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霸王孙策 >

第85部分

三国之霸王孙策-第85部分

小说: 三国之霸王孙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一群没有受过训练的民夫去打仗,不过是自寻死路罢了。历史中无数次的农民起义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只有正规化的军队才能够打败正规化的军队。

    若是驱赶民夫填壕沟或是护城河倒是可以,不过这样未免有伤天和。

    况且,如今魏续才是守城的一方啊!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6、引兵北上战广陵 四() 
魏续无奈,只能枯坐堂中,喝着闷酒,哀叹自己的时运不济,脑子抽筋!

    好端端的干嘛要封死自己的退路呢?

    何必要固守广陵县呢?

    难道真的要为吕布那厮送命嘛?虽然有姻亲关系,可是赔上自己性命是不是有些不值得?

    魏续当然不会知道,他这个脑后有反骨的家伙,可是孙策指名要杀的对象。

    而张辽这种历史记载的名将,虽然投降了曹操,多少有了些瑕疵。不过瑕不掩瑜,这不能遮蔽孙策对于张辽的欣赏。

    历史中记载的逍遥津之战,张辽以少胜多,以八百步卒逆袭渣权,继而打败渣权的十万大军。

    这等历史上被人津津乐道的经典战例,完全体现出了张辽优秀的军事素养。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孙权在军事素养上的不及格!

    然而,正是因为孙权的渣,才体现出了张辽的好!

    如此一员优秀的将领,孙策志在必得啊。

    同样让孙权志在必得的还有高顺。

    高顺这个鼎鼎有名的陷阵营统帅,终其一生一直未得吕布重用。

    《三国志》记载:“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顺每谏布,言‘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

    吕布战败后,高顺默然无语,不降曹操,最终被曹操所杀。

    这么一个人,简直就是历代忠臣良将的楷模啊!

    孙策若是让这等英雄被曹阿瞒所杀,他自己心里这一关便过不去!

    除了张辽、高顺,曹性、成廉和陈宫也是孙策想要抢走的人物。

    当然,这一次攻打广陵郡能将几人收为己用的可能性比较小。

    且说魏续在堂中喝着闷酒,不知不觉便睡了过去。

    这一睡,就到了天亮。

    魏续是被巨大的“轰鸣”声所震醒的。

    魏续被震醒后,摇了摇宿醉之后昏沉沉的脑袋,过了好一会儿,才终于明白过来。

    那是城外的江东军又开始攻城了!

    “他娘的,这仗怎么打?”魏续骂了一声,起身披挂。

    没过多久,魏续披挂起来,拿起自己的大铁枪,出了县衙就往城门楼子上跑去。

    虽然昨天有两架投石机已经不能发射,其余八架投石机却依然不断地在向城上抛射石弹。

    轰隆隆的声音还是此起彼伏着。

    城头上的士卒纷纷被压制的不敢抬起头来。

    那么大一个石头从天上砸下来,谁要是倒霉被砸上了,还不得砸成了肉酱啊!

    伴随着石弹的不时抛射,数百陪戎营弓弩手也推进至护城河外,对城头上的敌人进行压制射击。

    城头上,时不时有士卒想要透过女墙进行反击。

    可是刚一露头,就被密集的箭雨射中。

    护城河边的填土作业同样进展迅速,不过大概半个时辰的样子,南城外的护城河便被填平了。

    周瑜在阵中,看着被填平的护城河,嘴角露出了一丝满意的微笑。

    一旁的陆昭也是微微颔首。

    如此一来,进攻的道路已经变得平坦。

    破城,也就指日可待了!

    “命令投石机集中攻击南城门西边那段快要坍塌的城墙,争取从这里打开缺口!”周瑜笑着对身后的亲兵命令道。

    很快,周瑜的命令便传到到了投石机这边。

    投石机的准头当然没有那么好,几个什长商量了一下,决定将八架投石机并在一处,正对着那段城墙进行投射。

    虽然准头不行,可是数量大了,总有运气好的石弹能碰巧砸开这段城墙。

    投石机的移动还是比较困难的,虽然底座上被装上了巨大的轮子,可是如此庞大的机器若要移动,需要的力量可不是一般的小。

    十头犍牛拉一架投石机,用了大约半个时辰,总算将投石机安置在了指定位置。

    “预备”声响起,同时举起的还有八面红色小旗。

    士卒们紧张的为投石机装上石弹,伴随着一声“发射”,活钩脱掉,配重落下,臂杆抬起,数十枚石弹配抛射出去,目标就是那段即将坍塌的城墙。

    当石弹随着臂杆的升起而抛射出去的时候,周瑜与陆昭都将紧张的眼神移向了那段城墙。

    两人身后就是全副武装好,准备已久的2000陪戎营精锐士卒,他们将会在城破之后,作为先锋直驱城中!

    “轰隆”的声音响起,数十枚石弹之中,果然有四五枚都击中了那一段城墙。

    看起来运气还算不错。

    魏续有些无助的站在城头上,看着城外被填平的土地,有一种想要领兵冲出县城的冲动。

    可是,回头看着身后士卒们惊恐的眼神,魏续知道,即便冲出去,自己也九成九是跑不掉的。

    早知有今天这番局面,魏续说什么也绝对不会在北门也挖那么多壕沟,这完全就是给自己下了个套,画地为牢嘛!

    烟尘缓缓散尽,映入周瑜眼中的是一个可容近十人通过的一个大缺口。

    广陵县城南门西侧那一段城墙终于坍塌了。

    周瑜和陆昭的嘴角都露出了兴奋之色,这北伐广陵的头功到手了!

    只见周瑜一把抽出自己腰间的宝剑,厉声喝道:“进攻!”

    周瑜的命令对于等待已久的2000士卒犹如久旱逢甘霖一般,他们早已经饥渴难耐了!

    他们心中的斗志和士气正是昂扬之时,犹如猛虎下山一般的2000士卒打头冲向了那个缺口。

    每一伍士卒都形成一个小阵型,中间三人是长矛手,两侧之人则是刀盾手。

    这样的小阵型,有利于城中混战,在进攻和防御两方面都处于相对最优解!

    魏续看着那坍塌的城墙,还有不远处正在冲来的大批士卒,心中复杂异常,有些沉重,有些解脱,又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难言滋味。

    回头再看了一眼那些眼神中充满了惊慌的士卒,魏续拔出了腰间的环首刀。

    “跟我上!”魏续对身边的几个亲兵厉声喝道。

    那几个亲兵闻言,相视一眼,纷纷点头,各自手持着武器,面色坚毅的跟着魏续向缺口冲去。

    寥寥四五人堵住了那个缺口,稀稀拉拉的。

    在如潮水般的2000精锐陪戎营士卒面前,他们只会被杀死,被踏成肉泥。这就是战争。

    有时候,史书中记载的反骨仔并不是没有骨气的汉子,他们有时候同样有拼死一战的勇气,即使螳臂当车,犹知必死。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7、引兵北上战广陵 五() 
广陵县城终于被攻破了,仅仅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

    付出的代价也不过是千余士卒的伤亡和一共四架投石机坏掉而已,这代价完全出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周瑜笑了,笑得很开心。

    他有理由这般开心。

    周瑜清楚的明白,在江东利益集团中,有不少人都看不上自己,认为他今天的地位,不过是凭借着他是孙策的义弟这个身份而已。

    徐盛虽然也与他一样的年轻,但是徐盛自孙策讨伐祖郎起便不断立功,更是在今天的临海郡大破山越,如此大功也与其身份相符。

    而周瑜不同,虽然自孙策起兵以来,他也立过不少功,但是却不像徐盛那般,有大破山越的功劳撑场子。

    如今孙策北伐广陵,周瑜一日半攻克广陵县,这北伐首功,非其莫属。

    “想必多少能够堵住一些人的嘴吧!”周瑜喃喃自语道。

    声音很低,连他身旁的陆昭都没听到。

    当然,周瑜也明白,不遭人嫉是庸才。

    他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他只需要不断用战功来证明自己,来证明孙策的眼光没有错!

    就目前来看,周瑜确实没让孙策失望。

    当孙策在一日之后,得知周瑜攻下了广陵县城,心中不由得大喜,立马让功曹魏腾为周瑜和陆昭记功。

    在知道了魏续的事情后,孙策不禁有些唏嘘。

    沉默了良久之后,孙策终于还是让人将魏续厚葬于广陵城外。

    毕竟,按照历史中的记载,魏续、宋宪、侯成三人之所以背叛吕布也是事出有因。

    仅仅以此,便不喜三人,似乎不是明主所为。

    单单是能名列吕布的八健将,就充分说明了他们的能力。

    如此将才,死去总是多少有些可惜的。

    广陵县一日半被克,是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的。

    从广陵郡太守陈登到孙策都有些惊讶。

    孙策是高兴的惊讶,陈登则是不满的惊愕。

    3月15日,孙策领大军至广陵县。

    而带着3000大军自高邮县赶来救援魏续的陈登,恰好刚刚赶到高邮县与广陵县中间的一处小镇。

    已经得到消息的陈登有些惊愕,更多的则是有些措手不及。

    周瑜的速度太快了,一日半克广陵县城,这在陈登看来实在是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不过他现在可没有空去思考为什么有3000士卒驻守的广陵县会如此迅速的被攻克,摆在陈登面前的问题是他该何去何从?

    立刻退守高邮县是目前最为保险的选择,有高邮城墙为依靠,总比在这荒郊野外的镇子里安全些。

    可是广陵县城不过一日半便被攻克,不比广陵县城坚的高邮县又能撑得过多久呢?

    陈登在思考对策,而孙策也在思考对策。

    历史上记载,陈登在军事上也有一定的造诣,起码要比渣权强很多。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孙策攻下皖城后主动向徐州陈登部发难,派孙权跨江进攻陈登所守匡琦城(当在汉射阳县附近)。

    敌军十倍于陈登守军,陈登镇静自若,命将士们严阵以待。为迷惑敌人,陈登下令紧闭城门,偃旗息鼓,示弱于敌。陈登登上城楼,仔细观察敌军,认为可以出击,突然打开城门,将士们如下山猛虎,奋勇杀出,向敌阵冲去。

    孙权所部猝不及防,被陈登军冲乱,溃不成军,失去指挥。陈登亲自擂鼓,将士奋勇冲杀,孙权军很多士兵登船不及,被杀死淹死者不计其数,大败而回。陈登取得全面胜利。

    不久,孙权率大军卷土重来,再次进攻广陵郡。

    陈登一面向曹操告急,一面做好应敌准备。他暗中命人在救兵来援的必经之地聚积柴草,隔十步一堆,纵横成行,布列整齐,然后乘夜点燃,光照远近。

    孙权军发现后,误以为救军已到,十分惊恐。陈登见时机已到,亲率大军出击,一举击溃孙权军,再次取得了保卫广陵的胜利。

    这两次陈登大败孙权,从某种程度上说,孙权是以自己的渣来反衬出陈登在军事上的造诣。

    从军事角度来讲,这两次大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第一次战败,孙权轻敌无备,狂妄自大,犯了兵家大忌。

    第二次战败,孙权又变得胆小如鼠,不明敌情。

    两次战败,孙权的色厉内荏暴露无遗。

    孙策当然与孙权不同。

    战略山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是当年毛太祖指挥作战的心得之一,也是孙策始终遵循的作战策略。

    对于陈登,孙策在战略上还是比较重视的。

    毕竟历史中记载的两次战役是实打实的,虽说主因在于孙权在军事上的无能,但陈登在军事上有一定造诣也是不可否认的。

    广陵县内,县衙中,孙策高居堂上,看着堂中诸臣,微微一笑,轻抿了一口杯中的清茶,缓缓开口说道:“诸位,对于这广陵郡太守陈登有何看法,说说吧!”

    孙策首先将目光看向了周瑜,毕竟周瑜久居江北,对于江北之事要熟悉一些。

    周瑜略微思索了一下,开口说道:“回禀主公,据属下所知,陈登此人性格沉静,智谋过人,允文允武。其人虽为文官,却于军事上颇有造诣,上任不久就收服了广陵郡内的一支盗匪武装,化为己用。”

    孙策点了点头,周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