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罪州崛起 >

第110部分

大宋之罪州崛起-第110部分

小说: 大宋之罪州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他们前方,滚木燃起的火焰依旧在奋力灼烧着每一寸土地,越过这片火焰地带,是一支沉默无声的西夏骑军。

    成片的刀枪在火光里闪烁着寒芒,或许是河谷被火焰灼烧发热的缘故,军马大都在喘着粗气,却更让人心神畏惧。

    为首的西夏将领手持一柄粗壮的狼牙棒,目光冷冷的扫了一眼仓惶逃窜的宋军,没有下令追击。

    他们的任务就是守在这里,将所有敢于鱼跃这片火焰的宋军赶回去,来完成这次西夏的惊天谋划!

    宗泽同样注意到了这一点,宋军想要快速冲出这片即将被火焰完全笼罩的河谷,就必须突破眼前这支数千人的西夏骑军。

    而他手中,加上吕璟刚刚派来的王阔,统共也只有一千五百余人。

    剩余的宋军必须要等到吕璟整顿完毕,才能加入到战场之中,可是每在这里耽搁一会,大宋就会败的愈惨。

    “钩镰枪阵!”宗泽在这一刻拿出了决断,吕璟既然将麾下这支杀器交到了他手中,等的就是在此时展露威力!

    “牢城军,随某冲击!”三十六岁的宗泽须发怒张,手中长剑一抖,率领一千五百余名军士,越过重重火焰,向西夏骑军冲去!

    偶尔有大木从天空坠落,伤亡凄惨,但宗泽的目光依旧一往无前,牢城军的军士也在此刻展现出了超强的意志,前方同袍战死,后方军士补上,钩镰枪阵始终保持。

    仅仅几十个呼吸的时间,宗泽率领着前军将士成功冲过火焰带,来到了西夏骑军的面前。

    “螳臂挡车!”西夏骑军的首领仁多保忠不屑冷哼,战马在瞬间启动,率领数千骑军向着宗泽冲来,他要让这支敢于冲出的宋军明白,他们所能做的,只有懦弱的在河谷里等待死亡!

    吕璟在抓紧时间整顿宋军,这个时候包括王阔在内,所有牢城军将士的目光都落在宗泽身上。

    他们知道自家军使对这位将军的看重,但他除了展现出一手卓越的练兵本事外,似乎并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战绩。

    宗泽同样明白这一点,在这种生死一线的时刻,兵法上的造诣再深也已经不管用,只有鼓起军士们的士气,再凭借着钩镰枪阵,才有机会击溃这支西夏骑军!

    所以,他站出来了,座下的老马被火焰灼烧了腿部,行走略有些踉跄。

    甚至连宗泽握剑的姿势,都显得没有那么威风。

    他是一个进士,是一名将军,但从来没有什么惊人的武力,所有牢城军的将士都明白这一点。

    可当宗泽真正驱马来到军伍的最前方,一人一剑,直面那奔腾而来的西夏骑军的时候,所有人都疯狂了。

    “杀敌!!!”王阔最先发出怒吼,紧接着是无数声牢城军将士的怒吼,面对即将到来的西夏骑军,他们眼神里的所有犹豫都消失不见。

    “为大宋而战!”宗泽挥剑怒吼,成片的将士已经将他的身形淹没,他们是大宋的兵,怎能让自家将军挡在最前!

    碰撞比仁多保忠想象中来的更快,无数年后,他依旧难以忘记今日那些疯狂的宋军,那择人欲噬的疯狂模样。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钩镰枪,将一只只奔马的腿部斩断,即使有人被强横的马力撞飞,后方的军士迅速就会补上来。

    他们的眼中似乎没有那些张牙舞爪的西夏人,只有一个个奔腾的马腿。

    而当最后一匹奔马无力倒下的时候,摔得七荤八素的西夏人开始遭遇噩梦。

    钩镰枪阵,可不只是为了砍马腿!当骑兵失去速度和冲击力,面对一杆杆伸来的钩镰枪,惯用短重兵器的西夏人毫无反抗之力!

    仁多保忠依稀记得自己是被一位使大刀的宋将擒下,但他始终记着的名字,却是那个看起来羸弱的宋将,挥舞着长剑站到最前的样子。

    他叫宗泽,那一年三十六岁,还只是无数宋将里默默无闻的一员。

    但仁多保忠此后的无数年一直记着,是他以无上的勇气,率先点燃了宋军反击的意志。

    此后,才有那个男人留给西夏百姓长达百余年挥之不去的梦魇。。。。。。

第172章 衙内们的用处() 
石门峡外,数不尽的草木正在原野上茂盛生长,在距离它不过几里地外的石门口,却已经火光滔天。

    缭绕升腾的火焰将大半个天空都映衬成血红色,内里宋军的凄惨遭遇可以想象。

    宗泽以无上的勇气唤醒了最为强大的牢城军,在顺利突破仁多保忠率领的西夏骑军之后,二万多宋军顺利逃了出来,暂时集合在这原野之上。

    簌簌的篝火在黑暗里闪烁,映衬着一张又一张神色不同的脸庞。

    在他们围坐的中央,仁多保忠虽然已经被宋军五花大绑,但是脸色里依旧充满难以置信,他怎么就莫名其妙败给了不擅野战的宋人?

    在他抬头的刹那,吕璟的目光也正好落在他的身上。

    “大火没有熄灭之前,我等不可冒然进入石门口,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利用好这些西夏俘虏。”

    吕璟的话语声不大,但落在仁多保忠耳中,却让他莫名有些毛骨悚然,总感觉将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然而其他一同逃出石门口的宋军将领对吕璟的说法却并非完全赞同。

    “将军如今身陷囹圄,我等怎能见死不救!吕将军年纪轻轻,莫非怕了西夏人,俺可不怕!”

    先开口的是折可适的副将杨惟忠,看得出来,他对折家忠心耿耿,但在这个时候,这样的人反而最让吕璟头痛。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固然英武,但是如今这场战争关乎两国国运,任何一次无意义的败亡,都有可能成为压死双方的最后一根稻草。

    “杨将军不要急嘛,吕将军又没说不救,再说,几位将军都不在,我等理应要听从十二将的军令。”

    李德刍原本是负责考察西北地理图勘,如今主将不在,手中也掌控了数千人。

    其余韩世绩和张叔夜麾下的刘仲武等将领也对吕璟表示了支持。

    只是如今情况不同于石门口内,那时候大家都六神无主,自然下意识选择听从吕璟命令,但如今暂时摆脱了危险。

    以吕璟的年龄和威望又不足以统帅诸将的时候,众将的各自的小心思也就起来了。

    有人想要干脆撤到大后方等待朝廷诏令,也有人想干脆冲入石门口和西夏人拼个你死我活,吕璟能够争取到的支持加起来也就三四千人,远远不够实现他的计划。

    “请几位衙内过来吧。”眼看着众将还在彼此间争论不休,吕璟知道自己若是再不拿出杀手锏,就要凭白让西夏人看笑话了。

    祖大锤应了一声,带着亲兵们起身离去,过了没多大会,就见到几个灰头土脸的衙内犹豫着相继走来,神色间多少有些尴尬。

    “质哥儿?”杨惟忠率先有所发现,几个大步冲了过去,仔细查看了下确认折彦质无事,回头就要发火。

    若非折彦质拦阻,吕璟怕是少不了吃一顿吐沫星子。

    其余衙内也被众将纷纷带到空地的中央,这些可都是大宋各将门着重培养的后辈子弟,伤到哪个,众将都要承担来自那些庞然大物的怒火。

    “小古,你来给诸位将军先说明下情况吧。”

    “唯。”一直隐在祖大锤身后的少年迈步走上前,瞬间再次引起众将震惊。

    竟然是姚雄将军的胞弟,小将军姚古!

    “某之前奉家兄命令率领游骑在寺子岔堡一带侦查,恰巧遇到几位兄弟正被蕃骑围攻,就顺手救了下来。”

    姚古年纪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说话却很沉稳,几句话就把事情大致说清,至于折彦质等人为何会出现在前线,这些小衙内都是胆大包天的主,干出这种事也算正常。

    “如此,某也赞成先回师安国镇大营。”也许是考虑到折彦质的安全,杨惟忠改变了注意。

    可是还不等吕璟开口,折彦质就已经忍不住跳了起来。

    “杨叔叔,我等乃是将门虎子,如今家父他们都在前线与西夏人殊死搏斗,怎能畏生畏死!”

    “就是!李大人,你就把手中的人都交给我来统领,看谁敢说闲话!”曹荣开口更加直接。

    其余呼延庆和高勇等人也是开声附和,意思只有一个,要兵权!

    这下可难倒了各位将军,给吧,这些衙内万一出个什么事他们担待不起,不给?

    他们本身就和各大将门的关系错综复杂,甚至自己就是其中一员,要是敢拒绝,等到这些小衙内日后当家,谁知道会不会受到报复。

    所有将领的目光再次落在吕璟的身上,不用说,这一手算是拿住了他们的命脉。

    吕璟自然也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沉了沉嗓子,站了出来。

    “几位小将军,你们此前可是被蕃骑偷袭,所以才弄成这般模样?”

    折彦质等人一愣,他们哪里是被人家偷袭,分明是听说蕃部叛乱,想要带军立功,结果反而差点把自己搭进去。

    但吕璟这么说,显然是给足了他们面子,自然齐声应和。

    “如此,就由杨惟忠将军和李德刍大人分别为主副将,统率五千军卒随同各位衙内前去剿灭这些忘恩负义的蕃部如何?”

    吕璟这一开口,杨惟忠就知道坏了,这是要把自己支出去拿走剩下的兵权啊。

    刚想拒绝,忽然注意到了身旁折彦质一张喜出望外的脸庞,那分明是恨不得现在就带人过去立刻向蕃部报仇!

    “末将遵令。”杨惟忠无奈的叹息一声,开口应下。

    这样一来其实也好,无论是朝廷还是折家都交待的过去,蕃部此次叛乱坏了大事,前去剿灭也在理所当然之中。

    李德刍对于能够不去前线还算满意,在加上姚古在一旁说和,也选择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吕璟又分别下达了两条军令,其一是需要将领率军赶往天都山,告知主帅章楶情况。

    另一个,则是要回师熙宁寨,集合厢军人手,争取能够救出陷落石门口内的大宋诸将。

    两个任务分别有姚古和刘仲武主导,又分去了三千余人。

    剩下的军卒纵然诸位将领们心里不太愿意,但如今也只能统一交到了吕璟手中。

    算上吕璟本身率领的牢城军,他麾下骤然集结了一万六千余人马,包括李忠杰率领的蕃骑和李雍的重甲步兵营都暂时隶属到他麾下。

    “吕军使,希望你能成功,为大宋,为西北百姓打出一片天空。”

    石门峡外,诸将已经各自率领军伍出发,姚古却留到了最后。

    “小将军放心,西夏困住了我大宋十一个将领,我这个敬陪末座的,总要找他们讨一笔好大的利息。”

    吕璟翻身上了唐霓宝马,他能够在关键时刻祭出这些小衙内当法宝,除了运气,也少不了姚古的配合。

    黑旗飘扬,吕璟亲自率领六千骑军行走在前,宗泽则统领剩余的一万步卒,伴随着隆隆的马蹄声,全军绕过葫芦河川,径直向更北的地方奔去。

    “但愿你能成功吧,吕军使。”姚古远远望着那面黑旗消失在天际,自言自语了一句,也同样率领军伍向西面的天都山赶去。

    之所以选择在这种关键时刻出面支持吕璟,甚至拉了各个将门子弟下水,除了听兄长表示过对吕璟的看重外,最让姚古心动的,还是那个送到他面前的计划,胆大包天却又眼光毒辣!

    如果功成,不只是宋军此前的败局都将一扫而空,更是有可能取得比战前预想更加庞大的胜利。

    那胜利,或许能让憋屈了太多年的大宋一扫头顶上的阴霾!

    姚古纵马奔驰,心中忍不住生出期待,他相信自己兄长,更相信自己的眼光。

第173章 疯了的大宋() 
天都山,林木茂润,气象雄伟,是西北地界一等一的大川。

    自安国镇大营完成军比之后,此前因为天气原因耽搁下来的战事继续原定的计划上演。

    章楶亲率大军兵临天都山,成功吸引了西夏的大部分注意力,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吕惠卿兵锋已经到达横山上的洪州,熙州知州孙路率军直入西夏境内,占领盐州,王文郁在兰州也动作不断。

    只要这样持续下去,等到西夏发现宋军的真正意图,葫芦河川新竣工的要塞绝对会给他们一个血的教训。

    只是让章楶无论如何没有想到的是,看起来完美无缺的布局,几乎出动了大宋西北所有军力配合,却依旧在关键时候功败垂成。

    “那小子就不怕老夫定他的罪?”章楶开口的时候忍不住叹息,原本隽硕的身姿在这一刻似乎有些伛偻。

    他所有的谋划都是以葫芦河川为中心,这也是从范仲淹执政时期就有过的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