秣陵书院带有浓重的功利气息,鹿门书院的确算是山野隐逸之地。

    不过,所谓“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鹿门书院的隐士和学生们,不过是换了另一种方法以求入仕罢了!

    一切都顺利的很。

    进了鹿门寺之后,王氏和儿子很快在密碟的护卫下,换上了另一辆马车,往襄阳港口而去。到了那里,他们将会顺流之下,沿着汉水,往江夏郡而去。

    却说鹿门寺中,庞统与主持行一大师,正聊得开心。

    二人本就关系默契,而且庞统极为喜爱寺中的斋饭。再加之祖母,也就是庞季的母亲向来是笃信佛教,所以庞统每月都要陪祖母来上几次。

    两人泡着清茶,品酌着聊得真好,却突然有一个小沙弥在门外说道:“禀报主持,黄承彦黄先生到了!”

    庞统一听,心下微微一愣,脸上却依旧是云淡风轻的样子。

    庞统对于黄承彦这厮,向来没什么好感。

    为老不尊,邋邋遢遢,成天就是向荆州的青年才俊们推销自己的女儿。可是你又不愿意让大家知道你女儿什么样子,大家怎么敢娶?要知道,襄阳一代一直盛传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乃是一等一的丑女,头发枯黄却稀疏,身材矮小,肤色又黑。

    更为重要的是,黄承彦是蔡瑁的姐夫。

    而庞统对于蔡家,向来是没有什么好感的。

41、庞统偷听() 
行一和尚之所以能立足鹿门寺,就是因为他和荆州各大士族都有交情,能够左右逢源。同样的,行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