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罪州崛起 >

第191部分

大宋之罪州崛起-第191部分

小说: 大宋之罪州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韩氏不缺钱,但没有谁嫌钱多不是,相比较于在这蛮荒之地修路,显然在西北境内更让他安心。

    “京兆府到青唐城之间,经营期只有十年,而且只能分段承包,吕某并不确定朝中会允许。”

    “若是我们自行获得朝廷批文呢?”韩嘉彦还真有几分兴趣。

    “二十年,朝廷和地方政府都由你们打通关卡。”

    “如此,容某和家族商讨一番。”韩嘉彦点了点头。

    “折将军,某准备在都护府开设盐场,可有兴趣?”吕璟话题一转,又换了个方向。

    折家的根据地在府州和麟州,因为青盐的问题没少受奸商剥削,而且往往还是大宋和西夏商人一切剥削,苦不堪言。

    “大郎可有把握?“折可通双拳有些不自觉握紧,这要是能成,折家自己吃自己的盐,一年省出来的可是个不小数目,关键是不受制于人!

    “朝中交给某来疏通,至于西北地带。。。。。。”

    “折家还有几分薄面,都护放心。”折可通动心了。

    吕璟点了点头,又简单和折可通商讨了一下出资和份额划分的事情,倒是惹得其他衙内眼中热切起来。

    “吕都护,我们先定下一段道路可好?”韩嘉彦盘算了一番,二十年经营权,以西北商贸来往的规模,用不了几年就把本钱赚回来了。

    “可以,京兆府到秦州一段,都护府会提供成本价水泥,两年以内完工。”

    ”好,某这就向族中修书一封。“韩嘉彦一口答应下来。

    接连成了两桩生意,其他人有些坐不住了,他们不远万里跑来西域就是为了发财,面上答应程颐是一回事,背地后有发财机会,谁也不肯放过。

    “大郎。。。。。。”吕景山有些尴尬。

    “大伯放心,除了这些道路修建,还有城墙、百姓住宅、坊市等各大工程,自行车作坊、毛皮作坊还有马场,西域不缺机会,就看诸位怎么把握了。”

    吕璟满脸微笑,若是程颐在此,恐怕会冷哼一声,小狐狸!说了半天,怎么都是别人出钱出力?

第313章 彻底瘸了() 
“青唐城要在要在原来的规模上扩建一座新城,计划五年内完成,四海商会可以提供贷款,周长超过百里。”

    “这个。。。。。。咱们吕氏离得近,就不客气了。”吕景山笑着应了下来,他有把握吕璟不会坑自己人。

    “马场如今主要设在河州,之后会在青海以西新设,都护府提供种马。”

    “此事我们杨家就却之不恭了。”这是早就谈好的价钱,杨家仆役就是来走个过场。

    吕璟接下来又分别将毛皮工坊、肥皂作坊等分别承包了出去,韩忠武将早就准备好的文书一一呈上,眼看着各大世家将门纷纷签署,也感觉有些脑袋懵。

    他算来算去,好像都护府除了土地真的没出什么代价,怎么感觉这些衙内都上赶着送钱似的?

    “吕都护。。。。。。我们三槐堂。。。。。。”王靖一直绷着脸等到最后,眼看着其他人都喜笑颜开的样子,终于绷不住了。

    “王兄,早就给你们备下了。”吕璟笑着将一张文书递到了王靖面前。

    定金五万贯,预定投入五十万贯,青唐城市集工程,要求两年内竣工,验收后就一次付清。

    王靖简单算了算,修个新市集能花多少钱?当下就将文书签署了,五十万贯减去五万贯,能赚四十五万贯!回去大伯肯定要重重表扬自己!

    吕璟在一旁差点笑出声来,不过王家如果真的好好做完工程,随着水泥价格下跌,几十万贯还是有得赚。

    在真正的历史中,大宋夺取青唐后建立了陇右都护府,最远时曾到达黄河源,可是因为朝中当权者不断变迁,混乱的局势让这片土地始终没有真正纳入汉家王朝的版图。

    如今吕璟掌管西域都护府,自然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这个时代可没有经济监管的说法,先利用基建把摊子铺开了,有这些世家将门出力,朝廷上也休想阻拦。

    只要泡沫不崩,青唐的发展绝对会让世人感到惊叹!

    。。。。。。

    程颐最终还是反应了过来,可耐不住木征一片言辞切切,最后只好差弟子张绎回去查看情况,也是要盯着那些世家将门,千万不要被吕璟寻了空隙。

    一路上兴致恹恹的随着吐谷浑骑军西行,等真正到了地头,以程颐的见识,还是被狠狠震撼了一把。

    平静的青海像是一面天地间的明镜,周围茂盛的草原中,正有一片聚集了上万人的工地在施工!

    “夫子,俺生在河湟,最清楚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有多仰慕宋人,听闻您要来设立太学,大家就都来帮忙了!”木征热泪盈眶。

    程颐沉默着点了点头,他虽然不相信木征的鬼话,可是这等规模,若是真的建成,称之为天下第一学府也不为过!

    “夫子,咱们去看看?都护府前期的五万贯已经支付下来的,不过估计撑不了多久。”

    “好。”程颐更加沉默,吕璟这是给他挖了一个大坑啊!

    可以想见,如果这所太学真的建成,周围这些各族子弟成为学子,若干年后纷纷以汉人自居,这是多大的教化之功?

    这种规模亘古未有!

    凭借着这桩泼天之功,或许百年以后,他程颐就不只是什么理学的夫子,而是整个儒家,整个汉家文明的夫子!

    立地成圣!

    “好一个吕大郎啊。”程颐浑浊的目光落在浩渺的青海上,思绪久久难定。。。。。。

    另一边,张绎匆匆赶回去寻众世家将门,等他赶到的时候,就看到这些一向眼高于顶的衙内们正聚在一起,也不管周围蚊虫叮咬,正拼命的计算着什么。

    “从吐蕃人和西域收皮毛远比西夏、辽国便宜,来来去去卖到汴梁就是十倍的差价,只是时间有些长,看来要订些自行车才行。”

    富绍隆看了看身边老仆,见他点头,立刻跑去找吕景山商量了,后者承包了自行车工坊,以后少不得交集。

    “王衙内?”张绎跑了一圈无人理会,只好去找王靖,以三槐堂的傲气,总不会也被吕璟灌了迷魂汤吧。

    “张生?快来帮我个忙,要调多少人来青唐修集市。”王靖拿出了一沓纸张,上面赫然可见三槐堂王氏各支拥有的佃农和仆役数量。

    张绎感觉世界观有些被颠覆,不禁冷哼了一声:”调多少都没用,还不如抓这些河湟的回鹘、吐蕃人来修呢,管顿饭就成。“

    “我怎么就没想到!张生果然大才!”王靖狠狠拍了拍大腿,这可真是个好办法,以王家的人脉和实力,从西北边军手里买些俘虏还不是轻而易举?

    再不成,就自己雇佣些人去抓吗,天大的机会啊,自己怎么就没多接几个工程!

    “衙内,那都护吕璟去哪了?”张绎还没察觉到自己的无心之语展开了一个怎样的时代。

    “回城了,说是给我们调配水泥去了。”王靖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又朝不远处的韩嘉彦走去,他们家可是承包了一大段道路,不如合作一下?

    事实证明,潘多拉的盒子只要打开,事情的进展往往会出乎所有人预料,更何况向王、韩这样的世家大族,什么事没干过,缺的就是个机会罢了。

    。。。。。。

    而此时亲手促使盒子开启的吕璟,早已经孤身赶回了青唐城中,第一时间召集了政事会和军事会的各大官员。

    “营造府和进奏司合力,立刻把这些世家将门承包工程的消息散布出去,尤其是京兆府到青唐的这个路段,沿线所有可能涉及的州府都要传达到。”

    “线路如何规划,就全看他们肯出多少代价,记住,除了人和钱,别的都不要!”

    吕璟大手一挥,这么大的工程,他自己吃不下,那些世家将门同样会找人合作,还不如在此之前,先从地方官府捞一笔。

    “这样也行?”苏辙有些晕。

    “子由尽管去做吧,相信他们不会吝啬的,若非我韩家远在真定,恐怕也想在门前修筑一条这样的道路啊。”

    韩维这一刻对吕璟是真的服气了,时势造英雄不难,英雄造实势才是真的本事!

    从一开始创建西域时报,到后来十日灭青唐,吕璟用一系列的手段和谋划成功掀起了宋人对西域的狂热。

    如今和各世家将门的合作更是让韩维眼前一亮,都护府不过付出了一部分甚至还没有完成稳定统治的土地,就将如此大的摊子顺利铺开。

    丰富的就业机会能吸引更多人口,再加上青唐身为丝绸之路要道,这里的繁华的兴盛必然又会提供给都护府统治保证,假以时日,或许整个西北都要仰其生息!

    至于反抗?韩维知道很多种办法,但哪一种都不会得到预期的结果。

    西北各州府官员可以借此机会提高政绩升官发财,世家将门借着商路兴旺更能日进斗金,就连朝廷,似乎也乐见其成,以后再打起仗来,恐怕这些在战争中受益的人,会拼了命的支持!

    韩维笑着摇了摇头,余光却忽然注意到,另一侧的国税府丞刘挚,看向吕璟的目光带着许多别有深意。。。。。。

第314章 新的时代() 
正如字面意思所言,元符的年号像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大宋上下都掀起了新的浪潮。

    西域都护府在吕璟治下愈加繁华,在军事和政治局势双双稳定之后,位居丝绸要道的威力开始显现。

    近到高昌、龟兹等西域诸国,再到远处的黑汗王朝、花剌子模,甚至就连对青唐最恨之入骨的西夏和辽国,往来的商旅也从来没有断绝过。

    来自西域的香料、贡品、马匹、毛皮,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美酒,一车车的货物借助着骡马和骆驼,完成农业和草原文明最开始的交汇。

    数不清的人因为西域都护府受益,据东京城户部统计,短短不到三个月光景,涌向西域的大宋百姓就超过了上万人。

    虽然种族政策最终迫于朝廷压力还是取消了,但作为补偿,哲宗给都护府增设了一万兵力,牢牢镇守住了这片河湟土地。

    同时以三槐堂王氏、相州韩氏等大族为首,他们组织了大量的地方保甲四处抓获异族俘虏,其中以分散的吐蕃族群和回鹘人为主,已接近十万之数。

    这些人成为了西域建设的主力大军,从青唐城到京兆府,处处工程热火朝天的开工,尽管吕璟特意叮嘱要保障俘虏们的基本吃穿,在这过程中,还是有无数悲惨诞生。

    发展的背后总有阴暗,好在受到这些阴暗的并非宋人,都护府周边的吐蕃人纷纷向高原更深处退避,黄头回纥不堪其扰,联合西州回鹘向青唐发动了一次上万人规模的战争。

    最终却被吕方率领新成立的赤泽军轻松击败,在这场战争中,由吐蕃和回鹘人组成的赤泽骑也是首次亮相,更加优良的训练和装备,让他们轻松击败了曾经的同袍,一展宋威。

    此战之后,除了西夏和辽国仍旧时不时有骑兵南下寻衅,整个都护府辖下都再无人敢于挑衅,真正在西域土地扎下了根。

    而纵览整个大宋,荆湖南路郴连道历时许久后终于完工,不仅带起了广州市舶司和海外贸易的繁华,而且将更多的财富带给了中原,兴起了一波出海的热潮。

    以范纯仁为首,刘赟、秦湛、杨介、胡小三以及曹友闻组成的大理使团最近也做成了一件大事,他们和荆湖南路转运使吕大防合作,在新任郴州知州黄庭坚的大力协助下,成功劝降了大理国主段正淳!

    事实上,大理国向宋朝表示依附之意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是以往朝中相公对此并不重视,而且为了减少战争开支多次拒绝。

    但这次却不同,通过数年来的交往,大理的一切早已经被大宋百姓熟知,尤其是那里丰富的铜矿产出,更让哲宗和章惇等人无法拒绝。

    在大理高氏出兵明确反宋之后,朝廷以折可适为主帅,重新得到哲宗信任的张士良为监军,调动上万西军南下平定大理。

    其中李俊、梁克凡、周勇等吕璟系将领也是纷纷得到重用,立下了不小功勋,蒋敬作为四海商会主导者也对大军南下帮助颇多,得到了折可适的看重。

    一场大战足足打了月余,大理高氏一败涂地,当代国主段正淳再次向大宋递交国书,表达了归附之意。

    大宋官家赵煦接受了这次归附,命军队随行护佑段氏皇族入京,在大朝会时正式归附大宋。

    喜事一件接着一件,就在大朝会前夕,一直对世人隐瞒的贤妃刘清菁成功产子,起名赵茂。

    哲宗赵煦下诏大赦天下,改元鼎盛,封刘清菁为皇后,赵茂为东宫太子,同时对麾下臣僚皆有封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