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船 >

第233部分

唐船-第233部分

小说: 唐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汤景微微一乐,骂道:“你这混小子,我记得你前些日子,还因为到底叫我哥、还是叫我叔,差点跟我急眼,怎么突然就改口了?你到底憋的什么坏主意?”

    吴襄不急不躁,打开折扇,摆了个很优雅的姿势,答道:“实乃是替大家着想。叔叔,如果不是我和首辅大学士家二公子的交情,吴老爷子能做得上户部侍郎?叔叔您可是开国元勋之后,说让人家办就被人家办了,沈家这么大的家业,若是没个保护神,能好得了?”

    汤景一听不高兴了,马上问道:“你小子到底想说什么?”

    “我看叔叔你不如好好劝导下我大舅哥,他经商确实是的一把好手,但要说眼光,和我那岳丈老泰山来比,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你看他结交的那人,黄炳文!那他娘的是个什么东西!作为沈府的女婿,鄙人深受老员外泰山大人的器重,如果鄙人早点和月瑛姑娘成亲的话,相信老员外临终之前,一定会把这份家业托付于我,唉,谁让我才华出众、又有文韬武略,被京师名士杨公子看中,把我带去了京城,泰山大人临终前没能得济,一想起这些伤心往事,我这心就如刀绞一般啊,呜呜、呜呜……”

    说着,吴襄捂着脸哭了起来。

    朱辉在一旁冷眼旁观,这吴襄巧舌如簧,太会表演了,这么下去早晚还得出事,大喝一声道:“够了!”

    吴襄揉了揉眼睛,拿出了大舅哥的态势,对朱辉喝道:“大人说正事,乳臭未干的毛孩子,你懂什么!”

    文涛和吴襄并不是很熟悉,想劝解也没法劝,知道这是朱辉的大舅哥,便示意朱辉给他留点面子,朱辉一生气,便不再言语了。

    正在这时,沈琦过来了,一进门便问道:“呵呵,真热闹,你们这谈什么天下大事呢?”

    吴襄停止了哭泣,赶忙起身施礼,叫道:“哥哥唉,你可算来了,妹夫我有一肚子话,不知道该向谁倾诉。”

    沈琦见吴襄哭红了眼睛,急忙问道:“这到底出什么事了?”

    吴襄双手拉住沈琦,讲道:“哥哥啊,你知道我吴襄在这世上,只有一个妹妹,也只有这一个妹婿,将来你可要对我的妹妹和妹婿多多关照啊!”

    “那是当然!”沈琦松开了吴襄的手,看了朱辉一眼,心中暗想,这朱辉勤勉正直,是多好的一个孩子,前些日子,要不是他,汤景的老人参和吴学政家的那几十万两银子,可都被那个小道士给骗走了。

    没明白吴襄什么意思,沈琦对朱辉呵呵一乐,讲道:“后生啊,可不要招你哥哥生气。”

    朱辉刚要张嘴想申辩,只见吴襄冲到了自己的近前,抬手给了他一巴掌。

    “你在京师惹出通天大祸,如果不是我来施救,你早就已经被推到西市问斩了,让你跟着月空长老远洋海外开疆拓土,好好的做生意赚钱养家,你还推三阻四,说什么不是做生意的料,你看看、你看看,哪个是做生意的料?”吴襄冲着朱辉大声呵斥道。

    看吴襄又要伸手打朱辉,文涛赶忙拉了朱辉一把,劝道:“朱辉毕竟是个孩子。”

    沈琦拉住了吴襄,跟着劝道:“是啊,是啊,谁也不是天生做生意的料,慢慢的培养吧。”

    “慢慢培养?哥哥,这话说起来好听啊。如今,月空长老老了,生意做不动了,后继无人呐,我们将来怎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啊?如果不是京城首辅大学士家的张嗣休公子离不开我,那我就去了!唉,如今京城还有一大群公子哥,都盼着能跟我学学怎么做那些花团锦绣的文章,可惜妹夫我没有分身之术,哥哥,你说说,这该怎么办?”吴襄说着,摇头晃脑的把折扇一甩,露出了一脸无奈的表情。

    沈琦大概听明白了,朱辉不想跟着月空长老好好的做生意,惹怒了这位大舅哥,将心比心,想想自己也曾为这位小舅子吴襄头疼不已,但沈琦一直把他看作文人,倒是没有太计较。

    汤景有自己的盘算,虽然能有世家叔叔吴学政帮忙,可伸冤昭雪之路不会那么平坦,花钱的地方多如牛毛,如果吴襄真能掌管沈氏的家业,张嘴借钱就方便多了,更何况吴襄狗屁不通,生意上的事情少不了要依赖自己……

    “沈大官人,本来给月空长老帮忙,是我们汤家义不容辞的事情,如今,我们汤家蒙屈含冤,伸冤告状的事情,别人也替代不了我,吴公子说的在理,月空长老确实老了,后继无人,要是能再年轻几岁……,唉,我汤景豁出去,也得跟着月空长老再出一次海!”

    “我对月空长老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些年来,我若是能弄到准贩东西二洋的引票,我也去了,何苦在这儿受官府的窝囊气。”沈琦说着,便叹了口气。

    吴襄望着沈琦,把握着火候,看沈琦的表情,不像口是心非,倒像是因受官府的打压而愤懑不已,沉默了片刻,讲道:“进了这个门,兄弟我便是沈家的人了,替哥哥分忧解难,自当义不容辞,我吴襄没什么能耐,但弄几张贩卖东西二洋的引票,还是有办法的,等我把引票拿来,也让咱家哥哥跟着月空长老到海外见识一番吧。”

    朱辉实在忍不住了,站起身来,讲道:“这位误会了,我和两位弟兄陪同月空长老远渡重洋,是为了到新大陆宣讲我中华儒释道之文明,教化人心,和那些西洋传教士一比高低,并非是为了做买卖,这只赔不赚的生意,你们也做?”

    汤景在伊岐岛的时候,可是有过见识,马上反驳道:“小孩子家就是不懂事!人家传教士做的可不是只赔不赚的买卖,俗话说,非我同类、其心必异。你们看看,那些西洋人一个个红毛绿眼,长得像鬼一样,他们改变不了自己的容貌,便以传教为名,改变你的人心,开疆拓土,在海外殖民,目的还是为了做生意赚钱,哪个传教士的身后,不是跟着一大群商人?”

    沈琦这些年也不是白混的,这些道理当然懂得,听了汤景的话,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听说如今的新大陆也都快让红毛国的人给占满了,即便月空长老将来在新大陆能有一席之地,咱们商人们后续没人敢冒险跟进,那也是枉然!说实话,这么些年来,我已经受够了,若是能有这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机会,我是当仁不让。”

    吴襄一听有门,又怕沈琦反悔,急忙讲道:“哥哥,我有一事相求。”

    看吴襄脸上那一副严肃的表情,似乎有天大的事情要办,沈琦答道:“自家人不要客气,请讲吧。”

    吴襄讲道:“还请哥哥多多劝导令妹月瑛姑娘,虽是新婚燕尔,我也闲不住的,马上就得到京师跑一趟,请二公子帮忙,赶紧给哥哥弄几张准贩东西二洋的引票回来。”

    听吴襄对自己的事还真上心,沈琦颇受感动,接着讲道:“前几天,咱们还一起说过,等把困在日本的那些人接回来,我想把你们全都送到福建漳州月港去;如今,汤大官人是不用去了,妹夫新婚燕尔,也别东奔西跑了,等办完喜事,我去月港等着月空长老等人,至于引票的事,也不用那么着急。”

    听了沈琦这些话,汤景和吴襄心中都是一震,看来这沈琦还真是个实在人。

    朱辉刚才也在细心琢磨汤景说的那番话,如果真的希望到新大陆能有所作为,没有移民和商人的跟进,确实枉然,但又不忍心眼看着这二位祸害人家沈琦,便起身讲道:“小弟朱辉不才,愿意跟着沈大哥学生意,还望沈大哥多多提携。”

    沈琦不是傻子,早已猜得出了吴襄和汤景的意图,联想到家族的处境,才做出了这个决断。

    沈家自充军发配之地的云南回到南京,到沈琦这辈,历经四代人如履薄冰、苦心经营,才慢慢的积累了这份家业,早已受够了官府的窝囊气,沈老员外去世后,沈琦成了家族的当家人,一想起祖上的原罪,还有像汤景那样的家世,被权势说灭就灭了,说实话,这一年来,沈琦连个安稳觉都没敢睡过,非常担忧沈氏一门的前途,将来再想遇到海瑞那样的清官几乎也没可能啦……

    吴襄虽然混蛋,从他能冒死救出自己的妹夫这件事来看,还算是个有良知的人,任凭他糟践一些浮财,倒也无所谓,何况他还是亲妹夫。

    汤景不管这么说,算得上是个正经的商人,如果他能有吴学政帮忙,再借助妹夫在京城的人脉,把他以前的家业寻回来,那份家产也不比自己的这份小。

    眼下如果把南京的生意托付给他们俩,将来把这正直可靠的朱辉留在他们身边,作为自己的眼线,自己跟着月空长老在海外拓展出一番事业来,总比困守在南京要好得多。

    想到这儿,沈琦便有意拉拢朱辉,说道:“虽然月空长老还没有回来,我们现在手中也没有引票,但生意上事等不得,眼下就有机会。”

    汤景和吴襄都瞪大了眼睛,二人异口同声地问道:“什么机会?”

    沈琦爽朗的一笑,答道:

    “前些日子,松浦信昌到南京来祭奠他的弟弟信盛,听他说,许灵儿姑娘从朝鲜回日本的时候,就是搭乘他的商船到的平户。你们也知道,这松浦以前是在福建月港做生意的,和马尼拉的商人多有交往,信盛出事后,信昌现在开始跑朝鲜了,他在月港的生意可以转让给我,我也打听了,那是专门和马尼拉大帆船做生意的,他们把我们大明的生丝运到新大陆的新西班牙去,在那儿开设织坊,我一直想把这生意接下来,苦于无人帮我在南京看家,如今,有妹夫和汤大官人在,我也就放心了,等办完喜事,我便带着朱辉到月港去一趟,先让他熟悉、熟悉这生意的门道,诸位意下如何?”

    吴襄激动得差点蹦起来,跑过来拉着朱辉的手,叫道:“妹夫,快不赶紧拜师学艺!”

241。第241章 第四部 海上丝路 7、前尘云烟() 
鞭炮齐鸣、唢呐声声,马前街热闹非凡。

    一顶大花轿把沈月瑛抬进了吴襄租住的小院里,一群迎亲的姑娘搀扶着新娘下了花轿,月瑛姑娘身穿大红嫁衣,凤冠霞帔,头顶四角缀着明珠压风的红盖头,在一对金童玉女的引领下,迈着三寸金莲慢慢的往前挪动着……

    满面春风的吴襄身着大红绸缎的礼服,在一群孩子的推嚷下,迎上前去,拉住了新娘娇滴滴的手,二人把手挽在一起……

    堂前的台案上摆着大红香烛一对,香烛下有一香炉,后面龙凤呈祥的牌匾,案上有个粮斗,内装五谷杂粮、花生、红枣等,上面帖双喜字,吴襄夫妇和汤景夫妇端坐在台案的两侧。

    吴襄手挽着新娘到了堂前燃烛焚香,唢呐班奏响了百鸟朝凤,紧接着爆竹齐鸣,在一片祝贺声中,随着司仪的一声高喝,新郎、新娘就位跪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坐在宾客席上的文涛和朱辉,都注意到了何氏夫人那悲哀的表情,便商议起了怎么才能把汤琼、汤瑶姐妹快点接回来……

    就在这时,一位沈府的下人悄悄地来到朱辉的身旁,说是有一位老和尚和一位道士到沈府来找汤景夫妇。

    朱辉和文涛都猜到了,这是月空长老和玄德真人也寻过来了,二人赶紧离席前去迎接。

    月空长老、玄德真人和宋河夫妇在史世用的陪同下,正在沿着铜仁街赶来,和朱辉、文涛迎了个对面。

    二人紧跑几步,上前去拜见二位老人,并和宋河夫妇和史世用见过礼,众人自然少不了一阵寒暄……

    得知汤景夫妇平安回到了南京,月空长老和玄德真人也都放了心。

    当玄德真人得知自己最疼爱的徒弟净明,跑到京师、金陵到处招摇撞骗的时候,羞愧难当,气得差点晕倒,恨不得立刻返回日本,去看看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月空长老和朱辉都紧忙劝解,玄德真人这才作罢,大家跟随着朱辉一起给吴襄贺喜来了。

    沈琦、汤景、吴襄夫妇听说月空长老来了,也都迎接到了门口,请月空长老等人入席,吴襄跑过来给大家敬酒,朱辉和史世用、宋河、婉兮等人也好久没见了,婚宴之上边吃边聊,大家都喝得痛快淋漓……

    当晚,月空长老等人全都住进了三条巷,婉兮去陪伴婶娘何氏夫人,汤景把大家召集到了客厅,沏上一壶茶,聚在了一起谈天说地……

    月空长老先问起了汤景有打算。

    汤景流露出一脸的悲哀,谈起了眼前的困境,最要命的是,张狗儿为了救自己的女儿,假冒倭寇火烧了翠花楼,这成了汤家勾结倭寇的证据,被官府坐实了,决心留在南京伸冤告状,即便索不回那些家产,也要洗刷这个恶名。

    玄德真人这些年来,陪同月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