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漫漫大唐路 >

第21部分

漫漫大唐路-第21部分

小说: 漫漫大唐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皆是一声长叹,不再劝告。

    “对了,小麦,”秦琼转过头看着他,“今日在殿上为何那王世充对你另眼相待?”

    王小麦心说你就是想问我这事啊,摇了摇头:“我也不知为何王公为何对我这个无权无势,品级又不高的人另眼相看。”

    “想来这王世充是看中了小麦兄弟的才华,又觉得他是个可以拉拢之人,便给些小恩小惠。”程咬金分析道。

    “王世充此人狡猾多诈,爱给人口头便宜,你切莫被他这笑面虎给骗了。”秦琼提醒他道。

    “三位放心,我会有所防备的。再说我现在一个职卑位低的教书先生,想来他也不会对我有何想法。”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皆是对洛阳接下来的局面不抱乐观的想法。今日朝会王世充当着皇帝的面邀买人心,怕是他心里已经等不及要坐那把龙椅了。

    “唉……”王小麦叹息一声,若是这三人以后再战场上遇到,岂不是要上演一副手足相残的惨剧。可是看这单雄信,委实有些食古不化。想到最后这样一个英雄会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王小麦就惋惜无比。

    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家中,猛然想起答应宋老三要想一门长久的赚钱法子,又打起精神,抄起桌上的笔画起了设计图。

    大年初二。

    王小麦被外面的爆竹声吵醒了,想起自己的年假就这么被人霸占了,真是好生郁闷。

    国子监就在皇宫的旁边,因此走的和昨天一样的路。凭着记忆找到昨日的摊位,便看到那女子披着件厚厚的棉袄单手抚着面颊正坐在一张桌子上。

    “郎君来了……”女子看到王小麦嫣然一笑,把敕书递给他。

    “今日怎么生意如此冷清?”王小麦一坐在了她对面。

    女子不动声色的站起身来退到一边:“昨日是大朝会,自然生意好。小店虽然极少有像郎君这样的官员光顾,但那些官员的车夫马卒平日里却是不少。今日是休沐期,人便少多了。郎君还没吃早饭吧?”

    “和昨日一样,麻烦小娘子了。“

    ”对了,还未请教小娘子尊姓大名?”王小麦鬼使神差的问了一句。说完就后悔了,在古代随便问人家女孩子姓名,会被误认为对人家有意思,虽然他确实有那么点意思。

    女子闻言脸色冷了下来:“奴家孙氏,柔娘。”不过她一个开门做生意的妇人,本就惹人非议,心里想着和气生财,如今倒是不好开口拒绝这登徒子,只好对他不假辞色这人知难而退。

    “你别误会,我不是那意思……”王小麦急忙解释。

    女子撇过头,却是不再看他,转身忙碌去了。

    唉!王小麦捂着额头,真是越描越黑。

    不一会儿,柔娘冷着脸便把东西上齐了,一句话不说的走入了屋内。

    王小麦苦笑着摇摇头。天下漂亮的姑娘千千万,自己却对一个有夫之妇产生了想法,这不是贱吗?难道要学那西门大官人,不行不行不行……

    心情复杂的吃完东西,从钱袋里抓了一把五铢钱一股脑的放在了桌上,连声告辞也没说就灰溜溜的走了。

    进了国子监办好入职手续,转身刚要走,那小吏却又叫住了他:“不知王助教对役力有何要求?”

    “役力?”王小麦挠挠头。

    小吏一番解释,王小麦才弄明白原来所谓役力就是官府给官员配备的仆人,算是古代官员的一项福利。

    “会喂马的。”王小麦想了想说。养马是件麻烦事,马比后世养车还要娇贵,从喂养的草料,到疫病的防治,还有繁殖,是一套复杂的工程,非专业人士不能驾驭。

    “我看看,”小吏翻开一本册子,“有一个执衣家里倒是马夫出身,不过年龄小了些,只有十一岁。”

    是小了些,王小麦有点抗拒使用童工。转念又一想,十一岁的孩子,若是落在哪个凶恶的主人手里,怕是还不如跟着自己。“就他了。”

    国子监又称国子寺,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五个学科,是古代的最高学府。不过这时候的国子监规模远不如后来朝代规模那么大,就学者都是贵族或官员的子孙,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同时也是统管教育的一个行政机构。

    稍微熟悉了一下国子监内的环境,王小麦便把自己关进了办公室开始冥想。

    “咚咚咚。”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第二十九章 辩论的规则() 
昨夜画设计图折腾到三更才睡,今天又起了个大早上差,王小麦刚一闭上眼,睡意就如同潮水一般涌了上来,伏在案上枕着胳膊就这么睡着了。

    门外的孔颖达叩了三声不见有人答话,心中顿时疑惑无比,难道敲错门了?转头看着刚才给王小麦安排入职的小吏:“王助教确实在此?”

    “回孔祭酒,正是此处。算学助教现在只有他一人,不会有错。”那小吏答道。

    又敲了三声,还是没有动静。几人正要转身离去,却听到屋内隐约传来鼾声。

    几人面面相觑,一齐看向孔颖达。

    饶是孔颖达身为一代大儒,涵养非凡,此时鼻子也快气歪了。不由分说,双手便推开紧闭的屋门,径直而入。

    王小麦睡的正香,猛然听到开门的动静,登时从桌上弹了起来。使劲揉了揉惺忪的双眼,这才看清来人,忙拱手施力:“孔祭酒。”

    “你……”孔颖达肺都快气炸了,伸着颤抖的手指着王小麦,说不上话来。

    “孔祭酒消消气,年纪大了生气对身体不好。”王小麦满脸尴尬的说。

    “老夫的身体无须王助教惦记,”孔颖达咬牙切齿的说,“倒是你这个算学助教,为人师表,光天化日之下,竟然……竟然视我国子监规矩于无物,委实可恨。”说着就转过身,向他身后的老者开口问道,“陆先生问我国子监玩忽职守如何处罚?”

    身后的老者拱拱手答曰:“若是因玩忽职守以致耽误公事者,视其情节轻重,应交付有司处置;若是情节尚轻不致有罪,处罚奉半年。”

    孔颖达闻言冷笑一声:“那就依例罚俸半年,王助教可有话说。”

    “别别别别别……有话好好说……”王小麦赶紧讨饶。这就把老子半年工资给罚没了,现在还欠着宋老三半年工资呢。这才刚过了年第二天,我这大隋公务员就成了穷光棍,不行不行不行。

    “你刚才的行径被我等俱收眼底,还有何好说的?这已经念你是初犯,从轻发落了。”老孔丝毫不给面子。

    “其实……”王小麦眼珠一转,“其实我是在为昨天孔祭酒所言之事费心思索,从昨晚就没睡好,想了一夜,这才导致今天有些睡眠不足。”

    “那你思索一夜的成果呢?拿来我看看。”

    “这……”王小麦左顾右盼的瞅了瞅。

    “还敢狡辩?”孔颖达冷着脸,“若是你拿不出昨夜思索的成果来,按欺瞒上官论处,罪加一等,罚奉一年!”

    “别啊……”王小麦跳脚起来,“我是真思索了。”眼神突然瞥见桌案上有一本不知哪位老兄遗落在这的书籍,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就是这本书,我昨天就是研究了一夜的思考成果和它有关。”

    “哼!”孔颖达将信将疑的抓起背面朝上的书籍看了一眼,一把将书籍摔在王小麦面前,“你昨天一夜没睡就是诵读了一夜的佛经?”

    佛经?王小麦低头一看,书页的封面上赫然写着“金刚经”三个大字。卧槽,这位前辈想害死我啊。你一个读书人留本什么书不好,偏偏给我留本佛学名著!

    心念急转,王小麦突然灵光一现:“在下并非是诵读而看的,孔祭酒你不要小看这本佛经,正是它给了在下莫大的启发。”

    “难不成你想出来的办法便是让我等统统遁入佛门,四大皆空不成?”老孔也不知和谁学的,竟然如此毒舌。

    “非也!”王小麦整理了一下思绪,“孔祭酒见多识广,一定知道其实佛门内部也有教义的分歧了?”

    “不错!”孔颖达点点头,“但这与我儒家有何关系?”

    “关系大了允许在下慢慢道来。”王小麦清了清嗓子,“自从佛祖释迦摩尼创立佛教以来,至汉时传入我中原,到如今已经有千年的历史,说起来这佛教的历史还要比诸子百家长了不少。”

    众人皆是点点头。

    王小麦见大家已经了状态接着说道:“佛教千年的历史,也同我们儒门一样,对教义的解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产生分歧的原因很多,如个人理解的不同,地域的差异等等,这些就不说了。重点在于佛教是通过何种手段来解决这些分歧?”

    “何种手段?”孔颖达见王小麦说的有些道理,便开口追问。

    “佛教之兴盛与其教义是分不开的,佛教的教义同样是流派众多,但却未见因分歧而致使其衰落,反而愈加兴盛。佛教最兴盛时在南北朝,尤其是南朝梁武帝笃信佛教,国内兴建寺庙无数。以至于后人有诗YN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由此可见,其实分歧未必是件坏事。”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孔颖达品味了一下这句诗,“不错,南朝时的确为佛教最盛之时,那梁武帝萧衍数次出家朝中重臣集资赎他,实在荒唐。偏信佛门,以致政事荒离,最后饿死在宫城,也是咎由自取。不过,你说佛教之分歧并未导致其衰亡倒是有几分道理。”

    王小麦见孔颖达认同了自己接着说道:“佛家内的派别也经常因教义分歧而互相辩论,不过他们却允许这种分歧存在,而且逐渐演变为一种常态,这种常态就是辩经。因此,在下昨夜想出的办法就是让这两派光明正大的辩上一辨,于胜负,主要还是秉持一种求同存异的精神大家共同进步。”

    “老夫还当你这一夜想了什么好主意,没想道却是言之无物,这两派已经辩了近三个月,如今还在争吵不休,何须再由你说?”孔颖达甩了下衣袖。

    “孔祭酒,我还没说完呢?”王小麦赶紧说道,“我说这种辩法并非和他们之前的一样。”

    “有何不同?”

    “他们吵了三个月,虽然不再有诡辩的言论,但仍然是没有规则,无序的一种辩法。这些人说到哪是哪,没有主题没有论点,毫无章法,自然是没有结果的。我的意思是制定一种辩论的规则,提出一个核心的观点,这样双方都有所倚重,也不至于漫天跑题。”

    “何意?讲清楚?”孔颖达皱着眉头说。

    “凡事都有因果。比如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作为核心,两派分别派出相当的人数围绕这个核心展开辩论。双方首先阐述己方对问题的看法,规定发言的时间,然后由对方提出质疑,回答者必须正面作答。答不上来或言之无物便可判负,双方依次发言,最后由公正的第三方判定双方胜负。这样争论也就有了方向,不会像无头苍蝇一般乱撞。”王小麦边回忆后世的辩论比赛规则边回答。

    “好提议!”发言的却不是孔颖达,而是身后那位看起来六十来岁的陆先生。

    王小麦向那人拱拱手:“未请教先生尊姓大名?”

    “在下国子助教陆德明。”

    “失礼失礼!在下算学助教王继开。”王小麦又施了一礼。不仅仅是因为对方年长,而是因为太学助教比算学助教高了一档。王世充笼络人心,把人的封诰都提了一个职别,职别不同于级别。例如他这个算学助教是从六品上,实际上是按照国子助教的待遇给的;而对方是正儿八经的国子助教,则是按照国子博士的待遇,正五品上,算是正儿八经的高官了。

    和陆德明寒暄完,王小麦又把目光转移到孔颖达身上。

    孔颖达思索了一会儿,对王小麦说道:“待我问问众人的意见。不过,这个建议既然是你提出的,那就拿出一套完整的方案来,限你再休沐结束之前完成,可有困难?”

    “那我的处罚?”王小麦试探的问。

    “免了。”孔颖达大手一挥,“不过若是你休沐结束之时拿不出一套让众人满意的方案……”老孔皮笑肉不笑的看着王小麦。

    “我懂,罚奉一年。”王小麦无奈的说。

    老孔得到他肯定的答复,心满意足的走了,只留下愁眉苦脸的王小麦在原地。

    好不容易挨到下了差,王小麦伸着懒腰从屋里走出来却正看到老徐徐文远正在和白天那个和孔颖达一起的国子助教陆德明站在一起。

    徐文远年纪大了眼却不花,看到王小麦就对他摆了摆手。

    王小麦无奈的走过去和两人见了礼。

    “听孔祭酒所言,你要制定一套辩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