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破产自耕农 >

第7部分

明末破产自耕农-第7部分

小说: 明末破产自耕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天不见,你个呆子倒是变得尖嘴滑舌能说会道了。”

    “但那又怎样?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还不上就用水田偿!”

    一转身,黄开畴向魏老爹问道,“魏老爹,你说说看,这欠了债还不上,是不是要用家产抵偿?”

    仿佛是受不了这尴尬气氛,那魏老爹想了半天,才呐呐说道:

    “借人钱财,本是扶弱救急之事。图人田地,非君子所为。。。”

    顿了顿,魏老爹又接着说:

    “但无论如何,依据大明律法,欠债还钱乃是本分,无可争辩。若还不上了,确实是要以田地抵偿。”

    见里长支持自己,那黄开畴顿时得意起来。想了想,那黄开畴近乎咆哮地大声说道,

    “好你个李图,你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对抗我!今天我跟你说明白了,你家的田地偿给我后,我便佃给旁个人。你家人,喝西北风去吧!”

    但他的咆哮,却被李图冷冷地打断了。

    “谁说我还不上钱?”

    在众人震惊的眼神中,李图从怀里拿出那一锭银子。

    把银子举到黄开畴的面前,李图大声说道:

    “谁说我还不上银子?这便是银子!”

    那银子一举出来,黄开畴立刻就呆掉了。

    眼睛死死盯着那块银锭,黄开畴哪里还说得出话来?

    他万万没还有想到,自己瞧不起的呆子李图,竟然能够在短短三天内筹集到四十两银子。

    明明是李图四处奔波无人理睬,明明是自己略施雕虫小技让李家走投无路,所有的消息都指向这个结局,怎么事情突然间反转了?

    这是怎么回事?

    李图能还钱,自己就拿不到李家的田产。自己辛辛苦苦谋划了几个月的土地兼并,竟然被这个呆子李图给破解了。

    那自己承认图谋李家田产的丑态,岂不是白白展示了?士林中人平日里都以仁义道德自我标榜,这下子,自己岂不是要成为士林笑柄?

    成为笑柄就算了,关键是自己偷鸡不成蚀把米。这种蠢事若是被自诩精英的衣冠们知道了,是要被他们歧视的。

    这李图,这傻子李图,怎么变了一个人似的?这李图,他是去哪里筹集的银子?

    他怎么变得这么厉害,为什么能够让自己丢尽衣冠颜面。

    一时间,黄开畴怔在那里,竟然说不出话来。

    那些看热闹的人群,也是被李图拿出来的银子惊呆了。

    这个傻子李图,居然筹到了银子,拯救了濒临破产的家庭?众人都怀疑今天的太阳是从西边出来了?

    人群的惊叹声,汇成“哗”地一声巨响。观众们一个个往前挤,要看李图手上银子的真假。

    咳嗽了一声,甲长魏老爹看了看呆若木鸡的黄开畴,摇了摇头。他接过了李图递过来的银锭。魏老爹从怀里掏出准备好的银秤,量了量重量。在银锭上咬了一口,他又点了点头。

    “确实是赤足银锭四十两!”

    把银锭举起来展示给围观的百姓,魏老爹大声说道,

    “李家欠黄家四十两,现已还上。”

    不客气地把银子塞到黄开畴手上,魏老爹从黄开畴手上抢下欠条,交给了李图。

    “借据欠条,已经还给李家。从此黄李二家两清,再无相欠。”

    沉默了片刻,围观的人群中,响起一片叫好声。

    人皆有趋炎附势的势利之心,但也有兔死狐悲的同情心。黄开畴虽然是秀才老爷,素有地位。但围观的群众大多也是赤贫的市井百姓,看到地主恶人抢夺穷人土地被揭穿挫败,都升起一股同仇敌忾的豪气,一个个都为李图叫好起来。

    “好!”

    “李家兄弟做得漂亮!”

    “谋人田地的卑鄙无耻!”

    半天,那黄开畴才反应过来,听到百姓们骂他,他羞得只有以袖掩面。

    哪里还有刚来的霸气,黄开畴带着几个家丁就往院子外面跑。

    他要出门,那围观的人群却不让他。推挤了好几次,他才勉强推出一条道路出来,从人缝里钻了出去。

    见他狼狈样子,人群中又响起一阵哄笑。

第十二章 我会等你的() 
见黄开畴离开了,事情了结,围观的人群便渐渐散了。

    李图母亲郑氏长长地舒了口气,欣慰说道,“这下好了,这下好了,总算是把债还上了。”

    “这些天担心田地被夺走,我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这件事情总算是过去了,让我去屋里睡一会。”

    李图点了点头,说道,“娘你便去睡吧,酸菜吃完了,我去买些蔬菜来。”

    出了家门,李图又来到镇首的集市。

    那贩菜的曹三是多机灵的人?李图那边刚把银子还上,他这边便已经知道消息了。此时见李图往自己这边过来,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李大哥,今天来买菜啊?”

    李图没有搭理他的谄媚,只冷冷说道,

    “买一斤芹菜,多少文?”

    曹三大叫一声,“好咧,二十文一斤!”

    他大踏步冲回自己的手推车后面,俯下身去往手推车里掏菜。想制造机会和李图说话,他故意假装摸索半天摸不到菜的样子。

    蹲在地上,他满脸讨好地和李图说道:

    “李大哥,你是有身份的人,把黄相公都比下去了。你千万不要和我等小人计较。前些天我和你开的玩笑,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

    李图一脸默然,没有搭理他。

    想了想,这曹三又说道:“李大哥,你是从哪里借到那四十两银子的?”

    李图眉头一皱,不高兴说道,“我自有地方借到,与你有何干系?”

    见李图不高兴,曹三马上一巴掌往自己脸上轻轻打去,谄媚说道,“没干系,没干系!李大哥你是有身份的人,千万不要和我等小人计较。”

    手上一动,那曹三把芹菜从手推车地下摸了出来。仔细地把菜上面已经老掉的黄叶子去掉,曹三只把最嫩的部分放上了秤。手指轻抬秤砣,那芹菜把秤尾压得高高抬起。

    秤砣在一斤的位置,秤尾高高翘起,意味着那把菜的分量不止一斤了。

    其实李图就算还清了欠债,也只是一个普通自耕农,无权无势。就算每天来曹三这买菜,也就几十文的生意。但那曹三是何等趋炎附势的人?此时见李图击败了黄开畴,他便生了谄媚之心,处处露出讨好。

    哪怕这种讨好,其实是没有什么收益的。

    李图心下好笑,却没有表露出来。接过芹菜,他把二十文钱扔给了曹三。

    那曹三接过铜钱,赶紧道一声谢了。想了想,他突然对李图说道:

    “李大哥,我怎么觉得你变了个人似的?”

    “哦?我怎么变了?”

    曹三眨了眨眼睛,口舌突然卡住了。他是想说李图以前呆呆傻傻的,处处受人欺负不敢吭声,和现在大不一样。但生怕自己说错话惹怒李图,他又不敢直说,憋了半天说道:

    “李大哥变得英武了!”

    这曹三的滑稽模样逗得李图心里一乐,但李图脸上没有表现出来。看了眼曹三,他没有说话,提着芹菜扬长而去。

    李图回到家,刚走进院子,就看到一个漂亮的身影站在屋里,正和母亲郑氏说话。

    来人正是镇上崔相公家三女儿崔合。看到李图,崔合轻呼一声,“李大哥回来了”,便丢下郑氏,一阵小跑跑到李图面前。

    “李大哥,你回来了!”

    见这女孩儿任性样子,李图不禁好笑,没好气答道,

    “我是回来了,又如何?”

    李图没好气,女孩却也不生气。眼睛笑成一条线,她朗声说道:

    “李大哥,今天上午我都看见了。你在众人面前揭发那黄开畴想吞并你家田地的图谋,好生威风。”

    伸出小手拍了拍李图的肩膀,崔合兴高采烈地说道:

    “从小和你一起长大的,只知道你憨厚木讷,什么时候你也学会这些尖嘴伶牙的本事?我怎么从来不知道你有这本事?你是哪里学的?”

    见崔合自说自话地和自己亲昵,李图心里好笑,脸上摆出一副正儿八经的样子出来。往后退了一步,李图大声说道,

    “男女授受不亲,崔合你怎么说话没有规矩,你莫要丢了姑娘家的礼法。”

    这话说的声音大了,引得院子外面的路人都往院子里看了几眼。

    那崔合却不怕这个,眼睛笑成一条线,崔合叉腰说道:

    “我们从小一起玩耍的,什么时候有过这么厉害的男女之防。还记得小时候玩泥巴,你扮相公我扮娘子,那时你只会傻傻笑呢!”

    “你现在怎么这么机灵,简直变了个人似的。”

    农民李图的记忆力并不好,很多事情都是记着一个梗概。很多时候,穿越者李图要想运用那些记忆,都要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才能把那些模糊的记忆补全成合理的事物。

    但是在农民李图原先的记忆里,却仔仔细细地记着自己和崔合过家家扮夫妻这事。就连作揖拜天地时候两人的动作,就连儿时崔合那娇俏的小脸蛋,都记得一清二楚。

    看来这农民李图,是十分喜欢这崔家小姐。

    见李图发愣不理她,那崔合浅笑吟吟,又伸手拍了拍李图的肩膀,

    “你哪里得来的银子?那一锭大银子整整四十两,你哪里借来的。当真厉害!”

    看了看崔合,李图答道:

    “我和做通番生意的朋友借的?”

    听到这话,那崔合愣了愣,眼睛一转,脸上收起了笑容,“什么通番生意?他为什么借那么多钱给你?”

    这崔合行为幼稚可笑,却着实聪明。李图只说了借钱一事,她便猜到了七八分。

    “莫非你也要出海通番去了么?”

    漳州人多地峡,素来有漳州人以海为田的说法,出海通番,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且不说如今大明唯一官方认可的通番港口月港就在漳州境内,商旅繁荣,便是这前亭镇上,便也有几户人家的孩儿出海闯荡的。

    李图没有什么隐瞒的,老实答道

    “我是要出海去了。”

    听到这话,坐在屋里织布的郑氏手上一滞,站了起来。

    崔合闻言也是一愣,下意识地拉了拉自己的衣角。

    “那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这一去,怕是要明年才能回来了!”

    听到两人的议论,李图母亲心里吃惊,走到了屋子门口问道,“图儿,你要出海去了么?”

    见母亲担忧,李图走上去答道:

    “娘,我是要出海去了。”

    郑氏忧虑地问道:“便是借你银子的通番朋友带你出海么?”

    李图点了点头。

    看了看家里的残破墙壁,老旧用具,李图说道:

    “娘,我不是种田的料,过不了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男儿大丈夫,守着这七亩薄田,也不是办法。”

    “我出海去,说不得闯出一番天地出来,出人头地!”

    “那舶主已经许我,一年给我四十两酬金。以后做得熟了,银两更多。我做几年,便可以衣锦还乡置办田产了。”

    虽然听到李图的解释,郑氏的脸上却依旧写着满满的担心。

    “图儿,海上风大浪大,却不比得在陆上的安稳日子。我还听说,海上有强人出没,劫掠船只。。。”

    见母亲担心,李图大声说道:

    “娘你放心,看我这一身本事,镇上哪个人是对手?在海上又怕他什么?我定会博一个大好前途回来,让你和通儿过上好日子。”

    见李图已经打定主意,郑氏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这次李图成功筹到四十两银子,救了一家人,让郑氏对自己的儿子有了信心。儿子长大了,比自己有主见,有办法,如今这家里事情,都是让李图做主了。儿子既然打定主意出海,自然有儿子的道理。

    郑氏虽然心里担心,却也不再说什么,又坐回到自己的织机前面。

    见母亲不再说什么,李图转过身来,看着崔合问道:

    “怎样?”

    听到李图的话,那崔合闷闷不乐,瘪着嘴唇,把嘴唇瘪成了奇怪的形状。

    半响,她才近乎嚷地大声说道:“我会等你回来的!”

    说完这话,崔合便转过身去,头也不回,撒腿跑了出去。

第十三章 上船() 
第二天,李图就把家里的钱财地契等交给母亲,自己打包好换洗衣服,离家上船。

    揣着一肚子的担心,郑氏一直把儿子送到镇外。直到李图强烈要求郑氏留步,郑氏才停下脚步,流着眼泪和儿子道别。

    李图还有些担心在船上做人质的李通,一路快走。到了船上,却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