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霸王孙策 >

第4部分

三国之霸王孙策-第4部分

小说: 三国之霸王孙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阳郡治蓟县(今北京西南城区,人口28万)。

    领5县:蓟县、广阳、昌平、军都、安次。

    渔阳郡治渔阳(今北京密云十里堡附近,人口43万)。

    领9县;渔阳、犷平、厩(去既加虎)奚、安乐、狐奴、平谷、潞县、雍奴、泉州。

    右北平郡治土垠(今河北唐山北新区,人口5万)。

    领4县:土垠、徐无、无终、俊靡。

    辽西郡治阳乐(辽宁北票南巴图营子附近,人口8万)。

    领5县:阳乐、临渝、肥如、海阳、令支。

    辽东郡治襄平(辽宁辽阳,人口8万)。

    领11县:襄平、辽队、新昌、安市、汶县、平郭、沓氏、西安平、番汗、望平、无虑。

    另领辽东属国,治昌黎(今辽宁义县)。

    领5县:昌黎、扶黎、宾徒、徒河、房县、险渎。

    玄菟郡治高句丽(今辽宁沈阳东陵附近,人口4。3万)。

    领5县:高句丽、候城、西盖马、辽阳、高显。

    乐浪郡治朝鲜(今朝鲜平壤南市区,人口25万)。

    领18县:朝鲜、占蝉、遂城、让(去上加冉)邯、浑弥、增地、骊望、镂方、乐都、灞(去霸加贝)水、屯有、含资、提奚、带方、海冥、昭明、列口、长岑。

    三、并州刺史部(人口66。4万)

    上党部治长子(令山西长子,人口12万)。

    领13县:长子、泫氏、高都、阳阿、际(去示加奇)氏、潞县、壶关、屯留、谷远、铜鞮、襄垣、涅县、沾县。

    太原郡治晋阳(今山西大原晋源,人口20万)。

    领15县:晋阳、榆次、阳邑、祁县、中都、邬县、界休、平陶、大陵、兹氏、狼孟、盂县、阳曲、虑厩(去既加虎)、京陵。

    西河郡治离石(今山西离石,2万)。

    领9县:离石、中阳、平周、蔺县、圜阳、圜阴、平定、广衍、美稷。

    上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鱼河镇,人口2。8万)。

    领9县:肤施、龟兹、白土、桢林、奢延、高奴、定阳、雕阴、漆垣。

    雁门郡治阴馆(今山西朔州汴子疃附近,人口25万)。

    领14县:阴馆、马邑、埒县、楼烦、广武、原平、卤城、汪陶、繁畤、剧阳、崞县、武州、平城、强阳。

    云中郡治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古城乡,人口2。6万)。

    领11县:云中、沙陵、沙南、箕陵、成乐、武进、原阳、定襄、咸阳、武泉、北舆。

    定襄郡治善无(今山西右玉,人口1。3万)。

    领5县:善无、中陵、武成、骆县、桐过。

    五原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哈业附近,人口2。3万)。

    领9县:九原、河阴、临沃、五原、宜梁、成宜、西安阳、武都、曼柏。

    朔方郡治临戎(今内蒙古磴口县坝楞,人口0。7万)。

    领6县:临戎、沃野、广牧、朔方、大城、三封。

    四、凉州刺史部(人口46。9万)

    武都郡治下辨(今甘肃徽县江洛镇西,人口8万)。

    领7县:下辨、河池、故道、沮县、上禄、武都道、羌道。

    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口3万)。

    领11县:狄道、安故、大夏、枹罕、白石、河关、首阳、鄣县、襄武、临洮(驻南部都尉)、氐道。

    汉阳郡治冀县(今日肃甘谷,人口13万)。

    领12县:冀县、西县、望垣、上邽、陇县、略阳、显亲、獂道、成纪、阿阳、平襄、勇士。

    安定郡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南,人口3万)。

    领7县:临泾、阴盘、鹑觚、乌氏、高平、朝那、彭阳。

    北地郡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人口1。8万)。

    领6县:富平、廉县、灵州、参辔(去口、车加言)、泥阳、弋居。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口3。4万)。

    领13县:姑臧、休屠、显美、宣威、武威、揟次,鸾鸟、苍松、张掖、朴劓、媪围、颤(去页加鸟)阴、祖厉。

    金城郡治允吾(今甘肃水清县平沟,人口8万)。

    领10县:允吾、枝阳、金城、允街、榆中、浩亹、令居、破羌、安夷、临羌。

    张掖郡治触(去虫加乐)得(今甘肃张掖临泽县,人口2。6万)。

    领8县:触(去虫加乐)得、昭武、屋兰、删丹、氐池、日勒、番和、骊肝(去月加革)、

    另有张掖、居延属国,治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

    酒泉郡治禄福(今甘肃酒泉,人口1。2万)。

    领9县:禄福、安弥、会水、乐涫、表氏、玉门、延寿、干齐、沙头。

    敦煌郡治敦煌(今甘肃敦煌城河西,人口2。9万)。

    领6县:敦煌、龙勒、效谷、广至、冥安、渊泉。

    五、冀州刺史部(人口580万)

    魏郡治邺县(今河北临漳邺镇,人口69万)。

    领15县:邺县、内黄、黎阳、繁阳、阴安、魏县、元城、馆陶、清渊、平思、斥丘、曲梁、梁期、武安、涉国。

    清河国治甘陵(今山东临清东北,67万)。

    领7县:甘陵、贝丘、灵县、郁(去有加俞)县、绎幕、广川、东武城。

    安平国治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口65万)。

    领13县:信都、扶柳、堂阳、南宫、陉县、武邑、观津、下博、武遂、饶阳、安平、南深泽、阜城。

    巨鹿郡治庄(去土加婴)陶(今河北宁晋东陈附近,人口60万)。

    领15县:庄(去土加婴)陶、杨氏、郧(去员加枭)县、下曲阳、南辔(去口去车加言)、任县、平乡、南和、巨鹿、广干、曲周、广宗、广年、斥章、列人。

    赵国治邯郸(今河北邯郸,人口18万)。

    领5县:邯郸、易阳、襄国、中丘、柏人。

    常山国治元氏(今河北元氏殷村,人口63万)。

    领12县:元氏、栾城、平棘、高邑、房子、上艾、真定、九门、蒲吾、井陉、灵寿、南行唐。

    中山国治卢奴(今河北定州,人口65万)。

    领13县:卢奴、安熹、汉昌、蠡吾、安国、毋极、新市、上曲阳、望都、唐县、蒲阴、北平、广昌。

    河间国治乐成(今河北泊头千户屯附近,人口63万)。

    领11县;乐成、弓高、成平、中水、武垣、束州、东平舒、高阳、啵亍⑽陌病⒁紫亍

    渤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常庄,110万)。

    领8县:南皮、东光、重合、高城、阳信、修县、浮阳、章武。

    六、豫州刺史部(人口516万)

    颍川郡治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口43万)。

    领17县:阳翟、阳城、轮氏、郏县、父城、颍阳、襄城、昆阳、舞阳、定陵、郾县、临颍、颍阴、许县、新汲、鄢陵、长社。

    汝南郡治平舆(今河南汝南射桥,人口210万)

    领37县:平舆、上蔡、灈阳、吴房、西平、定颍、召陵、洇(去因加隐)强、西华、征羌、汝阳、南顿、阳安、郎陵、北宜春、安城、慎阳、安阳、新息、弋阳、期思、原鹿、富波、褒信、新蔡、鲖阳、固始、项县、宜禄、新阳、宋国、思善、城父、山桑、细阳、汝阴、慎县。

    陈国治陈县(今河南淮阳,人口154万)。

    领9县:陈县、新平、宁平、武平、苦县、柘县、阳夏、扶乐、长平。

    梁国治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城,人口43万)。

    领8县,睢阳、蒙县、宁陵、鄢县、谷熟、虞县、下邑、砀县。

    沛国治相县(今安徽濉溪张集,人口25万)。

    领21县:相县、肖县、杼秋、丰县、沛县、临睢,太丘、建平、鄼县、谯县、郸县、锧(去质加至)县、竹邑、蕲县、符离、谷阳、洨县、虹县、向县、龙亢、公丘。

    鲁国治鲁县(今山东曲阜,人口41万)。

    领6县:鲁县、汶阳、卞县、驺县、蕃县、薛县。

    七、兖州刺史部(人口404万)

    陈留郡治陈留(今河南开封县陈留,人口约87万)。

    领17县:陈留、雍丘、尉氏、扶沟、圉县、襄邑、己吾、考城、外黄、济阴、东昏、小黄、浚仪、封丘、平丘、长垣、酸枣。

    东郡治濮阳(今河南濮阳庆祖北,人口60万)。

    领15县:濮阳、白马、燕县、顿丘、卫国、东武阳、阳平、东阿、范县、谷城、临邑、乐平、发平、聊城、博平。

    济阴郡治定陶(今山东定陶城西北人口65万)。

    领11县;定陶、冤句、乘氏、句阳、成阳、鄄城、廪丘、离狐、成武、单父、己氏。

    山阳郡治昌邑(今山东巨野昌邑,人口60万)。

    领10县:昌邑、巨野、金乡、东缗、防东、方与、高平、湖陆、南平阳、瑕丘。

    任城国治任城(今山东微山鲁桥,人口20万)。

    领3县:任城、亢父、樊县。

    东平国治无盐(今山东东平宿城,人口45万)。

    领5县:无盐、寿张、须昌、富城、章县、东于陆、宁阳。

    济北国治卢县(今山东长清马上附近,人口23万)。

    领5县:卢县、茌平、蛇丘、刚县、成县。

    泰山郡治奉高(今山东泰安范镇,人口44万)。

    领12县:奉高、博县、梁甫、巨平、茌县、嬴县、牟县、莱芜、盖县、南武阳、费国、南城。

    八、青州刺史部(人口299万)

    平原郡治平原(今山东平原饮马店附近,人口100万)。

    领10县:平原、高唐、祝阿、漯阴、安德、鬲国、西平昌、般县、乐陵、厌次。

    济南国治东平陵(今山东章丘枣园西北,人口45万)。

    领1。县;东平陵、土鼓、历城、台县,著县、菅县、东朝、邹平、梁邹、于陵。

    乐安国治临济(今山东高青高城镇,人口42万)。

    领9县:临济、高苑、千乘、乐安、博昌、利县、寥城、寿光、益县。

    齐国治临菑(今山东淄博临淄区齐都,人口49万)。

    领6县:临菑、西安、昌国、般阳、广县、临朐。

    北海国治剧县(今山东昌乐尧沟镇,人口15万)。

    领18县:剧县、东安平、平寿、营陵、朱虚、安丘、昌安、平安、高密、夷安、淳于、都昌、下密、胶东、即墨、壮武、挺县、观阳。

    东莱郡治黄县(今山东龙口黄城集,人口48万)。

    领12县:黄县、嵫(去山加巾)国、曲城、掖国、当利、卢乡、牟平、东牟、昌阳、长广、不其、黔陬。

    九、徐州刺史部(人口279万)

    琅邪国治开阳(今山东临沂北戴城子,人口57万)。

    领13县,莒县、东安、东莞、姑幕、诸县、东武、琅邪、沟曲、阳都、临沂、开阳、即丘、缯国。

    彭城国治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口50万)。

    领8县:彭城、留县、广戚、傅阳、武原、吕县、梧县、甾丘。

    下邳国治下邳(今江苏邳县古邳,人口61万)。

    领16县:下邳、良成、司吾、下相、取虑、僮国、夏丘、徐县、睢陵、盱眙、高山、淮陵、东城、曲阳、淮浦、淮阴。

    广陵郡治广陵(今江苏扬州城北,人口41万)。

    领12县:广陵、江都、舆国、堂邑、海陵、高邮、平安、东阳、淩县、射阳、诲西、盐渎。

    东海郡治郯县(今山东郯城城北,人口70万)。

    领13县:郯县、襄贲、兰陵、丞县、阴平、戚县、昌虑、合乡、祝其、利城、赣榆、朐县、厚丘。

    〔注〕东海:治郯,陶谦任刺史时治所在郯,后移彭城。曹操破吕布后,从琅邪、东海、和青州的北海分出城阳、利城、昌虑三郡,安置臧霸等泰山群寇)

    十、荆州刺史部(人口628万)

    南阳郡治苑县(今河南南阳,人口243万)。

    领36县:苑县、西鄂、博望、堵阳、雉县、叶县、犨县、鲁阳、郦国、析县、丹水、南乡、顺阳、武当、冠军、鄼县、阴县、筑阳、山都、邓县、蔡阳、章陵、襄乡、湖阳、朝阳、新野、安众、穰县、涅阳、棘阳、育阳、舞阴、比阳、平氏、复阳、随县。

    江夏郡治西陵(今湖北新洲城河西岸,人口26万)。

    领14县:西陵、邾县、鄂县、蕲春、下雉、沙羡,安陆、南新市、云杜、竟陵、西阳、软(去欠加大)国、郡(去君加黾)县、平春。

    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口74万)。

    领17县:江陵、华容、州陵、枝江、夷道、夷陵、当阳、鄀国、编县、宜城、却(去去加己)国、中卢、襄阳、临沮、秭归、巫县、佷山。〔注〕南郡被三国分占,刘备把白帝城改成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