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帝业 >

第16部分

汉末帝业-第16部分

小说: 汉末帝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翊决定随蔡邕北上,也不是头脑一热,一时激动下的产物,自然是抱着其余目的的。

    其一,上演一出千里随师求学的美谈佳话,再找人宣扬出去,广传天下,提高自身名望。

    其二,并州将是王翊计划争霸天下的根基之地,然而对并州除了书籍州郡志之外,所知甚少,尤其是西河、朔方、云中、五原等几乎脱离大汉掌控的郡县,更是一片空白,此次北上,便要借此熟悉一番并州北部之山川形胜,以待将来。

    其三,鲜卑、匈奴、羌人等胡人近年来越发猖狂,时常犯边,日后若要稳控并州,来自草原的异族是一道躲不开的槛。借此机会摸摸胡虏的底,若有事,也顺便让随行的选逢义从见见血,也算练兵,虽然可能会死人!

    其四,便是小蔡琰了,还未彻底收服调教,若是就此分开,刚刚侵入小萝莉心里的影子淡化了怎么办。

    当天王府忙碌起来,张氏心中万分不舍,却又无可奈何,亲自替王翊准备行装。王翊则在选逢义从中挑选了四什人马,带上高顺与杨凤。至于王顺则被留下统领主持剩下的义从,没办法,现如今也只有王顺受到王翊如此信任,将最心腹的力量交给他看着。

    王端、王竣两兄弟也想跟着,不说王隗、张氏的反对,王翊也决绝地回绝了,让其待在家中侍奉父母,读书习武。

    旭日东升之时,迎着初夏之暖阳,王翊并蔡邕一行四十余人,徐徐离开祁县城,这将是王翊头一次出太原郡,北上纵览并州大地,见识北疆风土。

    前一晚,王隗、王翊两父子又促膝长谈了一番,直至深夜,谁也不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

第十三章 萝莉娇柔() 
接下来几日,王翊就一直呆在府中,白天跟着蔡邕学习,至于学到了什么,则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王翊对蔡邕的学问、风骨、品格、德行,确有敬佩,但仅此而已。这么多年以来,王翊亦读了那么多书,但也只是涉猎了解而已,谈不上深刻研究,只是为了了解适应这个时代的文化,适应这个社会。

    别看王翊平时表现的谦虚好学,苦修圣人之学,实际上所谓的圣人之言,先贤思想,对他没有丝毫思想上的启迪,道德上的束缚。

    王翊只是王翊,只是以他自我为中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才是他的人生信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才是他的行事准则。

    至于所读的书,都是抱着功利心态去读的,十年的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品性隐藏起来,藏的更深,伪装成一个君子罢了。

    相比于儒家提倡的仁义君子,王翊更愿意做一个戚戚小人。

    因此,王翊拜蔡邕为师,并不是为其所折服,所谓滔滔不绝的敬仰之情,当真是配合表演的一出戏,并且,演得不错。

    王翊不是为了学习蔡邕这博古通今的学问,不是为了学习其清高淡泊的德行,更不是为了学习其忠君报国,忧国忧民。

    王翊看中的,只是其在天下士人之中的威望,在世家氏族中的名声,前世其远避江海十二年,其间更是受到无数世家士人的追捧,教授了许多学生,其中多有江东世家子弟,顾雍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未来乱世来临之时,若要争霸,首重视人才,挂着蔡邕嫡传弟子的名头,必定能够引起天下一部分人才的注意,以收其心。不管蔡邕到时候是生是死,若是生放在身边供奉着,对人才的吸引效果好些,若是已经亡了,则方便王翊打着其旗号招徕行事。

    不可否认的是,蔡琰是另一重要原因。前世,名传于世,流芳千古的蔡文姬,其文才,其气质,其美貌,可谓无数人的梦中女神。而其悲惨的人生际遇,令人嗟叹之时,也平添了几分怜惜。

    此时,有这机会,虽然还是四五岁的小萝莉,王翊不由自主得为其所吸引,猎奇心理占据大半内心,还有那对美好事物强烈的占有欲。

    这也是王翊这两天,异于平常,放纵自身,不断逗弄蔡琰,与其嬉戏的缘故。王翊内心甚至一度有来一次萝莉养成的冲动,只是蔡邕的存在,显然是没有这个机会了。

    有时候王翊有些阴暗的想法,来一场意外灾祸,蔡邕身亡,小蔡琰沦为孤儿,有着蔡邕弟子的身份,便可顺其自然地纳入府中。唔,这个也只能想想了。

    这些日子,王翊看似一副认真踏实,谦虚好学的样子,实则心不在焉,内心毫无波动。后来着实觉得枯燥,便提出学习蔡邕的飞白体,发明并完善飞白体可算是蔡邕一生颇为得意的事情,见王翊兴趣所在,极为开怀。

    蔡邕被请至王府中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祁县,本地贤达望族多有积极登门拜访之意,似乎都将蔡邕戴罪之身,正处流放途中的事默契地忽略了,王府顿时车水马龙。

    蔡邕虽然不愿张扬,力求低调,但是架不住众客殷勤临门,也不得始终避而不见。见了张三,还有李四,于是王府开始夜夜笙歌,嘉宾汇集,极为热闹,丝竹之音每每响至夤夜方才停息。王隗对此极为支持,虽然主角是蔡邕,但他也借此加强与祁县本地士族贤达的沟通,根固王氏的地位影响。

    这下,王翊解脱了,有时间便与蔡琰待在一起,练字读书,习武听琴。一副谦谦君子的皮面下,掩饰着一颗躁动的心。

    入夜之时,王府大厅中仍然灯火通明,接待的是县令一行人。蔡邕到祁县的第一天,县令便得到了消息,本想早早地便来拜访,只是顾忌蔡邕正处流放之境遇,怕得罪了朝中宦官,影响了仕途,一直按捺着。

    但见这几日本地贤达不断登门,县令也做不到稳坐磐石了,思前想后,还是上门了,所谓法不责众,更何况还有王氏在上面顶着。

    王隗对此没有表现出异样,一如既往地接待,介绍,至于心底到底怎么想的,便不得而知了。

    王翊的书房内,王翊轻轻握着蔡琰的小手,在绸布上写着字,当然是飞白体。柱台之上的油灯,燃烧着昏亮的火苗,奋力向上攀爬着。

    周围一片静谧,红袖添香,就差芙蓉帐暖了!

    王翊的心思全不在习字上,此时他心中有股不自然,一股莫名的冲动正在王翊体内不断酝酿着。

    蔡琰小手的柔嫩,让他感到一阵温软,忍不住握着整只手,豪无缝隙地包裹住。一阵暖意透过手掌,沿着胳膊,渐渐涌入心头。

    低头看着蔡琰认真书写的模样,洁白如玉的脸蛋略带些红润,小巧的鼻子挺立着,樱桃小嘴紧紧抿着,王翊突然有种想尝一口的冲动。

    小蔡琰似有所觉,脑袋向上昂起,睁眨着一双明亮动人的眼睛看着王翊:“翊哥哥,怎么了呀?”其中的天真无邪,清净纯洁,让王翊心头不停颤动。

    王翊忍不住身体前驱,将蔡琰整个裹在怀中,下巴顶在她的肩上,面颊紧贴着光滑的小脸,用力嗅了嗅幼女清香,淡淡的体味满含着着童稚之意,王翊感到一片安宁。

    蔡琰被王翊整个用力抱在怀中,感到束缚,再加上王翊鼻中温热的气息时不时侵袭在脸上,略感不适,开始扭动挣扎起来。

    娇小的身躯紧贴着王翊,不断地扭动着,蔡琰想要挣脱,王翊终于直起身子放松了。

    王翊此时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前世身为一个合格的屌丝,自撸之事可谓习以为常,也就是从十四五岁开始的。

    这一世,同样的年纪,王翊身体早已开始发育,女人的滋味是久而未尝。自第一次梦遗之后,身体的滔滔欲火便开始燃烧了,时有压制不住对女人的欲望之时,也通过自渎之行为释放了。

    但此时,面对一稚女,王翊居然也涌起了的欲望。这让王翊脸上感到一阵羞臊之意,无论前世今生,王翊最喜熟美人,但今日哪怕自己再饥渴,也不至于对这四五岁的小丫头起反应吧。

    哪怕她是蔡文姬,哪怕她将来亦是不折不扣之美人,王翊暗骂自己禽兽,深吸一口气,想要压制一下沸腾的欲望。

    小蔡琰此时怯生生地望着王翊,眼睛中波光流转,粉嫩如玉的面容吹弹可破。

    想到其前世一生凄苦,可悲可叹,此生有此机会,让王翊下定了护其一生的,改变其悲苦命运的决心。

    当然,还有强烈的占有欲,如此佳人,岂容匈奴狗彘之辈玷污,怎么也该由自己占有享受。

    抚摸着小蔡琰娇嫩的面颊,一副懵懂无辜的模样,让人心怜,王翊嘴角漏出一丝邪笑。

    当晚,雷鸣电闪,似是有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发生。

第二十七章 骑都尉王() 
杨凤连夜回到羊头山,欲率众往投冀州,有不从者,皆杀!众黄巾惧之,不得不从。

    其后,王翊统率四千步骑入上党,清剿残余黄巾,不过两日,上党诸县尽复,黄巾消亡。

    所获财物除赏赐士卒收买人心外,尽皆运往雒阳,进献灵帝,打点上下。而王翊接下来则驻军上党,等候朝廷消息,或者说等候封官的诏书。

    雒阳城依旧雄伟壮观,只是不见了往日的喧嚣,坊市勾栏之间十分冷清,只有巡城卫士不断巡逻的身影。

    黄巾之乱,为大汉天下带来了太多的未知,太多的不确定,之前大肆捕杀角逆道众,大汉国都各处还残留着雨水也洗刷不掉的血腥味,笼罩在一片萧索之中。

    自张角作乱后,灵帝难得地拾起朝政,日日大朝,江山不稳,寻欢作乐也颇感乏味。

    朝堂上,灵帝听着大将军何进汇报雒阳周边防卫事宜,见安排妥当,也松了一口气,前些时日,他可是做梦都梦见黄巾贼军攻破雒阳,国破家亡的情形。

    王允静坐在下,看着何进在御下表演,一副干练有才的样子。他已经拜豫州刺史,即将前往赴任,抵御黄巾。

    何进说的口干,退下回座,朝堂顿时陷入沉寂。一御史起身拜道:“陛下,臣有事奏。”

    灵帝正觉无聊,挥了挥手:“准!”

    那御史恭声禀道:“并州祁县王氏有一子翊,年十九,少年俊才。上月上党黄巾乱起,王翊为报君恩,募集义兵,随太原太守臧旻歼灭黄巾逆众于京陵城下。而后率众南下,两日便扫除上党蚁蛾,平复地方,从此并州再无黄巾!”

    灵帝闻言大喜,朝中虽已经派三路大军征讨,然时日尚短,未见成效,天下黄巾依旧猖獗。

    并州黄巾覆灭可谓难得的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灵帝急问道:“此事当真,我大汉竟有如此少年英雄!”

    那御史不慌不忙答道:“臣不敢欺瞒陛下,王翊击破黄巾,缴获财物无数,已遣人悉数运往雒阳,进献陛下,足有十余车!此时王翊的使者正在殿外。”

    听到有十余车财物要献予自己,灵帝眼睛一亮,故作淡定,吩咐唤王翊使者进殿。

    一炷香的功夫,王顺低眉顺眼,经过重重守卫,上殿而来。行至殿中,啪的一声跪下,头紧贴着地面,腿肚子乱颤,丝毫不敢抬头看一眼高坐御座之上的灵帝。

    虽然灵帝实乃昏君,然其在王顺这样的小民眼中,仍是那高高在上,神秘莫测,受天下万民膜拜的皇帝陛下。

    此刻有幸面圣,王顺声音有些打颤:“小民王顺,拜见皇帝陛下。”

    灵帝急不可耐地问道:“朕听闻王翊率领义军平定并州黄巾乱贼,你与朕仔细道来。”

    王顺平复了一下情绪,露出他那副憨厚的表情:“回禀陛下,我家公子随臧太守击溃黄巾后,迅速南下上党,清剿余孽,平复地方,如今并州上下安宁,已无黄巾作乱。从黄巾贼众手中缴获了大批金银财物,我家公子心念圣恩,派小人押送进雒阳以作贡物献予陛下。”

    灵帝赶忙问道:“贡物现在何处?”

    王顺已能说的顺溜:“十几车财物俱在宫门之外,陛下随时可收归国库。我家公子感念君恩,并州黄巾虽已平定,然天下各州郡仍有数十万逆贼作乱,让公子心忧不已。愿率义军,前往助力剿贼,此刻正在上党等候朝廷诏令。”

    灵帝哈哈一笑:“王翊小小年纪,如此忠勇,上思报国,朕岂能拂其心意,寒壮士之心。传诏,封王翊为平东将军,领军出并州,征讨黄巾!”

    话音刚落,正在闭目养神的袁隗起身出列道:“陛下不可,王翊年纪太小,以将军之位许之,恐其不能胜任!”

    灵帝话放出口去,也觉不妥,只是如今袁隗竟敢质疑自己的旨令,有些发怒道:“霍去病不过十八岁便能拜将,王翊十九岁拜一将军职,有何不可?”

    侍立在侧的张让开口了:“且不论封王翊以平东将军之职是否合适,袁大人竟敢质疑陛下决定吗?”

    被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