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道宫继承人 >

第18部分

道宫继承人-第18部分

小说: 道宫继承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先生说过,诱之以利是达成目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还要加强核心凝聚力,提高荣誉感,这些就是杨平安要做的事。

    不过不着急。

    书店新进了一些小人书,很有趣,杨平打算去买几本看看。

    小人书也是这两年刚出现的东西,似乎还是京都文化宣传教育部的项目。

    前期发行就有霸王传、东游记等等,有些是改编的传统故事,也有一些是新编的,像霸王传这么明显的,一看就知道是以某个人为原型的著作。

    杨平安原本并不知道这种书籍,又一次听到自己两个伴当争论,询问一下才晓得。

    杨迅杨烨在杨家管吃管住,每个月还有十三四个铜币的工钱,按理说怎么也够花了,毕竟两个人都是慈幼院出身的孤儿,没有其他开销。

    结果杨迅每次都是不到月底就花光,找杨烨借的多了,就被杨平安发现了。

    “迅哥最近特别喜欢吃一种有点甜的糌粑糕,一回能吃好几块,就得花个十文钱。多吃几回就不剩多少了,而且还要买连环书,所以不到月底工钱就花光”

    杨平安有点不可思议,糌粑糕他知道啊,那种有点甜有点黏牙的零食,完全看不出来这个略显得壮硕的伴当竟然喜欢吃这个!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他对杨烨口中的小人书比较感兴趣。

    到了两个班当的房间一看,一个不大的书架北放的满满当当,全是各种书籍,算一算,估计两人没个月的工钱有一大半要用在买书上吧。

    “我买连环书可不是为了我自己看才买的,杨烨不是也看了我买的书么?”杨迅脸上实在挂不住,强颜争辩。

    “我买的也给你看了,你自己不愿看而已。”同伴无情揭穿和补刀,“你也就处于看看连环书的水准了!”

    不管怎么说,又多了一件好玩的事情不是,不比那些厚厚的之乎者也,也不是枯涩无聊的史书,小人书用讲故事的方式编辑印发,读起来显然更有趣。

    听说,京都那边已经出了一本清平传序,不知道陪都这边是不是也有了,先去书店看看再说。

    梅家,静室。

    “大人,这是这几天的资料。”向道恭谨地递过档案袋。

    这几天,除了上课,就是修行,剩下的时间就都放在杨平安身上了,前两天的兴奋过去,一些不该有的情绪和想法漫上心头。

    梅溪隐隐察觉,但并没有说什么,他能理解,但具体如何处置,他不会多话。

    毕竟当初招人,就显得很是仓促和随意,出问题也是正常。

    交接完材料,又谈些琐事,向道才请教修行问题。

    两人修行不同,梅溪是武道宗师,而向道不过未至满仓的小修士,殊途同归,某些劲力法力运用上还是共通的。

    “在道宫之前,传统的修行方法是感应纳气,然后就是苦修,打通窍穴形成周天,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筑基。这个阶段就可以在丹田不停地积累法力,武道修行就是内息内劲。”

    “打磨法力是一个很持久的过程。以前需要不停地用法力滋润经脉窍穴,直至手脚,一些拳掌功夫和轻功就是这么个练法。”

    “但是这样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梅溪看着向道。

    “哦,这个道师曾经讲过,这叫偏科。单一的修行并不能达到全身的锤炼效果,或者说由点及面,效果很低。”

    “对,但是三界法不同,筑基之后,就是满仓境,你现在就在这两者中间,体内周天已成,但却无法充盈全身。一个同样境界的武者,到了这时候就要时常鼓动全身气血,达到能调动所有力量的程度才行。”

    “而你,则是不断地搬运法力,保证自己能够瞬间调动全身法力才行。人身经络都是有承受能力的,法力运行过度就会受伤。那么什么才算是气息充盈周身呢?”

    向道若有所思,这些内容都是道师讲过的,但未必理解,再拿出来讨论,又是一番感悟。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不错,周天连绵,气息长存之时,你就步入满仓之境了。打个比方,你的法力是一段绳子,什么时候这段绳子能在你修习的周天里,头连尾绕一圈且持续不断不停旋转,你的火候就到了。”

    呃,这比喻真是形象。

    也就是说,不仅需要足够的法力,还要有足够的控制力啊。

    “为什么之前上学的时候道师没有讲过这个?莫非是梅主任你的个人体悟?”

    “喔,不是,这是研究院修行部新的研究项目,道宫宗师都有通知到,让我们配合做实验来着。不过,我感觉这个项目方向应该是对的。”

    向道不语,您前几天还在说修行部的都是蠹虫呢。

    而且,就这还没被证实的东西,你也好意思拿出来给我讲?

第28章 你愿或不愿,世界都在变(五)() 
道宫历前97年,楚国郢都。

    到楚都时已是一月底,货船在除了靠岸补给,过关检查,一路不停,转了几次河道水渠,终于在这天来到了楚国郢都外的港口。

    过了水师营的检验,货船顺利进入城内河道,杨平一行在城内下船,管事还送了一些行程盘缠。说道是礼敬先生的润笔,答谢船上赠诗之德,又道如有所需,可去项家报上管事姓名即可。

    好吧,还以为白送的,这话圆的够利索。不过诗也是自己抄的,赠就赠了吧。杨平不以为意,不咸不淡地谢了两句,反正又不亏。

    正好钱都花完了,初来乍到,没钱可不行。

    杨平知道搭乘的顺风船正是项家的,不过他自己秘密多,也没兴趣打听别人的家底。船上相处这么久,言语之间还是能看出来项家势力不小,底下的船工学徒说起主家来那是一脸的自豪和自信。

    这些跟杨平都没有关系,因为他不打算在郢都多呆。

    这里常年驻守着楚国的镇国大宗师芈雄,杨平打知道这件事,就认定了一点:郢都虽好,不宜久留。

    听说芈雄还是个神官祭司出身,估计还会有点特别的神通,自己这只小蚂蚱还是别在这蹦跶了。

    找了客栈住下,又开始了大采购,南方气候温润,身上棉衣就有点太厚了,七个人逛下来,两三天,银两就去了个七七八八。

    杨平决定明天出发,听说这个世界也有云梦大泽,杨平心中一动,感觉有什么触动了神经似的,就定下了之后的行程。还找了个商队,搭顺风车过去,毕竟独身上路,路上的那些山贼强盗可不是闹着玩的。

    王崇四人这样的奇葩山贼团伙,全天下估计也见不到第二个。

    同时,七人组的临时小队也要分别了,这是早就说好的事情。几人都没有开口谈分离的事,相处这么久,有了感情了。

    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上午几人牵着一头驴子回客栈,杨平的代步牲口也到位了。王崇问小二要了一坛酒,几个小菜,招呼着一起坐下吃喝顺便讨论一下去留问题。

    临近分离时间总是太匆匆,酒菜用完,又叫了面食填饱肚子,然后王崇就领着另外三人出门闲逛。

    郢都的繁华让几人看花了眼。

    杨平坐在小院里沉思,至于小五小九,一人喝了两口酒又睡去了。杨平还开玩笑说干脆小九就改名叫“小酒”得了。不管怎么说,几人的去处是定了下来。

    王崇决定去当兵,郢都城门口就有招兵的,身家清白没有命案就能报。听说楚国今年开春之后又要对伏牛山深处的山蛮动兵了,他想赶上第一波进攻。

    林伢子被托付给杨平,王崇不愿意他陪着自己去杀戮场挣命;至于狼叔和阿芒,也决定跟着杨平走。

    “我这辈子已经做到了许多我的祖先做不到的事,比如光明正大地站在这些中原国度的街头。我觉得我还可以去看看更多的东西,接触更广大的世界。听说楚国有云梦大泽,世上奇观,我想去看看。”

    这段话让杨平十分诧异,这不像是个普通的山蛮能说出来的话。不过也不去计较,这个时代,是个人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没必要刨根问底,太累。

    而路上多了几个同伴,原来的计划就要做点调整了。驴子可以驼小五小九,行李自己背着,但多了三个人,干粮和水的消耗就增加了很多,还要另行准备。商队那边也要再去商谈,肯定要多给些银钱。

    可是钱已经不多了。

    傍晚时候,狼叔一行四人回来,身后跟了个贵公子,崇哥介绍说,叫项籍。

    ########

    向道在请教过主任梅溪之后,趁着周末回京都见了一次叔父,请教修行问题。

    对于向梅溪讨要的武道杀拳,叔父说可以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此机会好好体会一下不同的修行,就当打基础了,不急着修行入道。

    见叔父不反对,向道也就安稳下来。

    继续上课修炼关注平安,偶尔还会去少昊观偷偷观摩一下霓裳掌的练法。

    他绝对不是为了去看某人的。

    由此,心中的某份杂念渐渐按捺下去。

    有人说,如何能不胡思乱想,最好的方式就是忙起来,忙的没有时间,累的没有力气,就能做到了。

    向道就走在这条路上。

    冬季日短夜长,时间匆匆。

    寒冷的天气让人没有多少闲逛的欲望,街市店铺看起来也稍显冷清了一些。

    在新年之前,这一段是最平静的日子了。

    杨平安把小人书拿到幼院去,偷偷地在同班中流传,发现大家挺喜欢。

    子弟班的学生都不差钱,平时在家也是个不省心的,虽然有接触这些小人书,却没有一个能像杨平安这样凑的这么齐的。

    陈小胖这几天仍在忙着帮雯姐姐组织“同好会”的事情,没怎么注意同窗的变化。这天忽然见不怎么对头的两个人,在下课后凑一块嘀咕说笑,还时不时抬头警惕地观察一眼周围。

    小胖子顿时就起了好奇心。

    做贼似的从后面靠近,伸头看他们在干什么,把两人吓了一跳。

    在发现小人书是从杨平安这流传出来的事情后,这货就发动了他敏锐的经商头脑,感觉其中有利可图。

    杨平安是这样回答陈小胖的提议的,“收费,干嘛要收费?我们是同窗!同窗懂不懂?”

    陈小胖对此表示怀疑和鄙视。

    “这叫放长线钓大鱼。你现在就收钱,他们就不看了,大不了自己想办法买,但是如果让他们养成了从我这拿书的习惯后,就不一样了,以后再想看,我就可以说,没钱买新的续集了,然后再找个托,说‘我们可以凑钱给你买’,我当然拒绝啊,怎么能花大家的钱呢,我是班长,要以身作则。”

    杨平安得意地看看陈小胖,深为自己的机智点赞。

    “再然后,就继续提议要给钱,我就勉为其难地取个中间值,说既然如此,那大家每看一本书就给五文钱吧,就像一些书店里租书一样,算是我给大家买书的跑路费。”

    陈小胖目瞪口呆,就为了收个借书费搞这么多花样,累不累,也不怕搞砸了,再说,谁给你当托儿?

    “当然是你喽,不然还有谁?”杨平安理所当然地,这么好的小弟不用白不用。

    “那钱得分我一点!”

    “不行,你什么都不干,分什么钱?”

    “我当托儿了!”

    好吧,这也算是干了。

    “不管怎么说,一本小人书买的话要十几文,从我这租一本才要五文钱,我还,怎么算都不亏,他们肯定会答应的。”

    “咱们子弟班就这么十几个人,感觉羊有点少,赶着不划算。”陈小胖掰掰指头,发现人太少挣不来几个铜币。

    人少怎么办,当然是找客源了,隔壁精英班可以算上,有陈小胖的堂兄弟陈明浩陈明星在,推广不成问题。

    但是普通班的就不行了,一次性五文钱还是有点多,而且,书借出去,很容易你看了他看,他看了我看,这样不就亏了?

    杨平安一想,也是啊,“那就换成按天算,一本书一天一文钱。这样总可以了吧。”

    陈小胖琢磨琢磨觉得可以,又敲定合作计划,杨平安提供书,陈小胖跑腿和记录以及收钱等等。最后刨去以后买书的钱,纯利润陈小胖占三成。

    关于小人书的事,算完成了一半,杨平安回家找杨迅杨烨安排以后买书的事,只是现在还没收入,只能从自己的小金库里贴补。

    这个钱嘛,当然当记在总支出上。

    又是几天过去,幼院领导层终于协调好了,虽然都不太理解教导为什么同意“学生会”这样近似玩闹的想法,可是搁不住向道软磨硬泡,一天开一次会,老师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