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帝业 >

第7部分

汉末帝业-第7部分

小说: 汉末帝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王翊也发现这兵,练着练着像是有点歪了,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百余位选锋义从身上开始露出浓浓的死士味道。不过,王翊的初衷便是拥有一支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的精锐力量,死士也好,扈从也罢,能为其所用,为之效死,足矣。

    总之,对于带着强烈的王翊气息的选锋义从,王翊还是很满意的,投入的那些资源,终究还是有成果了,至于回报,王翊则是看向未来那战火纷飞的乱世。

    五人一伍置一伍长,十人一什置一什长,分为两队,每队五什,高顺杨凤各领一队,这便是两年前王翊对选锋义从的编制。至于什长、伍长的选取,自然是强者为王。每两月举行一次比武,个人之间、什与什之间,能者上庸者下,其中最强的一什在接下的两个月便是王翊亲卫,由王顺统领。

    十什的队伍,每次只有一支能成为王翊的亲卫,最强的那支!做王翊的亲卫,不只是奖赏待遇提高的问题,跟随在主人身边,为主人效力,在义从们看来是荣莫大焉。因此,每一什,从什长、伍长至小卒,都卯足劲儿训练,只为在两月一度的大比上,击败其余队伍,成为义从最强,为更多更好的赏赐,为王翊的认可!

    两年下来,王翊的亲卫侍从也换了个轮回,几乎每一什都做过王翊的亲卫,每一次看着各什为了自己亲卫侍从的机会,狂热拼命的样子,王翊内心就会忍不住膨胀起来;王翊何人?选锋义从之主也!

    也多亏了王隗对王翊的鼎力支持,虽然只有区区百人,但正是少年长身体之时,日日习武能量消耗巨大。王翊要求也高,除了粮米、粥汤等不可或缺的食物外,时常还需要肉脯、蔬菜,可谓消耗巨大。再加上麓台坞堡的构建,兵器弓矢的打造,马匹的购置,一年四时的衣服。还有王翊时不时地对选锋义从的赏赐,着实是耗资不菲。若不是背后有王氏,单凭王翊,还真的玩不转,王翊是当真耗费千金方才打造出这一屯之数的选锋义从!

第十一章 大儒蔡邕() 
太阳高高在上,光芒万丈,泽被天下。刺眼的阳光带着灼灼热意,笼罩在周身上下,即使穿着薄薄的衿袍,王翊也略感炎炙。蹲下身子,浇了几抔湖水,昭余大泽的清凉让王翊感到别样舒爽。

    “蹄踏蹄踏”,远处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黑衣青年骑马飞驰至河畔,一跃下马,动作麻利,骑术之精妙令人称赞。高顺几人也不阻拦,任其快速奔跑到王翊背后,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道:“禀公子,蔡大家已至十里外!”

    王翊不急不缓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滴,立起身来,平视前方:“终于到了。”清喝一声:“牵马来,出发!”

    旁边立刻有黑衣侍卫牵马坠蹬,王翊按着马鬃轻松地上了马背,周围的侍卫们也俱敏捷地骑上了马,挥舞着马鞭,一行人沿着昭余泽一路向南奔去,掀起一阵黑色旋风。也许是偏好喜黑,随着年岁的增长,王翊愈发觉得黑色漂亮,于是选锋义从的制式衣装便自然而然地由青色变成了黑色。

    天高云淡,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照耀着苍茫的大地。辽阔的晋中平原上,一辆匹马单车,不疾不徐,施施而行。

    一深衣广袖的中年儒士危坐其中,满脸的浩然正气,浑身上下透露着儒学大家的气息,眉角有一丝愁绪,似是在忧国伤时。这便是当代誉满天下的儒学大典,蔡邕,蔡伯喈。

    此时蔡邕正处流放朔方的路上,因其声望素著,押送的小吏也不敢轻辱,并允其坐车前往,否则以蔡邕与幼女的状况,走到朔方,太过艰难。

    因耿直陈言奏事,抨击宦官,弹劾污吏,受其诬陷,险些弃市身亡,最终也逃不过一个流放朔方的结局。虽然将要去边郡苦寒之地受苦,但一身的傲骨从未弯曲,与宦官祸国势力的斗争绝不会停止,蔡邕自己不曾后悔,只是苦了幼女蔡琰,小小年纪,便要跟着流离。

    轻轻抚了抚身边幼女的脑袋,蔡邕眼中满是怜惜,心头不由地颤动几分。小萝莉一副懵懵懂的样子,乌黑的大眼睛中满是灵动,抬头望了望父亲,侧身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倚伏在蔡邕的大腿上。

    蔡邕正自伤感,马车突然停了,外边传来了一阵马匹的嘶鸣声,紧接着由远及近,一片剧烈的马蹄轰鸣响了起来。外边的押差颤抖的声音透过帘布:“蔡大人,外边来。。。来了一队骑兵!”

    蔡邕掀开垂帘,探出头向前张望,只见前方一里左右的地方,一群青年正纵马飞驰而来,个个身着黑衣,意气风发,座下高头大马。领头的是位白齿青眉,劲衣束身的少年,周围青年明显以其为主,护在其侧,眼见近了方才放慢速度,直至马车跟前,停了下来。

    蔡邕正待说话询问,便听到领头少年开口了:“可是蔡大家,小子祁县王翊,听闻先生受诬含冤,路经此地,特来拜会!”

    审视着眼前朗目剑眉,举止有礼的青葱少年,蔡邕抚须叹道:“原来是祁县神童,吾尝听子师兄提到过,祁县王氏有一天授其才,今日一见果真不凡,当真是少年英才。”

    王翊也是悄然大量了蔡邕两眼,不愧为威望隆重的大儒,一身的正气,令人敬畏,虽然因为舟车劳顿,面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之色,但脊背挺的笔直,一身的铮铮傲骨。

    听到蔡邕的夸奖,王翊也忍不住漏出丝丝笑意,下马拱手弯身道:“先生谬赞了,翊不胜惶恐!”

    见蔡邕微微点点头,王翊又道:“翊闻听先生之博学、正气,慕名已久,今日得见先生,喜不自禁。翊斗胆请先生至祁县王氏府上一叙,多多聆听先生之教诲!家父见到先生也一定会很高兴的。”

    说罢,王翊的身子又矮了一些,执礼甚恭!

    蔡邕轻轻摇摇头:“吾正处流放,理应遵从朝廷法度,不便前往,公子的好意老夫心领了。”

    王翊见他拒绝,也不着恼,再拜道:“先生自洛阳至太原路经千里,已是疲乏,朔方亦远在千里之外,纵使不考虑自己,也要为幼女着想呀!”

    说完看着着站在马车上依在蔡邕袍下的垂髫少女,娇小的身材,梳着长长的辫子,眼睛水灵灵,满是灵性,小嘴嫩嘟嘟的,面容洁白,瓜子脸蛋,一看就是个美人坯子。

    见王翊打量着自己,有些害羞,脸上闪过一坨桃红,躲到蔡邕背后,又忍不住心中的好奇,探出小脑袋,眨巴着大眼睛,盯着王翊看。

    这便是大名鼎鼎的蔡文姬呀!王翊眼中闪过一丝混沌,思绪似乎在时空中扭曲穿梭,稍时回过神来,对着她漏出一个自认帅气的笑容,没想到小丫头赶紧躲到蔡邕腋下,好似被吓到了一般。

    王翊停止逗弄小蔡琰,收手低头,等待着蔡邕的回复。蔡邕听完王翊一番话,也是似有意动,沉吟片刻,低头看了看怀中幼女,满是慈爱,对王翊道:“也罢,老夫已经连累家人了,纵使自己活该,也不该让琰儿受苦了,只是要叨扰贵府了。”

    王翊一听,顿时喜上眉梢,“无妨无妨,先生乃是贵客,能至府中,是翊的荣幸,是王府的荣幸。”

    旁边的两个押差,似有不满,一脸的欲言又止,其中一个刚刚发声:“蔡大人,这不合。。。。。。”

    还未说完,便被王翊直接打断:“还请先生回车内,我们这就转道上路。”瞥了那二人一眼:“二位还有什么意见吗?”声音说不出的清冷。

    那二人为王翊所摄,见他紧了紧手中的长剑,周围靠的近的几个黑衣侍卫也俱将收放在剑柄上,心中闪过一丝寒意,不禁打了个哆嗦,连忙道:“没有,小人没有丝毫问题。”不敢赌王翊是否敢拔剑斩杀他们,他们也只是出身底层的氓吏而已,面对王翊这般的豪门贵公子,即使被杀也只是白死,并不能动摇其分毫,因此颇为识时务。

    王翊嘴角泛着满意的笑意,对身边的王顺道:“王顺,还不快给蔡先生赶车!”

    王顺呼诺一声,利索地跃下马,坐到车前,拿起了长鞭。王翊又转头指着王顺的马对两个小吏道:“那就劳烦二位共一匹马了。”二人连道不敢。

    一行人转弯向东行去,缓缓地驶向祁县,回首看了马车一眼,王翊嘴角闪过一丝莫名的笑意,不知道其在想什么,阳光的照耀下,留下一片影子,和沥沥而行马车声。

第十二章 拜师蔡邕() 
祁县距离昭余泽不过三十余里,带着一辆马车,再加上道路曲折不平,待到城门口,足足用了一个半时辰。王翊和一众义从这一路来走得略显憋屈,以往骑马狩猎,从来都是策马奔腾,疾驰在晋中大地上,像这样骑着骏马却施施而行,莫说人,便是马匹也甚觉无赖。放开了速度跑,区区三十里路,半个时辰不到便能跑完。

    一队守城士卒真百无聊赖,四散挨着城墙,对进城的百姓不管不问的。眼见着王翊一行人,领头的卫长,立马直起腰来,踹了踹旁边仍然散漫的手下:“赶紧的,王家公子回城了。”

    明显是认得王翊,见王翊近了,立刻带人连打带骂,驱散正在入城的些许百姓,如赶垃圾一般,迅速将城门洞清理出来。周围的百姓面色各异,有的习以为常主动让道,有的面色麻木任其驱赶,有的脸带不忿,若不是见到守卫手中的武器,怕是会奋起反抗。

    王翊远远地便见到了那城门小吏的动作,并没有什么大反应,更不会来一出“王氏子教训恶吏小人,为民出气”的戏码。身份的差距在这儿,一群庶民给豪门贵子让路,不过常态而已,社会规则便是这样,更何况那小吏还是为了讨好自己。

    王翊只是看了那卫长一眼,微微点了点头,幅度几近于无,但这也让卫长振奋不已,能让王氏嫡子记住自己,对于他这样的底层小吏来说,没准哪一天便被想起了,看中了,时来运转了。即使没有那运气,这也是一份谈资,拿去给那些没见识的乡人同僚吹嘘,亦能极大满足他的虚荣心。

    王翊早早派人通知了王隗,听闻王翊不声不响地把蔡邕请来了,虽然此行为略显不妥,但兴奋之余,王隗也管不了那么多了。那可是闻名天下,声名著于四海的大儒。

    张咏得知后亦是兴高采烈,跟着王隗站在门口等待着,若不是怕太过招摇,两人早已按捺不住要出城十里相迎了。

    见到蔡邕在王翊的搀扶下下车,连忙上前作揖:“祁县王隗,见过蔡大家,先生之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后面张咏也跟上拜见。

    王隗满面喜色,头一次对给自己行礼的王翊也不理睬,注意力全放在蔡邕身上。

    “哎,戴罪之人,愧不敢当,今日厚颜上门拜访,叨扰了。”蔡邕叹了口气,拱手回道。

    “先生见外了,来,快快请进,今日定要与先生促膝长谈。”王隗连忙招呼蔡邕进府。一番谦让推辞,待蔡邕牵着蔡琰的小手进门之后,方跟上。

    王翊在旁,眼见着刚才那一幕,方明白蔡邕之学识威望,在士林之中的威望之高,即使以王隗、张咏之老到,见了蔡邕也如“脑残粉”一般。哪怕王隗只是面上行为,但其做出这种姿态,也足以证明蔡邕声望之隆,当然这是王翊腹黑的揣测。

    当晚,王隗在府中设宴款待蔡邕,蔡邕、王隗再加上张咏,三人推杯换盏,高谈阔论,场面十分热烈,一副宾主尽欢的样子。

    王翊则静静地坐在下首,听着三个老朽聊得热火朝天,一会儿讨论圣人经学,一会儿担忧朝政动荡,一会儿哀叹生民无计。时而兴致高昂,时而长吁短叹。

    王翊没那么多伤春悲秋之叹,只是不急不缓地吃着肉,喝着酒,逗弄逗弄身边的小萝莉蔡琰。小丫头这一路来也是吃够了苦头,饿坏了,不停地吃着肉糜、糕点,满嘴都是油。

    见王翊盯着自己看,抓起一小块甜糕递给他:“翊哥哥,给,吃。”见到她水灵灵的大眼睛,清澈澄净,王翊漏出一丝和煦的笑容,低头含住小手上的食物吃了

    起来,顺便伸出舌头在蔡琰手上添了两下,惹的小丫头咯咯直笑。

    而王翊则是一阵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突然来了兴致,侧身俯靠在案上,右手撑着脑袋,张开嘴,侧眼瞄着蔡琰,脸上微微带着一丝邪笑。小蔡琰眉头皱巴了两下,又拿了一块糕点,放在了王翊嘴里,这回王翊不止吞下吃食还将她的手指含进了嘴里,舌头在几根小巧的手指上舔舐了一圈,又一圈,一根都没放过,感受其柔嫩。

    小萝莉一脸嫌弃的表情,迅速抽出了手,在案上摆放的丝巾上用力擦了擦,抬头萌萌地望着王翊,娇声道:“脏,翊哥哥,你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