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漫漫大唐路 >

第97部分

漫漫大唐路-第97部分

小说: 漫漫大唐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建成部首先登上城墙。可以说李大的军事才能和军事天赋也是不差的,只不过其后大唐建立,李大身为太子要留守京师,征讨的任务也多落在了李二头上。

    李建成看起来三十来岁的样子,长得虽然不像李二这般魁梧壮硕,但也算是强健有力了。面容上的线条很是柔和人一看就有亲近感,说话的声音也是不疾不徐,一副从容不迫的姿态,下颚和唇边留着短短的胡须,看起来很是成熟稳健。

    “在下失礼了,还请太子殿下恕罪。”王小麦向李大行了一礼。

    李大抿着嘴一笑,他刚才面向众将,看的很是真切,想起刚才王小麦狼狈的模样就觉得很好笑,心道这倒是一个有趣的人。

    两人头次见面,没什么话题可讲,只是相互恭维了几句,“久仰大名,如雷贯耳”等等。

    这时候礼部的官员过来禀报,大军已经准备完毕,皇帝和文武百官都在城内等着了,大家还是尽快启程,以免耽误了祭祖的时辰。

    李大闻言点点头,一声令下,早有牵着马匹的兵士来到桥上,为首的自然是李二的青骢马。李大赞了一声“好马”,走上前从兵士手中接过缰绳,摸了摸青骢马强健的脊背,不住的点头。他也是好马之人,自然看出这匹青骢马不同寻常。

    王小麦瞪着眼,心道李大不会是看上了这匹马,要夺走弟弟的爱马吧?诸将看到李大的此番表现也是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太子这是什么意思。

    下一刻,众人就睁大了眼睛,李大牵着马径直的走到李二面前:“请主帅上马!”

    这……在场人下巴的都快掉了,太子竟然给秦王亲自牵马……这这这……这个世界是疯了吗?东宫的几十个将士完全被李大的这番表现搞蒙了,太子今天怎么尽是干些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事。

    李二也是楞了一下,饶是他久经沙场,少年老成,此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内心里,他是很想接过这个马缰的,毕竟老大一直压在他头上,哪怕是原来父亲在外地做官的时候,老大也是家里绝对的话事人。这些年来,他从唐公二世子到现在的秦王,身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老大却始终压了他一头。未来,这个身份的差距会更大,会出现一道鸿沟,他是君,而自己是臣。

    君臣有别,李二已经尝到了权力了滋味,其中有甜有涩,洛阳的万民欢呼,刘文静的死亡,都是这层身份给他带来的结果。战胜王世充和窦建德之后,他已经彻底不满意现在的身份,就像有些将领私底下说的那样,老大何德何能,压自己一头?

    李二伸出手,刚要接过马缰,心头又是一阵犹豫,还是又把拳头收了回来,对着李大行了一礼:“长幼有序,世民怎可劳动大哥为我牵马?”

    李大脸上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老二只说了长幼有序,看来他还是不服啊,没错,两人之所以有这些身份上的拆别就是因为年龄。自古以来就是嫡长子继承皇位,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则,就算你再不服,也是无法改变的。李大笑了笑:“说这些作甚,你我既是兄弟,又是君臣,今日你为大唐立下如此战功,作兄长的不过是为你牵一匹马又有何不可?”说这话就把手里的马缰塞到了李二手里。

    王小麦看着二人这番绵里藏针的交锋,皇家的教育果真是不简单,这两人年纪都不大,说话却都是老狐狸一般人听得费力。李大的这一手很是高明啊,他看似自降身份为弟弟牵马,说的话里却是一口一个大唐,这是在有意的标示自己的正统身份,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没人会感到不妥,因为他就是未来的皇帝,家天下的时代,整个大唐可以说未来都会他的私人财产。但是这话听在李二耳朵里就不那么好受了,他劳苦功高,最终却只是一个替人家打工的马仔,这事放在谁身上也不会甘心啊。

    “如此就有劳兄长了!”李二也丝毫不提对方的太子身份了,只是称呼李大兄长。

    听得旁边的礼部官员不住的皱眉,如此的场合,秦王怎么开始家长里短的聊起来了,不过李二是得胜回来的大功臣,他自然不好说什么,否则可能早就提醒他注意礼节了。他的职责就是如此,凡是到了的典礼等场合,文武百官都是听从这些礼部官员的摆布,就连皇帝做得不对也不行。

    大军终于在礼部官员的再三催促下出发了,李二为首,后面跟随者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大军光是通过灞水桥,就走了足足一个上午。请:

第三十三章 长安长安() 
大军浩浩荡荡的过了灞水桥之后,一路走来,早就收拾好行囊的府兵便纷纷没入官道旁的小路,脚下的步子也变得轻快了不少,离家近一年,人人都已经是思归心且。天籁.⒉3TT.

    李二和身后的二十五员战将走了半个时辰,便远远的看到了明德门,后面是富贵率领的三千新军,再后面是押解着俘虏和战利品的队伍。城门外守候的百姓看到远处的烟尘升起,便知道大军归来了,人群顿时沸腾了起来,维持秩序的城门守军赶紧将越过道路界线的百姓赶到两边,这才闪出一条笔直的大路来。

    “哐哐哐哐……”距离城门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人群便听到了新军整齐的步调声。声音越来越近,心脏仿佛也跟着这齐整的步伐一齐律动起来,大热的天,人却被这支军队的气势骇得起了鸡皮疙瘩,但是身上的血液却感觉像是着了火,像是要燃了起来。

    “咚咚咚咚咚……”一阵锣鼓声响起,军乐手玩命的鼓动手里的器乐,新军的步调声音太大了,不使点劲吹奏根本盖不住。

    听到军乐响起,从李二往下,人一齐开口,唱起了胜利的凯歌:

    “受律辞元,相将讨叛臣。

    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

    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

    “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

    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

    一《秦王破阵乐》彻底点燃了众人的情绪,就连一直跟着哼哼的王小麦,也是一阵激动,遥望眼前的明德门,心道这就是长安了。梦里不知身是客,想不到自己竟然能够有幸见识到这座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都。心中涌现出无数的溢美之词,尤其是唐朝是一个诗人辈出的时代,无数的金句流传于世,什么“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等等。

    不过眼前的长安城确切来说还是一座新城,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不管了,苏轼赤壁怀古都坏错了地方,自己对着一座新城乱感慨也没什么不妥。

    “王兄,王兄……王小麦……”隐隐约约感觉有人在叫自己的名字,下意识的朝声音的方向看去,一高一矮两个人正卖力朝自己呐喊。王小麦一阵错愕,这人面孔有些熟悉,只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了。再仔细一打量,两人衣着很是华贵,身边跟着几个膀大腰圆的彪形大汉,看样子应该是富贵出身。

    “是我……”那人努力挥着手,“我是独孤修德……”

    独孤修德?王小麦恍然大悟,急忙向两人招手,不过大军行进的度虽然不快,但是很快走过了两人所在的位置,回头时的视线已经被身后的尉迟敬德挡了个结实。

    “那人就是王小麦?”独孤修德旁边的少年睁着大眼睛问道。这少年皮肤白皙,长得甚为俊俏,仔细一看,便可以现是一位男扮女装的少女,难得的是眉间有一颗善痣,更是为她平添了几分风情。

    “没错!”独孤修德点点头,“恩公不光救了我,而且还逼死了王世充,为我们报了父仇,对我们独孤家可谓是恩重如山。当日洛阳一别,他还只是个区区的国子助教,没想到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已经为朝廷立下不世大功,此番入朝,来日必当封侯拜相。”独孤修德随秦琼程咬金逃出洛阳之后,一路来到长安投奔唐朝。

    独孤家与大唐皇族李家渊源深厚,李渊的母亲就是出自独孤氏,而独孤修德的祖父独孤藏与李渊的母亲是亲姐弟。

    独孤家据说是光武帝刘秀的后裔,因征匈奴被困独孤山,遂称独孤部落,改姓独孤氏。西魏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巧嫁三女,长女独孤金罗嫁给了北周君主宇文毓,后被追封为皇后;四女独孤毗罗,也就是李渊的母亲,被追封元贞皇后;七女独孤伽罗,嫁给隋文帝杨坚,后来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文献皇后。独孤氏三代外戚,何其盛哉,一门出了三位皇后,是一件空前绝后的事。

    因为外戚的身份,入唐之后,独孤修德就被任命为膳部郎***职礼部。入唐之后的生活虽然安逸,他却时时刻刻没有忘记满门的血仇,父亲和伯父的死就像是一块除不去的心病时时纠缠着他。四个月前,洛阳被攻陷的消息传来,一起而来的还有王世充身异处的喜讯,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是当日救他一命的王小麦带着一群百姓攻入了皇宫逼死了王世充。救命之恩加上为父报仇,这份恩情如何报答也不为过。

    因此早就打听清楚了王小麦今日会随秦王进城,今日一早便带着人前来城门等候了,只是出门的时候偏偏撞上了妹妹独孤旃檀,非得央求和他一起出来凑热闹,无奈之下只好叫她换了身男装一起出来。

    独孤旃檀歪着头看着兄长,一脸的失望之色:“我看这个王小麦很一般啊,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哪有传说的那么英武?”

    独孤修德没好气的瞪了妹妹一眼:“你以为盖世英雄都是五大三粗的武夫?恩公当日救我之时面对搜捕的大军面不改色心不跳,这才是真正的勇敢。”说完这句话就觉得有些脸红,王小麦当时表现的的确还算是镇定,不过等王仁则一走就原形毕露,走路都走不稳了。不过增加说服力,只好把王小麦说成是临危不乱的勇者。

    “真的?”独孤旃檀看着兄长的表情有些狐疑的问道。

    “当然,”独孤修德毫不犹豫的说道,“要是没有这一点,怎么敢带着一帮百姓攻打皇宫?”

    “嘻嘻……”独孤旃檀调皮的笑了笑,“这么说人家可要好好的见识见识他了。”

    “你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吧,一天到晚都不带闲着的,一点也没有女人的矜持,别把恩公吓坏了。”独孤修德摇着头说。这个妹妹啥都好,就是性子有些活泼,不像是个女孩子。,**,:

第三十四章 王之末路() 
入了明德门,眼前便是一片开阔的朱雀大街了,朱雀大街两侧也是围满了前来观看凯旋仪式的百姓。不过长安的百姓比起洛阳百姓来表达情感就含蓄的多了,关中人天生的冷傲性格让他们不习惯在大庭广众之下释放感情。看到凯旋的大军走过眼前,至多也只是拍拍手,很少有人会大喊出声,场面热闹而不显热烈。

    “哐哐哐……”三千新军鱼贯而入,震天的正步响声响彻云霄,这次入城,富贵早就在行军路上演练的多次,如今已经是轻车熟路。

    人群看到新军的这番表演一片失声,场面一时有些沉寂,偌大的朱雀大街上,只能听到军乐的响声。旁边礼部的官员一头冷汗,不知道百姓们这是中了什么邪了,竟然在这个时候冷场了。

    富贵一片的忐忑,难道这次排练的良久的入场式演砸了?李二的脸色很难看,万万想不到,一次这么大的胜利,竟然得到的是一片冷漠。旁边的李大依然保持着风度翩翩的笑容,只是笑容里却多了几分尴尬,虽然他从心底里希望李二的这次凯旋搞砸,但是这种场面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这件事要是传出去大唐的颜面何存?外人还不以为大唐不得民心,受不到百姓拥戴。

    ……

    “哗……”不知道是谁先鼓起了掌,朱雀大街随后被喧嚣的欢呼声淹没,人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齐整的军队,这才是大唐的百战强军。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人群中有不少经历过上次大战宋金刚之后退伍的老兵开始唱起了《秦王破阵乐》,声音由小及大,最后传遍整个朱雀大街。

    嘹亮的军歌再度响起,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李二举着手朝两边的百姓挥舞,目光每看向一处,那块的百姓便扯着嗓子大声呼喊秦王的名。

    看着沸腾的长安百姓,王小麦暗暗咋舌,这关中人不动则已,一动起来简直就是如疯似颠啊。

    “秦王……秦王……秦王……”震耳欲聋的呼喊声甚至传到了皇城之下的文武百官耳中,众人面面相觑。坐在龙位上的李渊一愣,忙叫人去打探状况,不一会儿打探情况的人就汇报给了他结果。李渊闻言一阵沉默,心里喜忧参半,喜的是感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