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霸王孙策 >

第64部分

三国之霸王孙策-第64部分

小说: 三国之霸王孙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策摇了摇头,不再去绞尽脑汁去想那些事。

    过了一会儿,孙策处理完公务,出了将军府。

    在吴县城南,有一处大宅,匾额上什么字也没有,大门也涂的漆黑。

    而此时,孙策就在这大宅门前。

    孙策的身后是凌统带着的五百亲兵。

    很快,黑色的大门,吱呀一声响了。

    孙江,孙湖从门后钻了出来,向孙策拱手行礼。

    孙策点了点头,向宅子里面走去。

    原来,这里竟然是亲卫军密碟司、情报司、刑讯司三司的办公地点,孙策喜欢称之为亲军三司衙门。

    目前来说,亲军三司衙门的主要工作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外的情报工作,主要方向在广陵郡、九江郡、庐江郡以及荆州的江夏郡和长沙郡。这五郡将是孙策下一步的用兵方向。二是彻查上一次的刺杀案,同时还有这一次海盐县遇袭案。

    当然,孙策这次来是为了第二件事。

    与孙策一同前来的还有新任军师郭嘉。

    经过华佗的一番诊治之后,孙策才知道,郭嘉的病用现代医学来讲,应该是心绞痛。或者也有可能是某种心血管疾病,孙策并不懂医,只知道郭嘉的问题出在心脏上!

    想必这就是郭嘉的暗疾了。

    华佗也认为这病很棘手,只能保证尽量延长郭嘉的寿命,但无法治愈此病!

    不过,郭嘉已经对此很满足了。

    三司衙门的监狱里,正吊着几个皮开肉绽的死士。

    这几个死士都是在刺杀中意外存活下来的,被刑讯司的医生医治过后,严密看管。刑讯司的刑讯方法很残忍,有不少都是孙策告诉他们的。

    说起来,这几个死士也算是嘴硬的很。

    不过,据说今天他们已经被刑讯司的刑讯好手撬开了嘴。

    孙策点了点头,对孙湖说道:“开始吧!”

    孙湖对那几个**着上身的刑讯好手示意了一下,很快几桶凉水被泼向了吊在那里的死士身上。

    那几个昏死过去的死士终于缓缓睁开了双眼。

    “说吧!”孙策淡淡的开口,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意味。

    其中一个死士闻言,机械的开口说道:“回大人的话,我是彭林手下的黄巾力士,与彭林在一起的还有当年太平道中的一个天师,叫做于吉,他与彭林当年就是好友,偶然碰到之后,便在彭林身边出谋划策!”

    孙策笑了笑,说道:“于吉果然与黄巾军有关系!怪不得啊!”

    如此一来,很多问题就解释的通了。

    想来历史上的孙策也是意识到了于吉与黄巾军的关联,因此才决定杀掉于吉。

    至于《搜神记》中记载,策既杀于吉,每独坐,彷佛见吉在左右,意深恶之,颇有失常。以及《三国演义》中受到于吉的诅咒,孙策认为,这些可能与孙权有关。

    孙策杀掉于吉之后,孙权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好机会。

    因而,孙权可能在孙策饭食中放入了类似迷魂药之类的东西,使得孙策在杀于吉之后,常常感到于吉在自己的身边,从而精神失常,伤口崩裂而亡。

    当然,这些都只是孙策的推理,只是有这种可能而已。

    不过,既然有这种可能,孙策就要将之消灭在萌芽之中。

    于吉虽然也曾在江东传教,但是受众并未像三国演义中所记载的那般强大,毕竟在很多人眼中,茅山宗才是正统!

    所以,杀掉于吉,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甚至,杀于吉之事,还可以假手茅山宗。

    孙策相信,茅清是不会吝啬与杀于吉而向自己示好的!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72、郭奉孝车中对() 
“继续说下去!”孙策淡淡的说道。

    “是!”那人继续说道:“与彭林和于吉在一起的还有一人,从兖州而来,据说是兖州牧曹操的手下。”

    听到那死士说道这里,孙策好笑的看了一眼身旁的郭嘉,郭嘉也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如果真要仔细算的话,孙策左臂上那一箭可和身旁的郭嘉脱不了干系。

    不过对孙策来说,左臂中箭算什么,能够收复郭嘉,再中一箭也是值得的!

    “我们所有的潜伏地点和行军路线都是于吉制定的,他对于江东的地理十分熟悉!而且有不少的豪门大族都对于吉十分礼遇,我估计其中有不少是太平道的信徒!”那死士继续说道。

    孙策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只见要死士摇了摇头,说道:“江东有哪些豪门大族信奉太平道,我并不清楚,剩下的我也都不知道了!”

    孙策叹了口气,他也知道,能从一个死士口中得到这些信息已经很不错了。

    “送他们上路吧,给个痛快!”孙策说罢,转身走出了刑讯司的监牢。

    三司衙门的正堂里,孙策没有喝茶,而是在喝酒。

    用孙策的话说,在三司衙门里喝茶都带着一股子血腥味,白白浪费了好茶。

    所以,孙策每次来三司衙门喝的都是江东大曲。谁让人家千杯不倒呢?酒量好,就是这么任性。

    当然,同样任性的还有郭嘉这个酒鬼。

    用郭嘉的话来说,能够多活几年他已经很满足了,酒色是他唯一的爱好,谁都不能剥夺。而华佗和孙策对此也很是无奈。

    “奉孝,对于那些信奉太平道的豪门士族该如何处置?”孙策放下酒杯问道。

    只见郭嘉滋溜一声,喝完盏中的美酒,笑了笑说道:“主公想要怎么处理?与吴郡安氏一般灭门嘛?”

    孙策摇了摇头,说道:“安氏灭门只是为了杀鸡骇猴罢了!”

    郭嘉轻轻一笑,说道:“既然是杀鸡骇猴,主公何不更彻底一些,对外公布安氏灭门的原因是勾结曹操,且信奉太平道。”

    孙策闻之一愣,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个好主意!”

    据孙策估计,江东肯定有许多豪门大族多多少少都信奉过太平道,如果一巴掌全部拍死,恐怕自己这个江东之主也不用再继续做下去了。

    如果将安氏灭门的原因再加上一条信奉太平道,那么恐怕有不少原本就不坚定的士族会马上和太平道划清界限。

    要知道,太平道可是和黄巾军联系在一起的。

    黄巾军是干嘛的?叛乱啊!

    这么一个太平道,哪一个统治者会放心呢?

    所以,信奉太平道,就意味着叛乱,叛乱就意味着灭门!安氏家族就是榜样!

    “阿江,阿湖,你们两个在茅山那边查的怎么样了?”孙策开口问道。

    孙江和孙湖对视了一眼,只见孙江开口说道:“回禀主公,通过茅山宗茅宗主的帮助,我们确实找到了彭林当初隐藏的地方,已经经过了郭军师的确认!”

    孙策点了点头,继续问道:“有什么发现?”

    孙江踌躇了一下,开口说道:“除了彭林那伙人之外,还有一支不明来源的马队曾经在茅山待过!”

    孙策闻之一愣,想了想开口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祖剑那批人吧!”

    孙江点了点头。

    却听孙湖接口说道:“主公,经过情报司分析,当日袭击盐滩的彭林和于吉之所以能逃走,应该与祖剑有关!”

    “你的意思是,他们已经合流?”孙策皱了皱眉,这可是他不希望看到的情况。

    孙湖点了点头,说道:“在朱校尉后来的书面汇报中,提到了距离盐滩不远的地方出现了大量的马蹄印!”

    孙策捏了捏指节,没有说话。

    过了半晌,孙策才缓缓开口说道:“不惜一切代价,在我明年出征之时,一定要解决掉祖剑,彭林和于吉这三只老鼠!”

    说罢,孙策脸色有些不好的出了正堂。郭嘉无奈的对孙江和孙湖撇了撇嘴,表示爱莫能助,紧跟着孙策向外走去。

    孙策并不是骑马来的,为了安全,孙策乘坐的是一辆马车。

    当然,这辆马车是经过改造的。

    是马钧在孙芸出生时,送给孙策的贺礼。

    马车很宽敞,很舒适,当然安全性也做了考虑。除非用床弩或者投石机,一般的刀剑是不可能对马车造成伤害的。

    此时马车里坐着的正是孙策和郭嘉。

    郭嘉懒洋洋的躺坐在马车内,靠着一个大软垫子,手中是一盏美酒。

    “主公明年就要出兵了嘛?”

    孙策的脸色已经好看了很多,只见孙策点了点头,说道:“我之前询问过吕定公的意见,他建议我与袁公路联合进攻徐州,我取广陵郡,袁术取下邳!”

    郭嘉没有说话,似乎在沉吟着什么。

    “哦,对了,吕定公叫吕岱,是我侍卫司的一个军司马,曾经在广陵担任过郡吏,现在我已经将他派往江北都督府听用,兼任参军。”孙策加了一句说道。

    郭嘉又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主公若欲北上,与袁公路联合自然是最好不过。只是袁公路心若天高,似有不臣之心!”

    孙策笑了笑说道:“如今天下诸侯,哪一个又是汉室忠臣?”

    郭嘉摇了摇头,缓缓说道:“主公所言不错,无论是袁绍,袁术还有曹操都是枭雄之辈,即使刘表和刘璋这样的汉室宗亲也非汉室忠臣,不过袁术与这些诸侯都不同!”

    孙策皱了皱眉,他已经明白了郭嘉之意,他是指袁术有称帝之心。

    孙策知道,历史上正是因为袁术称帝才使他众叛亲离!

    郭奉孝,眼光果然是毒辣的很啊!

    “奉孝的意思是,不与袁术合作?”孙策疑问道。

    郭嘉摇了摇头,说道:“不不不,袁术称不称帝是以后的事,就目前来看,主公与其合作分取下邳和广陵是最好的选择!”

    只见郭嘉喝了一口盏中的美酒,缓缓说道:“我只是提醒主公一定要小心袁公路此人,毕竟出头的椽子先烂。我知道主公与其有旧,不过当断则断,否则惹上一身骚可不是好事!”

    孙策听了,缓缓点头。

    在真实的历史上,孙策曾经劝阻袁术称帝,袁术不听,随后孙策便与其断绝往来!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73、内卫司衙门() 
马车缓缓的行驶在吴县的青石板路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然而,马车并没有行往将军府。

    不一会儿,马车停在了一处城西的大宅子前。

    与亲卫军三司衙门很像,这里也没有任何的标志能够说明这里是什么地方,乌黑的大门紧闭着。

    孙策和郭嘉相继跳下马车,过了一会儿,那黑漆漆的大门终于吱扭一声打开了。

    开门之人竟然是吴越。

    吴越就是吴夫人当年的使唤小厮,孙策离开富春去江东时,被吴夫人派在孙策身边使唤,是个极为伶俐和忠诚之人。

    自从孙策在江都接收掉田庄之后,打理田庄之事的吴越便失踪了。

    对于这样一个不起眼之人的失踪,起初还有些人疑惑,不过到后面便被遗忘了。

    毕竟,吴越只是孙氏的家奴罢了。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吴越竟然从这个宅子了走了出来。

    只见吴越走出宅子,向孙策拱手施礼,口中说道:“越,拜见主公!”

    孙策笑着点了点头,有些感慨的拍了拍吴越的肩膀,说道:“阿越,这些年,苦了你了!”

    吴越笑了笑,说道:“此乃越应尽之责!”

    孙策随吴越进了这宅子,郭嘉虽然有些疑惑,却并未多言。

    这宅子约莫与刚刚的三司衙门大小差不多,人手也不少,同样穿着是黑衣鱼服,很明显,他们都是孙策麾下的亲卫军。

    很快,三人便到了宅子里的正堂。

    孙策高居上首,郭嘉和吴越分居两侧,而凌统则持剑护卫在门外。

    孙策首先指了指吴越,对郭嘉说道:“奉孝,这位是吴越,亲军内卫司主事!”

    郭嘉点点头,面容终于有了一丝严肃,微微拱了拱手,算是打过招呼。

    然后,孙策又指了指郭嘉对吴越说道:“阿越,这位是郭嘉,郭奉孝,新任幕府军师!”

    吴越朝郭嘉笑了笑,露出了一口洁白的牙齿。

    “好了,阿越说说孙权和孙暠之事吧!”孙策淡淡的说道,不带有丝毫的感情。

    郭嘉闻言也是一愣。

    孙权是谁,那是孙策的亲弟弟啊!

    孙暠是谁,那是孙策的三叔孙静唯一的嫡子啊!

    难道说,稍稍稳定的江东马上就要发生兄弟阋于墙之事了吗?

    郭嘉想了想,发现似乎影响并不甚大,孙权不过是个13岁的稚子罢了,孙暠也不过是侍卫司一个军司马而已。

    “回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