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霸王孙策 >

第19部分

三国之霸王孙策-第19部分

小说: 三国之霸王孙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端微微一笑,说道:“正是在下!”

    吴景摸了摸长须,点点头笑道:“文台果然没有看错人!”

    “破虏将军有恩于我,可惜被奸人所害,主公承破虏将军遗志,我自当尽力报之!”陈端拱了拱手,正色说道。

    另一边,恒阶正指挥军士推着几大车战利品而来。

    恒阶曾为孙坚主簿,与吴景自然相识,却见吴景看着恒阶,笑道:“恒主簿,久违了!”

    恒阶拱拱手,说道:“吴太守,好久不见,我家主公起兵不久,这些东西就送给我等如何?”

    吴景笑着说道:“好你个恒伯诸,我这当舅舅的,怎么会与外甥抢东西!”摸了摸长须,吴景又说道:“不过你别急,我军中还带了3000套皮甲和长矛,一会儿我一并让人送来!”

    “好一个吴子高,果然是好舅舅!”恒阶拱拱手向吴景表达了谢意。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孙策带领亲军返回泾县,韩当,程普,黄盖三人则继续率军收拢溃兵。

    泾县县令乃是吴郡陆氏族人陆航,为庐江太守陆康之侄。《三国志》记载,袁术向陆康讨三万斛粮食,陆康不允,袁术怒而遣孙策攻之,陆康守城两年余,城破月余后,陆康病死,陆氏族人死伤过半。可以说陆氏族人的这场灾难与孙策有着直接关系。

    然而,陆氏为吴郡四大家族之一,孙氏同为吴郡豪强,两家多有旧情。《吴录》曾记载,孙坚为长沙太守时,曾越境击贼,救过当时为宜春县长的陆氏族人陆航。

    而曾经的宜春县长陆航,就是现在的泾县县令。

    据《三国志》记载,孙策围攻庐江的其中一条原因是,“策昔曾诣康,康不见,使主簿接之。”孙策认为自己受到了轻视。

    从辈分来看,孙坚属于陆康的子侄辈,陆康庐江被围时,已经70多岁了,而孙策才刚刚20岁,孙策事实上属于陆康的孙辈。

    即使孙坚曾有恩于陆氏,陆康也不会因为孙坚对自己侄子的救命之恩而屈尊去见孙坚的儿子孙策!

    况且孙策当时只是白身,求见一郡太守,太守让自己主簿来接见他,已经算很给孙策面子了。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一个年轻人要求去见一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而市委书记派自己的秘书去接待,根本算不上轻视。何况,孙策只是陆康的孙辈。

    孙策当然不会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三国志中,袁术以庐江太守之位相许,请孙策围攻庐江,而事后,袁术却把庐江太守的之位给了自己部下刘勋。刘勋此人与孙策也多有仇怨。

    《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第一》记载,“后术死,长史杨弘,大将张勋等将其众欲就策,庐江太守刘勋要击,悉掳之,收其珍宝已归。”杨弘和张勋都是孙策的好朋友,在投奔孙策之时,被刘勋掳走。因此,刘勋与孙策之间,本有旧恨,又添新仇!

    所以,孙策围攻庐江,逼死陆康,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一件事。清楚历史轨迹的孙策早已清楚,自然不会再去做这种蠢事。

    (今日第三更,求收藏啊!!!)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21、孙伯符大破祖郎 四() 
泾县县令陆航,出身吴郡陆氏,乃是庐江太守陆康之侄。陆航约莫三十余岁,身长貌美,继承了陆氏家族的良好基因。

    此时陆航已经卸去甲胄,换上了一身黑色的吴服,端的真是潇洒风流之辈。

    泾县县衙后堂,陆航坐在吴景下首,两人正在亲切的交谈着什么。吴景不时微笑,摸一摸自己的长须,看起来两人是相谈甚欢。

    孙策命孙河诸人在城外扎营,自己领着孙辅,徐琨,徐盛三人及五十亲军进城朝县衙驰去。

    早已得到手下禀报的吴景和陆航一起出了县衙,迎接孙策等人。

    泾县虽是大县,城池却不算大,孙策诸人策马而来,不一会儿便到了县衙门口。

    远远看见吴景二人,孙策脸上便露出笑意,只见孙策一拉缰绳,跳下马来,朝吴景倒头便拜。

    “策见过舅父,世叔!”

    吴景大笑着扶起孙策,说道:“虎父无犬子,伯符果然不负大兄之志!”吴景与姐姐年少丧父,自姐姐嫁与孙坚后,事实上是孙坚代为照顾长大。所以吴景一直称呼孙坚为大兄。

    一旁的陆航也面带笑容的朝孙策拱手道:“此次多谢少将军相助了,算上破虏将军当年相救之恩,已经两次了!”

    孙策起身笑着说:“世叔何必客气,你我同为乡梓,自当互帮互助!他日策若有大难临头,世叔难道会袖手旁观?”

    陆航哈哈大笑,抬起手指着孙策说道:“好一个孙伯符,就只这一声世叔,我又怎能袖手旁观?”

    县衙后堂,吴景陆航相对而坐。孙策则坐在两人身旁,摸了摸精美的竹席,孙策嘴角微微抽搐,有些无奈。跪坐席上,乃是士族的标准礼仪,更是当时的风俗,想要一时半会儿改过来倒真不容易。孙策此时也只能委屈一下自己的膝盖。

    席间小桌上,一个白瓷茶壶,三个白瓷茶杯,一股茶叶的淡淡清香飘出。

    孙策抽了抽鼻子,笑着问道:“世叔也喜欢喝清茶?”

    陆航点点头说:“年前听闻江都孙郎喜喝炒制的清茶,我也试了试,味道虽然略显苦涩,却别有一番风味,之后更是欲罢不能!”

    吴景也在一旁凑趣说道:“昔日洛阳士族喝茶总要加上葱姜,橘子皮,薄荷之类乱七八糟的调料,喝起来一股怪味,他们却视之为神仙佳酿,如今喝了沸水所泡清茶,才是别有一番滋味!”

    陆航点点头,说道:“年前叔父喝过清茶之后,大喜,曾言,君子者,必饮清茶!”陆航口中的叔父,自然便是陆康。

    “陆公所言大善,策还欲前往庐江拜访,不知陆公如今身体可还安康?”孙策摸了摸茶杯,终于说道了此行的重点。

    却见陆航叹了口气,有些担忧的说道:“叔父已经70岁高龄,身体每况愈下,已有告老还乡之意,恐怕就是这两年的事了!”

    一旁吴景听了,却是皱眉说道:“此时还乡恐怕却是不妥!”

    “太守所说,可是那肆虐乡梓的严白虎?”

    “正是那严白虎,说起来严白虎还与我等是同乡,是乌程县人,天子即位之初,便拥兵万余,如今更是自称东吴德王,全据吴郡,屯兵于乌程,嘉兴等县,怕是拥兵四五万之众!”吴景担忧的说道。

    陆航蹙眉问道:“太守可曾听闻那严白虎对我等世家豪族有所不轨?”

    吴景叹了口气说道:“严白虎此人颇有野心,虽未有不轨,却多有强征粮草童仆之事!”

    陆航猛一拍桌子,怒声说道:“严白虎此贼孰为可恨!吴郡太守盛宪不能剿灭此僚,有何德居太守之位?吴郡都尉许贡更是可恨,既不能安民,又不能剿贼,我必使叔父向天子表奏此事!”

    孙策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如今天子被西凉军阀李催郭汜所控制,诏命不出长安宫城,表奏天子又有何用?”

    陆航听闻,也是一愣,只能轻声叹息。

    吴景摸了摸下巴,说道:“自黄巾之乱起,皇室不振,群雄并起,军阀丛生,战乱不休,各地盗贼蜂拥,这分明已是乱世!”

    孙策右手轻轻敲着小桌,缓缓说道:“中原有曹操割据,听闻如今正与徐州牧陶谦混战。袁术割据两淮,也与曹操征战不休。北方袁绍也与公孙瓒混战,大有一统河北之势。各地诸侯不思报君,各自扩张地盘。即使宗室如幽州刘虞,荆州刘表,益州刘焉也是割据地方,这天下已经乱了!”

    此时房间死一般的沉寂,过了半晌,陆航终于开口说道:“如今江东大乱,我等江东士族正该力挽狂澜,保境安民!”

    吴景和孙策都未说话,等着陆航继续往下说。

    “伯符蒙马太傅垂青,如今已经是讨逆将军,自然应该挑起这个责任,为我江东士族平靖乡梓!”陆航缓缓的说着。

    孙策心中大喜,脸上却不漏痕迹,轻声说道:“策有何德何能?岂能担负如此重任?”

    “伯符何必妄自菲薄,破虏将军昔日武功赫赫,今日大败祖郎,伯符也当居首功,平靖乡梓的重任除了伯符,我想不出还有谁能够肩负?”陆航端起茶杯,从容说道。

    陆航虽然只是泾县县令,在陆氏家族中地位却不低,陆康长子陆俊多病并未出仕,幼子陆绩虽然聪颖却还年幼,陆康一旦去世,陆航便是陆氏家族挑大梁之人,因此陆航此时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陆氏家族的意见。即使陆航明白叔父陆康乃是汉室死忠之人,但是在叔父的感情和家族利益之间,陆航还是选择了家族利益。

    只是短短的片刻,陆航的脑中已经考虑了种种:“孙氏家族虽非吴郡顶级士族,自从孙坚之后已经步入吴郡顶级豪门之列,底蕴虽不如吴郡四姓,却与吴氏徐氏两家豪强犹如一体,三家一齐也不是四姓中单独一家所能抗衡的。且如今已经是乱世,孙吴徐三家将才颇多,正是大有作为之时。”

    孙策此时也不再矫情,拱手说道:“既然世叔认为此重任非策不可,策必将平靖乡梓,维护我江东士族利益!”

    陆航满意的点了点头,三人都明白,这是孙策的承诺,将会维护陆氏家族的利益。

    (今日,第一更,求收藏,求支持!!!)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22、孙伯符大破祖郎 五() 
大事敲定之后,三人又对追剿祖郎之事定下了基调。

    在孙策的一力主张下,三人一致决定诛灭祖郎宗族,迁徙祖郎麾下的山越众人充实丹阳郡内各县。然后再逐个击破丹阳郡内依附祖郎的山越诸部,同样灭其豪帅宗族,迁山越众人充实丹阳人口。

    不管是从丹阳的发展角度来看,还是从士族利益角度来看,迁山越以实郡县都有不小好处,吴景和陆航自然无不应允之理。

    出了县城,大寨已经在城外立好。

    孙策骑在马上却看见不远处马日磾正骑着马进营,身后则是马日磾自己的数十亲兵部曲。

    拍马快赶几步,孙策朝马日磾拱了拱手问道:“刚刚只顾着追缴祖郎贼军,却没注意到太傅适才去哪里了?”

    马日磾扭头看到是孙策,拿出一块红色的石头,笑了笑说道:“伯符,你看这是什么?”

    孙策接过马日磾手中红色的石头,有些不太确认的说道:“这是铁矿石?”

    马日磾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刚刚带人在这边闲逛,南边山坳里有一处瀑布清泉,池水颇为凉爽,池水边分散着不少这种红色的矿石。”

    孙策听闻大喜,拱手说道:“多谢太傅!”

    5月中,休整过后的众军开始围剿祖郎余部。

    吴景领3000步卒与陆航镇守泾县。孙贲与吴奋领骑步军共2000跟随孙策领大军围攻祖郎山寨。

    丹阳郡内多山,为丹阳山越的繁衍创造良好的地理条件。

    泾县北约30里处,便是祖郎的大本营泾山。

    泾县之名便是得自泾山。泾山绵延数百里,与丹阳境内的其他山脉练成一体,而众多的山越部族生活在这些大山里。

    泾山山脚下,已经立起一座大营。

    韩当一身甲胄,手持混铁大枪带领五百游骑在山脚下警戒。

    营内帅帐中,孙策和孙贲坐在上首,其余诸将各就其座。

    孙策此时一身白色吴服,手指在案桌上轻轻的敲定着,这是孙策前世所养成的习惯,每当他思考的问题的时候,总会下意识的用手指敲打东西。

    “诸位对于围攻祖郎山寨有何想法,都说说吧!”

    孙策话音刚落,边见黄盖开口说道:“主公,以盖之见,泾山易守难攻,吾等非强攻不能破其寨!”

    孙策皱了皱眉头,有些担忧,并不是担忧攻不下山寨,只是担忧将士死伤过多,这些士兵都是他这乱世的立身之本,况且已经与陆航达成一致,最迟明年便要率军收复吴郡。

    而孙策的记忆里汉室宗亲刘繇在明年便会被朝廷任命为扬州牧,到了那时,整个江东便会更加混乱。所以,孙策必须尽可能的保存自己的实力,而起战后至少要增兵至一万,孙策才有万全的把握能够迅速攻破占据吴郡的四五万严白虎贼兵。

    只见孙策摇了摇头说道:“公覆将军所以虽有理,但这数千精兵皆是我等立身之本,强攻伤亡颇多,恐难以承受!”

    说罢,孙策又看向陈端问道:“子正,可有何妙计?”

    陈端摸了摸短须,缓缓说道:“祖郎虽为山越豪帅,祖上却是我汉人豪强出身。其麾下贼兵成分复杂,有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