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帝业 >

第17部分

汉末帝业-第17部分

小说: 汉末帝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侍立在侧的张让开口了:“且不论封王翊以平东将军之职是否合适,袁大人竟敢质疑陛下决定吗?”

    被张让污蔑,袁隗当即躬身对灵帝道:“臣不敢,只是陛下与诸位大臣皆未见过其本人,并州之战具体情况也不知晓,贸然封赏过大,只怕引人非议。”

    见王隗如此说,张让冷笑一声:“吾这里有一份太原太守臧旻大人的战报,对并州之事写的清清楚楚,不知袁太傅可要一观?”随后对灵帝矮身道:“只因见到捷报太过兴奋,请陛下恕奴婢未及呈上战报之罪!”

    灵帝并不以为意,让其起身。

    张让又道:“奴婢曾闻王翊曾千里护师北上,且十五岁之时便有率众歼灭鲜卑之壮举,只是被五原太守王智昧了军功,如此少年英杰,奴婢怕陛下受小人谗言,致使大汉痛失一冠军侯呀!”

    袁隗见张让暗讽自己为小人,怒道:“你!”

    这时王允出面了:“陛下,太傅所言不虚,臣乃王翊叔父,内举不避亲,然亦觉贸然以将军之位任之,怕骄傲其心。莫若赐之以骑都尉,统军作战,待其另立功勋后,再行封赏。”

    何进也来凑热闹了:“臣亦以为王刺史所言有礼。”

    灵帝见状问朝堂诸卿:“诸卿以为如何?”

    只见殿内不时有人点头称是,倒是一片赞成之声音。这些都是受了王翊好处的,此时自然要办事,有正直忠诚之人见王翊也乃士族之后,且声名不差,也不出言反对。

    只有袁隗张口欲言,但见殿内都是一片赞同之声,无奈叹息一声回座去了,骑都尉亦不是卑职啊。他总有一种预感,王翊不可信,且未来会是袁氏之大敌。

    当即灵帝便下诏封王翊为骑都尉,领兵征讨黄巾,王顺在下大喜,刚刚见袁隗反对,可是惊出他一身冷汗。

    殿内有人疑惑为何张让不出言反对,反而相助表现明显,要知道宦官与士族集团势不两立,王翊可是属于士族世家中人。

    他们哪知,王顺可是偷偷地送了好几车金银与张让府上,求其支持,这阉宦倒也守信,果真出言助力。

    下朝后,张让满怀喜悦地回府,今日朝堂上大削袁隗老匹夫的面子,可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这王氏子倒也是妙人,天下士族皆视吾等中常侍为乱国奸佞,然其却敢私贿吾,以求官职,也算是识时务者,可以好生扶持一下,在士族中埋一暗子。

    当夜,王顺又给张让府上送了千金,惹得张让直夸王翊会做人,吩咐王顺告知王翊好好打仗,日后封候拜将,不再话下。

    翌日,王顺带着好消息踏上归程,此时的王翊在上党也是厉兵秣马,只待诏书一到便东出并州!

第二十八章 兵出上党() 
并州,上党,壶关城外,汉军大营内,王翊安座高台帅案上,观察着高顺、毋丘兴率领士卒演练军阵,令旗不断舞动,军士随令而动。

    此时的战阵,如同一架结构精密的战争工具,而每一个士卒都是零部件,将校统领为重要轴承,军令旗语如同润滑剂般让其无碍运行,爆发出巨大的威力。

    经过旬月的训练磨合,三千余步卒逐渐熟悉,都是北地汉儿,配合间逐渐默契,令行禁止。疾如风,徐如林。

    王翊很是满意,然而真正的精锐还是打出来的,需要鲜血的浇灌,祁县带出来的士卒相比太原军士还差的远。

    王翊也有烦心事,王氏嫡子这个身份不是在哪里都适用的,因此王翊屯兵上党,一方面收揽军心,一方面等候朝廷诏令。

    以祁县兵曹的身份统领这数千大军,终究不合,就看那吕布,虽有收敛,心底里怕是对王翊并无多少敬意。

    经过十几日的接触试探,王翊熄灭了收服吕布的心思,此时的吕布野心勃勃,陶醉在杀敌立功,加官进爵的畅想中。

    此时若对吕布说,让做王翊家将,以吕布的刚烈性子,只怕会当即发作,对王翊羞辱一番,率众离开。当然手下骑卒其恐怕是带不走的,王翊收买人心的手段越加老练,不过几日便尽得其心,此时的吕布可不是那个威震草原的并州飞将。

    王翊目光转向南方,也不知王顺雒阳此行结果如何,有没有顺利求得官职。若是失败了,怕是要先强行率军出并州参战了,王翊眼中掠过一丝坚定。

    帅帐内,王翊背身而立,盯着悬挂而起的中原各州地图,看的出神。山岭,河流,城池,路线,标注其上,虽然模糊简陋,亦能感受到大汉国土之壮丽。

    思索着下一步的行动,王翊心中闪过阵阵悸动,真想对众人大喝一声:“放眼看看这表里山河,都是朕之天下。”

    膨胀的狼子野心将王翊吞没,然终究是幻想,回过神来,自己还只是祁县王氏子,为一撮尔县吏,迢迢争霸之路还未迈出第一步!

    此次黄巾,吾一定要把握良机,扩充实力,提升名望,进爵加官,迈出霸业第一步!王翊在心底怒吼道!

    王端、王竣进帐进帐,对王翊抱拳行礼,王翊露出笑容,让其坐下。问道:“军营生活如何?”

    两兄弟自祁县随王翊南下有月余了,军营是个大熔炉,一段时间的磨砺下来。举手投足间尽显军人气质,虽然略显稚嫩,一身戎装,倒也是英姿飒爽。

    两兄弟王端好动,王竣喜静,刚一入座,王端端起案上茶水一口喝下,对王翊道:“大哥,这统兵作战之道,果真与书籍所言相差甚远,这些日子我可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一天我也要和大哥一样,做一个统帅大军,征战建功的将军。”

    王竣在旁边看着二哥畅言,静悄悄地含笑点头。

    王翊轻笑一声,道:“让你们担任一什长,与一群匹夫为伍,不觉得委屈吗?”

    王端顿时不乐意了王,站起身来:“大哥,你此言不妥,外面的将士们可是要跟着您一起上阵杀敌的,同袍同矜,是真正的勇士!”

    见王端急了,王竣笑了,打趣道;“二哥莫急,大哥这是在与你开玩笑了。”

    王端刹那间也回过神来,嘿嘿道:“虽然只率领几个士卒,但也觉不简单,军中有老卒,经验丰富,我收获颇丰。”

    王翊上前拍拍王端与王竣肩膀:“知道爱兵,与众同甘共苦,不错,但仍需努力。统领十人、百人、千人、万人皆有不同,需仔细体会,日后有的是统帅数千甚至数万大军征战沙场的机会。”

    王端与王竣皆重重点头,王翊挥挥手让其下去了。接下来几日,王翊安坐大营,偶尔进壶关参加宴会。

    王翊稳得住,吕布可不行。这日,王翊正巡查士卒,毋丘兴与高顺、关羽随同在侧,吕布突然冲至王翊面前大声喝问道:“王兵曹,吾等已经在此待了半月有余了,何时开拔,剿灭黄巾,莫不是胆小怯战吧?”

    兵曹二字咬的极重,王翊顿时心下一沉,当着诸多军士,这吕布竟敢如此削自己的面子,果真是桀骜不驯。

    眼神凝聚如刀,直勾勾地盯着吕布问道:“吕将军这是在质疑吾之决定吗?”

    虽然被看得极不自然,但吕布不吃这一套,硬着脖子道:“将士们都想建功立业,在下只想知道何时出征,如若不然,敢请放吾等回太原!”

    王翊正待言语,这时有卫卒奔至,向王翊禀报道:“公子,朝廷有使者到了。”

    王翊眉头一跳,喜色挂上眉梢,不再管吕布,带着人往去迎接。

    校场内,王顺领着一个小黄门,见王翊疾步过来,对他使了一个眼色。

    王翊心下明了,事情办成了,放下了心中一块石头。整理了几下衣裳,迎了上去。

    略微寒暄过后,王翊召集全军,带头静听诏书宣布。

    那小黄门摊开丝帛,放眼望着高台之下密密麻麻的士卒,感到一阵得意。

    很快带着些尖锐的声音,在校场上响了起来:“并州王翊,少年干才,思报君恩,今赐封骑都尉,率军进剿黄巾,望再接再厉,建功报国。”

    王翊慨然道:“翊奉诏!”

    小黄门满面矜持道:“恭喜王都尉了!”王翊连道不敢,带其进帐为其接风,吕布看向王翊满是艳羡。

    第二日,送走了心满意足的小黄门后,王翊正式率领大军,开拔启程,出并州剿贼。

    当此之时,天下黄巾最为猖獗的,便是冀州与豫州了。王翊暗自权衡一下,冀州有张角这个精神信仰在,怕是不好对付。

    冀州这块硬骨头还是先让卢植啃着,自己率军南下豫州,波才在颍川闹的很凶,官军并不占优势。

    且银川距离雒阳太近,在灵帝看来豫州黄巾时刻威胁着帝都安全,朝廷也更加关注,在豫州建功可比远去冀州更受重视,哪怕张角在冀州。

    王翊计较完毕,恰巧朝廷又传来旨意,令其转道豫州,驰援颍川,便雷厉风行,率众急行。出上党,入河内,过河南,直向颍川,在新郑休整一日后,沿着洧水南下朝着长社直扑而去。

    此时的长社,黄巾围城,猖狂无比,官军在皇甫嵩、朱儁的率领下困守孤城。然则,一场大战即将展开,除了王翊这支援军外,长社西边数百里外还有一支汉军也正向东驰援而去,领军者,骑都尉曹操。

第二十九章 黄巾围城() 
五月桃花,芳菲寥落,片片花朵带着些凄凉随风飘荡,转着圈儿,徐徐坠地。

    朱儁的心底,就如这飘零的花,清冷,悲凉,浓郁的哀愁,挥之不去。

    前番亲率北军将士并精锐勇卒二万余人,意欲一战而定豫州黄巾,谁料波才这草莽竟然颇具统兵之才,临敌指挥,调度有方。

    发挥黄巾人众之优势,再加上正是其气势嚣张之时,即使官军装备训练皆远胜黄巾,初次接战下,竟然惨败于波才,连累与皇甫嵩退守长社。

    波才顺势围城,将官军困在其中。长社城内,兵卒缺少,士气低落,城池在波才数度进攻下摇摇欲坠。若不是皇甫嵩与朱儁尽力维持,麾下将校英勇,只怕早已为其所破。

    望着城外密密麻麻,气焰猖獗的黄巾贼众,朱儁心情沉重,双手紧紧按在女墙上,眼眶深陷,布满血丝,自黄巾围城以来,他就承受着莫大的压力。

    “将军!”身后传来一道守卫行礼的声音。转身一看,只见一容貌俊伟,目带威严的中年将领,跨步走来,对朱儁道:“公伟,敌情如何?”

    朱儁对皇甫嵩抱拳,而后转身对着城外黄巾大营,声音有些疲惫:“经过这几日的猛攻,黄巾也是损失惨重,波才怕是要休整两日了!”

    见朱儁情绪有些低沉,皇甫嵩出声安慰的:“公伟不必自责了,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必如此挂怀!”

    朱儁叹息一声:“吾无惧败绩,只是连累义真兄与我困守长社,影响我军剿灭乱贼的大局,使战局变得如此被动,让黄巾逆贼在外猖狂,而我忠贞勇士确只能龟缩城内防守。心中有愧呀!”

    拍拍朱儁肩膀,皇甫嵩眼神犀利地对着远处黄巾大营,故作轻松说道:“黄巾数量虽众,然其多未经训练,装备简陋,兵器不足,我军有二万多健卒,波才纵有军十万,也绝对无法攻破长社,况且朝廷已经派军来援。”

    被皇甫嵩开导,朱儁右拳猛砸在城墙上,手背上有些血肉模糊,哈哈大笑两声:“大丈夫竟作此妇人状,羞煞我也,如今吾只需杀敌守城,至多与黄巾玉石俱焚便是!”言语铿锵,气势宏烈。

    附近的军士们听闻朱儁豪言,皆精神一震,士气大增。皇甫嵩附掌赞到:“朱公伟,真英雄也!”

    这时有小校上前禀道:“将军,北城有人潜至城下,自称乃骑都尉王翊麾下信使,有要事求见将军。”

    皇甫嵩与朱儁对视一眼,朱儁问道:“义真兄,你可知道这骑都尉王翊乃何人?”

    皇甫嵩摇摇头,吩咐道:“汝去将人带过来,本将有事询问。”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一个身着麻衣的汉子被带至,看起来便是精悍壮士,对皇甫嵩与朱儁恭敬道:“拜见二位将军,小人乃骑都尉王翊麾下前军斥候,我家骑都尉大人奉雒阳诏令,前来援助长社,特派小人前来联络。”

    皇甫嵩心存犹疑,问道:“这骑都尉王翊是何人,你与我道来。”

    那军卒也不慌张,将王翊讨贼建功,受奉骑都尉,奉命驰援颍川之事一一道来。

    皇甫嵩见其说的仔细,许多细节都能描述清楚,眼中怀疑渐渐散去。

    旁边朱儁见真是朝廷的援军到了,赶忙问道:“既然如此,王翊带来多少人马,离长社有多远?”

    王翊信使回答道:“千余精骑,三千多步卒,皆是我并州悍卒,此刻尚在五十里外洧水上游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