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漫漫大唐路 >

第79部分

漫漫大唐路-第79部分

小说: 漫漫大唐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坐在帅位上的李元吉也是激动的坐不住了,站起身在帅位上不停的走来走去,不过碍于皇子的身份,自然不能像这些粗人一样释放自己的感情。

    过了好久,帅营才安静了下来,屈突通向李元吉抱了抱拳:“当务之急,还是举行受降之礼。”

    李元吉点点头:“但是王世充已死,再说这洛阳城也不是王家人主动献出,受降之礼该如何进行?”

    屈突通转头看了一眼王小麦,众将的眼神也纷纷落在他头上。

    正午时分,洛阳文武百官浩浩荡荡的走在天街上准备出定鼎门向城外的唐军投降。

    “老郑,你说我又不是郑国君主,这唐军为何非得要我代表郑国投降?”王小麦别扭的拉扯着身上的紫色冕服,这身衣服是临时找的,根本就不合身。

    “现在你是洛阳主事人,自然要以你为尊。”郑颋在旁边小心翼翼的帮他正了正金冠。

    “可是为什么唐军要这些人非得穿丧服?多不吉利。”王小麦转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奔丧”大军抱怨道。

    “你就知足吧,要不是早和和王世充划清了界限,我等也该身着丧服出城。”

    百官队伍简直就是一支杂牌军,前面的义军官员都是正常服色,后面的人却是一身白衣。宋老三他们押解着王世充的族人走在最后面,这些人是要押赴长安受审的。

    走了半个多时辰,才出了定鼎门,此时唐军在城外已经布置好了临时的受降场地,齐王李元吉代表唐国接受献城。

    进了场地内,文武百官纷纷向李元吉跪倒,王小麦捧着降表和郑国的国玺交到了李元吉手上。整个受降仪式很简单,不到半个时辰就完成了。

    李元吉迫不及待的带着人冲进了洛阳的宫城,里面的金银财宝他早就惦记了很久了,忙碌了整整三天,这才把的财帛都清点完毕,至于数目能不能和原来的对上,就不好说了。

    洛阳城外,王小麦向前来送别众人搞了别:“来日方长,有时间咱们再相聚。”

    宋老三等军中之人一一上前和王小麦拥抱,感动的他鼻子有些酸。

    孔颖达等人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被王小麦举起手打住了:“听说长安人声鼎沸,少我一个也不算少。”

    “唉……”众人都是无奈的叹了口气,只好就此作罢。

    “小麦,走吧!”单雄信拍了拍他的肩膀。

    “二哥你真决定和我一起回老家?”两人分别上了马,缓缓的沿着驰道向东跑着。

    “你也说李世民是个小心眼,

    恐怕我投降过去未必会有好结果,还不如回家做一只闲云野鹤。”单雄信倒是很想的开。

    “等我娘子分娩完,咱们就出海怎么样?颜勤礼一直没有消息,也不知道他到了海南没有。”

    “弟妹要是生个男孩就和道真结为兄弟,要是个闺女就给俺儿子做娘子……”

    “……”

    虎牢关下,夏军已经列了一上午的阵,但是关内的唐军依然没有的动静,这种对峙的场面已经持续了将近一个来月了,夏军的士兵都已经成习惯。

    站了一上午,士兵们都很累了,纷纷解开盔甲开始喝水,有的更是一坐在地上偷起懒来。

    “嗖嗖嗖”空中似乎传来什么声音,夏军士兵纷纷抬头观看。

    “轰轰轰……”几声剧烈的爆炸声响彻在夏军阵中,夏军顿时一片混乱,纷纷四散奔跑。

    就在这时,虎牢关门洞大开,源源不断的骑兵从关内涌了出来。

    “敌袭……”夏军阵中响起一片此起彼伏的惊呼。

    窦德建此时正在召集百官开会,商讨下一步的对策,突然听到帐外的巨响,顿时心中一惊。不过转而又想,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赶紧叫传令官通知骑兵出动。

    此时李二已经带着数千骑兵冲入了敌军阵内,很多夏军士兵连武器都没拿起来,就被奔腾而过的马蹄踏成了肉酱,凄厉的呼喊声传遍整个黄河南岸。

    窦建德带着百官出了营,却正好一头撞上匆忙上马的夏军骑兵,又是一阵混乱。这时候玄甲军的前军已经奔行了过来,匆忙之中,窦建德只好抽出腰间的宝剑迎敌。

    刚砍倒了一名唐军骑兵,背后却是一片火辣辣的疼痛。

    “保护大王撤退!”身边的亲兵不要命的用血肉之躯抵挡着唐军的铁骑,为窦建德争取了一丝逃走的时间。

    身边一个骑兵把自己的马让给了窦建德,随后就被一只箭射穿了胸膛。

    窦建德拼命的催动胯下的战马,一路向东南方向奔去,刚走了没多远,就看到唐军的旗帜早早的立在了那里,赶紧拨马回头,一骑对他紧追不舍的唐骑却重重的撞了上来。

    “砰……”两马相撞,窦建德被惯性抛落马下,顿时摔了个头昏脑涨,恍惚中见到一杆马槊正在急速向他刺来。窦建德忙高声呼喊:“我是夏王!”

    槊尖停在窦建德的面前,U看书(uuansh。)几个唐军兵士走上来把他捆成了粽子。

    “殿下,我们捉住窦建德了!”李二正带领人打扫战场,突然听到背后有呼喊声传来,急忙转过身。

    两个将士拖着一个满脸血污的中年汉子来到李世民面前:“殿下,这人就是夏王,我们还在他身上搜到了印鉴。”

    李二仔细的打量了他一眼:“你是窦建德?”

    “我就是夏王窦建德。”

    “唐国与夏国本来两不相干,我军此来是讨伐王世充,为何你却越过边境,犯我兵锋?”

    窦建德无奈的苦笑了一声:“今不自来,还要劳烦殿下远途去攻取。”

    李二闻言哈哈一笑:“你可知道你此次来救援的王世充早已经授首?”

    “什么?”窦建德不敢相信的看着李二。

    “王富贵!”李二撇过头远远的叫了一声。

    “殿下有何吩咐?”富贵飞快的跑到李二面前。

    “把王世充的项上人头取来让夏王瞻仰一番。”

    富贵飞快的跑到关下朝关上喊了几句,关上抛下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富贵接了盒子,又飞快的跑了回来。

    窦建德看罢盒子里用石灰腌制的人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想不到秦王一战就把中原两位豪杰攻灭,本王输的心服口服。”

    “这你就错了,”李二摇摇头,“杀王世充者另有其人。”

    “是谁?”窦建德瞪着眼睛问。

    “他叫王小麦,你肯定没听过这个名字……”

    第一卷完

第1章 意外的来客() 
历城县小王庄王元庆老太公家今日有一桩喜事。

    “贵客要问是何喜事?”王富光打量着眼前这一行人,真是个个高大威武,气势不凡,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农户。

    “二哥!”富贵走上前来和这位庄户打了个招呼。

    “富贵?”王富光险些没认出富贵来,好家伙,这小子就是一座活动的铁塔,戳在地上都能当梯子用了。

    “俺是富贵啊。”两人互相打量着,脸上都是带着压抑不住的喜悦之情。

    “听说你头年回来过?俺那时正好家,好几年没见了,听说你都当了大官了?”王富光啧啧称奇的摸着富贵身上的丝绸料子。

    真不知道这傻小子走了什么运,离家两年,竟然当了大官。当初亭长来庄上通知俩人被瓦岗军带走的消息,还以为是被抓了壮丁。富贵的寡妇老娘差点把眼睛哭瞎了,他爹就是这么死在战场上的。庄里人也纷纷摇头,这个年头,路边的坟都比活人多,富贵脑子又不灵光,怕是……

    没想到去年洛阳来了人给王寡妇带了好多钱,说富贵在外面入伍做了军官了她不用担心。好家伙,这下王寡妇可抖擞起来了,见了人就夸自己的儿子有出息,就连家里一年四季都漏风的茅屋也翻了新。

    去年富贵从外面回来,又带回一大笔钱财,又一口气雇了俩丫鬟伺候他老娘,如今这王寡妇家过的日子都快赶上老太爷了。

    富贵不好意思的回过头冲身后的众人笑了笑:“这是俺同族的兄长诸位见笑了。”

    “啧啧啧……”王富光看着这一行人,又把目光转到富贵身上,压低了声音说道,“这些都是你朋友?看起来挺阔。”

    “你刚才说王老太公家有喜事?是啥喜事?”富贵赶紧把话题转移回来,这个王富光是庄上有名的能扯,一张嘴从早到晚不带闲着的。

    “老太爷过寿啊,”王富光一拍脑袋,“太爷上次过寿的时候还没有你呢,太爷的孙子王小麦这不从洛阳当官回来了,就要给老爷子办寿宴,全庄的人都请了,我这打算锄完草赶紧回来吃酒席呢。对了,你俩不是当初一块离开的庄上,咋没和他一块回来……”

    “知道了。”富贵赶紧把对方的话匣子打断,“那你赶紧去下地去吧,别一会儿耽误了吃酒席。”

    “对!”王富光一拍大腿,“你也别忘了去,肉管够……”说着话就扛起锄头火急火燎的走了。

    王小麦此时正在指挥刘达在墙上贴一个“寿”字:“歪了,左边一点……右边高一点,好好好……”

    “小麦!”老爷子的声音传进了耳朵。

    “祖父,”王小麦回过头笑了笑,“今天可是您六十九岁整寿,老寿星最大,您就别操心了,这些事交给我就行了。”

    老头子一辈子操惯了心,今天本来是给他过寿,却起得比谁都早,亲自操持这些事。他嫌家里的下人不牢靠,这么大的事如果办砸了容易让人耻笑。

    老爷子点了点头:“快到晌午了,乡邻们差不多该到了,你早点去门口迎客。”

    王小麦得了令,不敢怠慢,一溜烟就跑出了院子。老爷子的吩咐不敢忤逆,可能是老两口在家里憋坏了,回来不到俩月,老头子天天在耳朵边上念叨他。

    “这么大年纪,还是一副轻浮的性子。”老头子摇了摇头。

    刘达闻言笑了笑:“阿郎在洛阳的时候可不是这样,整天愁眉苦脸的,也就回家这两个月放下了包袱,

    才笑的多了。”

    院子里已经摆了十几张桌子,阳春三月的天气,已经暖了起来,气温不冷不热,正好合适。只是不是飘进来的柳絮有些烦人,孙禹正带着芊儿一起扑打。

    “阿爹!”孙禹看到王小麦高兴的叫了一声。

    王小麦抱起孙禹在他额头上亲了一口:“好儿子,别瞎忙活了,曾祖给你的字帖写完了没有?到时候他老人家要是打你我可管不了。”

    老爷子虽然对孙禹不能改姓有些意见,但是在王小麦的解释下总算接受了此事,条件就是必须尽快多生几个重孙他老人家有生之年能够膝下儿孙满堂。

    不过看得出来,老爷子是真喜欢孩子,嫌王小麦太娇惯,要亲自出马教导。可怜孙禹才五岁的年纪,便要背诵那些王小麦看起来都头昏脑涨的文章。

    尤其是对于书法,更是要求的很高,可能是觉得王小麦这辈子成为一个书法大家没戏了,便把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那家庭作业布置的,比后世也不逞多让。现在家里有钱了,也不再心疼,老爷子亲手到县城选的好纸好墨,堆满了整个墙角。说孙禹如果能把这些纸张都写完,绝对能继承他老人家的衣钵。

    王小麦有时候心疼儿子,试图偷偷的替小孙禹写几张字帖,哪能逃过老爷子的法眼,第二天爷俩一起趴在榻上受罚。老爷子也真够狠的,对曾孙下不去手,对孙子却一点也不客气,现在还隐隐作痛呢。幸好旁边的老太太及时制止了,要不估计一段日子都下不了床。

    惹得柔娘在旁边偷笑了半天,她自己的儿子一点也不心疼,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让孙禹长在书房里,还嫌王小麦瞎捣乱,不教儿子学好。

    老太太身体本来不太好,腿脚有些不利索了,王小麦回来这段时间倒是又开始精神了起来。看着柔娘大着的肚子,天天笑的合不拢嘴,亲自下厨给孙媳熬汤。柔娘本来过意不去,王小麦一番劝说下,才让她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老人家忙碌了一辈子,一旦闲下来反而更不习惯,倒不如让老太太多活动,反正又累不着,就当是锻炼身体了。

    单雄信的老婆韩氏正抱着孩子指挥着一帮丫鬟婆子洗菜,看到王小麦出来,把儿子塞进王小麦的怀里:“你帮我抱一会儿,时间不及了。”

    这女人就是个人精,知道王小麦喜欢孩子,从来不会跟他客气,给根杆子就往上爬。单雄信一世英雄,被她制的死死的,倒是应了一句话,英雄难过美人关。

    “二哥呢?”王小麦逗弄着怀里的单道真问道。

    “去城里拉酒了,应该快到了……”

    话音还没落下,单雄信就牵着马进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