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漫漫大唐路 >

第52部分

漫漫大唐路-第52部分

小说: 漫漫大唐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慧乘睁开眼,对铁匠吩咐道:“不用担心这些,一切听从施主安排。”

    “是,大师。”铁匠转过身又抽出一张设计图,“这张需要的铁片要求太高了,不仅要弹性俱佳,连厚薄都不能有误差,老汉实在办不到。”

    “这是发条,是整个设备的核心部件,为整个机械内部动力,必须要材质均匀,尺寸一致。”王小麦解释道。

    “要造出这样的尺寸没问题,但是卷到这样的盒子里,很难办到,而且公子要求必须能够反复卷伸,根本不可能。”

    老和尚找来的据说是以前供职于将作监的最好铁匠,仍然解决不了发条材料的问题,难道说此事真的办不到?王小麦皱着眉头,欧洲很早以前就能制造出发条来了,那时候的冶炼工艺也不算有多高,没道理自己会吃瘪后世的钢板都是轧出来的,但现在连钢铁的含碳率都测不出来,只能靠反复的淬火打击,才能去掉生铁里的炭,要制造出合格的材料,看来只能用笨办法了。

    “大叔你先去把齿轮做好,我来想办法。”

    “那就全靠公子了。”铁匠拿着设计图除了屋子。

    “大师,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水车?”王小麦歪着头问老和尚。

    “水车?施主说的是翻车吧?”

    “对,就是那种放在水里,转啊转的那种。”王小麦连说带比划的说道。

    “黄河边就有。”

    “太好了,”王小麦精神大振,“既然如此,倒省了不少功夫,劳烦大师带我去看一眼。”

    晃晃悠悠走了一个多时辰,就在王小麦快吐出来的时候,马车终于停下了。第一次做马车,没想到会这么晃,真是佩服袁守诚那个老道士,坐在马车里就跟个雕像一样,一点都不带晕的。

    下车呼吸了几口河边的新鲜空气,终于缓过了神来,顺着水流的声音看去,只见不远处的河边就有几台正在转动的水车。

    离得近了,能听清木质转轴“吱吱”的摩擦声,声音很大,连扬上来的水声都遮盖不住,差点忘了,这个时代根本没有滚动轴承,只靠加一点油脂减少转动摩擦。王小麦走到一架略小的水车前,用尺子量好了需要的尺寸便返回了工坊。

    第二天,铁匠拿着王小麦递过来的图纸一瞧:“公子能否赐教这是何物?”

    “这叫滚动轴承。”王小麦指着设计图给他解释,“大小两个铁环中间嵌入滚轴,能大大的降低摩擦阻力,若是大叔能把这东西做出来,那我们的发条材料就好办多了。”

    “中。”铁匠拍着胸脯保证。

    又把一张图纸递给老和尚:“劳烦大师按图上的要求定制一个石碾子,尺寸一定要精细,表面需要抛光。”

    “这是何意?”老和尚不解的问。

    “制作发条需要的钢材要求很高的弹性,必须要用这种方法压出来才行。”王小麦耐心的解释道。

    天气越来越冷,在王小麦的亲自督促下,工匠们日夜赶工,终于制造出了一台原始的轧钢机,机器动力就是河边的水车。

    “公子制造的这个滚动轴承太好用了,”工匠们一脸的兴奋,“水车比往常转的快了很多。”

    “开始吧。”王小麦怀着忐忑的心情下了命令。能不能成就看今天了,天气这么冷,黄河随时会结冰,要是今天失败,只能等来年再重新设计,那浪费的时间就长了。

    精铁条是铁匠根据经验打制出来的,足足有一丈多长,但却很薄,很快就被旺盛的炭火烧的通红,几个工匠拿着火钳将其从火上夹下来,迅速的放到轧钢机的入口处。在高速滚动的石碾子带动下,很快被卷了进去。

    不一会儿,整根通红的铁条就被压成了铁片。河边的风很大,铁片很快冷却了下来,工匠正拿着卡尺量厚度。

    “公子,前后的厚度一致,我们成功了。”

    工匠的声音终于让王小麦松了一口气,又下令把剩余的钢材全部轧完,这才收工回了工坊。

    “今天是除夕,大家这段日子以来都辛苦了,我敬大家一杯。”王小麦端着酒碗说道。发条和齿轮的配合问题终于在年前解决了,老和尚还算有人性,虽然不让众人回去过年,但却给了两天的假期,又让人采购了酒肉回来供诸人过节食用。

    “俺们只会干些力气活,还不是全靠公子?这一杯酒,应该先敬公子。”

    “李叔就不要折煞我了,总之今天大家不醉不归。”王小麦一仰头,喝干了碗中酒,好久没喝过浊酒了,还真有点不习惯。

    众人都是不含糊,学着王小麦的样子一饮而尽。

    酒至半酣,众人的谈性正盛,铁匠老李给王小麦满上酒:“公子这么高的学问,就是工部的官员也比不上,早晚要有大出息。”

    “就是,”旁边的一个黝黑的汉子说道,“都是吃饭拉屎,公子咋这么聪明?把一根铁片卷在一块就把那些齿轮带动了,是不是心长了七窍?”

    众人闻言都是哈哈大笑。

    “去你的,心长了七窍,那还是人吗?”王小麦笑骂道,“老梁你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俺觉得老梁说得对,公子八成是天上的星宿下了凡,说不定是灶神,要不然咋做饭也这么好吃?”木匠老田啃着一只猪蹄说道。

    王小麦差点把嘴里的酒喷了出来,这都哪跟哪,还灶神。

    “老田你个田舍汉,啥灶神?那是文曲星。”旁边的老李挖苦道。

    “哪有什么神仙下凡,我也不过是读了几天书,等老哥你们家里的孩子上了学,个顶个的肯定比我强。”王小麦说道。

    “我们哪有那个福分?能让娃跟着学些手艺,混个吃饱肚子就不错了。”老田晃着大脑袋说。

    只有乱世,才会大规模出现寒门贵子,一旦社会安定下来,利益阶层就会产生自我保护的屏障,封建社会的集权制度导致了阶层的固化,很难有人才能打破这层屏障再往上升,尤其是社会安定下来之后。而利益阶层的固化就伴随着集权的衰亡,直到又有一批人上来推翻它,朝代更迭之后,建立起新的利益阶层,这似乎是封建王朝走不出去的一个怪圈。,,。请

第七十一章 一匹发情的马()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善哉,施主既然抱有宏图大志,又为何要退隐乡间?”

    “我只是学人家附庸风雅而已,今天又是端午佳节,随便吟两句屈原的诗应应景,大师你想的太多了。”

    “并非是老衲想的多,凡事皆有因果。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

    “你们佛家不是说什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既然都是虚的,又何必强求一些本来不该存在的事情。”

    “施主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并非说一切有为法是梦幻泡影,施主心相佛中,又何必空谈佛经。”

    王小麦一阵无语,这个老和尚也不知道怎么了,非要拉着自己聊天,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怎么可能聊到一块去?

    “我也不管梦幻泡影是不是有为法,总之在下的船准备好了就好。”

    “施主为我佛门劳心劳力,老衲自然无不应允。”

    “那就好,等今天上午的仪式完成,在下就脱离苦海了。”

    “苦海无边……”

    “好了好了好了……”王小麦赶紧打断他,“大师,我是个俗人,只想回家娶一房娘子,伺候家里两个老人终老,过一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你就不要再和我谈佛经了。我们家的人都很实在的,不信这些虚的。”

    “如此,那老衲就不强求了。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老和尚诵吟着佛经,转身走远了。

    王小麦摇摇头,这些大师真是邪了,年纪越活越大,说话却越来越让人听不懂。

    “官人……”背后一声熟悉的呼喊声。

    “凝儿,你来了。”半年多不见,这凝儿的倒是发育的很快,已经可以称得上玲珑有致了,尤其是初夏的天气里只穿着几件单衣,胸前已经颇具规模,再也不是当初的豆芽菜了。

    “官人往哪里看?”凝儿双手捂着胸口,俏脸羞的通红。

    “咳……”王小麦尴尬的咳嗽了一声,“我这纯粹只是欣赏的眼光……”

    “官人想看就看何必找这么多借口?”柳凝儿突然挺直了身子,一双手背到背后,“虚伪。”

    “我会对你们这些还没发育的小孩子感兴趣?”王小麦侧过身斜着眼偷偷又看了一眼,“过两年再说吧。”

    “小女子知道,官人喜欢柔娘姐姐那样的。”柳凝儿嬉笑着说。

    “你真是会说话,哪壶不开提哪壶。”王小麦无奈摇摇头,“我这是流水有意落花无情,纯属剃头挑子一头热。”

    “其实……”柳凝儿似乎有话要说,又摇了摇头,“官人为什么会在白马寺中?”

    “一言难尽,”王小麦叹息了一声,“我叫你过来是有些事要交代。”

    “官人请说。”

    “我现在已经不是官身,就不要叫我官人了。”

    “那奴家该叫你什么?”

    “叫我小麦哥吧。”王小麦想了想说。

    “小麦哥……”柳凝儿低着头叫了一声,又抬起头,“到底有什么事?为什么不回洛阳和我们说?”

    王小麦便简略把入狱之后的经过对她说了一遍:“……事情就是这样。自前年离开家,已经两年没有见过祖父祖母了,现在我心里对他们非常挂念,今天的事情一结束,就准备回历城。”

    “那……小麦哥,你还会回来吗?”柳凝儿眨着眼睛问。

    王小麦沉默了半响,摇摇头:“或许吧……”

    “小麦哥你想一去不回?那你在洛阳的生意怎么办?”柳凝儿有些急切的问。

    “生意我听说你们打理的很好,我就不过问了,这里有一封契书,你和……柔娘每人三成,剩下的四成,若是洛阳的朋友有需要,你们从中给他们支取,尤其是颜勤礼那边,我听说他一直在洛阳没离开……”

    “那小麦哥你呢?”

    “我帮佛门做了这么大一件事,自然有一些报酬,宋老三那边一直经营着酒坊,他知道我在历城的地址,会定期把收益送过去的,你把这封信交给他,不用担心我。”

    柳凝儿接过信,心情有些低落:“你连柔娘姐姐那里也不去道一声别吗?她今天也来了。”

    “这些日子我脑海里最惦记的,还是家中二老,现在归心似箭,本来没想亲口向你们道别,只是听说你们来了,才对你交代一些事情,既然已经交代完,也就不必再徒添烦恼了。”

    “你留下吧,”柳凝儿鼓起勇气说道,“家里不用担心的,我们已经替你给二老捎了不少银钱回去,你不用担心的。而且……我也舍不得你……”

    “那怎么一样?”王小麦摸摸她的头,“子欲养而亲不待,外物怎么能代替子女尽孝呢?”

    “可是……”

    “好啦,有时间我会回来看你们这些老朋友的,你谨记住我的这些话就行了,你也不要和别人说见过我,只说是别人给你的书信就行了,就这样吧。”

    柳凝儿一步三回头的看着王小麦的背影,直到见他消失在小路的尽头,才迈着沉重的步子离开。

    “凝儿,你去了哪里?午时快到了,我还一直怕山门开了后寻不到你。”柔娘见柳凝儿进了马车,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

    “没有……我只是肚子有些不舒服,下车走动了一会儿。”柳凝儿换上一副笑容答道。

    “肚子不舒服?那现在没事了吧。”柔娘拉着她的手关切的问道。

    “没事了……”

    “那就好,”柔娘透过窗子向人山人海的山门处望去,“今天可是个大日子,咱们万万不能错过了,听说白马寺有件佛宝问世,我们这次来是专门瞻仰佛宝为官人祈福的。姐姐知道你不信佛,但一会儿叩拜的时候要诚心一些知道吗?要不然就不灵了。”

    “官人他……”柳凝儿刚要说话,又响起王小麦的吩咐,急忙打住。

    “官人怎么了?”柔娘转头看着柳凝儿,奇怪的问。

    “没什么,我只是觉得这件宝物未必是什么好东西……”柳凝儿想起王小麦他不知道受了多少苦,心里就有些不满。

    “凝儿……”柔娘嗔怒道,“佛门净地,不可以胡言乱语,要是让佛祖听到了,怪罪下来,咱们两人不要紧,官人至今杳无音讯……”

    “知道啦。”柳凝儿俏皮的朝旁边的小孙禹吐了吐舌头,逗得孙禹“咯咯”直笑。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