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船 >

第133部分

唐船-第133部分

小说: 唐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老员外掀起轿帘望着吴襄,却感觉吴襄现在比之前那身公子哥的装束更有气质,点点头赞道:“嗯,才高运蹇!君子固穷,仍不失一位风流倜傥的公子本色,将来必能成大器。”

    吴襄见躲不过去了,回头找汤景,汤景已经在小巷子里藏了起来,只好硬着头皮在轿前拜见沈老员外。

    礼毕,沈老员外问道:“吴公子,你这是要去往哪里?”

    吴襄恭恭敬敬地低下头,朗声答道:“启禀泰山大人,孩儿暂居在栖霞寺的茅舍之中,悬梁刺股,正要前往文庙和朝天宫焚香膜拜,期望能来年的秋闱,博取个功名,为我们沈吴两家光宗耀祖。”

    沈老员外激动得热泪盈眶,颤微微的下了轿子,握住吴襄的手,对身边的小厮说道:“取百两纹银送吴公子。”

    吴襄握着老员外的手,却说道:“感谢泰山大人的一番好意,小生无论如何不敢接受,请泰山大人海涵。”

    小厮把一包银子递来,吴襄赶忙推了回去。

    沈老员外觉得这孩子果然洗心革面了,深深地点着头,继续打量着吴襄,越看越是喜爱,不禁问道:“听说贤胥正在著一部大作,可否拿来雅赏?”

    吴襄微微一乐,松开沈老员外的手,从包囊中取出一本线装的抄本,恭恭敬敬的递到了老员外的手中,躬身说道:“孩儿学识浅薄,孤陋寡闻,还请泰山大人雅正。”说完,便低着了头。

    沈老员外接过抄本,翻了一张,只见扉页写有吴承恩三个字,抬头看看吴襄,问道:“吴承恩是谁?”

    “启禀泰山大人,小生感念泰山大人不计前嫌,对俺恩重如山,故此取字‘承恩’,此书乃读圣贤之余,闲来无事所作,多是一些志怪传奇,却也表示孩儿对佛祖的敬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沈老员外看到这里,又继续往后翻看了一会,点头赞道:“善哉、善哉!佳婿,栖霞寺清苦,等明儿就搬到府里来住吧。”

    吴襄赶忙摇头,答道:“感激泰山大人的一番美意,圣人云:发奋忘食,乐以忘优。对小生来讲,住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嗯,诸葛先生曾言:志当存高远。佳婿,那就赶快去拜文庙吧。”

    汤景看到了这会儿,惊呼道:“吴襄和这沈老头,都他娘的疯了!”

    等沈家的大轿过去,沈老员外往后看了一眼,吴襄依然站立在大路中间,躬身拱手相送,不由得想起了那名少年英武的锦衣卫朱辉,激动得热泪盈眶,叹道:“真是跟着巫婆学下神,跟着啥人学啥人……”

    汤景从巷子里冒出来,给了吴襄一脚,吴襄差点摔倒,转而怒视汤景。

    “赶紧走吧。”汤景催促道。

    吴襄也没有再理会汤景,二人又上了马,继续沿着西安门外大街,往朝天宫方向而去。

    到了兴记钱庄,店里的伙计把二人迎进了钱庄门店的客厅,正在品茶的时候,又有人来报,说既然贵客到了,庞掌柜请二位到书房一叙。

    庞尚鹏站在书房门口,拱手叫道:“汤大官人、吴公子,里面请。”

    三人落座客套了一会,汤景问道:“庞掌柜,既然吴公子不要意思讲,那我就明言吧,吴公子之妹吴莲有一笔款项存在贵庄,吴莲的情况您也都知道了,她不便来取,特托我们二人,把那笔款项取走,请庞掌柜给个方便。”

    庞尚鹏一愣,说道:“汤大官人,你不是不懂规矩,更何况我连庄票都没见到啊。”

    汤景手里拿着徐鲲的好几张庄票,庞尚鹏就是不给兑换现银,早就对庞尚鹏恨得咬牙切齿,趁此机会,便不客气地讲道:“庞掌柜,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你拿吴公子当什么人啦!”

    庞尚鹏仔细打量这吴公子,一幅落魄书生的模样。

    吴襄倒也没有激动,如谦谦君子一般,起身给庞尚鹏作揖,谦恭地讲道:“请庞大人海涵,小生如今闭门谢客、悬梁刺股、奋发图强,只为来年的秋闱,本不愿多事,只是刚刚得到家妹自京城的来信:蔡德忠虽然被抄家,五军都护府都督成国公老王爷却对家妹网开一面,将她许配给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总旗,信中所言,在贵庄有一笔巨款。”

    庞尚鹏没有理会吴襄,转而看看汤景,问道:“汤大官人,这是你从吴学政那儿听来的吧?”

    吴襄心中一阵狂喜,虽然吴莲死活不承认有这笔钱,听庞尚鹏的弦外之音,应该确实有的。

    汤景答道:“呵呵,庞掌柜说笑了,吴学政是吴公子的叔叔,要是有什么事,何必我来传话。”

    “吴学政籍贯松江府,吴公子的老家在徽州黄山,呵呵。”庞尚鹏笑道。

    其实对吴襄来讲,只要能确定有这笔钱就行,又知庞尚鹏和吴学政很熟,赶忙说道:“庞大人,晚辈今日不是为取款来的,您也知道,蔡府被抄家,家妹手中的庄票丢了,只想核对一个金额,请庞大人行个方便。”

    “呵呵,蔡府已被抄家,如此说来,这笔属于蔡府的款项应当充公了?”庞尚鹏问道。

    “庞大人明鉴,就晚辈所知,这笔钱是以家妹之名存在贵庄的,如今朝廷已经赦免了家妹,当然不用充公。”吴襄有理有据地驳斥道。

    庞尚鹏也不是想黑他们这笔银子,听说吴襄的妹妹改嫁了锦衣卫,只是在彼此试探。

    汤景也不想在身无分文的吴襄身上搭银子,便笑道:“呵呵,庞掌柜,吴公子如今十分清苦,能不能先借给吴公子一些呢?”

    庞尚鹏看了看这位悬梁刺股的公子哥,心存怜悯,问道:“既然吴公子等来年秋闱参加科举,老夫先暂借给你五十两银子,如何?”

    吴襄面无表情,没有啃声,汤景赶忙说道:“庞大人,如今吴公子好歹也是锦衣卫北镇抚司、少年英武总旗爷的大舅子,你这是打发要饭的呢,我看,至少得一千两银子。”

    “呵呵,千两银子不是小数,当然,吴公子要借也没问题,得有人作保才行。”庞尚鹏笑道。

    “吴莲不是在你这存有巨款吗,难道不能作保?”汤景问道。

    “呵呵,那得吴莲前来签字画押,汤大官人,你……”

    没等庞尚鹏说完,汤景可是知道吴襄有多能糟,怕庞尚鹏让自己作保,赶紧把吴襄身边的包裹拿过来,笑道:“这有吴公子的书卷,留给你做抵押吧。”

    吴襄赶紧把包裹夺了过来,怒视着汤景,喝道:“君子不夺人所爱,小生宁可饿死,也不用这样低三下四。”

    庞尚鹏一听,反而有了兴趣,问道:“吴公子能否赏脸借老夫一阅呢?”

    吴襄绷着脸,见庞尚鹏一副真诚的样子,便从包囊中取出一本抄录好的《西游记》递了过去。

    庞尚鹏随手翻了翻,高声赞道:“好书!”

    汤景纳闷了,心道:前三品的大理寺卿,还他娘的好这一口!笑着问道:“呵呵,庞大人、庞掌柜,您好好瞧瞧,自己是不是和书里的西门大官人很像呢?”

    “西门大官人?”庞尚鹏便问便翻书,问道:“哪里有什么西门大官人啊?吴公子,老夫绝没想到你如此不见圭角,既然还有佳作,何不拿来给老夫看看?”

    汤景夺过来吴襄的包囊,全都倒在庞尚鹏的书桌上,问道:“庞掌柜,全给你押在这儿,你看能借给吴公子多少银子呢?”

    庞尚鹏笑道:“感念苍天赐给吴公子大才,庞贵,快去取两千两纹银来。”

    汤景哈哈大笑,吴襄则呆若木鸡……

144。第144章 金陵金梦 59、暗战序曲() 
汤景帮着吴襄把一大包银子驮在马上,笑着问道:“老弟,多少天没沾荤腥啦?”

    吴襄白了汤景一眼,没有理他。

    汤景讲道:“春暖花开,最近官楼里可是飘来了不少花枝招展的蝶儿,呵呵,你也该请哥哥我……”

    没待汤景讲完,吴襄催马便走,汤景追了上来,又问道:“你小子拿了银子,就这么不吭不哈的走了,你要去哪里?”

    “回栖霞寺。”吴襄淡淡地答道。

    “也好,我猜庄票肯定在吴莲的手里,我再陪你去一趟,求月空长老给你换个地方,离吴莲近点,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庄票,再把吴莲骗出来……”

    吴襄知道汤景还惦记着妹妹的那点银子,气愤地讲道:“谢谢你的好意,我现在跟着玄德真人挺好的,真人那么大年纪了,还能洗心革面,我回去好好的抄书,再也不想过那种放荡不羁的日子了。”

    汤景也上了马,追着吴襄,不屑地问道:“你他娘的还真把自己当才子啦?”

    吴襄的心中感慨万千,自己绫罗锦衣、挥金如土的时候,整日里被人瞧不起,如今落魄到这种地步,反而被沈老员外和庞尚鹏等人高看一眼,便决心不再理会汤景,也不再惦记妹妹的那些银子了,快马加鞭从朝天宫西大街拐进了王府巷。

    走到了自己租下来的兴隆钱庄门口,看着那装饰一半的店铺,不由得一阵心酸,差点掉下泪来;这是自己拿出全部的家当兴办的产业,因交友不慎,全都毁在了黄炳文的手里,现在也不知道黄炳文这狗娘养的跑哪儿去了,好在陈元化在宁波的钱庄还有自己的一份,今后这生意就全靠陈元化了,吴襄现在觉得,陈元化都比汤景要强。

    往前走不远,吴襄看见新开的一家杨记钱庄,气势比庞尚鹏的兴记还气派,想把这两千两银子存进这家钱庄,便下了马,扛起拿包银子,朝钱庄店铺走去。

    汤景看吴襄拿了银子也不理自己了,憋了一肚子气,便想再往沈府跑一趟,不管沈老员外是不是欣赏吴襄的才华,只要拿沈琦说事,就能把吴襄的亲事给弄吹了,正在心中暗骂吴襄的时候,突然看见他去了一家新开的钱庄,也想跟过去瞧瞧。

    汤景刚走到杨记钱庄的店铺门口,下了马,把缰绳交给店铺帮忙的伙计,突然看见吴襄扛着银子匆匆忙忙地往外跑……

    离汤景还有三丈有余,吴襄急着给汤景摆手、使眼色,赶忙跑进了马厮,牵出自己的马往外就走,汤景问道:“怎么回事?你遇到鬼了?”

    见吴襄已经上马走了,汤景抬头一看,从店铺的内院里面,跑出来几个大汉,为首的道士正是铁牛!

    汤景也急忙去牵马,可是已经来不及了,铁牛两手一挥,后面的几名大汉就要去捉汤景,跑在前面的几位上马追吴襄去了。

    正在铁牛怒冲冲了出来,对汤景破口大骂,汤景低着头傻笑了一声,叫了一声牛兄弟,便低声絮絮叨叨的给铁牛解释着什么……

    这时,一位飒爽英姿的少女,一身的黑衣,手执绣春刀,似乎从天而降,站住了铁牛的面前,铁牛一愣神的功夫,刀架到了他的脖子上。

    铁牛大吃一惊,以为这是一位锦衣卫,往后仰着脑袋,朝左右扫了一眼,暗示同伙赶紧到里边去请黄炳文。

    “放了他,不然就杀了你!”清扬朗声叫道。

    铁牛把眼睛一闭,也不啃声。

    这时,汤景已经被几名大汉按倒在了地上,正疼得哇哇的乱叫……

    “让你的人放了他!”清扬又大喊一声,刀刃已经在铁牛的脖子上压出血迹来。

    铁牛看黄炳文还没出来,便叫道:“放了他!”

    那几名大汉放了汤景,汤景从地上爬了起来,跌跌撞撞的上了马,叫道:“清扬,我们走吧。”

    清扬刚放了铁牛,黄炳文一身戎装出来了,一看正是巡抚衙门前救过汤景的那名少女,冷笑着高声喊道:“什么人胆敢冒充锦衣卫,给我拿下!”

    一伙人马上又把汤景和清扬包围了起来,清扬也不答话,舞动绣春刀便冲出重围,汤景也跟着跑了出来。

    附近的巷子里又冒出来一伙地痞无赖,清扬冲上去,挥刀便砍到了几个,汤景则快马加鞭的跑了。

    一伙人围住了清扬,有的持长枪,有的挥长刀,呼啸着朝清扬袭来……

    黄炳文高声喊道:“抓活的!”

    清扬拼命的抵挡,想再次杀出重围,无奈歹徒的人数太多了,虽然他们不敢伤害清扬,对清扬围而不攻,显然是想耗尽她的力气。

    沿着王府巷来来回回杀进、杀出了一里多地,清扬的体力渐渐不支了,突然发现黄炳文一直跟在歹徒的外围,正在哈哈大笑……

    清扬怒从心头起,跃起身躯,踏在一伙歹徒的肩膀之上,舞动长刀直奔黄炳文而来。

    黄炳文急忙往前跑了几步,就要冲到黄炳文的近前时,清扬突然感觉背后被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