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以剑与诗歌佐茶 >

第1部分

以剑与诗歌佐茶-第1部分

小说: 以剑与诗歌佐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高妙的道术、奇诡的魔法,诗词可以为剑,谈笑之间杀人。身怀绝技的人与非人,为着各种目的混杂于人群之中。他们或争锋斗法,或潜心治学,或争权夺利,或逍遥享乐,在普通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从与一位神秘少女的相遇开始,孙苏合身不由己地闯入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破解连环诡案,斩破必死宿命,揭开历史烟尘背后的惊人真相。诗为兵,剑为胆,一杯清茶,会尽豪杰,潇洒华丽的冒险英雄谭由此堂堂展开。
 96515

好想听见你的声音() 
正在阅读本书的茶友,你好,某茶正在一边向你鞠躬一边敲下这段话。

    我始终相信,对于一部小说来说,读者与作者一样重要,甚至有的时候读者会比作者更加重要。

    因为一部小说如果有生命的话,那么,它的起源该是作者脑海里的一缕灵光,然后由作者用笔墨赋予它骨骼强健,筋肉饱满的生命。

    而作者点下句点的那一刻,便是作者与这条生命诀别的那一刻。作者完成写作之后,就不该再对小说的生命加以干涉。所以翁贝托·埃科会说:作者在写完作品后或许就该死去,以免妨碍文本自身的进展。

    没错,小说自己会生出阐释与效果,他的生命将会由读者来延续与发展。

    当小说的生命与你的想象力结合,你会让他鲜活,你会赋予他未来。

    所以,在连载创作的过程中,我迫切地想听见读者的声音。

    我想听见你的声音,我想和你讨论情节,我想听见你的批评建议,还有,如果你喜欢我的故事的话,可不可以夸奖我呢?

    不需要考虑太多,请尽管在书评区留下你想说的话吧。

    同时,我有开一个新浪微博:

    “茶茶叶茶茶叶”

    欢迎大家在微博上给我留言。与小说有关的,与小说无关的,我都欢迎。你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倾诉的树洞。

    我记得小说家朱天心朱天文姐妹常常讲的一句话是,写小说就是作家把自己的血肉拆掉,来重构别人的生命。或者说,小说家把自己的房子拆掉,用砖来盖别人的房子。

    我一身血肉满打满算也就六十多公斤,我是有限的。所以我现在正双手高举向天空,学着孙悟空聚集元气弹一样大喊:天空、海洋、大地,生命,请把你们的元气分给我吧。

    什么话也好,什么事也好,只要你想要倾诉,我都会认真倾听。而且请放心,你的隐私我会绝对尊重。

    总之,我亲爱的读者,正在阅读本书的茶友,请让我更多地听见你的声音吧。

致新书友,阅读之前请听我聊一聊这本书() 
正准备开始阅读本书的新书友,你好,某茶一边向你鞠躬一边敲下这段话。

    在你踏入这个全新的故事世界之前,请允许我先和你聊一聊这是本什么样的书,以及开卷之前我想说的话。

    ………………………………

    这本书缘起于两类我非常喜欢的情节。

    一个是平常世界里的非常人:比如说《哈利·波特》,巫师行走于伦敦街头。比如说《LEVEL…E》,外星人住在地球乡下看棒球。

    另一个是真实历史的传奇演绎:比如说《寻秦记》,书末穿越者项少龙的儿子不满意自己的名字项宝儿,要改名为羽,那个瞬间,看得我头皮一麻,浑身舒爽,姓项名羽,原来西楚霸王是项少龙的儿子啊。

    我很享受这种窥见他人未知之物的爽快感。

    那么不妨试想,如果我们熟知的世界上存在着一群拥有超凡能力的“方外之人”,他们将会如何自处于这个世界?又会演绎怎样的爱恨情仇?我想写的不是那种修仙飞升的练功狂人,而是有烟火味的“非常人”。

    同时,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人的话,他们在我们熟知的历史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历史的真相又会是什么?

    所以。本书的主轴就是主角孙苏合行走于世界各地,通过一次次冒险,与各种各样的人与非人碰撞交织,逐渐成长,一步步揭开重纱掩映的历史真相。

    ………………………………

    本书无后宫非种马,我是纯爱党。

    ………………………………

    挖坑必填,有始有终。

    我自己也看很多小说,经常会遇到作者任性地挖坑不填的情况,作为一个轻微强迫症患者,这种感觉实在是百爪挠心,很急,很急,有时候真想给他两脚,哈哈。

    我是深深知道挖坑不填是多么可恶,所以我可以向大家保证,这本书每个情节的设置都经过精心考量,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

    还有本书为什么用《以剑与诗歌佐茶》作为书名呢?

    因为“剑”、“诗歌”、“茶”这三个意象是贯穿全书的重要线索,也是主角的“外挂”,不过,不会是那种很无敌很夸张的外挂,而是与主角一起成长的类型。这三者的具体设定融入了我独有的一些想法,会很有趣,虽然不会一开始就给出具体介绍,不过很快会在第一卷中随着后续情节的展开而自然揭露。

    我不想一来就甩出一大堆设定,比如说,啊,这里是XX大陆,XX国,大家练的是XX,等级是从X士练到X王再练到X神仙。我个人不太喜欢这种直接甩设定的风格,感觉和网游说明书一样。所以,不要着急,在本书中,主角孙苏合知道的并不比看书的你更多,我希望随着情节展开,大家能享受和主角一起探索未知的乐趣。

    ………………………………

    我之所以想起写这篇“致新书友”,是多亏了“未名风语”在书评区留下了他的读后感想,并为我提供了很宝贵的建议。

    而且他夸我写得挺好,哈,超爽的。(嘘,不要告诉别人哦。)

    未名风语觉得对新书友来说:

    1、一开头的锲子阅读体验不是很好,看起来没头没脑的,摸不着头绪。

    2、前两章浮躁的时候点开来看稍微有点累,读下去需要一点耐心。

    ………………………………

    请允许我和大家聊一聊我写作之初的考量吧。

    先说锲子。

    开头的锲子看起来和正文似乎没什么关系,其实我原本的打算是在第一卷的最后,在揭开所有谜底的高潮部分点出锲子与正文的关联,这样首尾呼应,“哦,原来是这样啊。”就能予人一种霍然贯通的快感。

    而且我打算每一卷的开头都会花一小段的篇幅来写过去历史的传奇演绎。这是本书很重要的主轴,过去历史中的种种因缘于时间长河之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在今天的世界里激起风雷,而主角将会不断探索,一步步揭开其中的关系和谜团。这是我想呈现的故事。

    但是,我因为是作者,知道前后的关系,所以忽略了不知道这一点的新读者的感受。

    所以,如果你觉得锲子看得摸不着头脑,那么请直接从第一章看起吧,不会有任何影响的。等到第一卷结束再回来看锲子,那会是另一种不错的阅读体验。

    ………………………………

    再说第二点,前两章浮躁的时候点开来看稍微有点累,读下去需要一点耐心。未名风语觉得会不会“是描叙太多?还是开头场面不够鲜明?”

    关于这一点呢,其实我是希望能用多一点的笔墨来让主角血肉丰满起来,他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有哭有笑,就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而不是一个诸多标签设定的集合体。

    所以,在前几章,主角会惶惑,会不安,会需要处理他对世界认知的变化。有别于锲子中血肉翻飞的激烈战斗,看起来会有一个落差。但是,我保证后面很快会有激烈的剧情冲突出现,而各个角色也会显现出各自的魅力。

    我知道网络小说有“黄金三章”之说,就是三句之内主角出现,第一章之内外挂到手,前三章之内完成装逼打脸。这样爽吗?当然爽啦。我自己也看很多小说,看得津津有味,很爽。

    但是,在觉得爽之余,我会有种感觉,就是这样的主角不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就像作者在玩MMRPG式的网络游戏一样,赶着主角快速地去触发事件完成任务。

    而我现在作为一个作者的话,我希望我笔下的角色都有自己的生命,都有自己的魅力,都是可怜可爱可亲、可恨可憎可恶,值得投注感情的活生生的人。

    比如主角孙苏合,他没有龙傲天式虎躯一震的王霸之气,也没有呵呵冷笑一切尽在掌握的智慧,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但就是这样的普通人,他也可以搏击命运,于一众豪强之中绽放出脆弱而坚强的光彩。我想写出这种感动。

    我本来的打算是在主角的视角以外穿插游英雄追踪凶杀案的副视角,用凶杀案的悬疑在开始的几章提振读者的兴趣,以消解主角视角的大量叙述,但看来节奏还可以调整得更加清爽明快一些。

    这也是作者的盲区,我写的时候更多的是考虑整体情节的交织发展,但局部的节奏把握对我来说没那么容易确定。多亏了未名风语的建议,我非常感谢他。

    ………………………………

    各位新书友老书友,正如我一直说的,我好希望能听到你们的声音。这本书的创作不能缺少你们。

    无论你们有什么想法、建议、批评,都可以在书评区发帖,或是在我的微博“茶茶叶茶茶叶”里留言。

    我想听见你的声音!

    我想听见你的声音!

傻狗,你妈死了,写书就写书,扯些鸟语,装你妈的逼?() 
各位茶友大家好,最近有位朋友对我书里有几个地方用了外语相当不满,说了些比较激烈的言语,所以我想有必要专门和大家聊一聊我这么写的考量。

    …………………………………………………………

    首先,我在书中的几个地方使用部分外语词汇,绝对不是为了装逼。

    我就直说,我从上学开始就是个英语苦手,一个头两个大,学得头疼得很。书中出现的荷兰语、法语、日语那更是压根不懂,都是查资料的。所以根本没什么好装逼的。

    第二,每一个使用外语的地方,我都在那一章后面的作者感言里附上详细的注释。使用一些外语词汇,只是作为调味料,相信不会存在影响阅读的情况。

    …………………………………………………………

    那么,我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这就涉及到创作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当出现其他语言的使用者的时候,该如何处理多种语言?

    最简单也最常用的方式当然是让所有人物都讲同一种语言啦。

    但是这样做在方便之余会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严重影响作品的严谨性。我们不是经常吐槽这种现象吗?比如说:一些抗日神剧里,日本鬼子的中文说得比翻译官还溜。又比如说:一些日本动漫里面,不管是人是神还是外星人,通通一口日语打天下。

    我之前也说过,本书一个很重要的主轴就是真实历史的传奇演绎,让读者享受到窥见历史真相的愉悦感。那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细节上做到严谨可信,这非常重要。

    真的越真,虚的演绎才越令人信服,才越能写出其中的趣味。如果读者一看,哦,你这什么东西啊,一眼就能看出来是瞎编的嘛,编得还那么假。那阅读乐趣就大大减少了。

    所以我在处理这种语言问题的时候,会在方便阅读的前提下,尽量在细节上多下一些功夫,来令情节严谨可信。

    …………………………………………………………

    以书中的画先生为例,他会说一口语调别扭的汉语,但是发招的时候,生气的时候,说的就是外语。为什么不干脆让他全说汉语呢?

    我们不妨试想,《射雕英雄传》里,洪七公是用汉语教的郭靖“降龙十八掌”。郭靖在江南嘉兴烟雨楼发掌时,嘴里喊的也是汉语的“亢龙有悔”、“飞龙在天”。

    那么当他去蒙古领兵伐金时,他平时说的都是蒙古话,但发降龙十八掌的时候,喊的肯定还是汉语的“亢龙有悔”、“飞龙在天”。绝对不可能特意翻译成蒙古语版“降龙十八掌”再喊出来,因为这不合常理。

    画先生亦是同理,他在书中身处一个汉语环境里,平时说的肯定是汉语,但是发招和生气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使用原本的语言,这样才合理嘛。

    …………………………………………………………

    多种语言的碰撞处理起来虽然很有难度,但同时也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可以写,我也说过后续章节中会引入各种有意思的方言要素,比如说: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