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霸王孙策 >

第22部分

三国之霸王孙策-第22部分

小说: 三国之霸王孙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头看了一眼绵延的泾山,自己经营了数十年的山寨就这样没了,祖郎心里有股说不出的酸楚,轻轻叹了口气,祖郎和祖剑无奈的带着千余宗族军朝外走去。

    约莫走了有半个时辰,终于走完了蜿蜒的小路,出了前面那个山坳便是平坦大路了。

    可是此时,祖郎心中却有了一丝不安,扭头看向祖剑,却见祖剑也是紧蹙着眉头。

    “族长,只怕有些不妙啊!”祖剑轻声缓缓道。

    祖郎拽了拽手中的缰绳,说道:“你也感觉到了?”

    两人都沉默了。

    此时颇有些进退两难的感觉,前面很有可能是伏兵,后面必然有追兵。

    两人的感觉没有错,孙策留下李襄,徐琨,吴奋,孙河,孙海诸将在山寨里收拢溃兵,清点财货和战利品,处理影响其控制山寨的祖郎亲族和山越贵族。

    而他自己则带着黄盖、徐盛二人率领侍卫司亲军直接追出了一线天小道。

    祖郎军的正前方,却是韩当和孙贲率领的一千骑兵。

    孙策的命令只有一个,那就是祖郎及其亲族必须死,绝对不能让这些人影响他控制山寨。

    祖郎和祖剑沉默了片刻,终于,还是祖郎开口说道:“我们只有冲出去,才有活路!”

    祖剑点头,狠声说道:“属下誓死护送族长安全突围!”

    祖郎摇了摇头,缓缓说道:“尽人事,听天命罢了,若是我不能出去,你要活着出去为我报仇!”

    “族长!”祖剑的声音里已经带有了一丝哭腔。

    “替我报仇!”祖郎紧紧握住祖剑的手重复说着,仿佛祖剑若是不答应,他就不放手。

    祖剑棱角分明的脸上,缓缓滑过两道泪痕,他轻轻点了点头,祖郎才松开手。

    如此感人的场面,孙策自然看不到,不过即使看到了,也会不屑吧。

    祖郎和祖剑带着宗族军依旧往前,不一会儿,便出了山坳,刚刚出山坳,便看到一片黑压压的骑兵,正是韩当和孙贲率领的一千骑兵。

    五月份的太阳升起的总要早一些,鏖战半夜,早已经到了寅时,天空中已经露出了鱼肚白,晨曦染红的天空,看起来颇为绚烂,然而这样的美景,在祖郎和祖剑的眼中却是那么的悲壮。

    韩当缓缓举起手中的混铁大枪,猛然挥动,早已经严阵以待多时的一千骑兵发动了冲锋。

    出了山坳便是平坦宽广的土地,正适合骑兵的冲锋。

    祖郎和祖剑率领的宗族军毫无选择,只能迎上去。

    面对骑兵的冲锋,步兵根本毫无还手之力,千余宗族军仿佛是靶子一般等着被骑兵砍杀。若是此刻孙策在这里,一定能想起前世玩过的一款游戏“骑马与砍杀”。很快,便有宗族兵扔下武器,下跪投降。

    祖郎又吐出一口黑血,猛然拔出腰间的长剑,双脚一磕马腹,迎着韩当冲了过去。

    祖剑还没来得及阻拦,祖郎已经冲出去数十步。

    韩当远远看见挥剑而来的祖郎,心中大喜,原本还怕祖郎此人逃脱,不好向孙策交代,却没有想到祖郎竞直接送上门来,既然如此,韩当自然不会客气。

    祖郎年轻时虽然武艺不精,却也颇为力大,如今却早已被酒色掏空了身子,况且连续多日吐血,此时的祖郎连手中的长剑也快要抓不稳了。

    韩当出身辽西,弓马娴熟,武艺高强,一杆混铁大枪使得是如云流水,再加上跟随孙坚征战多年,剿黄巾,平羌乱,击山匪,战斗经验极其丰富,自然早已经看出了祖郎的虚弱,对于这样的敌人,韩当自然不会将他放在眼里。

    祖郎虚弱的举着长剑砍向韩当,却见韩当轻蔑的一笑,混铁大枪微微一档,一挑,祖郎的长剑已经被挑飞出去。

    祖剑看到此情此景,目眦欲裂,大声吼道:“族长!”

    却见祖郎仰天长笑,扭头对祖剑喊道:“快走,不要管我!”

    祖剑眼睁睁的看着韩当微笑着将手中的混铁大枪插进了祖郎的喉管,鲜血竟然溅出了数尺远。

    看着晨曦下祖郎喷洒而出的热血,祖剑的心在抽搐。

    紧紧的握了握手中的剑柄,指甲已经深深的陷入了肉里,祖剑却丝毫不觉。

    韩当,笑了笑,对于祖郎的死很满意,总算完成了少主交给自己的第一件正儿八经的任务。

    “伯阳,那个家伙就交给你了!”韩当提起混铁大枪指了指远处的祖剑,枪尖上还沾着祖郎的鲜血,光芒下显得颇为妖艳。

    孙贲大笑一声,手中大戟一挥,一拽缰绳,朝祖剑冲去。

    祖剑看着冲过来的孙贲,咬了咬牙,对身后的几十个心腹骑兵喊道:“兄弟们,跟我走!”

    却见祖剑带着几十个骑兵从孙贲身边错身而过,手中重剑狠狠朝孙贲劈去,孙贲看那重剑来势汹汹,赶忙举起大戟阻挡,却听砰的一声巨响,火花四溅。若是能够在近处细看,便能发现孙贲的大戟上已经出现了一道磕痕。

    祖剑抽回重剑,也不与孙贲纠缠,带着几十个骑兵向外跑去。

    此时战场上已经快要结束战斗,到处都是跪地的降兵,还有零散的几处宗族兵继续反抗着。飞驰而过的数十骑兵,一时竟没人前去阻拦。

    孙贲自知不是祖剑的对手,也不去追赶,而且也无法追赶了,大戟从手中脱落,孙贲的两只手上,虎口都迸出了鲜血。

    韩当看到此景也是一愣,拍马赶到孙贲身边。

    “义公,我竟然没有想到,那祖剑竞力大至此!”孙贲有些愤恨的怒声说道。

    韩当拍了拍孙贲的肩膀,安慰道:“我也没想到那祖剑竞厉害如斯,即使是我恐怕也略有不如!”

    没过多久,孙策便拍马而来。

    知道事情的经过后,孙策对孙贲安慰道:“大兄,勿要以此为意,好好将养身体,我孙氏之兴,可离不开你!”

    另一边,孙策命徐盛砍下祖郎的头颅,传首山寨,威服十万降人。

    回到山寨里,孙策命众将安抚降人,亲自从降兵中挑选精壮,而将近十万的百姓则准备迁出山寨以实丹阳。

    (今日第三更,求收藏,求支持!)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27、迁山越以实丹阳() 
陈端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终于将山寨的人口和财产整理清楚。

    山寨里的一处院子里,凉亭下,孙策和陈端相对而坐。今日是徐盛轮值,因此整个院子都由徐盛带着侍卫司亲军守卫。

    孙策晃了晃手中的白瓷茶壶,给陈端的白瓷茶杯里满上。

    “子正,昨日辛苦你了!”孙策放下茶壶缓缓说道。

    “主公太客气,这是端应尽之责,只是端有一言不吐不快!”陈端摸了摸短须说道。

    “子正请说!”

    “自古以来,文武分治方是为上之道,军政不可集于一身,文臣,武将缺一不可,当今虽是乱世,武将攻城略地虽然重要,却依旧离不开文臣治理百姓收取赋税。而主公如今麾下武将有十数人,文臣不过只有伯诸,文表加上端区区三人而已!”

    孙策点了点头,事实上他也早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子正所言大善,文臣武将,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只是当今乱世武将易找,文臣难寻啊!”孙策皱了皱眉,敲了敲桌子说道。

    “主公何必忧虑,周公瑾,鲁子敬,吕子衡皆有大才,且三人皆与主公交好,如今正是图谋大事之事,何不招三人共商?”陈端笑着说道。

    孙策端起茶杯轻嘬一口,缓缓说道:“三人皆允文允武,武可为帅,文可入相,皆是大才,只是子衡还在袁伯父之处为官,倒还需思量!”

    陈端摇了摇头,笑着说道:“以端之浅见,若闻主公召唤,吕子衡必然会弃官而走!”

    孙策笑而不语,吕范确实曾直言此事,若是孙策有招,想必定然会挂冠而来。

    陈端看孙策不说话,也知趣的把话转到了正事上。

    “主公,这山寨里人口着实不少,总共有降兵7623人,其中有黄巾降卒1023人,山越兵4500人,宗族兵1100人。除降兵外,有民32420户,共计有民98042人,其中壮丁32124人。”陈端缓缓说着。

    孙策听了却是大吃一惊:“竟然有壮丁三万多人!”

    陈端点了点头说道:“正是,若是我军正面强攻,想必很难攻下!”

    孙策摸了摸下巴,说道:“有民近十万人,如此一来恐怕很难安置啊!”

    “主公倒是不必担忧,如今乱世百姓自然是越多越好。江东六郡中的庐江郡,丹阳郡,吴郡和会稽郡,这四郡人口最盛,总共约有近二百万,但与中原想比却仍旧大有不如,江东六郡任何一郡的土地都顶的上中原数郡,人口却多有不如,十万百姓对于江东广袤的土地来说不算什么,丹阳一郡便能吸收掉这十万百姓。十万百姓分散到郡中各县也没有多少,而且此事自然不用主公操心,吴太守和陆县令自然会解决此事!”陈端摸了摸短须,缓缓说道。

    孙策点了点头,倒也是,在乱世之中,人口永远是最重要的资源。迁山越以实丹阳对丹阳有颇多利处,况且如今自己手下文官稀缺,只能将此事交给吴景和陆航二人。

    时间过的飞快,安置山越人的事情还算顺利,虽然期间偶有波折,不过吴景和陆航都是颇有治理地方经验的老练官员,解决这些问题自然不在话下。

    安置山越人的同时,孙策这边整编降兵的行动也在继续。

    根据陈端的统计,此次有降兵7623人,孙策打算从中整编7000人,再从三万余壮丁中征召5000人。

    吴景将丹阳府库中多余的3000杆长枪给了孙策,再加上此次从祖郎山寨里缴获的武器装备,还能余出1300杆长枪,1100多把环首刀,300多面圆盾,皮甲百副,铁甲数十副,旌旗锣鼓也多有富余。

    说起来,祖郎也算是极其土豪了,起码要比孙策富得多。

    此次剿灭祖郎,孙策所获颇丰。除了大量富余的兵器装备和10000精兵,还有祖郎积累了多年的4万石粮食,3000金,一百万余钱。

    为了安置近十万百姓,孙策从四万石粮食中拿出一万石分发下去,又拿出1000金和20万钱留给吴景,500金和10万钱留给陆航,其余的钱粮自然被孙策自己全部收下。

    毕竟还处于军队的草创阶段,此次新增了一万士兵,孙策的后勤装备压力大大增加,富余的装备和钱粮能够帮助孙策大大减小压力。

    由于新增了一万两千士兵,此时在丹阳郡内的孙策军已经达到一万五千人。军队数量的增加使孙策开始调整军队的结构。

    黄盖,程普,韩当各自领兵2000,共计6000人,黄盖和程普各领500老兵和1500新兵,韩当除了继续统领500骑兵之外又增加了1500的新兵。

    剩余的500老兵和7500新兵全部并入孙策的亲军侍卫司中,孙策的亲军一下子膨胀到了9000人。

    还好孙策麾下的侍卫司亲军将领都算是良将,尚能掌控军队。

    孙辅,徐琨,孙河,孙海,徐盛,宋谦,邓当,贾华,李襄九人恰好各领一千。

    在孙策和众将的整训下,吸纳了大量降兵重新调整后的军队总算是有模有样了一些。

    当然,如果单纯从战斗力上来讲,或许还不如来丹阳时的三千人。

    若要让军队的战斗力重新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起码还需要半年的时间。

    迁山越以实丹阳,整编降兵,调整军队,等到孙策准备率军返回江都时,已经是初平四年的7月末了。

    7月末的夏天,知了极多,已经入夜,却依旧叫个不停。

    丹阳县城外孙策军营地,帅帐之中气氛有些沉闷。

    帐中人不少,孙策坐在正中的案几前面,面色阴郁。

    程普,邓当,宋谦,孙江,孙湖,孙辅六人都面露惭色,一旁的陈端也是眉头微皱。

    过了片刻,孙策终于开口说道:“这么说来,诸位失败了,丝毫没有发现那彭林的踪迹?”

    只见众人一齐下摆说道:“末将无能,还请主公责罚!”

    一旁的陈端,眉间的川字纹又深了几许。

    “孙江,你来说说吧!”孙策敲了敲案几,开口说道。

    “是,主公,末将等无能,率军从一线天小道追击彭林一众,却没想到彭林此人颇为狡诈,出了一线天小道竟然留下多处痕迹,一处往北过江而去,一处往西去荆州方向,一处向东去了吴郡,一处往南去了豫章郡。于是我等分头而行,约定汇合时间,却没有料到都是无功而返!”孙江心中颇为惭愧,说起来这倒也应该是密碟司的责任。

    (第一更,求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