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罪州崛起 >

第142部分

大宋之罪州崛起-第142部分

小说: 大宋之罪州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勇率先动心,想想那些数之不尽的财富,他早把一切顾虑抛到脑后,高家如今在政坛上失利,正需要财富来支撑家族。

    “我和阿勇一样,但大郎你得跟我们交个底,除了这郴连道,我们到底要如何合作?”

    吕璟点了点头,目光掠过神色犹豫的呼延庆,开始为几人解释。

    想要发展海外贸易,优良船队和经验丰富的水手自然不可缺少。

    而以吕璟和将门的根基,在掌控了郴连道这样一处命脉后,在两广占住跟脚不难。

    至于接下来的组建船队开展贸易,则都会通过四海商会来进行。

    郴连道工程和即将准备组建的船队进行份额捆绑,谁在郴连道建设上付出的多,就能拿到船队更多的收益!

    “大郎,我们两家会尽快先把郴连道的投入交到你手中,庆哥儿的情况有些复杂,先等等他最好。”曹荣最终拿定了主意。

    “不急,和江浙财团的谈判要过两日才有结果,只有拿下郴连道,我们才能真正掌控局势。”

    吕璟笑着看了眼神色纠结的呼延庆,这一步棋是他早就预谋好的规划,自然不能急于一时。

第227章 前往大理的使团() 
在和曹荣等人达成共识之后,等待各自将门的回复又耗费了一日多光景,终于等到了肯定的回应。

    大宋将门最早起于太祖之时,后来经历过太宗时期磨难之后,各家族的情况已经大不如前。

    除了像折家和种家这等以西北之地为根基的将门,其余高、曹等家只能在外戚上打主意,未免太过单薄。

    所以虽然吕璟提出的这个计划在他们看来并不完善,前期的投资还是很快到达。

    “庆哥儿,要不你留在这里帮我,还能在书院聆听苏师教诲,给你算一成份子。”

    郴州城外水运津渡,曹荣等人完成了任务,急着要向东京城回返,呼延庆神色里的犹豫却被吕璟第一时间察觉。

    不同于前两者,呼延家的情况要更复杂一些,而且呼延庆也不是家族重点培养的对象,说话自然份量不够。

    “就是,与其回去还要受你那胞弟的气,还不如留在大郎这里!”曹荣也开口劝导。

    大家族有大家族的烦恼,他最清楚呼延庆心中的想法。

    “大郎,我。。。。。。”呼延庆神色里有些犹豫,握着肉脯的手都有些颤抖。

    “好了,曹兄,高兄,吕某就不送你们了,等来日咱们东京城再聚!”

    吕璟朝呼延庆微微一笑,言语过后,曹荣和高勇也很是配合,呼喊了一声哨子,舟船很快荡起水花,径直向北而去。

    “庆哥儿,快随我前往东江湖书院吧,苏师那里还要为你引见。”

    笑着催促了呼延庆一句,车架很快向城南而去。

    历史上的呼延庆如何吕璟并不知晓,最多是隐约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

    之所以选择留下他,来源他无意间的一次发现。

    小胖子呼延庆竟然精通三国语言!要知道这个时候可不是后世那教育普遍发达的年代,呼延庆的本事对于吕璟今后的谋划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庆哥儿,接下来你先在书院熟悉一段时间,等我这边处理妥当,保准让你做一番大事业!”

    “大郎,无论我如何,在祖父眼中,都比不得胞弟的。”说起此事,呼延庆神情里难掩忧郁。

    吕璟好奇之下多问了几句,却得知了一个在他耳中十分熟悉的名字。

    双鞭将呼延灼!同为呼延家子弟,后者不仅出身嫡脉,更是小小年纪就展现出了万夫不当之勇,也难怪呼延庆会被放弃。

    “庆哥儿,若是信得过吕某,只需等待时机就好。”

    面对吕璟眼中闪过的光亮,呼延庆沉默着点了点头,手中双拳却已经握紧。。。。。。

    安顿呼延庆并没有花费吕璟多少时间,在离开东江湖书院后不久,高俅又传来了岭南商会的最新消息。

    在连续几日的谈判和试探之后,江浙财团终于放弃了所有翻盘的希望,选择让出郴连道和水运津渡的工程。

    但作为回报,吕璟主导的四海商会也不会对他们已经掌握的商铺进行打击。

    也就是说,岭南商会仍旧实际上掌控了郴州大多数的商贸,只不过失去了两项大工程的利润。

    吕璟对此表示了认可,并且很快前往商会和邵平等江浙商人签署了一系列文书,最终将其以纸面的形式确定下来。

    随着四海商会和岭南商会握手言和,也代表着持续了数月的商战以吕璟的大胜彻底告终。

    消息传到百姓耳中的时候,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作为本地郴人,他们无疑对吕璟要更加亲近一些。

    尤其是商战结束后开始回落的物价,更是让郴人们暗自感激不断。

    而身为当事人的吕璟,却也没有选择大肆招摇,每日里除了在读书练箭,就是帮着温超超完善医院的规制,偶尔抽空陪陪自己的大女儿,日子过得很是悠闲。

    。。。。。。

    这样的时光一直持续到三日之后,当前往大理的使团确定已经到达永兴之后,郴州城作为下一站,自然也不能闲暇下来。

    魏藉带领着残缺不全的府衙幕职官开始安排驿馆准备接待,吕璟也没有闲着,这个使团可是说是他一手促成,自然也要多加准备。

    一日之后,滚滚郴江之上,在魏藉代表郴州府衙完成例行公事之后,吕璟也终于见到了此次前往大理使团的一应官员。

    之前去过大理的刘赟和秦湛分别担任了副使的身份,以他们的年纪,已经算是重用。

    除此之外,杨介和曹友闻也继续留在使团之中,分别担任要职。

    而真正主导这支使团的,却是一个吕璟没有想到的人物。

    曾经高居右相之位,一代名臣范仲淹的次子,有布衣宰相之称的范纯仁!

    “你们年轻人许久未见,就不用顾虑老夫了,不要误事就好。”

    范纯仁如今也已经七十余岁,神色间很是慈祥,开口吩咐几句后就径自乘车向城中而去。

    “朝廷怎么会让小范相公。。。。。。”吕璟有些迟疑的目光落在秦湛和刘赟二人身上。

    范纯仁有本事不假,但是此去大理山川险阻,以他的年纪,谁知道吃不吃得消。

    “一言难尽,我们慢慢详谈吧。”秦湛叹了一口气,没有多言,经过大理这次的历练,他已经沉稳了许多。

    吕璟点头应下,开始带着众人前往岭南食府宴饮,杨介和曹友闻各有事情,也就只剩下了他们三个老相识。

    珍馐百道,美酒十坛,更有悦耳丝竹声萦绕四周,三人在岭南食府饮酒吃喝了一通,话匣子也慢慢打开。

    “大郎,其实这次官家本来是想让秦学士来做正使的,不过。。。。。。”秦湛叹了口气,神色无奈。

    “还不是咱们的章相公,非要说小范相公才是最合适的人选,这种事情,官家也不好和政事堂死扛。”

    刘赟话音落下,吕璟的神色也忍不住发生变化。

    西北的局势最近已经稳定,和辽国、西夏的关系也随着谈判的进展有所缓和,难道章惇要挟大胜之威再对旧党下手?

    又开口询问了几句东京城如今的局势,吕璟心中不由生起一抹隐忧,就连刘赟和秦湛二人后来讲起自己在大理的各种遭遇,他都没有太听进去。

    按照历史上的时间推算,震惊整个大宋的同文馆狱难道就要上演?

    “大郎,为何魂不守舍,官家这次还让我们来给你带个消息。”秦湛朝吕璟示意了一下,拿出了一封明黄色的卷轴。

第228章 奥妙与交易() 
“郴州观察判官魏藉,为人勤勉,吏部考核上中之评,虽为选人出身,然用事以勤。。。。。。”

    接下来大体上一段记述魏藉生平和官场履历的文字,吕璟目光匆匆掠过,最终停在了这副卷轴的尾端。

    “以魏藉权知郴州,吕璟暂充判官一职。。。。。。”

    想起最近京城传来的外交进展,吕璟大致明白了哲宗命刘赟二人给自己传信的意思。

    看吧,你不负朕,朕也不会亏待了你,这副卷轴内里的意思就是如此。

    大宋朝的地方行政主官有几种不同说法,像魏藉这样挂了权字,意思就是这个官员本身并不具有任职资格,属于破格提拔,暂时担任。

    看似一个字的差距,却会大大削弱魏籍在郴州的权力,再加上吕璟这个身份特殊的观察判官,以及附在后面即将出任郴州司户、司理参军的苏过和王伦。

    这其中的意义,不只是吕璟,刘赟和秦湛二人初次见到时也是充满震惊。

    以魏藉的性格和地位的特殊性,虽然名义上他为知州,实际上官家这是将郴州完全交到了吕璟手中!

    “我们走的时候,官家已经亲自将圣旨下达,除此之外,他还让我转告一句话,卧薪尝胆。”

    刘赟的话语落下,吕璟的目中瞬间就是精光一闪。

    这四个字看似是简单的勉力,内里的深意却让人胆寒!

    “子善,处度,我有事情想要拜托你们。”领略了赵煦的深意,吕璟自然要早作准备。

    接下来三人饮酒之余,也开始秘密商讨起来,一直持续到深夜方才各自前去休息。

    吕璟回到自家府邸后,却久久难以安眠,以他如今的年纪,已经即将实际上掌管一州之地,这样的权力和信任不可谓不巨大。

    可是真正明晰其中的缘由,他却又觉得心情无比沉重。

    元符元年已经过去了接近一半,如果他没有记错,再有不到两年的光景,如今对他委以重任的官家赵煦就将英年早逝,至于死因,没有人清楚。

    这也是吕璟一直以来有些谨小慎微的缘由,这个时代固然热血不假,但内里的争斗和城头大王旗的变幻,也快到让人目不暇接。

    而他的年纪,决定了吕璟始终无法真正成为一名执棋之人。

    心中思绪难安,吕璟正准备起身去院子里活动一番,忽然撞见了匆忙行来的李师师,两人正好撞了一个满怀。

    一股温婉如玉的香气直入鼻间,吕璟强自镇定心神,开口询问道:“小娘子何事匆忙?”

    “官人,奴有件事想和你说。。。。。。”李师师的声音细若蚊呐,脸庞更是瞬间通红一片。

    “若是医院之事,不妨明日再谈,正式推出也就这几日光景了。”

    吕璟笑着言语了一句,不再多说,径直前去院中练箭。

    这小丫头,才这个年纪就让人有些惊魂动魄之感,吕璟终于明白像赵佶那样风流成性的家伙,为何始终对她怜爱有加。

    李师师目光犹豫的落在吕璟的背影上,最终暗自叨念了几句,紧跑着离去了。

    第二日,送别以范纯仁为首的使团没多久,吕府之中就迎来了一位身份特殊的客人。

    “判官大人家中竟如此简单朴素,实在让蔡某人心中佩服。”

    蔡京刚一开口,吕璟就不紧在心中暗骂了一声老狐狸,这家伙分明是得了消息,想来自己这里谋取好处!

    “吕某如今只是监当郴连道而已,蔡承旨可不要胡乱言语,当心隔墙有耳。”

    伸手示意蔡京落座,吕璟也并不着急,面对这么一个曾经在历史上四起四落的奸相,他必须小心应对。

    “大郎说的是,蔡某失言了,不过义王殿下遣某前来,却是有事相求啊。”

    吕璟目光一凝,这家伙因为自己的原因和赵佶一同跑来了岭南,等待许久之后看起来终于忍不住了。

    “吕某深受官家厚恩,自然会对义王多有照料,还请蔡承旨明言。”

    蔡京笑了笑,没有理会吕璟话语里的影射,伸手将一张狭窄的纸片递出,上面只有两个简简单单的字迹。

    熊猛!吕璟强自保持自己心中的镇定,对蔡京的警惕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家伙在黎远安设计自己的时候突然消失,莫非就是去暗中调查了熊猛麾下的那支蛮军?心机实在深沉!

    “义王想要什么?”吕璟心神变动,话音却依旧稳当。

    “大郎原来准备做什么,现在还是一样,不过中间的经过和最后接受蛮军投降的主角,要换一换。”

    说话之间,蔡京伸手指了指北方,其意已经昭然若揭。

    赵佶放弃了和自己斗气,要利用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重回汴梁!

    “蔡承旨。。。。。。”

    吕璟刚准备挥手拒绝,蔡京就微笑着挥手阻止,开口道:“大郎不妨先听听价钱。”

    一份草拟的文书被蔡京拿了出来,上首的内容乏善可陈,真正让吕璟动心的,是这份文书最后的内容。

    这是一个吕璟没有办法拒绝的条件,他甚至没有再试图和蔡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