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名门良婿 >

第23部分

名门良婿-第23部分

小说: 名门良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我可以奉陪到底。不说夫人是我生母,还有普安凌家,就是爹爹也断然不会因为你一个庶女,对我发难。可是你呢,如果真的惹恼了夫人,你可想过你往后怎么办,爹爹能护得了你多久?”韶华说话变得轻缓,但一字一句却直击心底。

锦华有些找不到自己的声音,“你、你要敢乱来,我告诉爹爹去!”

韶华莞尔,“七娘还是不懂吗?我不在李家长大,养的性子比较懒散,你不惹事,我绝不生非。抛开一切的是非,咱们还是可以做好姐妹的。”韶华实在没心思整日跟一个小丫头斗心眼,其实只要锦华不闹腾,凌氏也不是恶毒的嫡母。只可惜苏氏不懂这个道理,一个丫鬟出身的姨娘,也想跟正头太太争高低。

锦华看她笑得一脸温和,心里有些犹豫,打量方才李勋卓的态度,怨气又上来。

“七娘是个聪明的娘子,你该清楚,咱们小娘子一辈子就指望着寻个好郎君。苏姨娘再受宠不过是个姨娘,七娘将来的大事,她是插不了手的。”面对锦华的沉默,韶华有些无可奈何,心里清楚让锦华一下子就接受她的友好是有些困难。“时辰不早了,赶紧回去吧,也不定先生几时回来,该收心了。”

锦华被她这一番话说得心绪 ,到底只是个十二岁的小娘子,思虑不远。心里想着,定然是因为韶华自小不在李家长大,没什么底气,将来绾华一出门,她担心自己应付不了李家的规矩,所以才要拉拢。但是从她这些日子的表现,又不像是乡下没规矩的娘子。论说话做事,甚至稍胜绾华一层。

锦华不确定若是真是跟韶华硬碰硬,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可是让她就此低头,承认比韶华她们差,她心又不甘。

然而韶华并没在意锦华心里是怎么想,反正她说完她该说的话,剩下的也不指望一个小娘子能立刻明白多少。转身准备离开时,锦华终于开声了。

“五姐姐,你真的不计较以前的事?”锦华小心翼翼地试探。

“算起来,我回家不到半年,与你相处也不过是这两个月的事,哪有许多以前?”看到初荷站在院子口张望,韶华也不跟她多话,说完便离开。

正要细算起来,其实锦华与她还真没许多恩怨,只不过是在一个习惯性的伶牙俐齿,一个习惯性的以牙还牙。

她一觉到天亮,睡得无比舒爽,第二天早早就起身,连初荷都觉得惊奇。而锦华不知是把她的话听进去,还是在酝酿着下一场闹腾,至少安稳了几日。

直到八月初一,凌氏借着去庙里上香的由头,把绾华拉出门,要她亲自替未来的夫君求个签。绾华红着脸,非拉着韶华一同出门,韶华表示不想出门。自打英华郡主提到严恺之可能要去尚公主,她便心情低郁起来。

哪知第二日,李良勋回来说到西南怀城山贼猖獗,竟欲占山为王。对付旁的事,皇帝总是睁只眼闭只眼,放任悠哉,但是对于划地割政的事就是决不轻饶的。当初国舅爷就是犯了同样的错,致使皇帝狠下心,将汪氏一族逐出京城。朝堂上,许多大将立刻出列请战,但不知为何,最后却让严恺之陪同皇二子前去。

韶华好奇地追问李勋卓原因,只见他捋了捋几根稀疏细长的胡须,一脸感慨地说道:“西南怀城,那原本是芒荒之地,深山野岭,后来不知怎么被一把野火烧了干净,这才被人发现山谷之中种了不少奇珍药草,附近许多人便是靠着挖药草发的家。说来也奇怪,怀城内别的种不活,反而是些稀罕的药材容易养活。怀城往北是平洲,平洲的徐、商、贺三家都是历代出武将的,还有开国二十二帅里就有四成是来自平洲。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看来这起山贼真心是不要命了。”

“既然平洲离怀城不远,为什么不直接从平洲派人过去。”韶华好奇问道。

李勋卓见韶华对这些事感兴趣,便耐着性子跟她说:“虽说平洲离怀城近,可快马加鞭也得赶上半天。再说了,平洲三家虽历代出武将,门下子弟个个能武,始终不是朝廷的人。圣上向来忌讳后宫母家参政,就算是皇贵妃也只有一个嫡兄身居二品,手握实权,其他多是清闲职位。这回让皇二子出城,看来是想让平洲贺家出手了。只是现下太子未立,圣上对两个皇子又不偏不倚,恐怕大皇子也有事得忙了。”按照皇帝的脾性,若是皇二子凯旋归来,那皇长子怕是得去找些事情倒腾。

“既然有贺家出马,那严恺之去凑什么热闹。”很显然,皇二子也不是亲自去剿匪,顶多是代表皇帝给平洲贺家举个牌子,示意他们,你们加官进爵的机会来了。

李勋卓看了她一眼,“严侍卫是兴勇伯之子,又是二皇子的近身侍卫,他不去谁去?多罗境内蠢蠢欲动,说不定下回就让他去川北了。”

韶华想了一下,忽然喜上眉梢:“这么说,他就不可能尚公主咯?”至今还没有一个驸马能手握实权。听李勋卓这么说,韶华心中的期望之火就忍不住亮起来。

“长公主已经十六岁,其他的都为及笄,要是真让严恺之尚公主,也不会等到现在。”李勋卓看见韶华笑得一脸灿烂,不觉纳闷,“五娘好像很上心?”

韶华呆了一下,正要开口,就听到凌氏的责怪:“老爷跟一个小娘子说那么多朝廷的事做什么,要有这心思去听那么多旁的事,还不如赶紧回屋练习女红去。”自从把长女许出去以后,凌氏更加坚定了要替韶华也找个富贵郎君。

韶华吐了吐舌头,扮个鬼脸,给父母请安告退。

想到严恺之不必尚公主,她心里就跟开了花似的,看到什么都觉得愉悦。或许是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已经精心定性的韶华再一次梦到川北那片天高地阔的土地,还有那万马奔腾的雄壮。

一个面容姣好的少女站在树下,阳光洒在她浅褐色的头发上,闪着一层淡淡的金光。看着利落翻身上马的少年,她紧张地问了一句:“待我长发及腰,郎君回来娶我可好?”

少年背影僵了一下,转过脸看着少女,少女却被强烈的阳光照得睁不开眼。

也不知他点头还是摇头,待她回神,少年已骑骏马,疾驰而去。

第二十九章 落花有意
 琴音似水,潺潺不断,婉转悠扬,悦耳绕梁。只见几根青葱 在琴弦轻拢慢捻,琴声曼妙,将一曲《夕阳箫鼓》如画般延绵展开。初荷听得痴迷,不由得也停下手中的细活,起身叮嘱门外洒扫的丫鬟不要吵杂,生恐惊扰了这优美的旋律。她闭着眼,全心享受着天籁般的乐曲,就连幼菡进来都没发现。屋内弹的人定性,屋外听的人入情,时而轻快,时而委婉,起伏回转,各有特色。

“五娘子。”幼菡看韶华如此尽情尽兴,也不忍心打扰,可等了许久丝毫不见乐声停顿,终于忍不住出了声。岂料,这一声惊扰了韶华,一个失手,差点割破手指,吓得初荷连忙跑上前。

回头对心虚的幼菡责斥道:“你怎么进来也不先说一下,这么忽然出声可是会吓着人的。”看着韶华摇头,又检查了她的手指,确认安然无恙,心中的大石才落定。

幼菡有些无辜,嘟着嘴,心中抑郁:她进来的时候已经跟初荷打过招呼,是她听得太入神,没发现而已。

“有什么事?”韶华抬头问道。

“以琛少爷在院里等了许久了,我想进来通报,是以琛少爷没让打扰。”幼菡细声地说。

韶华顿了一下,以琛怎么会跑来,还默默在她院里听她弹琵琶?韶华把琵琶递给初荷,迟疑了一下,“以琛哥哥怎么可以进来?”虽说时下风气,并没要求未出阁的娘子不能见外男,可是也没开放到随便让人进来吧。

初荷见韶华望过来,心中一惊,立刻摇了摇头,瞪向幼菡。幼菡被初荷抛了个眼色,也后知后觉地摆手:“我、我也不知道,请五娘子明察,我再也没跟燕娘子院里的人来往。”幼菡吓得连忙跪在地上,初荷也随着跪下,结果却把韶华吓了一跳。她只是好奇以琛怎么进的碧梧轩,不料她们以为韶华训责她们和外人联系,连忙求饶。

“起来吧,我没怪你们,我就是奇怪四哥哥都没进过碧梧轩,怎么以琛哥哥就可以进来。”两人互望一眼,看韶华脸色并没不悦,才战战兢兢地起身。

初荷躬身,谨慎地回答:“碧梧轩本就是让娘子们住的地方,一般人都不让进。府里就二夫人生了娘子,就是大夫人也都从不进碧梧轩,四少爷自然不会来。八郎倒是来过几次,不过他自有住所,也极少进来。兴许是因为燕娘子搬进来,所以大夫人吩咐了守门的妈妈,才让进的吧。”

韶华闻言,理解地点了点头,“那他来我这里作甚,燕绥姐姐的院子在隔壁啊。”话虽这么说,韶华已经起身,让初荷帮忙整理衣裳容妆,然后才衣裙款款地走出来。

以琛一身干净利落的碧色长衫,站在院子里,双手负于身后,颇有一副玉树临风的模样。

“以琛哥哥万福。”韶华提了裙角走过来,给以琛行了礼。只见他眼神炯亮,打量着韶华的,脸色不掩一抹喜色。韶华眉头微蹙,再声道:“以琛哥哥今日怎么有空前来,是来寻燕绥姐姐的吗?”

看到韶华丝毫没有想请他进屋的意思,以琛有些讪讪然,说道:“不、也算是,只是听着五妹妹的琴声入了迷,走不开脚了。”眼神扫了韶华身后的幼菡初荷二人身影不动,只好清了清喉咙,扬声道:“曾读过‘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我从曾听闻,所以不以为然,如今倒觉得绝妙之极。”

“以琛哥哥谬赞了。”韶华淡淡地说。

“我说的都是真的,听惯琴筝鼓瑟,倒是头一回听到琵琶,简直如同天籁。”以琛焦急辩解。

韶华将眼神瞥向院子外,忽然有些期待绾华或者锦华经过,打量不准他今日前来的目的是什么,考虑是要直接关门送客好,还是让使个丫鬟出去搬救兵好。她对以琛倒不是反感,除了那一次外出,其他时候多半都是匆匆见过面便作罢。算不得讨厌,也说不上好感,反正她早已说服了凌氏,压根就把刘家的婚事放在心里。

只是以琛却浑然不知佳人心情,犹自津津乐道。族里未有吩咐,可他知道,若他秋闱得中,便是李家的准女婿。而自打初次见到韶华姐妹,便对她们上心,相对于绾华的端方大度,他对韶华的直坦率性更动心。只是学业紧,而闺学的先生却临时告假远行,害他想绕道,一睹佳人芳容的机会都没有。

眼看科考在前,夫子就给他们休了几日,斯晏早早就跑得无踪影。他看书看得犯困,想着出来散心,不料一路却走到碧梧轩来,更难为守门的妈妈是刘氏的人,对他根本不加阻拦。

“再过几日便是秋闱,以琛哥哥还是以学业为重,多加复习才好。”韶华的耐性已经快要磨光。

以琛听她口气冷淡,面子有些挂不住,压着心中的无奈,厚着脸皮道:“五妹妹说的是,只不过,先前五妹妹答应过给我们写一幅字。即将考试,想藉五妹妹的墨宝涨涨运气。”

韶华没想到他寻了这么个由头,自打外出回来,她早就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如今听以琛这么说,她倒有些不好意思。“我倒把这事给忘了。要不,我写完让幼菡送过去?”

“要是方便的话,现在写也行。”看韶华敛了笑容,以琛有些紧张。

幼菡打量着韶华眉头起伏不定,脸色沉重平静,显然就是对以琛毫无兴趣。想着先前所犯的失误,幼菡壮了壮胆,走上前,对韶华轻声道:“五娘子,不是说要请燕娘子过来吗,要不我现在去催催?”声量不大,正好让以琛听到。

韶华眼睛亮了亮,不由得对幼菡刮目,故作淡定道:“也好,顺便告诉燕绥姐姐,以琛哥哥在这边,让她快些过来。”幼菡得到主子的肯定,立刻高兴地给他们行礼,匆匆忙忙地离去。伸手招来初荷,让她把文房四宝都挪到院子来,然后才对以琛道:“孤男寡女,不便请以琛哥哥进屋,还请以琛哥哥见谅。既然以琛哥哥不嫌弃,那我就在这院子写字吧,只是不知要我写什么?”

言语间,已经有两个小丫鬟搬出一张黄花梨夹头榫书案,牙板墙呈卷云头状,四足壮硕坚实,纹理清晰可辨。初荷将笔墨纸砚一一罗列开来,选了一块香墨,细细研开。韶华取了笔,沾了墨汁,停在案头看着他。

“写什么都好。”以琛见韶华手执他送的紫毫笔,心里一阵惊喜。

韶华顿了一下,不再过问,提笔而下,奋笔疾书。一手执笔,一手提袖,微微露出纤细白皙的手腕,行云流水间十分优美。以琛看着她秀气的面庞上沉静肃穆,目光如炬,人淡如菊,不禁有些出了神。

韶华一共写了两幅对子,分别给斯晏和以琛,都是寓意高升,不分主次。索性又给绾华、燕绥、锦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