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漫漫大唐路 >

第100部分

漫漫大唐路-第100部分

小说: 漫漫大唐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隋文帝杨坚篡位,大肆屠杀宇文氏族人,窦皇后小小年纪,咬着牙说要替自己的舅父报仇,吓得老爹窦毅急忙捂住闺女的嘴。窦皇后从小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因为名气太大,求亲者络绎不绝,最后窦毅竟然想出了一招比武招亲。李渊的神箭也是出了名的,当时还是少年唐国公的李渊连发两箭命中屏风上的孔雀眼睛,最终抱得了美人归。

    可惜窦皇后英年早逝,一代奇女子没有见证丈夫为舅父报仇成功,也是有些可惜。

    提起死去的窦皇后,父子两人抱头痛哭,一副父慈子孝的模样,看的满朝文武百官都是点头称许。平心而论,秦王为人正直,处事向来公正不阿,文官们只是担心他势力太大难免会滋生野心。如今秦王主动请辞,打消了不少人的忧虑。

    李二的这番举动让人想起了周公,当年周公权倾一时,摄政七年,但是一旦等到侄子成年,立马就放弃了权势,还政于上,抛开那些为政的举措不谈,这份豁达的胸襟就称得上先贤至圣了。如今秦王大胜还朝,却并不居功自傲,而是选择功成身退,颇有些圣人的胸襟,这番举动立即赢得了不少人的好感。

    这顿凯旋的酒宴虽然不似往常热闹,但却是最让人感觉舒心的一次,除了那些武将……

    趁着如厕的机会,程咬金小心翼翼的把王小麦拉到一旁低声问道:“你说秦王到底是怎么想的?不声不响就这么放弃了军权?”作为李二的铁杆死忠,老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李二放弃军权这件事的,因此便对王小麦发起了牢骚。

    “秦王自有打算,老程你就别在这瞎猜了,小心隔墙有耳。”王小麦低声回了一句。这件事李二既然选择不对部下开口,自己也不能拆了他的台,再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事情一旦被外人知道了,难免会走漏风声,这么大的事,万一有所闪失,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程咬金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无精打采的回到了殿中,看着把目光聚集他身上的众位武将,不动声色的摇了摇头。众将士见此,也都是暗自摇头,谁都搞不明白秦王这一步到底是什么。,**,:

第三十九章 长安居之() 
长安居大不易,不过对于王小麦来说,这自然不是什么问题了,柳凝儿早就带着人在西市旁的醴泉坊花费重金买了一处宅院,据说是前隋一位显贵住过的地方。除此之外,李渊又赐了一处东市附近亲仁坊的上等宅院,不过这处宅子还没收拾好,因此便先在西市住下了。

    宋老三也紧挨着王小麦买了一处宅院,他主要不是住,而是坐等升值的。这是是出自王小麦的主意,在后世,炒房可是经济支柱产业。现在天下即将步入盛世,房价肯定会一路飙升,买房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而且又不像后世一样税那么高,简直就是不动脑子就能赚钱的生意。宋老三在洛阳已经购买了十几处宅子,就等着涨价呢。

    柳凝儿一大早就出了门,她是去考察开设茶楼的地点了,王小麦却懒懒的赖在床上不愿意起来。长途行军,虽然每天行走的速度并不快,但也是一件很费体力的事,而且昨天的凯旋仪式又进行到了很晚,实在是累得够呛。

    “先生……”梁三在外面敲响了门。

    王小麦从榻上坐起来伸了伸懒腰,磨蹭了半天才穿上衣服起身为他开了门:“何事?”

    “外面来了好多人……”梁三麻溜的为王小麦抻平身上的衣衫,“都是来送拜帖的,张叔请你赶紧过去。”张继虽然跟着王小麦立了大功,但是因为得罪的人太多,洛阳的官员没有一个为他说好话,李二的处理意见就是功过相抵了。

    他丢了一只胳膊,生计没了着落,三天两头儿的赖在王小麦府上混吃混喝不说,还经常顺手牵羊的往家捎东西。王小麦回到洛阳了解了他的情况,觉得颇有些对他不住,就请了他来做了府上的管事。刘达毕竟是个老粗,虽然很机灵,但是很多官场上的事都不了解,张继正好可以弥补他的不足。

    “老张干什么呢?”王小麦好奇的问道,送个拜帖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好像是太子和秦王、齐王都送来了请柬,张叔说还是您亲自出面比较好。”梁三歪着头说道。

    李建成和李二请自己倒是想到了,这李元吉怎么也也跟着来凑热闹,又和他不熟,这是在唱哪一出?

    走到厅内,三个锦袍的男子端着茶杯喝茶,张继站在一旁和几人有说有笑的搭着话,几人看到王小麦进来,都是放下手里的茶杯,从袖子里一齐拿出了写好的请柬过来。王小麦依次接过,扫了一眼就皱起了眉头,李建成的邀请在三日后,这还好说。关键是李二和李元吉都是把日期定在了后天,这就让人为难了。略一思索便回绝了李元吉的邀请,表示已经另有安排,改日一定登门向齐王殿下谢罪。

    齐王府的管事倒是不疾不徐的点了点头,随后就和其余二人一齐告辞离去了。

    “齐王殿下的用意何在?”张继皱着眉头苦苦思索其中的缘由。

    王小麦摇摇头:“不管他,跳梁小丑而已。”

    张继笑了笑:“阿郎好人缘啊,刚进长安就受到了几十份拜帖,还有十几封请柬,这种事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他之前做的鹰扬郎将虽然只是一个从五品的武职,但是权力却一点也不小,是王世充的耳目,甚至有缉捕审讯的权力,对官场的门道早就烂熟于心了。但是却从没见过像王小麦这般刚上任就红透半边天的人,三个亲王,八个国公,还有其他的公侯几十家都送来了名帖,粗略估计,王小麦最快也要在一个月之后才能拜访或接待完这些人。甚至连佛寺和道观都送来了名帖,邀请王小麦前去论道。

    寺庙道观?王小麦一阵错愕,接过名帖一看,落款处写着“胜光寺慧乘敬上”的字样,原来是慧乘老和尚。另一个道观的请帖的是出自袁天罡之手他去永乐坊的清都观一行。

    看着这些名帖,王小麦哭笑不得,自己这么个无权无势的唐朝新人竟然成了香饽饽。一家一家的拜访是不行了,干脆把他们一锅烩。李世绩、秦琼、程咬金、罗士信、尉迟恭、王君廓、张亮、段志玄等这些人都是武将,一齐邀请来喝酒吃肉估计他们不会有什么意见。

    魏征、杜如晦、房玄龄、颜相时这些亲王府的谋士就把他们和老孔、老陆、老徐等人放在一起喝茶聊天,谈论古今。

    剩下的也就不多了,太子、李二、裴寂等大佬肯定是要单独去拜访的,这个可偷不了懒,李元吉那边虽然回绝了,但是该准备的礼品还是得准备……

    忙绿了半天才全部分类完毕,擦了一把头上的汗,这才发觉肚子已经饿得咕咕作响。虽然柳凝儿初到长安很快就把府里的陈设收拾得一应俱全,不过王小麦还是决定去外面吃一顿,顺便见识见识真正的长安生活是什么模样。叫上梁三和张继,三人步行着就出了府门。

    长安有东西两市,东市买卖的多为贵重物品,金银珠宝,四方珍奇,算是奢侈品市场了。西市就恰恰相反,非常的接地气,经营的多是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用品。

    出了醴泉坊的北坊门,就可以看到对面人来人往的西市了。“五陵少年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脑海里一边默念着诗仙的《少年行》,一双眼睛却不时的在这些异族打扮的少女身上瞟过。

    旁边的梁三也是红着脸使劲盯着胡姬胸口的波澜壮阔,一双眼睛仿佛带着钩子一般要把那层若隐若现的薄纱掀掉,一张千层饼快啃完了也没尝出是什么味道。

    张继就表现的很从容了,不放过一个向他推销商品的胡姬,时不时的从人家身上揩两下油。

    “这个老流氓!”王小麦暗骂道,又一把拽住梁三的耳朵,“你小子小小年纪不学点好,以后不准来这里。”

    梁三一脸委屈的表情,临走的时候老爹都对他说了,年纪不小了他早点找个娘子,先生却始终当他是小孩子对待。,,。请:

第四十章 千金堂() 
张继刚和一个火爆衣着清凉的胡姬调笑完,就被迎面走过来的一个高大身影震惊的目瞪口呆:“你你你……”

    来人身高接近一丈,但是却佝偻着身躯,面目粗丑,走起路来也极为不协调,正是当日和王小麦一起合伙骗过张继的常瑞。常瑞憨厚的对张继笑了笑,转过头看着王小麦:“昨日官人进城的时候俺就在朱雀街上,只是当日人多吵闹,官人没有听到俺的呼喊。”

    “你个大汉看着老实,实则一脸的奸诈,骗的我老张好苦……”张继在旁边碎碎念的抱怨当时常瑞和王小麦合伙骗他的事。

    “那是你太蠢好不?”王小麦鄙视的看了他一眼,急忙和眼前的常瑞打了个招呼:“身体最近如何?孙道长可有治疗的办法?”

    “多谢官人的恩情,俺现在的情况比原来好多了……”提起这件事常瑞就喜上眉梢,进了长安找到孙思邈之后,孙思邈就苦思为他治病的法子。如今虽然没有找到根治的办法,但是老道士定时为他施针缓解病痛,长久以来困扰他的腰背关节疼痛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治疗,时不时的偏头痛也消失不见了。

    看着常瑞脸上真挚的笑容,王小麦也是为他高兴,没想到老道士还真有办法,拱手朝他祝贺道:“孙道长医术高明,假以时日,一定能找到治愈的法子。”

    常瑞摇了摇头:“俺这是先天疾病,想要治愈恐怕很难,如今这个样子已经是多谢贵人相助了,不敢再奢求其他……”

    王小麦又鼓励了他两句,这才问起老道士的情况:“孙道长如今如何?”

    “这两日刚从秦岭采药回来。”常瑞答道。

    “孙道长怎么还自己采药?”王小麦纳闷的问道。

    “有几味珍贵的药材药铺里没有……”常瑞模模糊糊的说道。

    “原来如此……”王小麦笑了笑。长安城这么大怎么还会缺乏药材,恐怕不是药店没有,而是老道士不舍得花钱。

    几人一边说着,就来到了一处药铺前,定睛一看,药铺上挂着一个牌匾,上面书写着三个大字“千金堂”。老道士曾经说过“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想来这千金堂的名字由此而来。

    药铺里有不少前来抓药的百姓,衣着很是朴素,看样子都是些穷苦人家。老道士是真正的医者仁心,经常为穷苦人家看病,甚至还送药,怪不得他偌大的名字,却一贫如洗。

    入了后堂,就看到老道士正坐在一张矮凳上,左手拿着一大束青青绿绿的草药,右手拿着一把剪刀,不时的从草药上剪下一些用不到的部位。

    “道长,你看看谁来了?”常瑞高兴朝老道士说道。

    老道士闻言抬起头,看到王小麦之后脸上露出一个惊喜的笑容:“继开……”

    “孙道长!”王小麦躬下身子正儿八经向老道士行了一个大礼。老道士的人品和医德都没得说,哪怕作为一个后世人,对他的名也是久仰已久,如今再次相见,再打的礼节也不为过。

    张继也早就对老道士的名有所耳闻了,只是王小麦的这一番大礼却实实在在的惊到了他,不管怎么说,王小麦好歹也是一个朝廷的二品大员,御封的济州郡公,如此礼下一个为人看病的郎中不免太过了。不过既然王小麦这么做了,他这个做管事也只好恭恭敬敬的对着老道士行了个大礼,老道士岁数这么大,给他行礼也不吃亏。

    孙思邈急忙在前襟上擦了擦手,将王小麦扶起:“早就听说了你在洛阳的一番作为,老道打心眼里敬佩,救万民于水火,这份功业当世无人能及,该是老道向你行礼才对。”

    王小麦急忙连呼不敢,常瑞在旁边搬了一条长凳让王小麦坐下,两人便聊起在洛阳分别之后的事情来。

    “当时老道在城外呆了数月,听闻你入狱的消息,便想为你联络一些故人求情,哪知回城之后,便听说你已经平安无事了,这才放下心来……”老道士回忆起当初的情况,当时他正在苦心研究人体的构造学问,已经有了一些心得,听说王小麦捐助了一处书楼,正在向外征询书籍,便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了一下,这才有了后来洛阳书楼的那本《人体器官理论》。

    “道长短短数月便著成了一本皇皇巨著,在下着实佩服。”王小麦赞叹道。

    老道士谦虚的摆了摆手:“成书匆忙,不免有许多纰漏世人见笑了,不过老道回到长安之后,又潜心钻研人体学问,倒是又有了许多心得。”

    “这个好说,李二……秦王殿下正打算在长安建一座书楼,到时候我帮您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