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霸王孙策 >

第66部分

三国之霸王孙策-第66部分

小说: 三国之霸王孙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九月九日,宜嫁娶。

    这一日,正是孙策成婚的日子。紧赶慢赶的徐盛总算赶在孙策大婚的前一天到了吴县。

    九月九日一大早,整个吴县便热闹了起来。爆竹声声听起来喜庆的很,每到喜庆日子燃放爆竹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风俗习惯,把空竹筒扔到火里燃烧,清脆的爆裂声能够驱除妖邪和污秽。

    中午的时候,迎亲队伍终于出现了。

    整个吴县城中,不少人都从家中跑了出来,去观看这吴县数十年都少有的盛事。确实算是盛事,吴郡四姓虽然彼此联姻,可是与一方诸侯联姻可是头一回。

    几乎所有的百姓都站在路边观看,欢呼着迎亲队伍的到来。

    有不少与孙策合作良好的世家豪族纷纷派出家中子弟前来观礼,甚至有家主亲至。

    再加上孙策兴建秣陵书院的计划已经放出风去,典学从事张允也赶往秣陵准备营建事宜。许多暂时中立的世家豪族纷纷倒向了孙策,这一次孙策大婚,这些家族也是极为热心。

    汉代的婚嫁事宜向来以奢靡而著称,即使是普通的人家也要讲究有牛车,骑奴,侍童,攀比之风极盛。一次婚嫁,往往有数家破产,为了一时的面子,而苦不堪言。

    虽然如今已经是东汉末年,由于战乱的原因,奢靡之风有所缓解。

    但是江东少有战乱,百姓家中多有余粮,攀比之风依旧,却不似之前那般,一次婚嫁便要破产。

    孙策对于奢靡之风的态度并不是强烈反对,孙策只是反对浪费。

    在孙策看来,富人为攀比而消耗的茶叶,美酒,丝绸,瓷器等等都可以推动江东手工工场的发展。

    钱只有消费,流通开来,才是钱。

    将钱埋在院子里,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既然孙策不是很反对奢靡,那么作为吴郡四姓之首的顾氏,当然要展示一下自己的底蕴。

    而孙策也要展现出自己的诚意。

    上百辆牛车组成的队伍缓缓从讨逆将军府门前驶过。

    孙策作为新郎官,当然要在队伍的最前面。只见孙策骑在自己的枣红马上,头戴新郎高冠,身穿红色喜袍,腰上束着黑色的革带。当然,为了安全起见,孙策在喜袍中还套着一副软甲。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孙策笑容满面,不时的向路两旁的百姓拱手示意,每一次示意,都迎来百姓们的齐声欢呼。

    男方的家属也要随同新郎一起迎亲。现在和孙策一起迎亲的是孙辅、孙瑜、孙权和孙翊,一行人浩浩荡荡往顾府而去。

    整个队伍极为庞大,孙策和诸位兄弟在最前面,紧跟着的是凌统率领的200亲卫。200亲卫穿着整齐的甲胄,只有肩上斜挂着的红色绸带,才能展现出来他们是去迎亲的。200亲卫之后则是那上百辆牛车,每一辆牛车都是锦缎扎蓬,里面全是各种聘礼。聘礼有布帛,丝绸、美酒、茶叶、羊、雁、米等三十余种,将每一辆牛车都装的满满的。

    每一辆牛车都用红绸带绑好,在上面封着“六礼文”,也就是各种吉祥话。

    牛车后面跟着的则是徐盛带着的200虎步军。与凌统带领的200亲卫一样,这200虎步军也是肩上斜挂着红色绸带,昭示着他们是来迎亲的。

    孙策的迎亲排场算是相当大了,迎亲的队伍里光军队就有400,每辆牛车旁还跟着数名孙氏家奴。

    不过这毕竟是孙策的婚礼,若是别人结婚也敢用军队迎亲,那孙策就要考虑这个人的忠诚了。

    顾府位于吴县城北,是一座占地近百亩的大宅子。

    顾滢的婚期临近,顾氏家人也从江东各地纷纷赶回。这一场婚事,算是吴郡四姓之首的顾氏正式在乱世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从此以后,吴郡顾氏将和孙策完全结合在一起。

    顾氏的兴衰将系于孙策一身。

    而吴郡四姓也将和孙策更加的亲密,因为吴郡四姓向来是彼此通婚,孙策与顾滢结婚,自然就多了不少其他三家的亲戚。

    顾府中,顾滢的闺房里,一身盛装的顾滢已经在床上做了一个多时辰。

    汉代并没有固定的新娘装束,没有凤冠霞帔,也没有红盖头,一切装束都由各家自己决定。当然,新娘的装束主要以华丽为主,也和奢靡攀比之风有关。

    “丽女盛饰,晔如春华”便是顾雍的老师蔡邕用来形容新妇盛装的。

    顾滢梳着高髻,戴满了各种珠翠首饰,一根碧玉簪子插在浓密的黑发中,珠光宝气,颇为华丽高贵。

    原本就洁白的脸上淡淡的敷着一层粉,嘴唇鲜红,显得无比娇艳。

    顾滢身上穿着的是一件七彩长裙,领口处用了七种颜色的丝绸拼接成,显示着裁缝高超的技艺,也体现了顾滢高贵的身份。除了领口之外,袖口也是七色,其余地方则是紫色,看起来极为明艳。

    顾滢的脚上穿着一双鹿皮靴,靴面上巧夺天工的装饰着珠子,组成了一朵牡丹花,美丽之外更添富贵之气。

    这么一身盛装的顾滢,看起来风姿绰约,国色天香。

    “他一定会喜欢吧!”顾滢面带羞涩的想着。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76、迎亲() 
一个人坐在闺床上,顾滢突然想起了昨夜母亲说过的话,想起那羞人之事,顾滢的俏脸更加红了。

    “应该会很痛吧!”顾滢在心中暗暗想着。

    今天就是顾滢大喜的日子,早已经见过孙策的她,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期盼。除了激动,顾滢心里还有一种即将成为人妇的羞怯。总之,顾滢的心里此时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房间里除了顾滢之外,还有两个侍女。

    顾滢的母亲、长姐和嫂子也都在顾滢的闺房之中。

    顾滢和顾雍父亲早逝,但母亲依然健在,顾雍的母亲是张允的姑姑。

    顾滢的长姐顾氏嫁给了朱恒的一个堂兄,

    而顾雍的妻子,也就是顾滢的嫂子则出身于陆氏,是陆俊的一个堂姐。

    从某种程度上说,此时顾滢的闺房里,除了那两个侍女外,四个女人分别代表着吴郡四姓。

    也可以认为,这场婚姻不仅仅是顾氏和孙策的联合,而是吴郡四姓和孙氏的联合。

    顾滢的母亲张夫人缓缓走到顾滢的身前,宠溺的看了一眼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笑着说道:“昨晚,娘给你说过的事情都记住了吧!”

    顾滢羞涩的点了点头,那些事情他当然记得很清楚,今晚就要发生了。

    顾氏和陆氏相视一笑,只见顾氏缓缓说道:“小妹不要害怕,女人都要过这一关,疼一会儿就不疼了,后面还会很舒服哩!”

    陆氏也轻笑着说道:“将军还年轻,又是武将出身,肯定会把你折腾的像升天一般!”

    顾氏轻啐了一口,说道:“合着你家那位好像不行了似的!”

    “哼,我家那口子壮的像头牛,老夫老妻了,每晚都要折腾人家!”陆氏哼了一下,似炫耀又似遮掩的说道。

    顾氏啧啧两声,没有说话。心里想着,要不要去找华神医给自家男人开点药?

    要是华佗知道有人再打他的主意想要搞点壮阳药,会不会气得胡子翘起来!

    张夫人,轻咳了一声,说道:“你们两个孩子都不小了,也没个正形,莫要下着了滢儿!”

    听到张夫人开了口,顾氏和陆氏自然知趣的不再多说。

    可是顾滢听了,心里却像是猫爪子在挠一样!

    那是什么感觉啊?还会像升天一样?一定会很舒服吧?顾滢的双眼竟然有些迷离了!

    这时候,张夫人从侍女手中接过一个银盘,银盘里放着两根丝线。

    张夫人心里有些难受,毕竟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就要出嫁了!

    “滢儿,让娘来给你开面!”张夫人的声音带着一丝哭腔,却强忍住了。

    开面是少女出嫁时的一种风俗礼仪,要将眉眼间的一些散乱的毛发拔掉,使少女的脸面更加光洁,区分妇人和少女的重要一点,就是看她是否开面。开面倒也很简单,不需要别的工具,两根丝线就可以解决。

    “母亲别哭,我会常回来看你和阿兄的!”顾滢看母亲快哭了,也有些哽咽的说着。

    张夫人听了女儿的话,心中多少有了些安慰。

    只见顾滢满满抬起头,仰起脸,张夫人小心翼翼的将女儿眉眼间的几根散乱毫毛全部拔掉。

    看着女儿美丽迷人的脸庞,张夫人似乎想起了自己当年出嫁时的场景。

    突然,窗外响起了鼓乐之声,那是迎亲的人到了。

    只见一个侍女飞快的从院子里跑到房中,口中兴奋的喊着:“来了,来了!”

    顾滢听到鼓乐声,有听闻那侍女的喊叫,心中顿时紧张起来。

    顾滢紧紧地拉住母亲的双手,紧张的说道:“娘亲!”

    张夫人已经完全没有刚刚的伤心,只见她笑着说道:“傻姑娘,你又不是没有见过他,再说,你不是跟娘说你很喜欢他嘛?”

    顾滢看娘亲把自己和她的闺房私语当着大姐和嫂子的面说了出来,顿时害羞的红了脸。

    顾氏看着妹妹,叹了一口气说道:“小妹,初为人妇都是这样,你能够嫁给将军,可是让很多人都十分羡慕啊!”

    陆氏则在一旁接口说道:“我听你阿兄说,吴夫人对你很满意,只要你好好伺候婆婆,应该不会有事。”

    张夫人又在顾滢耳边轻声说道:“好好伺候将军,为将军生下嫡子才是关键!”

    顾滢默默的点着头,将家人的叮嘱一一记在心上。

    此时的顾滢感觉自己脑中一片空白,各种滋味一股脑涌上了心头。

    迎亲队伍并不需要像后世那样在娘家待上许久,遭到各种刁难。如果在隋唐之时,恐怕还要吟诗拜门,应对三姑六婆的盘问,当然,红包也是少不了的!

    汉代婚礼主要在男方家中举行,中午迎亲,新娘家要准备午饭,还要发喜钱。

    今天迎亲队伍的所有人,包括侍卫司亲军和孙氏家奴每人都有一两黄金的喜钱,对于顾氏来说,这可真是下了血本。

    毕竟顾氏并非商贾世家,家中银钱并不如那些商贾之家那么多。据孙策估计,恐怕顾氏卖了不少良田和存量,才凑够了喜钱和嫁妆。

    顾府内堂里,孙策坐在中间,前面是顾滢的母亲张夫人,两边则是顾雍的各位叔伯长辈。

    这个环节十分重要,是女方长辈要对女婿进行托付,还要对新娘进行训诫和嘱咐。

    “滢儿从小养在深宅,娇生惯养,年少懵懂,不知世事,日后还希望女婿多多包涵和宽容。希望你们能够相亲相爱。从今往后,顾氏便与女婿紧紧联系在一起了!”张夫人缓缓说着,虽然在对孙策说,眼睛却看着女儿,眼中满是不舍。

    孙策重重跪下磕头,说道:“女婿记住了!”

    “吉时已到,新人出发!”

    孙辅在门外大声喊道,随即鼓乐齐奏,十二名侍女前后左右手持画扇,掩着新娘出来,两个贴身侍女一左一右,搀扶着顾滢微步徐行,上了牛车。

    这牛车也是马钧特意命人送来的,宽大舒适且安全。

    鼓乐声中,孙策骑在马上率先而行,牛车紧随其后。原本装着聘礼的马车上已经换上了各种嫁妆。

    孙策不得不承认,吴郡四姓的底蕴不可小觑,即使被严白虎搜刮的那么狠,依然能够弄出如此丰厚的嫁妆。

    上百辆牛车装的满满的,都是各种绫罗绸缎,金银首饰。除了这些之外,更引人注目的是十几车书籍,有手抄的纸装书,更多的却是各种竹简书,让人看了只能惊叹顾氏的家学渊源。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77、洞房花烛夜() 
车队顺着来时的路,又浩浩荡荡向讨逆将军府而去。

    讨逆将军府就在太守府的对面,占地颇大,当然没有顾府那般占地近百亩,却也是一座占地近五十亩的中宅。

    整个讨逆将军府布置的清幽静雅,分为了五进,最外面的一进是奴仆和亲军护卫居住的地方,再一进则是会客起居之地,再一进是孙策居住的地方,往里则是孙权诸弟妹居住的地方,最里面一进才是吴夫人日常住的地方。

    将军府中还有一个花园,花园占地近十亩,里面还有一个三亩大的池塘,环境极好!

    婚礼在第二进会客起居之地进行。

    孙策的婚宴十分隆重,钟鼓五乐,歌舞数曹。

    这场婚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让江东臣属放松放松,毕竟自跟随孙策起兵以来,大多数时间都在打仗,借着热闹的婚姻让臣属们放松一下,不要让他们的神经太过紧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