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罪州崛起 >

第207部分

大宋之罪州崛起-第207部分

小说: 大宋之罪州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镇哥,等我北上的时候,一同去吧,赵才旺的事,有着落了。”

    “好。”山镇默默颔首,指节却在不经意间握的发白,哪怕他如今官运亨通,但当年好友遭逢的变故,依旧让他铭记于心。

    福船荡开蔚蓝海洋,终于在两刻钟后落在了广州对面的一处海岛群,林立的水泥建筑融合了传统中国建筑风格,来往各色人种又带上了独特国际都市的气息。

    更博人眼球的,是这座城市外面,既没有护城河,也看不到任何城墙的踪迹。

    港口边矗立了一方足有两人多高的巨石,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跃然眼前,万国。

    “那是?”吕璟正欣赏着这新兴海贸城市的繁华,目光突然注意到港口上一个疑似官吏的身影,面容有些熟悉。

    “是吴珂,大郎你还记得吗?他一家子在琼州遭了土人祸手,后来官府就准他前来万国城居住了。”

    秦观朝远处挥了挥手,继续说道:“我看他识文断字,为人也没了当年的纨绔劲,就招来港口这里做个小吏。”

    “下官参见知州大人。”衣衫干练的身影迈步奔了过来,常年的日晒让他肤色黑了许多,但确实是吴珂无疑。

    “起来吧,有故人来了。”秦观先行走下福船,吕璟等人紧随其后。

    “你是。。。。。。下官参见王爷!”吴珂眼中的迷惑迅速被惊恐取代,如今整个天下,谁人不知青唐王的丰功伟绩,到现在汴梁朝廷依然不被很多百姓认可,就和吕璟迟迟未归脱不了干系!

    “起来吧,咱们之间不必如此,在万国过得可还顺心?”吕璟亲自将吴珂搀了起来。

    “好,都好,自从咱们大宋打败辽国,不管是在哪里,只要把宋人的身份亮出来,谁也不敢得罪!”

    吴珂说着说着,似乎又想起了自己死于土人之手的亲人,双目忍不住通红起来。

    “好好过,该娶亲就让秦师兄给做个媒,给你们吴家延续香火,大宋会越来越好的。”

    吴珂重重的点了点头,很快又去往港口上忙碌,人生经历过跌宕起伏后,他反而更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大郎,还要去城里看看吗?”

    “不必了,多谢师兄招待,我该去汴梁了。”海风迎面,到处散发着蓬勃活力的万国就像是一剂强心针,注入了吕璟困顿挣扎的内心。

    “去吧,莫让苏师失望。”秦观想起了在豆腐铺初见吕璟时的模样,那时候,区区一介秀才就敢直言儒家的不是,现在想来是何等胆魄!

    北上,天下风云又该起了。。。。。。

第341章 汴梁风物今何在() 
离开广州,吕璟一行人直接乘坐福船沿海北上,顺着陆地边缘分别到达福州、明州等地,最终在两浙路的扬州上岸,再走大运河,半月多的时间,就顺利抵达了大宋中心,汴梁。

    深冬已至,开封府境内依然车来人往,热闹非常,但百姓们的衣着还是肉眼可见的宽实起来,随着岭南棉纺织业的发展,如今有条件的家庭,几乎家家都要置办着过冬了。

    “王爷,前边似乎发生了什么争执,城门堵了。”韩世忠一身棉服罩的身材愈发宽厚,呼呼的喘着热气。

    “去问问,如果不成,我们就换走东门。”吕璟抬头望了一眼,如今的汴梁,似乎更加繁华了。

    韩世忠领命而去,不过片刻,已经打探了情况回来汇报,“是朝廷新设了慈济院,专门为冬日里无处可去的孤寡老人提供,许多周边百姓也都赶过来了。”

    “那就走东门吧。”招了招手,马车在些许停顿后继续向东面行去。

    等进入城中,吕璟也听到不少赵佶近来实施的仁政,设立慈济院,扩大安济坊规模,又准予考上太学的贫寒子弟免去食宿,一桩桩一件件,从医疗到教育等一系列福利制度,看起来俨然是又一位仁君在位。

    可熟知其中实情的吕璟很清楚,这些制度前世时徽宗朝也没少搞,却终究只是笼络人心的片面功夫,比起他日益增加的宫廷开支,不过是九牛一毛。

    “先去西域报社。”吕璟开口言语一声,马车自朝阳门入,迅速行驶到角门进入内城,汴河已近在眼前。

    往日里气氛火爆的西域报社现在已经冷清许多,吕璟迈步入内的时候,正巧看到一个须发斑白的老人正在安期期搀扶下离开。

    “老相公?”

    “王爷?”

    吕璟和安焘都吓了一跳,一个没想到对方会这么快孤身入京,另一个,则没想到这位三朝老臣,会在几月之内老成这副样子。

    “人嘛,上了年纪都是一瞬间的事,让王爷见笑了。”安焘抚了下颌下白须。

    “老相公可否赏脸,去高阳正店小酌一番?”

    “正有此意。”安焘顾不得女儿脸上的不满,大笑着开口应了下来。

    “寂然子先带山镇哥他们去安置,韩五随某去陪老大人。”吕璟朝安期期点了点头,亲自搀着安焘向对面走去。

    一碗烹羊羹,几道时鲜小菜,再来就是些果子汁之类,三人在高阳正店正式落座。

    “你这小子,说好的酒呢。”安焘开口笑骂。

    “老大人还是身体为重,近来朝廷情况如何?”吕璟笑着回应道。

    “哎。。。。。。一言难尽。”提起这个,安焘不禁陷入长久的沉默之中,眼神中原本的淡然,也渐渐被痛心取代。

    “大郎,你还不知道吧,朝廷已经准备将老夫和曾布都送去南京养老了。”

    “怎会如此?新朝刚启,还不到换代的时候啊。”吕璟印象中,赵佶应该没这么蠢才是。

    “是蔡京的手笔,空出来的位置,要给程颐和张商英二人,听说其还给官家上了一封元祐党人折,只是好像被压下来了。”

    “元祐党人碑!”吕璟吃了一惊,他没想到蔡京刚刚登上相位就开始施展手段排除异己,安排自己人手,这分明是有垄断朝堂的用心!

    “宫里现在也是让梁师成和童贯二人搅的乌烟瘴气,前几天还发生了一桩丑事呢。”安焘脸上苦笑更浓。

    “可是宫里嫔妃出了事?”

    “那倒不是,皇帝还没那个胆,官家看上了一个矾楼的妓子,最近夜夜悄悄跑出宫去,为了遮人耳目,睡在龙床上的,竟然变成了梁师成那个阉宦之辈!”

    。。。。。。

    吕璟也不禁苦笑起来,赵佶这胡闹的本事,刚刚登上帝位就让他吃了一惊,还真是天生败家子的材料。

    “老相公,章相的后人可还好?某想要和他们见上一面,却苦于无人引见。”

    “听说这几日就要回乡了,家里两根顶梁柱同时倒下,章家也算是完了,老夫找人知会一声,明日带你前去吧。”

    “多谢老相公。”吕璟拱了拱手,径自陪着安焘说起大宋近来南北的新鲜事,倒是让一心困在朝局里的他心情好了不少。

    等到菜过三巡,吕璟差了韩世忠送老相公安焘回府,刚要回返西域报社,忽然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堵在了门口。

    “师兄?”

    “亏你还知道某这个师兄!”李格非气的吹胡子瞪眼,随手掂起一个凳子腿就砸了过来。

    可把吕璟吓了一跳,这是多大的仇?气的老李这种文人士大夫都想着动粗了。

    “师兄,先把事情言明可好。”

    “要是苏师还在,某非要亲自去讨个公道!先吃了这一顿打再说!“李格非完全不顾及自己形象,抄起一件凳子腿继续杀来,于是堂堂大宋第一位异姓王,只好仓皇逃窜,彻底败退下来。

    一直跑到街道角落,远处还能听到李格非愤愤的喝骂声,吕璟感觉自己也是冤枉的紧,到底哪招惹他了,好歹是同门师兄弟不是?

    “王爷。。。。。。”此时却听得角落里传来一声女子低吟,人很清秀,一身婢子的穿着打扮。

    “小娘子遣奴前来送封信,还说让您这几日千万别来报社,躲着点李大人。”

    吕璟接过信件,清一色秀美小字,匆匆一瞥,他就认出这是李清照的手笔,在往下看,是一首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看完这首词,吕璟已经猜出了几分李格非恼怒的缘由,合着竟然是觉得小爷配不上他的宝贝女儿?

    再往下看,吕璟的怨念不由转到了哲宗赵煦身上,说好的安排妥善,如此粗暴的让李清照当二奶,就是安排?

    。。。。。。。

    想想李格非也是书香世家,自家女儿又是大宋一等一的才女,样貌才学全都是万里挑一,结果却因为哲宗一封诏令沦落到给吕璟做妾,老李不发疯才是怪事!

    “大郎?刚听期期说你进京了,在这里作甚?”街道角忽然传来佛印的声音。

    “师叔小声点,莫要让李大人瞧见了。”吕璟吓了一跳,几步跑到佛印身边,讲明缘由后,后者却忍不住更加疯狂的大笑起来。

    于是,抄着凳子腿的李格非,汹涌而来。。。。。。

第342章 给章家搭把手() 
深冬将至,汴河上结的冰碴越来越多,来往漕船航行不便,就只能依靠纤夫们奋力拉拽,汗流浃背的身躯和热切的号子,俨然成为了东角子门旁的一道风景。

    吕璟和佛印、李格非三人坐在临河的一间茶铺,袅袅茶香萦绕,一切都带着几分恬淡自然。

    “大郎,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今日正好大师在这里做个见证,李某的女儿,可不会做小!”

    眼看着李格非又要去抄凳子腿,吕璟实在是怕了,连忙开口应和下来,亏得佛印在一旁神神叨叨说了堆禅语,才总算是把这位师兄哄走。

    “师叔你和他说了啥?”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到底说了啥!”吕璟也去抄凳子腿。

    “你天生惧内,当大当小你都惧,所以没什么大不了。”

    。。。。。。

    吕璟差点一头栽倒!敢情这老和尚叽里咕噜一堆禅语下来,表达的就是这么个意思?亏得李格非能领略!

    “地下来消息了。”佛印丝毫没有为自己乱用禅语感到愧疚,声音一低,悄然言语。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吕璟看了看四周,直接雇了一辆马车来到天波门的吕府。

    自从汴梁动乱过后,琴筝等人被吕璟事先安排的手段救出,这里就再也没有人居住。

    “之前宫城沦陷,就是这帮老鼠干的好事!”二人落座后,佛印开口继续说道。

    “可有证据?”

    “有!信里说这帮老鼠不仅盗走了皇宫不少宝贝,还把不少宫女妃嫔搞大了肚子,现在应该还没处理干净。”

    吕璟点了点头,他一开始就对赵佶在汴梁的叛乱有所怀疑,大宋这个时候正是中兴之势,哲宗在民间和朝中都深受爱戴,一个王爷说造反就造反,还诡异的拿下了皇城,绝非偶然。

    “看来此事的关键还在钱家,叮嘱地下探探那些老鼠和钱家联系的方式,或许会有用处。”

    ”好。“佛印开口应允下来,又何吕璟商讨了一番四海商会接下来的发展,很快离去。

    。。。。。。

    一夜无话,第二日当整个东京城自沉睡之中苏醒过来,城中南北各处早点摊子的叫卖声也开始响亮。

    吕璟习惯性的练了会箭,简单用过朝食后就得到了安焘府上仆人急忙传来的消息。

    章援带着老母张氏和一众仆人,今日就准备回返福建路老家,为老父章惇和大伯章楶守孝。

    “韩五,速去备马,我们赶往南熏门!”吕璟呼和一声,简单换过衣衫,韩世忠已经将腾雾马牵来,两人迅速打马南下。

    而此时蔡河和惠河交界处,龙津桥上,一行十数人的队伍正在递次南下,为首之人正是曾经在汴梁意气风发的衙内章援。

    “衙内,还等吗?”老仆揉了揉已经通红的双眼,若非是章援坚持要在这里等友人相送,他们早就该出了东京城地界了。

    “不等了,忠伯,走吧。”章援双眼同样瞪的通红,却终究没有等来一个前来送别的身影。

    想当初章家最昌盛的时候,章惇位居左相之位,是文官之首,章楶统领西军,妥妥的封疆大吏,还有在集贤院做学士的小叔章衡,同样文采非凡。

    而章援身为章家下一辈最受疼爱的男丁,走到哪里都有一大帮拍马屁的,就连当朝三品大员,见了他也得夹起尾巴做人,何等光彩!

    遍数开封府各大衙内,在外面再人五人六的混世魔王,见了他章援,不也得尊称一声小衙内?

    可是如今。。。。。。

    “敦甫,莫再等了,回到福建,好生读书,才好继承我章家门楣。”马车内传来张氏的声音,章惇惨死,最难过的莫过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