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霸贼 >

第41部分

大明霸贼-第41部分

小说: 大明霸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赤裸裸的鄙视。

    袁云奎立马就站了起来,怒道:“除了我,你还能有什么依靠?”

    这是要翻脸的节奏。

    陈耀祖呵呵一声冷笑,猛料终于甩了出来:“老陈,你跟他说说,南头水寨的刘克喜参将大人跟你是什么关系。”

    战火一下子又拉到了陈青云身上,他很是有点尴尬,但儿子是必须护的,所以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直接说道:“他和我曾是同僚,我和他有旧。”

    袁云奎呆住了,他没想到陈家竟然跟刘克喜有关系。

    相对于他这个小小的千户来说,刘克喜的来头可是有点大,他不仅是正三品的参将,在军事上他还得袁云奎有管制权。

    陈耀祖还嫌陈青云说得太轻巧了,又补充爆猛料。

    “你知道吗?刘大人一到广东,就力邀我父亲去做他的幕僚,我父亲念你的旧情,才没有答应。你倒是好,我父亲给你卖命这么多年,他从你这里得到的连取个老婆都取不起。”

    “你知道我为什么不答应给你当兵吗?因为刘大人早就邀请了我,我去他那里,随便混点资历就能升个千总。”

    “所以袁大人,你要知足啊!要不是看在袁咏怡的份上,你说我有必要把文府的好处让给你吗?”

    袁云奎的脸刷地一下就红了起来。

第79章 地主家没余粮() 
袁云奎陷入了沉思。

    按照袁大人原本的想法,陈家父子是在自己手下的军户,就算他们再有能耐,就算那小子抓住了自己的把柄,他们也翻不了天。因此他们手里有好东西的话,自己该伸手时就可以任意伸手。

    这么多年以来,因为陈青云的低调和顺从,袁云奎差不多已经忘记这是背景深厚的中原陈氏的后代。

    现在看来不行了。

    俗话说,烂船还有三斤铁,现在看来就是如此了,没想到陈家还有参将刘克喜大人做靠山,如果这是真的,那自己还真的不能乱伸手了。

    袁云奎决定改变策略。

    不愧是老狐狸。想明白以后,袁云奎哈哈一笑,说道:“贤侄啊,你言重了,我和你父亲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岂会亏待你们父子!”

    陈耀祖敲山震虎的目的总算达到了,他也决定见好就收。

    于是他也笑着说道:“老袁啊,这样就好,我这人也喜欢交朋友。朋友对我好,那我会对他更好,但是,谁要是算计我,我就会十倍百倍的算计回去。”

    袁云奎叫苦不迭。

    他一个父辈之人,竟然在这小子的连敲带打之下,被降格成为朋友、以平辈资格来相处了。

    不过他也意识到,这小子跟他父亲真的不一样,非常的难缠,而且也鬼精鬼精的,什么事一看就透,真的不好忽悠。

    袁云奎再次转移话题:“哎呀,说了这么久,你这些好吃的什么时候才能弄好啊,我都嘴馋了。”

    袁大人又要郁闷了,因为陈耀祖竟然说道:“老袁你不说我还差点忘了,有好吃的怎么能忘了小姨子呢!袁二啊,你去趟袁府,把袁小姐叫过来。”

    袁大人真的很肉疼。

    他今天之所以没有带袁咏怡来,就是因为对这小子起了戒备之心,不想让女儿跟他接触过密,谁知道还是被这小子给惦记上了。

    罢了罢了,现在跟这小子的关系还得靠女儿来缓和,那就让她来吧。

    袁云奎向袁二挥了挥手。

    等袁咏怡欢天喜地赶来之后,美食终于可以开吃了,袁大人也总算吃到了传说中的富贵鸡,味道确实不错。

    有了美食和美酒的缓和,气氛一下子又变得融洽了起来。

    可袁大人真的不甘心。

    酒过三巡之后,他又开口试探了:“贤侄啊,我看你给了小怡子一块很精美的照子,是你工坊制造的吗?”

    看着一脸渴望的袁云奎,陈耀祖没好气地问道:“老袁啊,我问你一个问题啊,你为什么这么急着赚钱啊?连我盘子里这么一点小利你都不想放过,难道你真的很缺钱吗?”

    陈耀祖的这个问题弄得袁云奎很尴尬,也问到了袁云奎的痛处。

    袁云奎叹了一口气说:“我可是养着几百人呢,能不缺钱吗!”

    接下来袁云奎开始跟陈耀祖算起账来,这不算还不知道,一算还真吓了陈耀祖一大跳。

    要知道,袁云奎手下可确实养了不少人,光军丁就有近300人,匠户也有四五十人,再加上其他的家仆的话,差不多400来人。

    光是这些人的月银,袁云奎一个月的支出就得七八百两。

    而袁云奎的主要收入来源,最大的一块自然是地租,其次渔业那一块也能给他带来一定的收益,再其它就没了。

    加上袁云奎原本就大手大脚惯了,导致他现在每月的收支基本上只能勉强维持平衡,如果没有意外之财的话,甚至还有可能要贴老本。

    说白了,袁云奎养的这近300军丁就是一个无底洞。

    要不是袁云奎原本家大业大,他这个千户早就干不下去了。

    说来说去,这还是由于明朝的军户制度所造成的。

    在明朝早期,在军屯制度的规定下,一部分军户种田,一部分军户当值,下了地就是民,穿上制服就是兵,一部分种地的养另一部分当值的,确实能让各卫所做到自给自足。

    到了明中期以后,随着军田的流失,军户的逃亡,军屯制度开始变得名存实亡。到此时,各卫所还想自给自足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卫所制度开始名存实亡。

    从明中期开始,募兵制开始实行,但在边远地区,因为防务的需要,卫所还需保留,为承担防务工作,军户已流失的卫所也只好采用募兵制来招募军丁。

    养军丁是需要粮饷的。

    为解决这个问题,朝廷开始规定各边防卫所的粮饷转由中央调拨、地方供应。

    以东莞守御千户所为例,按照规定,其粮饷名义上是由中央调拨,但实际上是由东莞及新安地方政府来供应。

    这样问题又来了。

    明朝文官当道,小小的七品县令根本是无惧千户所这五品武官的,因此规定应该由地方供应的粮饷,从拖到欠,再到不认账,这部分粮饷来源慢慢又变得名存实亡了,各卫所长官不得不想办法去自己解决。

    那些防务不是很重的卫所还好办,养不活那么多人,那裁兵就是了。

    因此很多卫所慢慢变成了光杆司令。

    但东莞守御千户所这样的地方不行啊,倭患严重,山寇也多,防务不是一般的重,当光杆司令还真不行,很容易掉脑袋,因此袁云奎还是不得不养上近300军丁。

    这就导致了袁云奎看似光鲜,其实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用一句陈耀祖熟悉的话来说,这就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如果再让陈耀祖给一个客观的评价,那就是袁大人其实没什么生意头脑。

    就以他所养的四五十工匠为例,这些工匠除了帮他和维修一下武器,修缮一下房屋之外,并不能给他带来太多额外的利益。

    听完袁云奎的话之后,陈耀祖不禁又对这个老狐狸抱以了同情。

    他说道:“老袁啊,我制造业这点收益你就别盯着了,这一块你玩不转。钱你不用过多的担心,只要你听我的安排,我保你发财。”

    陈耀祖这牛吹得又有点大,袁云奎听得半信半疑的,他追问道:“怎么发财?”

    “做生意!”

    陈耀祖所谓的做生意,自然是他早就瞄上了的航海贸易,他准备发展袁云奎也成为生意伙伴,一起来发财。

    听了陈耀祖的解释之后,袁云奎还是很担忧,他不放心地问道:“海盗那么严重,你不担心血本无归吗?”

    陈耀祖来了一句:“有我陈耀祖的地方,只能我抢别人,别人抢我就是找死!”

    非常拽的一句。

第80章 巨寇;还是巨寇!() 
现在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航海时代!

    要问在这个年代干什么来钱最快,自然就是海上贸易,还有就是当海盗。

    陈耀祖的发展大计是需要金钱来支撑的,因此,在陈耀祖的计划中,他前期积累财富的手段就是打劫和海上贸易。

    但正如袁云奎所说的,在这个年代,中国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物产丰饶的大国,是众多海外贸易者眼中的大肥肉,但也是海盗滋生之地。

    因为明朝长期实行海禁政策,多年下来,导致曾经名扬四海的大明舰队早已衰弱,大明水师也风光不再,脆弱得连近海的海盗都难以搞定了。

    因此,在靠近中国的贸易航线上,盘踞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海盗船队,从大明出去的海上贸易商,一不小心就会倾家荡产甚至连命都赔进去。

    这也正是为什么海上贸易利润丰厚,但干这一行的人却不太多的原因,这是一个在刀口上舔血的行当。

    但陈耀祖不一样。

    他是一个要干大事的人,区区海盗怎么能成为他的掣肘!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在这个年代,只有他去抢别人的份,别人来抢他就是找死。

    不过陈耀祖也知道,这一切是建立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的,这也正是他为什么要招兵买马、为什么要大力制作先进武器装备的原因。

    当然,一切还得徐徐图之。

    不过陈耀祖这话说得实在有点大,在座的各位反应不一。

    袁咏怡也就罢了,现在她对小海子是盲目崇拜,认为他说的都是对的,不容置疑。

    陈青云也还好,他这儿子这些天的妖孽表现,已彻底让他相信了这小子确实来自未来,他有这样的自信也属正常。不过对于儿子的这一计划,他更加有了想再深谈一次的想法。

    袁云奎就不一样了。

    他知道这小子确实有点能耐,但这小子说得这么狂妄,想让他信以为真是很难的。

    开玩笑,整个大明水师都头疼的海盗,你小子一点根基都没有就想横着走?这也太年少轻狂了一点吧!

    当然,这想法他只会憋在心里,是不会说出来的,他反倒是顺着话题提起了另外一件事。

    “贤侄,你不是说要帮我搞定曾广文一伙的吗?准备啥时候动手啊?”

    陈耀祖惊讶地看向了袁云奎,反问了一句:“这事这么急吗?”

    能不急吗,都快火烧眉毛了!

    袁云奎嘀咕了一句,然后说道:“文府的案子已经报上去,可广州府反而催得更急了。”

    这事实话。

    原本来说,文府一案递交上去之后,按理说袁云奎有功,是应该受到嘉奖的。

    可关键是广州府不这么想。

    曾广文一伙已经祸害了当地近十年,民怨实在是有点大,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线索,所以广州府更加急切了,在轻描淡写地褒奖了袁云奎等人几句之后,反而催促他顺藤摸瓜,一举摧毁这伙巨寇。

    这是陈耀祖所没想到的事情。

    他知道,在前世,曾广文一伙曾是袁云奎的一道巨坎,因为久久不见成效,袁云奎曾被山峰追究责任,差点被撸了,最后袁云奎不得不把女儿许给了一个浪荡子,结了一门强有力的儿女亲家,才勉强度过了这段难关。

    这也正是小萝莉上辈子不幸的根源。

    陈耀祖自然不允许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他原本以为,有了文炳荣等人的人头做缓冲,袁云奎的压力应该可以缓解一下了,没想到他那只蝴蝶的翅膀煽得还不够重,还没怎么改变原有的轨迹。

    “快了,我再准备一下。”陈耀祖回了这么一句。

    对于曾广文一伙,陈耀祖自然是有计划的,因为那是另一笔巨额财富的来源,陈耀祖岂会放过?只不过现在条件确实还有一点不成熟,还需再等等。

    袁云奎暗自叹了一口气。

    “对了,我最近事情比较多,需要我家老陈来帮我忙,你没什么大事暂时就不要使唤他了。”

    陈耀祖又来了这么一句,还是那种不容置喙的语气。

    这对袁大人来说,又是一个不好的消息,因为他这些年对陈先生已经有依赖心理了。

    他看向了陈青云,但陈先生没有表示。

    袁云奎又叹了一口气。

    这事他还不能不答应,因为如果陈家真的有刘克喜大人当靠山的话,他还真不能把陈先生当牛做马使唤了。

    宴席结束后,陈耀祖把袁咏怡叫到了一边。

    陈耀祖有话要吩咐:“小姨子,关于我的事,不管你看到了什么,你都别跟你家老袁去说啊!”

    袁咏怡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呀?”

    “因为你家老袁就是个老滑头,他听了会眼红,会来敲诈我的!”陈耀祖毫不客气地说道。

    自己父亲的秉性袁咏怡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