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漫漫大唐路 >

第38部分

漫漫大唐路-第38部分

小说: 漫漫大唐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点,他总能最快的领会,并且再把其中的道理为袁天罡和颜勤礼说一遍。这才是真正的少年天才,王小麦总算知道什么叫神童了。

    “如此说来,放大的倍数取决于焦点的距离,而焦点的距离又取决于镜面的曲度。”李淳风抿着嘴唇,“只是不知道这曲度又如何计算出来?”

    三人把目光都是看向王小麦,期待他能给出答案。

    王小麦苦笑一声,他这事纯属作茧自缚啊,曲率求解是高等数学的范畴了。大学只上一年的高数课,早就把微分的知识还给老师了,工作了以后也用不到,因此脑子里基本上没剩下什么。

    三人见王小麦的表情就知道他也无能为力,不过饶是如此,也已经对他的数学能力惊叹的五体投地。袁天罡叹息了一声:“王助教大才,能推演到这一步已算是实属难得。恐怕此事很难再寸进了。”

    东汉到魏晋南北朝出了很多数学家,其中最有名的三人张衡、祖冲之、刘徽,前两位都是都是天文学家出身,因为算学注重实际应用,尤其在天文历法推算方面。眼前的袁天罡、李淳风都是天文历法方面的大家,同时也是当世水平最高的数学家。而刘徽却是一生清贫,只好钻研数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诸位可知道割圆术?”王小麦问道,想到刘徽,就不能不提他的割圆术了。

    割圆术是利用不断倍增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求出圆周率的方法,这个方法的思想很接近微积分的极限思想,可惜刘徽之后,再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皓首穷年的钻研数学,否则,最终发明微积分的人就轮不到牛顿和莱布尼茨了。

    三人都是博学之人自然知道这割圆术就是刘徽发明的求解圆周率的方法。李淳风眼睛一亮:“王助教是说,用同样的思路求解这镜面的曲度。”

    天才就是天才,王小麦心里面感叹。他还没说极限思想,这李淳风就想到了。当下点点头:“不错,就是如此。”

    这下终于轮到袁天罡和颜勤礼不懂了,两人一脸的疑惑,颜勤礼便开口问道:“割圆术和这曲度的求解到底有何关系?”

    王小麦摇摇头:“其实我也只是一知半解,但是其中的原理可以说一下。”

    “愿闻其详。”

    王小麦在纸上画了一条曲线:“诸位请看,我在这条曲线上任意画一条与之相切的直线,切点为甲;再取一个位置得到另一切点,二切点之间的这段曲线可以补充为一个完整的圆……”一边说着一遍在纸上写写画画,“用这个方法便可以知道曲线的弯曲程度,不妨称之为曲率。”

    三人围在王小麦身边,目不转睛的看着他的演示。

    “至于曲率的求解,就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王小麦又把变量和函数的给三人讲解了一遍,一直讲到高等函数,这下袁天罡和颜勤礼有点跟不上了,只有李淳风仍然是听的认真仔细,脸上不时的露出惊喜的笑容。

    王小麦讲的也很累,有很多的都已经生疏了,最后连他自己也迷迷糊糊,不知所谓。直到把自己最后的高数知识都说完,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才长出了一口气。这李淳风也太逆天了,很多自己都忘掉的,他经过一番推解,竟然迎刃而解,简直就是个妖孽。

    这一番讲解下来,竟然一直到了深夜,几人都是哈欠连天,神游物外,只有李淳风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遍一遍的演算着刚学会的函数,丝毫看不出倦意。

    “贫道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实在比不上你们这些少年人,先行告退。”袁天罡白天赶了半天的路身体撑不住了,率先离去,颜勤礼也是担心自己一夜未归,怕父亲兄弟担心,要一起回去。

    王小麦看了看陷入疯狂的李淳风,这人竟然没有一丝想走的意思,不忍他一个少年独自相处,便向两人拱手告别:“还有一个时辰镇星就要升起了,我就在此等一会儿,也好和李道长交流算学心得。”

    送走了二人,王小麦看着全神贯注的李淳风摇摇头,一旦数学王国里,很少有人能走出来,那种攻坚克难的成就感是事情也无法比拟的。

    过了良久,李淳风才抬起头来,身上的衣衫早已经被汗水浸透,但却丝毫意,脸上保持着淡淡的笑容:“我已经弄明白了,多谢王助教指点。”

    王小麦摆摆手:“你是我见过最数学天才,而我只是个连大门口都没迈进去的人,怎么能称得上指点呢?你现在已经比我厉害了。”

    “若非王助教的启发,淳风又怎能一夜之间掌握如此玄妙的数数之法,无论如何请受淳风一拜。”说着话,就是一揖到底。

    王小麦赶忙扶他起来:“道长哪里话?你的天才,简直是世所罕见,如果能用心钻研下去,必定成就非凡。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你年纪轻轻,就出家当了道士呢?”

    “其实,家父早年便痴迷道学……”李淳风便把他的身世经历细细的对王小麦说了一遍。

    原来,这李淳风的父亲也是个才学很高的人,在隋朝做过官,后来因为官场不如意,便弃官不做,专心学道。李淳风从小受他父亲的影响,也是偏爱这些星象历法方面的学问,再加上天资聪颖,很快便成当地很有名气的一位少年天才。袁守诚很看重他的天分,再加上父亲的影响,便入了这道门学道。入了道门之后,他却不喜欢炼丹吃药追求长生,只好用术数推演星象历法。

    原来如此,不过古代的数学家多是天文学家,而道门因为自身的重视占星术,一直是天文学家辈出,所以这一点也就很好理解了。

    又是一番交谈下来,已经是到了后半夜,王小麦找了半天终于在天空中找到了土星的踪影,向李淳风招手,示意他过来观看。

    李淳风把眼睛放到镜筒上,眼前出现的一幕简直让他不敢相信,以前只是一个光点的土星竟然如此光亮美丽,尤其两侧有清晰可辩的突起,像是长了两只耳朵一般,不由的惊呼出声:“为何会这样?”

    “这叫星环。”王小麦解释说。

    “这是一个环?”

    “没错,你注意看,还能看到旁边还有围绕它转动的卫星,不止一颗。”王小麦说道。

    “绕着镇星转动?”李淳风若有所思。他把目光到不远处的浑天仪上,起身走了两步,来到浑天仪旁边。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蛋丸,地如鸡中黄,这就是浑天说。东汉年间,浑天说已经盖过其他观点成为人们对宇宙认识的第一理论,张衡又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了浑天仪,就成了今天的模样。

    浑天仪由两部分组成,浑象和浑仪,浑象就是在一个大圆球上刻画或镶嵌星宿、赤道、黄道等,浑仪是一种观测星象,测定昏、旦等的仪器,二者合一,组成浑天仪。

    浑天说和托勒密地心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是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转动,算是一种中国式的“地心说”。请使用,,网页版影响请!

第五十二章 奇怪的轨迹()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千字文》开篇的十六字就是介绍的宇宙。宇,空间;宙,时间,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总和。

    李淳风觉得自己仿佛就站在一扇虚掩的大门前,只要伸开手,就能推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但他始终站着没有动,脑海里不断闪过日月星辰的画面,似乎正在向他诉说着什么。

    “你没事吧?”王小麦奇怪的看着李淳风,这少年站在浑天仪面前足足有一刻钟了,整个人仿佛灵魂出窍一般,怎么叫都没有回应,难道是中了邪了?

    “王助教……”李淳风终于清醒了过来,“刚才在下有一个非常大胆的猜测,只是……”

    “只是什么?”王小麦看着李淳风,这少年怎么说话变得吞吞吐吐的,换了个人似得,一点都不想刚才那个思绪敏捷的天才少年。

    “只是若是说出来,怕王助教笑我是痴言妄语。”李淳风脸上的表情很是纠结。

    “但说无妨。”王小麦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我什么没见过,穿越都经历了,还怕你这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有什么惊世骇俗的猜测。

    “那我就直言不讳了,”李淳风转过头看着浑天仪,“我觉得这浑天仪有问题。”

    “你是觉得浑天仪有问题还是浑天说有问题?”王小麦终于明白他想说什么了,不过这少年的思想也太前卫了点吧。

    “在下从小就跟从父亲观测星象,推演历法,却始终有一点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李淳风摸着浑天仪的铜球说。

    “愿闻其详。”

    “按照浑天说所言,日月星辰都围绕大地做圆周转动,但我发现有些星辰,并非是这样的。”李淳风紧蹙着眉头,“它们的转动轨迹非常奇怪。”

    “怎么个奇怪法?”

    “王助教请看,”李淳风走到桌案前,在一张纸上画着一个半圆停住笔,“运转到一半时,却陡然转弯,绕了一个小圈子后又回到原位。”纸上的圆形多了几只耳朵,看起来很怪异。

    “的确非常奇怪,”王小麦点点头,“那你认为这种情况该作何解释呢?”

    “若是这些星辰并非是围绕大地转动,而是围绕太阳转动,那这样奇怪的轨道就能完全解释的通了。”李淳风指着天文望远镜,“就像这颗镇星,若是真的有星辰围绕它转动,那我们在大地上看起来,就是一副和这张纸上差不多的图案。”

    “没错!”王小麦不可思议的看着他,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竟然无意中发现了日心说,他记得,西方发现日心说,是在近一千年以后的事。这是怎么一回事?是原本的历史他就有此发现但后世不知道,还是因为自己的到来,引发了他的灵感,王小麦此刻心乱如麻。

    “那就是说,浑天说是……错误的?”李淳风不敢置信的说出了自己的结论。

    “那也不一定吧。”王小麦不敢直视他眼神中的神采,想想西方那些为日心说付出沉重代价的伟人。眼前的李淳风,只是一个还没成年的孩子,不敢想象,他该如何承担这样的后果。

    “王助教何出此言?”李淳风奇怪的看着他,刚才还赞同自己的观点,为什么现在又闪烁其词?

    “这也只是你的一种猜测而已,又没有让人信服的证据。”王小麦叹了一口气。

    “王助教是否赞同我刚才的推论?”李淳风问道。

    “我是赞同,但是……”

    “既然王助教赞同,那就是说,你也对浑天说有所怀疑?”李淳风就像一个战场上的战士一样紧抓着自己的武器不放。

    “是。”王小麦答道,“但是……”

    “既然你也赞同,又为何顾左右而言他呢?”

    “我说了这只是猜测,你又没有证据,怎么好胡乱说话。”王小麦有些心虚的说道。

    “浑天说也不过是一种猜测,我们的猜测比浑天说更有道理,自然并非是胡言乱语。”李淳风义正言辞的说。

    这孩子咋这么犟呢?王小麦只好把对事情的顾忌对他说了一遍:“你想一下,若是此时你提出了这个质疑,那谁会高兴谁会反对呢?”

    “谁?”

    “道门一直坚持了浑天说有差不多五百年了吧?你现在跑去跟袁守诚那些老道士说,宇宙不是这样的,你们这些人都错了,会有什么后果?”王小麦提醒他。

    “什么后果?”李淳风不解的问。

    这人怎么智商爆表情商堪忧?没办法王小麦只能更详细的给他一点提示:“你们道门很多人就靠这浑天说的占星之术吃饭,若是这浑天说根本就是错的,人们就不再相信占星之术,那他们还能吃的上饭吗?”

    “不能……”李淳风何等聪明瞬间就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但是总不能因为这样,就罔顾真相于不顾吧?”

    “真相?”王小麦摇摇头,“猜测就是猜测,你又没有证据,谈何真相?”

    “还请先生指点。”李淳风对王小麦揖了一礼。

    “指点谈不上,给你一点提示吧。”王小麦指了指桌上李淳风刚才使用的演算纸,“你若是能用这种方法把星辰运行的轨迹计算出来,这才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计算出来?”李淳风张着嘴看着王小麦,“这怎么可能?”

    “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反正我言尽于此,你自己好好考虑吧。”王小麦说到这,就闭上了嘴巴,不再多言。就算你李淳风再天才,想要把托勒密、伽利略、牛顿三代人的成果凭一己之力完成,怎么也得用个七十年八十年吧,我就不信你这少年有这样的毅力,能独立面对这样枯燥的过程几十年。

    王小麦没想到,他的进展会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