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罪州崛起 >

第184部分

大宋之罪州崛起-第184部分

小说: 大宋之罪州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大人放心,卯时之前肯定可以印出来。”李光开口回应,在翟汝文离去后,他就应其邀约成为这里的管事。

    甚至因为忙于工坊的事务恶了翰林院上官,元符年乙科进士中,他看起来应该算混的最差的。

    为此钱愐等江浙士子没少对他嘲讽,种种话语不堪入目,但李光始终没有在意,他相信自己的眼光,认定了主意就绝不悔改。

    在印刷工坊这段时间,他不仅贯彻了吕璟厚待匠人的策略,而且亲自住到坊中和他们沟通,用尽一切办法提高印刷技艺,如今终于派上了用场。

    “卯时?那岂不是又比西域时报晚,本官还指着这期邸报小赚一笔呢。”

    “邓大人,就算比西域时报快,恐怕也没人家卖得好,那大手笔,估计又要京城纸贵了。”蔡渭开口调侃了几句,惹得邓洵武白眼相向。

    这家伙,仗着自己提举新闻出版司每每先睹为快,却死活不肯透露出分毫。

    李光也忍不住笑了两声,西域报社那里早就安排好一切,就等着报纸印出了,可不能出什么岔子。

    这般想着,李光和邓洵武二人言语几句,急忙亲自赶去查看情况。

    。。。。。。

    夜色一点点消逝,当来自东方的温暖渐渐覆盖整个东京城,州桥夜市上忙碌了许久的小摊贩们也到了归家的时候。

    其中有个卖糖人的老汉,年纪一大把,胡子也都花白了,踉跄着腿脚,深一下浅一下的走着,周围其他摊贩也很少和他言语。

    他是个没有家的人,或者说,在这偌大的东京城中,他没有一丁点立锥之地。

    州桥向南,临近朱雀门的一处废墟,就是他一家人生活和居住的场所,除了夫妇二人,还有个残疾儿子,不到月余的小孙子。

    “老狗,回来了,生意怎么样?”有邻里传来了问候。

    他没有名字,大家都叫他老狗,老狗就成为了他的名字,举了举手上的糖串,他笑着点了点头。

    邻里就也笑着回应,只是神色里的几丝嘲弄仍旧没有逃脱老狗的眼睛,凭借着糖人手艺,他本来是这片废墟家境最殷实的,也很受人尊敬。

    可是,随着他将手中积蓄全都拿去买了金圆券,所有的一切就都不见了,儿子的浑家也受不住,跑去娘家再也没有回来。

    这般想着,老狗回家的步子慢了几分,却终究还是躲不过那个最熟悉自己的人。

    “灶上热了馍,饿了就去吃吧。”老妇人的声音有些沙哑。

    “嗯。”老狗应了声,又去看了看自己正在劈柴的儿子,眼睛不自觉湿润了。

    后悔把十多年来积攒的余钱都拿去买了金圆券?老狗当然不,他祖祖辈辈当兵,到了儿子这里虽然因为残疾做不得了,却也要为大宋出一份力。

    在他看来,那些已经被拿来垫桌脚的金圆券,就是他老狗为了这大宋朝,出的一份心意。。。。。。

    “西域时报新版震撼上市,西北战事再取大捷,都护吕璟功震异邦!”清脆的呼喊声打破了老狗思绪。

    他抬头去看,是邻里葛家的娃娃小八,一直在给人家做报童,只是今日怎的起这么早,还换了身青衣马甲?

    ”狗伯伯,今日时报要不要来一份?包您不会后悔。“小八笑着问道。

    “好,就念上一念。”老狗递过去几个铜板,就当听个新鲜事。

    “西北大捷,都护吕璟率牢城军十日灭青唐,拓土千里。。。。。。官家厚赏,再封冠军侯位。。。。。。“

    念着念着,老狗脸上就呆住了,苍老的手掌都忍不住颤抖,开口问道:“再给狗伯伯念念前边那段,啥灭了青唐?”

    “是个在咱大宋和西夏中间的国家,如今成了都护府辖下土地,归咱们宋人了!”

    “那。。。。。。报上有没有提。。。。。。金圆券?”老狗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刚还想着是为大宋做贡献呢。

    小八点了点头,还没开口,老狗的声音却惊动了自家婆娘。

    “老东西!再敢提金圆券,你就自己死在臭水沟算了!”老妇人恨恨骂道。

    “不提,不提。”老狗叹息着摆手,小八脸上却忽然涌现一抹狂喜!

    “狗伯伯,这里有您的名字!”

    “啥?”老狗起身去看,忽然想到什么,急忙迈开步子冲到破屋中,拿出了那沓垫床脚的金圆券!

    “小八,给狗伯看看,是不是写的一样!”老狗的行为惊动了自家婆娘和儿子,很快都围了上来。

    “朱雀门老狗,购金圆券一贯,折合田地共计四十亩,可择日前往西域都护府兑换。“

    报上的内容都是小八晚上跟着人背来的,一字一句的记下来,却并不知道含义。

    老狗的双目却忍不住流起泪来,旁边本来想要喝骂的老妇也呆滞了,至于那残疾儿子,脸上则被狂喜充满!

    他们家竟然一下子翻了身!成了拥有四十亩土地的大户!再也不用为每顿吃什么而忧愁!

    “狗伯伯,今日报社要我们走遍城里每个角落,小八还有的忙,先走了。”

    “这孩子。。。。。。”老狗看着小八匆匆跑远,心里忽然想着,那些田地,是不是可以请小八这些孩子来耕种,婆娘和儿子跟着自己苦了许久,就好好享受一番?

    “老爷,是不是去把孩子他婆娘叫回来?”老妇人开口道。

    “叫什么叫,怎么走出去,怎么爬回来!咱们家是这么好说话的!”老狗享受着婆娘的恭敬,大手一挥,直接哼起曲来。

    咱为大宋出力不假,人家吕都护也没亏了咱不是,这就要有失才有得,且看那些人的后悔嘴脸吧!老狗这一辈子都没这么开心过!

    同一时间,随着西域时报在城中的全方位售卖,无数人为之震惊!

    尤其是那些之前购买了金圆券的,这段时间,没少受人家嘲笑,现在呢?看看谁才是傻子!

    随后朝廷邸报的发布更是确认了消息真实性,就连一直对西域都护府毁谤不断的龚王报,也罕见的避开了此事。。。。。。

第302章 报纸引发的改变() 
西域时报在东京城中造成的轰动没有休止,在首日公布青唐战事,并对金圆券购买者作出承诺之后。

    第二日的新刊更加引人注目,这期报纸整个版面只有一个关于战争残酷的故事,却引发了无数争吵和辩论。

    西域都护府一时间为开封府众多百姓知晓,亲朋见面,若是你不说上几句青唐,人家都会觉得你没见识!

    与此同时,伴随此期报刊而被人们所知晓的,还有两个记者的名字。

    或者说战地记者更加清楚,她们冒着生命危险前往西域,亲眼见证并记录了这些故事!

    坊间更有谣言说因为此事,西域都护吕璟曾经大发雷霆,却又拿他们无可奈何!

    这等秘辛通过报纸的方式公布出来,瞬间吸引了无数宋人的关注,短短一日,西域时报就创下了破纪录的三万份售量,令人忍不住赞叹。

    只是对于如今大宋的校书郎李格非大人来说,却对这报纸内容恨得牙根痒。

    “狗屁的无可奈何!若是小女伤了半根毛发,老夫就亲自找那小子理论!”

    李府后宅,看过最新一期西域时报后,李格非正在大发雷霆,胡子都气的吹起来了。

    “老爷,等这报纸传遍大宋,所有人都会知道阿奴的才华,这不正是您期望的吗?”

    李格非的妻子王氏同样出身书香门第,见自家老爷发怒,笑着开口宽慰了几句。

    “可是。。。。。。”李格非指了指那篇充斥整个报纸版面的文章,这么浅显的文章,如何能彰显小女儿李清照的才华?

    王氏和李格非相濡以沫多年,自然知道他心中所想。

    “老爷,听说安老相公在府中大摆筵席,说他女儿孤身前往西北写出这等文章反应民生疾苦,称得上巾帼英雄呢。”

    “老相公胡说!不还有咱们女儿陪着吗,再说,安娘子什么水平以为某不知晓?这文章虽说浅薄,却条理清晰,一看就是阿奴的手笔。。。。。。”

    说着说着,李格非也忍不住笑了出来,这以后,怕是自己这当爹的还不如小女儿名声响亮了。

    “老爷,阿奴在西北会不会有危险,你看这里说的,那些羌人和回鹘人可不像咱们大宋百姓心性淳朴。”王氏爱女心切。

    “无妨,恶人自有恶人磨,老夫相信吕璟那小子。”

    “那也好,前些时候监察御史府上遣人来给他的三子说亲,老爷你抽空见见?”

    “赵挺之?不见!他那个儿子赵明诚有些才华不假,却整日醉心金石之术,能有什么成就?”

    李格非不屑的挥了挥手,径直向书房奔去,说是不担心,最好还是托几个好友看顾下自己的宝贝女儿。

    。。。。。。

    城中东角子门,这里因为西域报社的存在早已成为汴梁一道独特风景,连带着高阳正店也因此受益,销售额直线攀升。

    今日的街巷更是热闹非常,西域报社在空地搭建了数丈高的擂台,专门供给士子百姓互相争辩,内容正是报纸上的那则故事。

    “诸位,我大宋以仁孝立国,对外族应心怀宽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怎可像这样简单杀之了事!”

    张邦昌站在擂台上慷慨激昂,他如今为恭王府做事,自然不会放过这拆西域报社台子的机会。

    “可是那些羌人先想对吕都护下手的。”有士子低声回应。

    “错!”张邦昌袖袍一抖,一副义正言辞的姿态摆出来,瞬间引得不少人目光投注。

    “归根结底,那土地本来就是羌人所属,是吕璟故意兴兵,这才是祸乱之始,我们要。。。。。。”

    张邦昌正要继续大讲宽以待人的道理,人群中忽然有一颗烂菜帮飞来,直接砸在他簇新的衣袍上。

    “谁敢砸我!”张邦昌怒了,他可是堂堂进士老爷!

    人群中没有回应,张邦昌气呼呼的刚要开口,背后忽然又传来破风声!

    不好!他第一时间想要躲,却突然发现,周围的烂菜叶、臭鸡蛋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

    “谁扔的石头!本官人要找衙门讨你们的说法!”

    在一片大笑声中,张邦昌终于灰头土脸的狼狈而逃,擂台上一时安静下来。

    是对还是错,百姓们的思维很简单,他们眼看着身边的亲朋好友从战争里拿到好处,眼看着别人一夜翻身,还说什么仁善道理,谁还去理会!

    “诸位!如今我大宋新得青唐之地,听说那里财宝遍地,又盛产马匹、青盐、皮毛,哪个拿到中原不是天价!可有人和俺作伴去走上一番!”

    五大三粗的汉子走上擂台,却出人预料的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来。

    “俺去!左右呆在汴梁也是给人卖命!”

    “俺家里还有兄弟,也去闯闯!”

    回应声来的比想象迅速,汉子找到了同伴,满意的一同前去吃酒商讨去了。

    “俺在青唐有二十亩地,有没有想种的,价格低廉啊。”

    “俺想去加入牢城军,听说他们能天天吃肉,说不定也给分些田地!”

    “小生自负才华,却从未得以施展,不如就去西北见见世面。”

    。。。。。。

    人群中的声音越来越多,每个登上擂台的人都不再去辩解那故事最后,为何要杀了那对羌人母子。

    他们只想着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他们要去西域!

    “要是。。。。。。那些羌人和回鹘人不许咱们在青唐安家怎么办?”有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忽然想起。

    “那就杀了他们!俺有的是力气!”

    “就是!咱们给吕都护捐钱捐东西,牢城军一定可以保护咱们!”

    “可要是西夏人还有辽国人来了呢?听说朝中老爷们正为此事吵得不可开交呢。”又有人表达了担忧。

    “谁敢抢了俺们的活路,都和他们拼命!”

    “拼命!!!”

    似乎是想起了辽人和党项人施加给大宋的耻辱,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新科士子,乃至于禁军军士,所有人的拳头都紧紧握起,呼喊声此起彼伏。

    谁阻了路,就要谁的命!西夏和辽国也不行!

    呼喊着像是澎湃的浪潮,渐渐将整个东角子门席卷。。。。。。

    “老师,这些人是怎么了?他们之前可还是温顺善民啊。”

    角落之中站着个并不起眼的少年,充满疑惑的开口问道。

    “妖人惑众,此等情况和那些白莲教徒何其相似,百姓都失去了敬畏之心,只知道追逐利益。”

    少年身旁是个高冠博带的老者,带着一股独有的儒雅味。

    他轻轻敲了下少年的脑袋,一边迈步,一边开口道:“走吧,咱们去恭王府。”

    “老师您愿意出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